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玩壞這款遊戲並不容易。
警告:本文涉及《天外世界》的主線劇情劇透
在RPG遊戲中,NPC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除了劇情對話之外,他們還負責給玩家發布任務。在很多遊戲中,重要的NPC都是不能被攻擊的,即使被攻擊也無法被殺死。因為一旦這些NPC沒了,遊戲就無法推進下去了。
有些遊戲卻恰恰把NPC可以被殺死作為特點。
今年8月份,黑曜石的高級設計師Brian Heins曾向媒體表示,《天外世界》的自由度很高,玩家的決定會影響遊戲的發展,玩家甚至可以殺掉遊戲中的每一個NPC ,即使這樣遊戲依然能夠繼續。
在遊戲發售後,有人親自試驗了這個說法,嘗試殺掉遊戲中的每一個NPC,看遊戲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開場身受重傷的士兵是第一個受害者,從這裡玩家開始了自己的血腥旅程。一路來到飛船上,AI艾達會指引玩家前往去水岸鎮找鎮長裡德。
殺人狂玩法讓遊戲難度迅速上升,因為整個城市的人都會對玩家產生敵意。而且NPC中不少和任務有關,殺掉他們意味著要放棄大部分的支線任務。這樣一來遊戲的進度會變快,經驗會變少,經常出現玩家等級低於敵人的情況。遊戲的重點也從如何推進劇情,變成了如何殺光敵人。
玩家一路殺進罐頭廠,面對鎮長裡德也沒有廢話,直接開打。
裡德死後,日誌會變成「裡德鎮長還沒來得及和你對話,就被你無情的殺死。既然你已經表現得像一個罪犯了,不如去翻翻他的東西,看有什麼線索。」
這裡本是玩家遇到第一個同伴帕爾瓦蒂的地方,如果把同伴也看作NPC的話,此時是殺死他們的大好時機,一旦NPC成為同伴,將無法被殺死。
如果要保住帕爾瓦蒂,就必須在屠殺之前先招募她,之後再殺了裡德。此時帕爾瓦蒂雖然鄙視玩家的行為,但最終還是會成為幫兇。
玩家可以從裡德的身上搜出鑰匙,並在終端中了解到罐頭廠和植物實驗室有功率調節器,但必須先到發電廠調配電力。
此時任務將回到主線劇情,並指引玩家進入發電廠。玩家也可以到植物實驗室把那裡的人屠殺了,這樣一來就再不用糾結把電力分配給誰了。
成功殺掉大陸上的所有人,拿到功率調節器,飛船起飛,主線任務回歸了正常,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菲尼亞斯興高採烈地要求玩家到闢地者號上找格拉迪斯,取得君王星上星光灣的導航密鑰。
格拉迪斯是遊戲中第二個重要的NPC,所以二話不說,幹掉。
但格拉迪斯身上沒法得到君王星的坐標,因此遊戲會讓玩家和飛船AI艾達談談。艾達得知格拉迪斯死後會啟動名為「船長是個反社會」的應急預案,並開啟君王星上的另一個更危險的降落點。
到達君王星後菲尼亞斯還是會像沒事一樣的發來祝賀,一切又回歸了正常。
之後的任務做法大同小異,按照菲尼亞斯的指示一步步的尋找線索,這不過不是通過對話,而是見人就殺,然後從身上搜任務道具或者從終端獲得信息。最終在殺掉幾乎所有NPC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完成遊戲。
這過程中只有兩個人最難辦,一個是最初喚醒我們的菲尼亞斯,另一個是董事會的索菲婭。
遊戲的特殊設計保證了菲尼亞斯和索菲婭總有一個會活下來。
不論玩哪個分支,玩家通常只能通過屏幕或者隔著玻璃牆與他們交流,無從下手。只有在最終任務中,才有機會殺掉他們,而且殺掉後遊戲強制進入結尾,玩家沒法再回頭殺掉另一人。
即使在索菲婭的任務線中,玩家在完成了一系列刺殺任務後可以提前見到她本人。但如果此時玩家殺掉索菲亞,任務就會回到菲尼亞斯線,菲尼亞斯不會知道玩家已經叛變,任務如常進行,所以玩家還是殺不掉菲尼亞斯。
黑曜石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巧妙的利用終端、字條、防彈玻璃,把遊戲的主體構架保護了起來。巧妙的繞開了那些看似重要的NPC,一次次的把劇情拉回主線,而且總能自圓其說。比如遊戲中有自助售貨機,因此即使把NPC都殺掉也不怕沒有地方買賣東西。(但會因為處於敵對狀態而加收手續費)
總的來說,殺人狂玩法雖然完成任務的方式和過程有些極端,但除了一些小的改變,比如艾達會經常吐槽你,遊戲的世界依然可以正常運轉。
但這種玩法並不值得鼓勵。據不少人的現身說法,殺人狂玩法實際上是非常無趣、孤獨的體驗。缺乏了劇情的引導,任務變得相當的沒有意義。而且除了警衛之外,不少NPC是不會還擊的,只會躲在角落裡任你宰割,並沒有快樂可言。
最讓人遺憾的是,殺光所有NPC並不會開啟特別的劇情和結局。黑曜石為殺人狂玩法設計了一整套的備用方案,如果能在結尾致敬一下《輻射76》就更完美了,畢竟它向我們展示了缺少NPC和對話的RPG遊戲,是多麼樸實無華,且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