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童年生活,那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這種東西甚至還從沒聽說過,但那時候卻因為一盒小小的磁帶與音樂結了緣。
在那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獲取音樂的來源,想必大家都和我一樣,就是父母為我們買來學習用的複讀機。那時我們還會通過收聽收音機得知他們的最新消息,還記得那些年的音像店,每次各大明星出新專輯的時候,都會被圍得水洩不通。買到新專輯以後,拼命的學,拼命的記,然後大家都會買一個非常漂亮的筆記本把喜歡的歌詞全部抄上去。這在當時可是一種潮流,不知道現在你的歌詞本還保留著嗎?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第一次認識了周杰倫、認識了蔡依林、認識了王力宏...
2005年,我家買了VCD,在那時這可是新奇的玩意兒,爸爸在VCD裡放起了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我驚奇的發現這玩意兒還可以用來聽歌。然後詢問後才知道這是買VCD時送的碟片,從此接收音樂的方式便有多了一種。由於VCD還可以觀看MV,後面便慢慢的由以前的磁帶換成了一張張碟片,而音像店也開始主打出售各種碟片。
從此以後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視和VCD,反覆的收聽著那些流行的歌曲,就想把歌詞背得滾瓜爛熟,還記得那個時候最難背得歌詞就是周杰倫的歌了,從《雙節棍》、《忍者》到《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不知道聽了多少遍才將其背了下來。可是到了要背誦古詩課文的時候卻沒有了這種激情。
那時,我總是喜歡把我最喜歡的單曲放在一起,用我自己的標籤給每首歌貼上標籤。這樣,當你以後把它翻出來,你就會知道當時你收集這首歌的心情;不過這些曾經收集的回憶卻因為搬家而丟失了。
後面上了初中接觸到了QQ,大家都會把自己喜歡的歌詞作為個性籤名,或者遇到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用歌詞來表達。
進了高中之後,開始接觸到了五月天,還記得那些學習繁重的日子,壓力大的時候總是會情不自禁的拿出MP3放一首《倔強》。還記得那年班級的文藝晚會上,老班說要選一首大家一起合唱,沒想到在選歌的時候大家居然紛紛投了《倔強》,這時才明白原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不一樣的倔強。
周杰倫、五月天、陳奕迅、陶喆、方大同......抽屜裡出現了越來越多人的專輯,正是他們的歌聲陪我們度過那段青春中為夢全力以赴的時光。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