喬天際
F-16戰鬥機是臺軍用以抗擊解放軍空中攻擊臺灣的一種得意武器。但是,由於臺灣地域狹小,空中作戰迴旋餘地極為有限,僅有的2個大型洞庫也難以抗得住解放軍空中力量和戰役戰術飛彈的猛烈打擊。為了保存空中戰略力量,臺灣軍方早已謀劃一旦戰事開始,臺灣空軍的340架「二代戰機」將怎樣逃避飛彈的襲擊,怎樣保存「反制」的實力。
香港《太陽報》日前以「防範兩岸開火,保持反擊實力,臺密商F-16戰機駐關島」報導了臺灣與美國正在秘密談判,準備進一步提升雙方的軍事合作級別的消息。臺灣要求美國,如果兩岸發生戰爭,美國要向臺灣空軍開發它的太平洋關島基地,以保持臺空軍反擊能力,不至於被解放軍一舉殲滅。如果臺灣與美國的此項協議形成,必將對臺海局勢帶來嚴重的影響。
臺灣一名空軍將領曾說,臺空軍「除以長程載具及精準空對地武器配合西進外,鑑於解放軍發展精準武器與航空母艦,臺灣東部花蓮、臺東兩處地下軍事設施已非儲存戰力唯一屏障,是以國防部遂決定與美方密切磋商利用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作為臺灣最先進戰機F-16轉場部署之用。」
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是美軍在太平洋的最大的軍事基地之一,是美軍控制西太平洋戰略通道的重要據點。美國軍事戰略重心從歐洲向亞洲東移的最主要的標誌,就是明顯加強了在關島等太平洋基地的軍事力量。一年前,美軍就在關島部署了上百枚巡航飛彈。臺軍從美國購進F-16飛機時,就是以關島作為加油點。現在,臺灣購買的先進空空飛彈AIM120也暫時儲存在關島的飛彈庫裡。不論是美軍還是臺軍,對關島基地都是十分關注的。
臺軍計劃在兩岸出現嚴重軍事危機時或準備開戰,將駐紮在嘉義和花蓮基地的130餘架F16戰機,撤退至2600公裡外的關島,並在那裡掛上AIM-120先進空空飛彈,準備在適當時機發動反擊。
除了上述舉動以外,臺軍最近兩個月以來加強了F-16、幻影2000-5和IDF戰鬥機的夜間訓練和對地攻擊訓練,此舉是臺軍貫徹其「戰略西進,後發制人」原則的重要措施。這項原則是臺灣「國防部」近期深入研討未來軍事戰略而形成的結果。
按照這個戰略原則,臺軍三軍都將採取進一步的擴軍備戰的舉動。空軍將把戰略縱深向東延伸到美軍太平洋關島基地,向西則將以E-2C為前伸觸角,監視大陸500~600公裡範圍內的軍事目標;陸軍將向國外擴大武器購置,特別是大力發展「精準武器」,力圖加大對大陸沿海地區戰役縱深的打擊面和準確度,當發現大陸登陸部隊集結時,可以以密集而精準的火力對其進行有效的「先制」;海軍則極力購買美國退役的「基德」號驅逐艦,力圖向北、向東、向南擴張戰略區域。摘自《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