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經典愛情電影《秋天的童話》,豆瓣評分8.4,趕緊重溫
中午又重溫了張婉婷的移民三部曲,這個架構在「麥琪禮物」故事上的電影,透露的卻是異鄉漂泊和苦中作樂的溫馨——這是張婉婷擅長的唯美,刻畫的大時代的小人物每每總能打動我。30歲男人的初戀還能那麼美;電影裡的鐘楚紅美的沒話說;有一種男人,跟他在一起你會很舒服,當時不會嫁給他,不過也許以後會嫁給他。船頭尺一角本擬許冠傑,後因張婉婷堅持改為當時還未大紅大紫的周潤發,事實證明發哥符合小馬哥和船頭尺這樣既流氓又紳士的形象。紅姑質樸清麗亦頗為動人。編劇依然是細膩的羅啟銳。移民故事總是新奇又共鳴,辛酸又溫暖,自然光效下的紐約街頭瀰漫著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麥琪的禮物令人會心一笑。看的是TVB高清臺的粵語版。周潤發還是年輕時候更可愛一些,同時期的《阿郎的故事》如是。鍾楚紅束起髮髻、穿上碎藍花旗袍的樣子很美。連青春時代的陳百強都是靚仔。金表與錶帶的細節最唏噓。這部香港愛情片1987年上映,像我們的同齡人。留學生李琪(鍾楚紅 飾)獨自一人從香港到紐約讀書,滿心以為接機的會是自己的男友(陳百強 飾),來到卻是一位遠方親戚和一位在唐人街打工的船頭尺(周潤發 飾)。原來自己的男友已經移情別戀了,令李琪傷心不已,把自己關在房內。船頭尺不放心前往詢問,聞到煤氣味便以為李琪自殺,原來只是煤氣洩漏。船頭尺鼓勵李琪就算一個人也要好好生活讀書,李琪得到了他的鼓勵及幫助,便開始專心讀書和工作。當中船頭尺也屢遭不順,兩人互相幫助之餘,船頭尺也愛上了李琪。
鍾楚紅的打扮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流行,真懷念那個時代,是我十多歲的時候,初長成,成人的世界在眼前都是新鮮,迫不及待地要加入進去。那時候的衣服都是寬鬆式樣,長褲是緊的,配長毛衣別有風情,也有蘿蔔褲,一種上部寬鬆下面收口的長褲,當年拿它配短夾克,手插在褲袋裡走一條街,意氣風發的。鍾楚紅的髮式也是當年的時尚,短短的捲曲蓬鬆的,當年學校裡有一個時髦的女生不管學校不能燙髮的禁令,在一個寒假之後把頭髮燙得卷卷的招搖過市,心裡十分羨慕。現在我終於有燙髮的自由了,卻再也沒有當時那種渴望的心情了。 鍾楚紅去紐約原本為了陳百強,滿心期待歡喜,陳百強身邊卻已有她人,為難地冠冕地:我覺得你來紐約應該多看看多接觸一點新朋友,我馬上要去波士頓了。 陳百強是個長相俊秀的富家子弟,鍾楚紅一心在他身上的時候他並不上心,分手之後再回頭,看到鍾楚紅瀟灑堅強又覺得吸引,猶猶豫豫地來來去去。某人很不喜歡這個角色,覺得他甚為無恥,我倒覺得陳百強不能算壞人,只不過富家子多半如此,幼稚,無甚擔當,一晚上沒睡著便是大犧牲了,讓他當個男朋友接接送送是好的體面的,要指望他其他就不必了。陳百強和鍾楚紅分手的時候,轉回來找她的時候,言辭間吞吐婉轉,也許有虛偽無恥的嫌疑,可是我喜歡這種方式,文明的留有餘地的,再相見也可以客客氣氣的。 沒有什麼是嚴重到需要撕破臉兵戎相見的。若你愛錯我,若我不再愛你,那麼讓我們沉默地劃地為界永不相見。我討厭惡言相向的收場。我尊重分手時的好姿態。
看似簡單的故事,卻在異國他鄉的相遇中以質樸的純美之愛動人心房,《秋天的童話》是一部屬於大人也只有大人能懂的童話,因為這部電影講述的不僅只是愛情,還有著關乎人生成長的著點。而隨著劇情的推進,在周潤發與鍾楚紅所飾演的這對乍看根本就不適合的情侶,他們歷經波折後再度相遇的幸福,其所治癒的是一顆或許已然現實的壁壘中已然並不再相信愛情,並把之稱為成熟的破碎之心。 紅姑的性感是那種健康到毫無痕跡、自然到理所當然的,她的美麗是在美麗的概念還未被扭曲之前的真真切切。故事是簡單的故事,但是能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得既溫情又幽默,能讓觀眾發笑又而非惡搞,真的就是導演編劇演員等一眾人的功力了。所以,《秋天的童話》也就成了經典。好的電影標準就是這樣吧,隔了十幾年,依然能夠觸動人心,仿佛這些人,這些事,這些感情,每天都在我們周圍發生,或者我們身上都能看到類似的影子。一開始船頭尺去機場接為了男朋友前來美國求學的十三妹,大聲喧譁,冒充日本人,對著警察說著荒腔走板的日語,我忍不住笑,想起三毛的書中,她要是做了什麼小壞事,比如偷看阿拉伯女人洗澡,也是栽贓在日本人頭上。之後他開著破車用各種語言和外國阿飛對罵時,更是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一個熱心的小混混的形象。《秋天的童話》是一部愛情電影,卻那樣的簡單與純粹,這部影片中沒有親吻的橋段,沒有第三者的插足,更沒有死亡的出現。有的是愛情,兩個人在一起時的溫馨;有的是現實,愛而無法在一起的遺憾;有的是成長,使她從一個只在乎外表是否美麗的女生到如今心智成熟的女性;有的是改變,讓他從一個不修邊幅的「流氓」變成如今儀表堂堂的老闆;有的是童話,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別了秋天》亦非常好聽,歌詞是船頭寫給十三妹的情詩,無法說出口之言,難以啟齒的愛,盡數寫在歌詞之中。字裡行間,都是深深的懷念。故事發生在紐約的布魯克林,破舊的街道,擁擠的房間以及逼仄的生活處境,讓男女主人公彼此內心隱藏的愛情顯得侷促和焦躁。而不時經過的火車隆隆聲,卻難以壓制彼此悸動的內心。周潤髮飾演的船頭,雖然玩世不恭卻重情重義,在美國這個現實的國度裡處處照顧著身邊的同事、朋友,而鍾楚紅的出現,更使他點亮了生活信心,觀後感《秋天很近,童話很遠——《秋天的童話》觀後感》。劇情的衝突在於,男女主人公是兩個世界裡的人,而情感的火花迸發,卻因為各自的條件的差異以及誤會頻出而時時被壓抑,而這種壓抑的情感也是電影劇情中的一條主線,讓觀者看得,盪氣迴腸,唏遺不已。而影片結尾導演安排了一處類似歐,亨利似的結局,當男女雙方互贈禮物揭開的是表身和錶帶時,彼此真正地體會到對方良苦用心,同時也隱喻這那份「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遺憾和痛楚,看似簡單的故事,卻在異國他鄉的相遇中以質樸的純美之愛動人心房,《秋天的童話》是一部屬於大人也只有大人能懂的童話,因為這部電影講述的不僅只是愛情,還有著關乎人生成長的著點,而隨著劇情的推進,在周潤發 與鍾楚紅所飾演的這對乍看根本就不適合的情侶,他們歷經波折後再度相遇的幸福,其所治癒的是一顆或許已然現實的壁壘中已然並不再相信愛情,並把之稱為成熟的破碎之心。
純到極點。當愛的表面形式被忽視掉後,感情深處的微妙、細膩變化才會自然地盡情地發揮。於是觀眾所看到的愛情表演是純粹心靈的對話和交流。自始至終,船頭尺都沒有按照愛情片的慣例說一聲「我愛你」或者「我很喜歡你」。這就是《秋天的童話》之貢獻所在。2005年讀大學同年級有個女生,長的頭髮,眼睛大大的,看到總覺得讓人心疼。後來有了聯繫,我們一起去看手球比賽。那個晚上雨很大,在公交站臺,我在這邊她在那邊,我用餘光看她,綠色的毛衣和牛仔褲,有些瑟瑟發抖。我心裡就在想,真是麻煩,都不會自己照顧自己,當時的我就想抱著她……男人覺得女人是個茶煲卻又不厭其煩的被麻煩的時候,我想那肯定是喜歡上她了,船頭如是。相差10歲,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愛真卻是神奇的魔法,餐廳裡的大餐,偷偷買的戲票,被輕薄後的報復,傾其所有買的禮物,太多太多細節……茶煲明白船頭喜歡她,她也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船頭。有時候愛就是這樣,完全不同的人卻互相吸引。她知道這樣的愛到頭來也會曲終人散,只是愛情就像一條鯊魚一樣,不斷地往前遊著。船頭為自己的生日舉辦燒烤聚會,茶煲叫上了她的朋友,她不知道這是船頭的生日,他們都是不善表達感情的人。也就是這天晚上,茶煲下決心離開船頭,她不是不愛,是不敢愛,她明白了愛不只有這樣簡單,有太多太多付出和責任。
船頭因為Vineent的到來而生氣出走,當他發洩回來發現自己的臥室被茶煲整理一新的時候他明白他對她的愛也是她對他的愛時,船頭傾其所有買了那個錶帶,在公寓門口他看到Vineent送茶煲去長島,那一路船頭真的是很開心很開心。船頭只是淡淡的問了句,十三妹,你不在這兒住了嗎?是,我搬到長島住。船頭無奈的笑著點頭,那兒挺好,風景不錯。他沒有留茶煲,只是互換了禮物,他明白他沒有能讓一個女人安定的資格。他笑著說,一路順風,卻又跟著跑車跑了幾個街頭,直到再也看到不到。茶煲走了帶走了他畫的布魯克林大橋。這個發生在1987年秋天的故事,時至今日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和許多從相對落後城市到相對發達城市求發展的外來妹一樣,23歲的小琪為了追隨留學的男朋友文森特,隻身去到美國紐約讀書。 小琪出現在文森特面前的時候,她發現文森特身邊有了一個滿口英格列序的姑娘。小琪一定意識到,人家是一份精緻的西洋小點「鵝肝醬」,而她只是土土的家鄉菜「燒鵝脾」。無論怎麼樣,「燒鵝脾」真的是不如「鵝肝醬」好看好吃。 後來,沒有懸念的,小琪遇上「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唐人街癟三船頭尺。他們在平淡艱苦的日常生活中很自然而然擦出愛情火花。 他為了讓她住得好一些,在骯髒晦暗的牆上粉刷溫馨的顏色,在看不見風景的小窗對面掛上大幅風景畫。 為了保護她在打工的時候不受騷擾,他裝扮成富人坐在高級餐廳裡遠遠望她,用血汗錢支付昂貴的小費。 為了讓她忘卻憂傷,他買了自己不喜歡的歌劇票,差點被警察當作黃牛抓起來。他還在自己生日那天舉行熱熱鬧鬧的Party,想把她留在自己身邊。
影片小高潮部分,他傾其所有並賣掉破車,僅僅為她換回一條TIMEX錶帶。 不感動嗎?感動是感動的,她畢竟也愛上了他。但她還是在給朋友的信上這樣說:和有些人在一起很開心,但卻始終不適合走到一起。所以他沒有追上她的車,她也沒有回去找他。 其實「不適合」的原因,只不過是「我不適合和癟三在一起」。生活如此現實,他酗酒、一文不名、還有一群打架朋友,再愛她都沒用,愛情的分量始終抵不過現實的分量,不能託付終身就是不能託付終身。如同文森特終於也明白,「鵝肝醬」再好也不能天天吃,自己的亞洲腸胃還是比較適合「燒鵝脾」,只可惜他知道得太晚。 最後,小琪和船頭尺又相逢了,以另一種姿態。他西裝筆挺,笑盈盈站在自己的海邊餐廳門口,無比優雅地發出邀請。據此我知道,這次相逢一定不會無果而終。隨後,沒了車的船頭尺帶著這份禮物一路歡快地跑回了家。影片殘酷的地方就在這裡,作為觀眾,我們在先前的段落中已經得知十三妹對船頭尺的看法,"有一種男人,你很喜歡和他在一起,可是要你嫁給他,你又不會。我們是兩個世界的人……"兩個世界的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除非是在童話故事裡。 電影是生活的影子,看電影,其實是在看自己。在影片中,當看到三十幾歲的船頭尺傾其所有只是為了給心愛的女孩買件禮物的時候,當看到船頭尺拿著禮物興奮地往家跑的時候,當看到船頭尺追著十三妹離去的車子跑了幾條街的時候,當看到孤獨的船頭尺在海邊將衣領拉緊的時候,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初戀,看到了現實,看到了夢想……也許就在這一刻,我愛上了這部電影,愛上了這個發生在秋天的童話故事。
喜歡船頭尺,也許是和他很多地方相似的原因吧,都是三十多歲,都沒有混出什麼名堂,嘿嘿。電影中的好幾個段落,只要看著船頭尺,我的眼淚就忍不住要流出來。 多年後,在大西洋海灘邊散步的十三妹不經意間發現了SamPman(舢板)餐廳,並再次碰到了船頭尺……在這裡,電影用一個特寫長鏡頭記錄了船頭尺臉上複雜的神情,這一幕,我將永難忘記。 感謝張婉婷給了這個童話故事一個開放的結局,好讓我們這些仍然相信童話故事的人們有所期盼,一句"Table for two?",意味深長,甜蜜而惆悵。 《秋天的童話》,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流露著淡淡的傷感,卻有著溫暖人心的力量,真好。很淡然也很有韻味的一部電影,就像秋天的風清雲靜,落葉輕舞。我看的時候,也有些漫不經心,但看完之後,有些畫面,有些臺詞,還是在不經意間,記在了心中。 會想起的畫面,比如樓上的十三妹與樓下的船頭尺之間那些生活化的瑣碎點滴,因了異域他鄉的背景,兩個人的相互惦念,便顯得格外溫馨;比如臨別之際的一路追逐和像「麥琪的禮物」一樣的手錶與表鏈的彼此交錯。
也許,只因這樣的錯過,便要未來許一個補償;於是,有了結局處像夢境像童話一樣的乍然重逢,既不是無限悲傷的,因為歷盡了世事滄桑便「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然後「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也不是歡喜到無所適從的,因為有了「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的煎熬,所以便「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這裡的重逢也是雲淡風輕,一如既往。 然後,還有想起便覺得可愛的船頭尺的三大規條和五大目標,三大規條是「戒賭、戒酒、戒菸」;五大目標是「學海無涯,唯勤是岸;拿完綠卡要拿金卡;穿鞋要穿襪;英文要講文法;想做就去做,船頭愛茶煲。」好素樸的願望,他在鏡子上的塗塗寫寫,真像一個又認真又總是心生忐忑的孩子,因為心中有愛、有期待,便希望自己變得足夠好。而十三妹的話語是「你還記得船頭尺嗎?我想他喜歡我了,跟他在一起,我覺得一點拘束都沒有,可是有一種男人,你很喜歡和他在一起,可是要你嫁給他,你又不會。我們是兩個世界的人,他已經三十幾歲了,這次看來是他的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