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京到青森,花了四個小時才到的地方,不為別的,只是想看這一間美術館而已。
從第一眼在Yahoo Japan上看到的美術館特集報導,就開始醞釀這次的行程。而青森縣立美術館就是行程中,無論拉車拉多遠都要去的地方,也因此我第一次踏上日本東北,多虧了它。
近年來日本美術館建築之中備受注目的,像是白色的箱子掉在土溝裡一樣,受到附近三內丸山繩文遺蹟的影響,而有了這種幾何學的建築概念,凹凸咬合的設計讓美術館和環境融和在一起,內部空間的設計也相當複雜,由青木淳建築家所設計的青森縣立美術館也因此頗具好評。
從青森車站每一小時有一班公車到縣立美術館,因為只預計在這裡停留一晚,當天在參觀完美術館後,就會離開青森,所以原本預計搭第一班公車前往美術館參觀,但卻因為早晨的大雪而延誤了一點時間。不過真要說起來應該是天氣太冷所導致的,不知道為什麼在氣溫很低的情況下,人的動作就變緩慢了。(笑)
[大雪紛飛的青森車站前,想過個馬路都相當困難]
好不容易在大風雪之中走到公車站,一上了公車,雪卻停了,而且不只是停了,太陽還出來,在公車上可以看到路面因為溶雪及除雪的水噴出的關係,到處都是積水,這時候是對行人來說是最頭痛的。但幸好,我人在公車上。
公車轉進一個像是被鏟雪車剖開的雪道中,沒多久就看見美術館。被皓皓白雪層層包圍的白色建築。
雖然說已經看過它的照片,但實際上見到實景,也還是有著初見到照片時的震撼在心裡頭。包括我,只有三個人在這裡下車,另外二個人在下車之後,就快速地往美術館入口走去,只剩下我站在入口通道處,呆望著這片白雪茫茫的景象,寧靜的空氣加重了蒼白的色調,如果說這裡是我見過最美麗的美術館也不為過,至少到目前為止,它是的。而且當時佇立在它面前時,居然有種莫名的感動,那種像是終於得到自己長久以來想得到的東西之類的感覺。
這棟建築分為三大主要空間:美術館.圖書館.紀念品店及餐廳。美術館位於B1.B2,從自動門進入後,就可以看到服務小姐準備為你一一說明入內的注意事項。注意事項的其中之一就是美術館內不能攜帶包包,無論大小都不行,所以必須放在入口處的寄物櫃。雖然可以帶相機,但也只限於拍攝部份區域。
[美術館外頭]
[一片雪白的美景,望到快出神了]
[鏟過雪後的走道,從這裡就可以知道積雪有多厚]
進入美術館的唯一途徑就是搭乘電梯到B2,售票處就在B2,因為當天參觀的遊客相當少,服務小姐像是連絡好似的,在電梯門一打開時,售票小姐已經準備好門票及簡介手冊要給我。
B2從售票處一開始就是展覽主廳:Aleko Hall,每一面19m高的牆面上掛了高約9m的巨畫,站在中間看畫很具有視覺效果,空間相當適合欣賞巨大藝術。接著就是繞著當期常設展作者的展出作品的方向參觀,首先登場的就是在國內相當出名的奈良美智。
關於奈良美智的作品:帶有邪惡眼神的大頭小人或是犬等等,無論是畫作或是雕刻都相當受到大家喜愛,因為奈良美智是青森縣弘前市人,在青森縣立美術館設置了常設展感覺特別有意義,除了小幅插畫作品之外,最令人震撼的無非是巨犬雕刻(あおもり犬)了,這項作品是為了搭配該美術館建築空間所做的高8.5m作品,雖然是隔著玻璃欣賞,但感覺仍然相當壯觀,略帶沮喪的姿勢,在冬天雪地裡的景致更另有一番味道。
本文來源於百家號:紫色的海藍色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