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了從什麼時候,NBA優秀的傳統中鋒似乎已經消失了,全明星評選取消了中鋒位置,改為兩個前鋒,所以全明星首發沒有了傳統中鋒出現。還有每年的最佳第一陣容,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中鋒,最新一次是在14-15賽季,小加索爾算是半個傳統中鋒。所以在小球戰術不斷流行,NBA越打越快,以前太陽的5秒進攻早就不是最快的進攻。
越來越快的打法自然要求場上所有的球員都能夠快速移動,中鋒最大的缺點就是慢,缺少靈活性。坊間曾經傳聞,退役後的姚明在觀看勇士比賽時,曾說還好自己退役早,不然早晚給跑死。先不說這話的真假,這話已經透露中鋒的困局,於是有人提出疑問,若是姚明當年打法如同,他的成績和高度又會如何呢?
恩比德是現役最像昔日姚明的球員,他雖然身高只有2.13米,姚明2.29米。但他們倆人都有出色的身體天賦,可以面框打對方內線,又能夠通過出色的腳步和背打統治內線。兩人不僅有傳統中鋒內線紮實的功力,也有現代中鋒那一手投籃和腳步。哦,對了,他們倆都有相同的病,舟骨傷病。關於兩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我們不妨來看看四年級恩比德和四年級姚明的數據。
姚明四年級:場均34.2分鐘,拿到22.3分10.2籃板1.5助攻,整體投籃命中率51.9%,罰球命中率85.3%,沒有投三分。
恩比德四年級:場均29.9分鐘,拿到23分11.3籃板3.1助攻,整體投籃命中率47.8%,罰球命中率78.3%,三分命中率24.1%。
單從數據來看,兩人的相同點很多,得分籃板非常接近,整體命中率也很接近。不同點是恩比德打得更少時間,並且他是有投三分球的。這也看到兩個時代的風格,姚明時期偏向內線,雖然也有中投,但三分是沒有的,所以命中率更高,相反內線對抗也更多。
而76人對恩比德的保護可以說小心翼翼,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從不要求他盲目增肥增肌,他們不一直把恩比德往內線推,整晚都在內線對抗。這些姚明也可以做到,首先靈活性姚明是比不上恩比德,但是在投籃、內線進攻等等並不比恩比德差,若是那時候教練讓姚明投三分,相信他也能練出來。而且這個時代沒有大小奧尼爾、沒有鄧肯、沒有加內特等劃時代內線。
最主要的還是出場時間,恩比德場均少了4.3分鐘,他每場連30分鐘都沒有打夠,而且經常性輪休,姚明4年級那賽季打了57場比賽,可是他前三個賽季都打了80場以上。所以別的不敢說,若是姚明那時代也是這樣打球,他的職業生涯肯定能夠更長久,現在姚明的職業生涯只有8年,其實可以說是7年,最後一個賽季只打了5場。
現在姚明只有37歲而已,但已經退役多年,40歲的馬努、39歲德克、40歲卡特還活躍在NBA賽場上。所以若是享受到恩比德這樣的待遇和打法,37歲姚明並不一定就得退役了,想想若是姚明現在還在NBA,和周琦的德比或者同場也是一個精彩的看點,只可惜每個時代都不同,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