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六百年鑑賞④|傳統工藝裡的蝙蝠: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2020-12-16 澎湃新聞
雖然新冠病毒的原始宿主與蝙蝠不無關係,然而蝙蝠何罪?

蝙蝠」,在漢字中諧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納吉之意。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如果要選一個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的話,蝙蝠一定是少不了的

今年是故宮600年誕辰。「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故宮博物院工藝美術藏品中的蝙蝠形象。
故宮博物院藏的金鑲寶石蝙蝠簪

提起蝙蝠,由於習於夜間活動,一般人對其印象似乎並不佳,在民間故事中,也多是充當「騎牆派」的典型。然而,在中國吉祥崇尚習俗中,因其諧音,卻是「福」的象徵,堪稱是中國祈福第一吉祥物。蝙蝠是哺乳綱,冀手目動物的通稱。對於這種形體奇特的動物,中國民間俗傳是老鼠吃鹽變成的,這是一種誤說。蝙蝠和老鼠並沒有分類學上的親緣關係,只不過其外形有某種相似而已。古人也以鼠稱呼蝙蝠,叫做「天鼠」、「飛鼠」或「仙鼠」。由於蝙蝠會飛,多在夜間行動,也有「夜燕」別名,但比較正式的名稱是「伏冀」。《本草綱目》引唐人蘇恭之語;「伏冀者,以其晝伏有翼也。」

對於這樣一種神秘物種,古人對其形象的最早記錄卻可追溯至新時器時期紅山文化的玉蝙蝠。此後在商代、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可見到帶有蝙蝠紋飾的器物。其中在我國出土的西漢蝙蝠形柿蒂座連弧紋鏡,其柿蒂構成蝙蝠形,旁有鐫刻的銘文「長相思,毋相忘,常富貴,樂未央」。顯然,這裡的「蝙蝠」是富貴之「富」的諧音與形象化。這一時期的蝙蝠形紋飾造型基本把握了對象的基本特徵,具有直觀性的特點,用剪影式、單純化的形象來表現生命的姿態。紋樣既寫實又誇張,單純洗鍊、粗放古樸,不視細節修飾,也沒有個性表達,表現的是異常簡潔單純的粗輪廓粗線條的整體形象。是一種粗輪廓的寫實,不拘泥於細節,構成一種古拙的風格,呈現出中華本土的藝術審美傳統。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作為象徵「福」的吉祥物,蝙蝠在明代已經普遍流行,清代帶有蝙蝠形象的各種祥圖案更是屢見不鮮。例如:幾個童子抓蝙蝠往罈子裡裝,構成「納福迎祥」圖案,二隻蝙蝠稱「雙福」,五隻蝙蝠組成「五福捧壽」、「五福和合」、「五福臨門」、「五福長慶」、「平安五福自天來」等五福系列。更多的是與其它吉祥物配合,演繹出「福壽如意」、「福山壽海」、「福分無疆」、「福緣善慶」、「翹盼福音」、「引福入堂」、「多福多壽多貴子」等眾多的流行圖案,不勝枚舉。如果在中國傳統的吉祥物中選一個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話,非「蝠」莫屬。

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蝙蝠」紋飾在陶瓷、漆器、服飾、家具、文房等生活用品中隨處可見,它們或是以礬紅彩繪就「紅蝠」,寓意「洪福齊天」;或是與「壽桃」相結合,寓意「福壽雙全」;或是與牡丹、蝴蝶相結合,寓意「富貴萬壽」;或是五蝠圍繞一個「壽」字,寓意「五蝠捧壽」……其變化之豐富、應用之廣泛前所未有、令人驚嘆。

一、「洪福齊天」

紅彩蝙蝠是清代瓷器上常見的吉祥紋飾之一,因「紅蝠」諧音「洪福」,故清代瓷器多以紅色蝙蝠紋寓意「洪福齊天」。

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葫蘆瓶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葫蘆瓶,清乾隆,口徑3.5釐米,底徑11.4釐米,高33.3釐米。

葫蘆形瓶是中國古代陶瓷中的傳統造型,葫蘆的多籽與纏繞的藤蔓被人類賦予多子多孫和延綿不斷繁衍的含義。葫蘆也是道教的聖物,既是通往仙境的法物,也是存放金丹的容器。

此瓶呈寶葫蘆形,小口,短頸,上腹較小,下腹較大。束腰。圈足。瓶內施松石綠釉,外壁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裝飾。圈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底中心留白,礬紅彩單方欄內署礬紅彩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瓶上的「紅蝠」與「洪福」諧音,寓意「洪福齊天」。

從器型看,此瓶造型飽滿端莊,無論是紋樣還是造型均反映了乾隆時期對「福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黃地粉彩紅蝠紋盤黃地粉彩紅蝠紋盤,清同治,高2.8釐米,口徑7.7釐米,足徑4.2釐米。

盤敞口,弧腹,圈足,足內紅彩書「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器裡為黃地紅彩蝙蝠紋裝飾,蝙蝠紋以紅彩勾邊,再描一層金彩,內填紅彩,其羽翼的筋脈以金彩勾繪。盤外壁為白地粉彩折枝牡丹紋、西蕃蓮、蓮花紋3朵,口沿飾金彩。由於「蝠」與「福」同音,寓意「洪福齊天」。

青花礬紅彩雲蝠紋直頸瓶青花礬紅彩雲蝠直頸瓶,清宣統,高33.5釐米,口徑7.8釐米,足徑15釐米。清宮舊藏。

瓶小口,直頸,圓腹,圈足。外壁以青花礬紅彩裝飾。以青料描繪祥雲,以礬紅彩描繪蝙蝠,寓意「洪福齊天」。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

二、「天賜五福」

《尚書·洪範》中有雲:「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是古代中國人對人生幸福追求的目標。故宮博物院藏的取「天賜五福」吉祥寓意的工藝精品有很多,其中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豔麗奇巧,令人愛不釋手;青花桃蝠紋橄欖式瓶則於清秀中顯露出古樸剛勁之風。

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長49釐米。

《晉書》記載:王敦「每酒後輒詠魏武帝樂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邊盡缺。」唐代詩人李賀《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詩中有:「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之句。可見晉唐時代,我國已有如意。當時如意的功能主要是用來搔癢。

作為工藝美術品的如意,以清代為多,明代亦有但今天已少見。如意的品類有琺瑯如意、木嵌鑲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康熙年間,如意大量出現在皇宮。溥儀時期,如意仍是皇帝與后妃們的把玩之物,寢殿中、寶座旁隨處可見,取吉祥、順心之蘊義,甚至皇帝還以如意賞賜親近的王公大臣。

此如意是雕鏤點嵌相結合的一件作品,通體鵝黃色。如意柄鏤雕作纏繞的枝幹狀,奇巧玲瓏,如不事刀工天然而成。在如意首上嵌有粉碧璽花、碧玉葉、白玉果的桃枝,愈增其富麗。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花枝間點綴著5隻金蝙蝠,蝙蝠或以紅寶石作身,或以大珍珠為體,金翅之上還嵌有小紅寶石。寓「天賜五福」之意。此物豔麗奇巧,令人愛不釋手。

青花桃蝠紋橄欖式瓶青花桃蝠紋橄欖式瓶,高39.3釐米,口徑10釐米,足徑12.3釐米。

瓶撇口,細長頸,腹下漸斂,圈足外撇。瓶身以桃樹為主題紋飾,樹上結桃實9枚,桃花20朵,樹下繪靈芝、竹子,空間繪蝙蝠5隻。口、足際各繪雙弦紋一周。底足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雍正朝官窯瓷器以造型端莊、做工精細著稱。此瓶造型秀麗,構圖疏密得當,工藝精巧。青花畫風仿明永樂、宣德風格,以點染的重筆模仿鐵結晶斑點,於清秀中顯露出古樸剛勁之風。圖案中的桃實、桃花、桃枝、蝙蝠、靈芝、竹子等,在傳統文化中均屬于吉祥圖案,寓意福壽吉祥。此瓶為雍正官窯青花瓷器的傑出之作。

三、「五蝠捧壽」

紅雕漆「五蝠捧壽」鼻煙壺紅雕漆「五蝠捧壽」鼻煙壺,清乾隆,口徑1.9釐米,高7釐米。

所謂雕漆,是在已經制好的木胎上層層塗漆,達到一定厚度後,雕刻出具有層次分明、主題突出之效果的花紋。由於必須在每層漆晾乾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繼續髹塗,而乾隆朝的每件雕漆作品至少要塗50層,因此,其製作周期較之瓷器或玉器要長很多,成品數量相對較少。

這件雕漆鼻煙壺應是在乾隆年間由清宮造辦處畫樣後交蘇州織造成做的。鼻煙壺侈口,豐肩,扁腹微鼓,平底,圈足極矮。內為銅胎,頸、腹部雕紅漆「卍」字錦地五蝠捧壽紋,無款。附銀蓮瓣紋嵌碧璽蓋,蓋下連象牙匙。口、足鎏金。刀法快利,紋飾精細纖巧,具有乾隆朝雕漆的顯著特點。圍繞圖案化壽字的5隻蝙蝠一律採用俯視構圖,儘管設計略顯呆板,但類似的紋樣在其它材質的官造器物上比較常見,可以視作一種典型的宮廷風格。

銀累絲燒藍五蝠捧壽委角盒銀累絲燒藍五蝠捧壽委角盒,清,長16.5釐米,寬12.3釐米,高9釐米。

此盒作工精細,富麗堂皇,當為后妃盛首飾之用。盒為銀胎,四方委角形,左右兩側設銅鍍金提環。各面均以料石圍邊,內嵌開光,開光內飾銀累絲花葉紋及燒藍花卉、動物等紋飾。特別是蓋面的製作更為精緻:四角各鏨刻松鼠,活潑可愛,中間嵌燒藍五蝠捧壽紋。此盒的銀累絲製作精良,技藝高超,細微處亦精益求精,可謂累絲工藝中的精品。

掐絲琺瑯五福捧壽圓盒掐絲琺瑯五福捧壽捧盒,清晚期,口徑29.6釐米,高17.3釐米。

圓盒子口,鼓腹,平底,圈足。蓋頂圓光內施淺黃色琺瑯釉為地,描繪五隻紅色蝙蝠環繞一個圖案化的壽字飛舞,寓意五福捧壽。器壁通體施藍色琺瑯釉,四開光兩兩相對,蓋壁的開光內裝飾花鳥紋,盒壁的開光內裝飾花卉紋。外底方框內有「大清工藝局造」 掐絲六字款。從掐絲瑣碎繁密、釉較乾澀、器表光滑無砂眼、圖案呆板等特徵推斷,這件圓盒應屬晚清作品。

由於製作耗時廢銅,掐絲琺瑯工藝在乾隆末年開始走下坡路,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內外交困,宮廷琺瑯工藝的發展遭受毀滅性打擊,帶有官款的琺瑯器只有零星發現。同治、光緒年間,內府所需琺瑯器幾乎全由北京民間作坊生產,再加上外銷暢通的刺激,民間琺瑯工藝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較之乾隆時期差距甚遠。此件圓盒署「大清工藝局造」款,證明其由清宮燒制,彌足珍貴。

四、「福壽雙全」

畫琺瑯桃蝠紋瓶畫琺瑯桃蝠紋瓶,清康熙,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製造,高13.6釐米,口徑4.1釐米,腹徑7.4釐米,足徑4.1釐米。清宮舊藏。

瓶侈口,細頸,鼓腹,圈足,口、足邊鍍金。通體以白色琺瑯釉為地,彩繪古樹桃實、壽石翠竹、流雲蝙蝠等。足內白色琺瑯釉地,寶藍色雙線方框內楷書「康熙御製」四字款。桃蝠紋寓意福壽吉祥。此瓶畫面清新豔麗,風格寫實,繪製精湛,用筆工整而又不失灑脫大方,徹底改變了早期畫琺瑯器釉料施用濃厚、釉色灰澀、氣泡密集等工藝上的不足,是康熙晚期畫琺瑯工藝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

匏制福壽紋桃式盒匏制福壽紋桃式盒,通高7.6釐米,內口最大徑8.9釐米。

盒為桃式,蓋、身以子母口相合,恰如剖開之二爿桃實,寫實生動。蓋頂、底面均飾凸起的桃枝、桃葉、桃花、桃實紋,蓋面邊緣刻畫一隻蝙蝠,蓋頂枝葉間有「乾隆賞玩」四字款識。桃實紋飾陽起較高,花葉、枝條次之,款識又低淺許多,區分出多個層次,極具浮雕感。物象變化豐富,栩栩如生,花筋葉脈均能仿佛,殊為不易。蓋面微弧,底面稍平,以突出的桃實作為矮足,尤見巧思。其中蝙蝠取諧音為「福」,壽桃象徵「長壽」,寓意「福壽雙全」。

依此桃式盒的式樣,為對稱的匏體,從中剖開,將蓋部的口邊去掉,即成二部分相合的子母口,且將蒂柄之斑痕也一併去掉,可謂匠心獨運。

五、「壽山福海」

端石壽山福海紋硯 端石壽山福海紋硯,清乾隆,長22釐米,寬15釐米,厚3釐米。清宮舊藏。

硯以端石制,石質細膩,色黝紫,堅潤如舊坑端石。橢圓形硯式,硯堂寬闊,硯池處雕飾蝙蝠雲紋,5隻展翅的蝙蝠錯落有致,寓五福之吉意。硯邊周飾雲紋。硯背面雕刻海水仙山圖,意寓壽山福海之祥瑞。

此硯雕工圓潤,石質精良,隨形配有紫檀木盒,為宮廷造辦處硯作所制。

青花壽山福海紋花口瓶青花壽山福海紋花口瓶,高25.5釐米,口徑7.5釐米,足徑10.8釐米。

瓶花口,瓜稜式頸,溜肩,圓腹,圈足微外撇。頸部繪折枝花卉,腹部繪一株桃樹,樹枝上結有數枚壽桃,樹下繪山石與江崖海水紋,空間繪飛蝠,近底處繪變形如意頭和折枝蓮紋各一周。足內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構思奇巧,青花濃重豔麗並有暈散,具有仿明代永、宣青花的藝術效果。紋飾為吉祥圖案,寓意「壽山福海」。

湖色壽山福海暗花綾袷襯衣湖色壽山福海暗花綾袷襯衣,清嘉慶,身長146釐米,兩袖通長167釐米,袖口寬17釐米,下擺寬124釐米。清宮舊藏。

襯衣圓領,大襟右衽,平袖,不開裾。衣以湖色壽山福海紋綾為面,白素綢為裡,領緣鑲石青緞邊,襟綴銅鎏金鏨花扣四。此為清代后妃的便服。襯衣織造細膩,構圖嚴謹,提花清晰規整,為杭州織造局織造。領口系墨書黃紙籤,正面書:「嘉慶十七年二月初二日收,四執事交」,背面書「綠綾袷襯衣一件」。

黑漆描金蓮蝠紋寶座式筆架青玉鳳蝠紋如意

此外,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還有很多取「蝠」之吉祥寓意的工藝精品。如金鑲寶石蝙蝠簪、青玉鳳蝠紋如意、白玉五蝠捧壽帶扣、栽絨金地藍色團蝠紋毯、紅木雲蝠紋翹頭案、黑漆描金五蝠雲紋靠背椅、黑漆描金蓮蝠紋寶座式筆架……涉及領域之廣、院藏精品之多,絕非三言兩語可道盡。

(本文展品文圖據故宮博物院相關資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清代皇帝大婚瓷器
    而梅、蘭、竹這些傳統題材,也是大婚瓷偏愛使用的對象—這是以「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象徵愛情之永恆。 清黃地百蝠海碗圖樣 故宮博物院藏 動物圖案則有海水雲龍、蝙蝠、百蝶、喜鵲等,多通過與其他類別的圖案組合以諧音寓意吉祥。
  • 古文物或古建築裡的吉祥圖案的特徵及寓意用途
    磚雕圖案「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那麼關於建築裝飾(仿古磚雕)裡的吉祥圖案,你又了解多少?如果你想用建築裝飾,不妨和我們先了解一下仿古磚雕裡的吉祥圖案的特徵和寓意吧!荷花磚雕圖其次,吉祥磚雕圖案的內容特徵。一,具有一定的吉祥寓意。不管是什麼圖案,都有其寓意所在,例如荷花寓意高潔,松樹寓意長壽等等。二,具有廣泛性。
  • 畫裡有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圖案
    原標題:畫裡有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圖案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商場或者企業在院落裡會有一個池塘,裡面養滿了各色金魚,實際上這不僅是因為金魚作為觀賞魚美觀,而且其中還包含了中國傳統的吉祥文化,利用漢語言的特徵形成的美好祝願:金玉滿堂。「魚」與「玉」的讀音相近,與「餘」的讀音也相近,所以民間還有用圖畫「魚」來表現「連年有餘」「喜慶有餘」等以預示生活富裕。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⑩|古畫古瓷裡的「桃之夭夭」
    正值桃花盛開時節,「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兩岸故宮所藏以「桃花」為主題的古畫古瓷。其中宋代無款「桃花」枝幹細挺勁捷,敷彩古厚淳雅;錢選所繪的折枝桃花筆致柔勁,一絲不苟;惲壽平筆下的桃花筆法輕快疏秀,含煙帶霧;雍正時期的粉彩桃花紋直頸瓶則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沒骨」技法,濃淡相間,層次清楚,富有立體效果。桃花一株,枝幹斜仰向上,勁硬如鐵,花葉清麗,生意盎然。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幅宋代無款「桃花」圖勾勒花瓣枝幹細挺勁捷,敷彩古厚淳雅。
  • 故宮六百年鑑賞|歷代名跡裡的大暑清涼:槐蔭,高臥,山居
    值此庚子消夏之季,「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故宮六百年鑑賞」系列本期特別呈現兩岸故宮所藏曆代名家筆下的「消夏」圖。他們中大多是尋幽獨行的高士,或放浪形骸之外,醺醺然不勝杯勺;或隱於重山之中,凝視潺湲,若有所思。在宋人《柳蔭高士圖》中,乾隆題詩有:「柳蔭高士若為高,放浪形骸意自豪。設問伊人何姓氏,於唐為李晉為陶。」
  • 淺談:從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看民眾生活理想
    「吉祥」,其意為預示好運之徵兆、祥瑞。吉祥兩字的組合使用,據認為最早出於《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①上古之時,便有將福善之事、嘉慶之徵訴諸感性顯現的形式,即繪成圖畫,俗稱「吉祥圖」或「瑞應圖」。由此可見,吉祥是對未來的希望和祝福,具有理想的色彩。
  • 《我在故宮六百年》開播,600年故宮背後有這些故事
    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該展通過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圖為遊客參觀紫禁城宮殿建築全景模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為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專家指導修繕技藝部修復承乾宮天花。
  • 有工有意有吉祥的古法金器美哭了
    古法黃金仍然是現代黃金,只是採用了古代手工工藝。古法黃金是採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老制金工藝打造的黃金,藉助澆鑄、鍛打、雕刻、打磨等傳統加工手法,對黃金飾品進行手工的精雕細琢。從工藝上,古法黃金中具有代表性的磨砂工藝,可以造成「色澤溫潤,華而不炫,貴而不顯」的啞光效果。在細節修飾上,古法黃金用許多鏨金、鏨刻,花絲等工藝,使黃金飾品擁有更豐富的層次感,細膩精緻。而在設計上,古法黃金借鑑了很多傳統文化元素,讓黃金飾品在外形更加飽滿外,更具有文化內涵和精神意義。
  • 《大故宮六百年風雲史》:品讀歷史故事,體味故宮六百年風雲變幻
    2020年,是北京故宮的六百歲生日。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向大家推薦一本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老師的新書《大故宮六百年風雲史》。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將會對故宮的建成、故宮的文物、明清兩個朝代的歷史和人物,有一個全新視角的認識。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450餘件文物講述故宮的前世今生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 六百年來,25朝24帝在這座宮殿,這方唱罷那家登場。如何將幾百年來紫禁城的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濃縮到一個展中去? 這些都可以在9月10日開展的故宮博物院「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中找到答案。
  • "四大繡"之一:曾經的燕京八景-京繡(圖)
    傳統京繡作品 京繡在圖案紋樣的運用上更講求豐富的吉祥寓意,繡面豐富充實,繡品上的紋樣「圖必有意,紋必吉祥」,都賦予約定俗成的特定含義,處處有著饒有趣味的「口彩」。圖案以龍、八吉祥、吉祥八寶、海水、江崖等為主。八吉祥為:輪、螺、傘、蓋、花、冠、魚、腸。八吉祥因為帶有佛門色彩,也被稱佛家八寶。吉祥八寶為:寶珠,方勝,玉磐,犀角,古錢,珊瑚,銀錠,如意。海水江崖:有彎立水、立水、立臥三江水、立臥五江水、全臥水。
  • 風骨河北|賞析:百鹿尊的吉祥密碼
    清代瓷器紋飾,基本奉行一個原則: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鹿與「祿」諧音,「百祿」形容俸祿高厚,「百鹿紋」便成為祝頌加官進祿的吉祥圖案。殊不知,體積碩大的清粉彩百鹿尊上,「鹿」只不過是其眾多的吉祥符號之一。百鹿尊是乾隆早期專為宮廷製作的陳設用瓷。乾隆時期,是清代官窯瓷器的鼎盛時代。尤其粉彩,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工藝而愈發精進。
  •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播 聚焦古建修繕保護
    六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高手匠人不斷延續著這片古老建築群的生命。《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於12月31日晚登陸央視紀錄頻道。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故宮博物院聯合出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海報。
  • 蝙蝠等於病毒?錯!古代傳統紋樣裡,人家曾是C位擔當
    古時候蒲松齡寫過一首《驅蚊歌》:「安得蝙蝠滿天生,一除毒族安群民。」足以證明我們的祖先,對於蝙蝠的功勞,可是門兒清。 而且,在古代的各種吉祥圖案裡,蝙蝠是不可缺少的。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⑤|宋畫裡的醫者與藥鋪,從灸艾圖到清明上河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是兩岸故宮博物院藏宋畫中的醫生、患者、藥鋪及賣藥人,包括宋代李唐《灸艾圖》、李嵩《貨郎圖》以及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無名氏《雜劇眼藥酸圖》,都可以見出古代中國的醫患關係及藥鋪狀況等。有意味的是,《貨郎圖》中的醫者身份該如何解讀?
  • 京港地鐵攜手故宮宮廷文化推出新年福筒及鼠票,福從天降送吉祥
    據史料記載,清代自康熙以後,每年入冬,皇帝都要親自書寫「福」字頒賜王公大臣,意為天賜福祿。比如,雍正帝即位後,把「書福頒賜」著為成例,他在位13年,每年臘月底都要開筆書「福」;乾隆二年起,乾隆皇帝選定臘月初一為書「福」吉日,用「賜福蒼生筆」書寫第一個「福」字。年貨作為春節特殊的節日符號,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 花絲鑲嵌製作工藝作品《傳家寶·金飯碗》
    主題紋飾有《五牛圖》中的牛、寶相花、荷花紋、蝙蝠紋、如意紋。五牛圖:以花絲鏨刻「五牛圖」為主題紋飾,故宮收藏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唐代五牛圖中的牛為藍本,五頭牛分別寓意:拓荒、好運、招財、旺家、如意,蘊含著中國人民勤勞拼搏的精神和富足美滿的生活。
  • 《我在故宮六百年》繼續講述修文物的故事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高手匠人不斷延續著這片古老建築群的生命。《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於12月31日晚登陸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⑧|看宋畫裡的春風十裡: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今年是故宮600年誕辰,「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陸續推出「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故宮所藏的宋畫裡的春景。在這個閉門鎖戶的春日裡,帶大家在咫尺方寸間覽盡「樹繞村莊,水滿陂塘」,於花葉偃仰中感受「春風十裡柔情」。
  • 換個姿勢為故宮慶生?此生必buy紫禁好禮京東為你一一配齊
    參與秒殺的還有故宮口紅家族成員之一「鹿鶴同春」套裝,擁有郎窯紅、豆沙紅、玫瑰紫、碧璽色、楓葉紅、變色人魚姬六種國風色號,持妝、滋潤、顯白、提氣色一次擁有,滿足精緻女神的百變需求。此外,製造驚喜的故宮貓祥瑞盲盒系列,取材自《千裡江山圖》的觀山杯、故宮生肖徽章禮盒等創意佳品也參與了秒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