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年初以來,A股先揚後抑,出於貿易摩擦、政策調控方向和信用風險擔憂,目前市場陷入觀望和抱團困局。
在方向搖擺不定的當下,機構投資者的一致預期變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國泰君安中小市值團隊在最新一期的「買方之音」系列報告中,根據50家公募基金對於本輪行情的最新表態,分析提煉出機構投資者普遍認同的若干觀點,以及後市最看好的幾個板塊。
多重利好疊加 四種預期走穩
大多數公募基金認為,在美聯儲降息預期、重組鬆綁、外部衝擊緩和以及外資逐步放開等多重利好的刺激下,市場不論是基本面還是盤面較之前都轉向活躍。
首先,監管層關於發展資本市場的表態為近期市場風險偏好提供了一定支撐;
其次,貿易摩擦的談判解決進程重啟與華為問題的緩和,都讓外圍因素有所緩和。;
第三,美聯儲降息預期提升,全球貨幣環境進一步寬鬆,我國貨幣政策的外部壓力緩解;
第四,外資重新大幅流入,帶來資金風險偏好的持續修復,或給市場帶來緩和期;
第五,對於A股市場來說,一旦貨幣政策空間打開,一方面貨幣供應增加,無風險利率下行提升風險資產估值,從分母端驅動市場修復;另一方面市場流動性改善,有利於上市公司融資,進而促進企業盈利改善,從分子端驅動市場回暖。
2019年以來外資加速進入A股市場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融通基金 基金經理 彭煒
目前我們正處於宏觀經濟從衰退期象限逐步過渡到復甦期象限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特點是:逆周期政策加碼疊加流動性維持寬鬆,有利於大類資產向權益型配置傾斜。
從A股來看,年初上證指數從2440上漲至最高3288附近,僅僅只是對去年導致上證指數從年初3350附近一路下跌的兩個核心因素——去槓桿+摩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復;後續隨著經濟的有效復甦,以及改革的進一步有效推進,指數的上漲空間或將打開。
長期來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大概率已站在新一輪中長期復甦的起點上,而且在卸下傳統經濟冗餘包袱後波動率也將有所降低,未來伴隨資本市場改革的有效推進,MSCI等外資權重的逐步提高,A股有望真正開啟中長期的慢牛時代。
富國基金 首席策略分析師 馬全勝
近期多重利好疊加,市場情緒好轉,短期外圍不確定性對市場風險偏好的壓制將漸趨尾聲,市場風險偏好或快速上修。隨著近期匯率企穩,北向資金大逆轉,從連續大幅流出變成淨流入,表明外資對部分A股的中長線價值予以認可。加上外資的風險偏好在美國降息預期下有所改善,國內央行貨幣政策在穩流動性方面具備更好條件。
此外,財政政策也可能繼續加碼。由此,後續隨著不確定因素逐漸水落石出,未來可更積極一些,如果市場出現震蕩調整,反而可能是撿便宜的機會。
國壽安保基金
在此環境下,全球貨幣政策可能更加確認趨勢性放鬆。整體上看美國經濟數據出現趨勢性下行已經確立,數據還顯示這一趨勢有加速跡象,尤其是製造業端的生產、就業都出現了一些波動,可見後續壓力仍將維持。
不過,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相對會謹慎一些,但降息的趨勢一經形成,後續全球普遍回歸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大概率事件。
市場分化嚴重 資金追逐核心資產
絕大多數公募基金認為,業績與現金流是其選擇投資標的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從A股信心指數來看,基金經理對7月份A股的走勢逐漸持樂觀態度。據融智評級研究中心統計,2019年7月中國對衝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為121.83,繼5月份和6月份連續下跌之後,7月環比大漲10.19%,再次回升至120以上的高位水平。
前海開源基金 楊德龍
目前市場分化依然非常嚴重,白馬股的股權受到各路資金的追捧,而績差股和題材股不斷地被邊緣化。過去3年來,楊德龍一直提倡投資白馬股,他認為未來優質股權將成為最值得長期持有的資產,除了可以獲得穩定的分紅回報,還可以獲得未來企業成長帶來的回報。
貴州茅臺、美的集團、海天味業等白馬股ROE維持優異表現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顧名思義,白馬股是指現有的業務具有穩定的盈利能力,在行業中具有一定的定價權的龍頭個股。以家電領域為例,經過多年價格戰的洗禮,一些真正有資金和技術實力、管理能力出眾的優質公司脫穎而出,而一些中小公司則退出市場,格力、美的、海爾等3家龍頭公司佔據了整個行業50%以上的份額。
目前,雖然家電行業的增速不似從前,但由於這些龍頭公司具有定價權,就能獲得更多資金,可以通過加大研發投入來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提高毛利率水平,具備穩定的盈利能力。
未來十年,預計白馬股的股權會進一步增值,買入白馬股除了可以獲得穩定的分紅,未來也可以不斷分享公司的成長。白馬股的投資價值,時間越久越能體現出來,超額收益越大,即使專注於中線、短線,投資者也應該著眼於白馬股,而不是去接觸績差股,否則有可能短線就做成了長線,出現比較大的虧損。
鵬華基金 王宗合
根據「二八原則」,未來市場就要在最優秀行業中挑選最優秀的頭部公司進行投資。最優策略是選擇嚴格符合「巴菲特和芒格」選股標準的股票,即高壁壘、ROE可持續性強、有顯著複利效應,然後長期持有。市場短期指數的漲跌,不能作為投資上的判斷標準,投資者應該更關注公司在理論框架下的真實價值以及未來投資回報率。
目前中國經濟正告別高速增長時期,進入存量經濟時代,根據「二八原則」,20%的股票將成為引領市場的主引擎,未來市場就要在最優秀行業中挑選最優秀的頭部公司進行投資,精選行業和個股,選數一數二的行業,選數一數二的龍頭公司。
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價值成長」路線都是可行且有效的,關注三類投資:
偏向消費屬性多一些如品牌消費、醫療服務、金融服務、文化娛樂等; 在製造業上以非常高的效率,非常高的性價比,向企業提供商品; 創新類的公司。 朱雀基金 張延鵬
中國經濟在經歷了20年的高速發展後進入平穩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已經不再是2000年的全球化紅利時代,未來經濟結構內部的分化會很劇烈,有些行業會快速騰飛,而另一些則會逐步沒落。這就意味著,未來的牛市可能是結構性的行情,應當淡化宏觀,更多強調微觀的自下而上,買入持有最有競爭力的公司。近幾年市場表現出頭部效應,龍頭公司的紅利普遍具有確定性和持續性,業績與現金流更佳。
新華基金
未來市場或將分層,核心資產估值較高但仍有提升空間,投資者對核心資產的追捧仍在繼續。核心資產沒有統一標準,市盈率低、有增長、經營現金流好,但最主要的是,要麼是業務模式可持續,要麼是新的資本性開支低,不斷累積現金或大比例分紅。
存量經濟中,弱肉強食,成本低、品牌響、渠道強,這些壁壘仍在越築越高;新經濟中暫時的強者如果精力放在講故事、搞併購做大市值上,那也一定不會長久。
從估值角度看,核心資產類標的受益於集中度的提升,盈利變化與經濟變化的相關度會變低,但這部分資產過去10年漲幅很大,估值水平已經處於高1/4分位附近。但在整個經濟體內資產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這類資產相對價值仍在上升,在「差中選優」的框架下,這類資產的估值水平仍有提升空間,而盈利提升部分將是風險較低的獲利機會。
科創板開市 中小創估值聯動
設立科創板是落實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大改革舉措。科創板開板,創業板重組借殼解禁,意味著A股併購重組將進入新的發展軌道。
招商基金
該修改意見出臺背景或是資本市場戰略地位提升背景下,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並行,併購重組和再融資政策有放鬆需求。在此背景下,未來有望繼續放鬆再融資政策(減持要求、價格鎖定、發行股本、投資者人數等等),完善併購重組的注入和退出的閉環機制。
修改意見若順利實施,股市整體殼資源的估值中樞難以明顯上升,但創業板的殼價值或有所體現;注重輕資產類企業併購的板塊將明顯受益(如TMT);同時利好併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收入佔比靠前的頭部券商。
展望後市,成長投資代表人物、嘉實基金股票投資聯席CIO邵健認為,比較樂觀地看待未來十年的成長投資機遇。
嘉實基金 股票投資聯席CIO 邵健
十幾年前中國許多行業都處於早期成長階段,很多領域發展空間巨大,部分企業在十幾年裡盈利增長了20倍甚至100倍以上。隨著中國經濟總量達到相當規模,一些產業發展到特定階段,雖然仍然存在較多成長空間巨大的企業,但相比之前會略有減少。
這一情況下,相當部分個股需要兼顧動靜態估值。但是,即使未來十年經濟增速回落到5個點左右,甚至更低的增速,中國依然是全球體量最大、增長最快、最有活力的經濟體之一,依然會孕育出許多5倍、10倍以上空間的細分領域,孕育出大量5倍、10倍甚至數十倍增長的公司,無論是消費、服務、TMT、生物醫藥還是高端製造,其中都會產生很好的投資機會,而這些方面的優秀公司很多只有十多倍到二十多倍的估值。
南方基金 史博
目前A股估值處於底部區域,滬深300分紅率處於中樞以上,具有中長期投資價值。單純從估值指標來看,現在市場估值處於中樞偏下水平,儘管和極低值有一點差距,但基本可以判斷為底部區域。數據也顯示,滬深300PE(TTM)估值水平目前是11.6倍,而歷史最便宜時候的估值僅8倍左右;中證500的PE、PB估值指標也是處於歷史底部區域。
從分紅率角度而言,截至2019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是2882點,對應滬深300TTM股息率2.43%,處於歷史71%的分位,意味著分紅率處於歷史中等偏上水平,性價比較好。
在目前這樣市場估值情況下,長線配置資金可以開始逐步考慮布局,不用太在意基本面的拐點,只要找到一些低估的好股票,可以獲得長期收益。
目前A股估值分位數仍處於較低水平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與此同時,預計科創板推出初期,在風格效應下,創業板指或將同時受益:
滙豐晉信科技先鋒基金 陳平
預計科創板公司的估值都不會便宜,與科創板同行業的A股公司,整體估值也會因此被拉升」。從歷史經驗來看,創業板是2009年11月正式推出(但在2009年年初預期已經逐步形成),推出之後出現兩個明顯特徵:
新板塊(創業板)會出現較高估值,溢價特徵明顯; 出於對創業板高估值的預期,在其上市前最後2個月的窗口期,與其相關性更高的中小板出現明顯的正向變動,而後隨創業板估值變化而同向變化。 歷史經驗來看,新板塊的推出對其他板塊有較明顯的引領作用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主流機構看好的板塊機會:科技、大消費、大金融
科技
農銀匯理基金 張燕
我國經濟已從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消費拉動,未來必將轉向科技產業拉動。科技作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必將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5月底,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延續對集成電路和軟體企業的稅收優惠,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刺激信息產業發展;6月6日,5G牌照提前發放,消除5G大規模投資的不確定性,同時扶持國產通信設備廠商。
從去年的中興、再到今年的華為事件,都表明美國正竭盡全力遏制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同時也說明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將為大國崛起帶來阻礙。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科技產業經過過去這些年的歷練,已經能夠實現自主化,同時帶動本國軟硬體企業業績提升。再次,科創板的推出也將提升A股科技股的估值。
科技板塊主要行業PE處於低位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嘉實基金 姚志鵬
看好5G成為科技產業下一階段發展的基礎。5G推廣和布局速度,和5G的速度一樣快:5G商用牌照提前發放後,近來中國移動稱首個5G套餐開始試用,2019年將建5萬個5G基站;5G手機將會大降價,三季度有望密集上市;華為宣布拿到中國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等。
隨著5G牌照的發放,首先運營商會逐步開始5G網絡基站的建設工作,會產生5G主設備以及相關部件的需求提升。同時隨著5G網的建設,傳統移動終端領域,從PC、手機到汽車,都會出現通訊領域的升級。在硬體升級逐步完成後,可能還會加速無人駕駛等垂直應用落地。對行業的影響是一個先基礎設施,後硬體升級,最後會出現軟體和模式的創新。5G由於能做到萬物互聯,對於整個經濟的影響可能會高於4G網絡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推動。
融通基金 何天翔
人工智慧可能引領下一次科技革命,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網際網路從硬體時代到軟體時代,從PC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經歷了幾十年,人工智慧可能也是如此,並不會一蹴而就,從早期階段到成熟階段可能需要較長時間。人工智慧板塊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技術)、資金與政策,在面對板塊不同公司時,觀察邏輯有一定差別。
對於部分已經具備穩定發展能力的公司,整體上可以重點關注盈利情況、業績增速以及估值水平。但對於部分仍在成長中的企業,例如晶片類的公司,則要關注爆發點,一是政策紅利,二是重磅產品研發成功的爆發式機會,同時也應當關注產品進口替代的程度。
人工智慧向各行業加速滲透,但發展到成熟階段仍需較長時間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大消費
寶盈基金 方佳佳
對大消費領域的態度整體樂觀,信心主要來源於政策、需求和市場三個方面。
第一,政策層面,大規模減稅政策將促進消費可持續增長。2018年政府減稅降費超過萬億,2019年政府再度下調增值稅稅率,同時實施了個稅的全面抵扣政策,還大幅下調了社保繳費率,合計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稅費的下降一方面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促進了民眾消費;另一方面還減少了企業成本,使其將更多資金投入研發和規模擴張中,中長期會增強企業研發實力,促使企業下調價格,大幅提升國內產品競爭力。
第二,我國擁有當前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規模和多樣化消費需求。我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消費向縱深發展,消費企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第三,投資消費行業呈現抗周期波動、穩健性高、牛股輩出的特點。近兩年A股估值體系的重構,有業績支撐的龍頭白馬股和白馬成長股,依然受到資金追捧。無論市場風格如何演繹,與居民健康生活和品質生活相關的泛消費以及大健康行業始終為社會發展大方向,擁有廣闊市場。消費行業牛股輩出,在經歷過完全市場化競爭洗禮、具有穩定市場競爭格局的消費品公司的估值長期穩定、抗周期性強、穩健性高,消費領域中符合未來產業趨勢且具備產業格局和價值的公司有望在中長期內具備良好投資價值。
嘉合基金 李國林
消費升級是確定性最強的投資主題,消費行業是永遠的朝陽行業。消費升級是確定性最強的投資方向。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非常強烈,同時也在快速釋放。代際更替之間,下一代比上一代有著更強的消費傾向,從實體消費到精神消費,從追求功能性到追求品牌、再到追求體驗,豐富的層次和中國遼闊的疆域使得消費投資有著廣闊前景。中國的消費市場以零售額來衡量接近6萬億美元,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千億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仍然屈指可數。美國市場則有10家萬億美元市值以上的非金融消費品上市公司,還有近50家千億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未來十餘年,中國誕生數十家萬億美元市值以上的消費品上市公司是很有可能的。細分到子行業,更看好食品飲料、醫藥家電、娛樂傳媒和部分電子消費品標的。
長安基金 徐小勇
長安基金徐小勇表示,在經濟下行階段,會更多關注必選消費,可選消費相對偏謹慎。尋找成長股需要緊扣時代的脈搏,充分考慮到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處的發展階段、在國際分工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國內居民的消費習慣、財富理念等因素。基於中國正向內需型經濟轉變,中國消費市場巨大,消費將是未來多年持續的主題。在經濟下行階段,會更多關注必選消費,可選消費相對偏謹慎;隨著後續經濟築底的概率提高,可選消費也可能出現投資機會。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大金融
國海開源 楊德龍
在金融板塊裡,首先看好券商,其次是保險,最後是銀行。從成長性來看。我國的券商行業和國際投行相比體量非常小,還屬於朝陽行業,處在快速成長的階段;保險行業也屬於朝陽行業,其業績增長還是非常可觀的;而銀行股整體的盤子較大,現有的盈利能力很強,利潤基數較大,所以它的增速會下降,未來黃金十年收益最大的無疑就是券商股。
從估值上來看,當前銀行股估值處於非常低的位置,在所有板塊中可以說是最低的,很多銀行股甚至都是破淨的,PB大概只有0.8左右。
從分紅收益率來看,銀行股現在分紅收益率也超過了3%,甚至個別銀行超過了4%,對於大的資金來說,配置銀行股實際上是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分紅回報的。當然,考慮到銀行未來的盈利增長速度放緩,盤子又比較大,在市場還沒有進入快速上漲階段的時候,銀行股的股價往往彈性較小,難以有大的表現。
投資者對銀行股不應該悲觀,現在的估值已經很低,但是要產生比較大的行情,現在還不具備足夠的條件。一般來說銀行股都是在一波大漲的後期才會開始表現。
震蕩行情下 仍需重視風險因素
2019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2%,創出歷史新低。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的數據,上半年全國GDP總值達45萬億元,同比增加6.3%。分季度看,二季度GDP增速落至6.2%,這也創出自1992年有紀錄以來的季度GDP增速最低值。
銀華基金研究部
從整體宏觀形勢來看, 2019年整體經濟依舊向下,幅度可能比2018年要大。
從分項來看:
投資項上半年仍有韌性,主要是房地產投資和製造業投資有一定慣性,基建投資受政策鼓勵向上動力較強; 出口項向下動力較強,主要因為前期「出口搶跑」因素消退疊加部分領先指標早已回落; 消費項受制於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整體維持緩慢向下的方向,相對其他兩項較為平穩。 此外,需要警惕上半年通脹與經濟的背離帶來的「類滯脹」,以及下半年經濟通縮的可能,兩者對市場來說均有利空意味。
農銀基金 趙詣
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越來越多的「順周期」公司面臨業績增長壓力。由於貿易摩擦的影響,出口等數據可能在未來會對經濟形成一定的拖累,流動性邊際的變緊也會對投資上產生一定的影響,而近期公布的各項數據都在表明經濟增長相對於2019年一季度開始逐步放緩。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隨著經濟增速放緩的逐步體現,越來越多的「順周期」公司在未來的時間裡面臨越來越大的業績增長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