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5:日本最新美術館與藝術空間

2020-12-17 藝術中國

市原湖畔美術館

與鄰國中國當下不斷飛馳的美術館建設浪潮類似,日本在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也經歷了自身的美術館狂躁症,當時的泡沫經濟保障了現代美術館在日本各地的突進,即使那些最小最偏僻區縣也不例外。不過,目前小型的美術館和藝術空間仍在日本以平穩的速度持續開設。BLOUIN ARTINFO 日本站在此介紹5家於今年創立的最新美術館與藝術空間。

市原湖畔美術館

因一次不同尋常的巧妙機緣,距離東京以東50公裡千葉縣的市原市把建於1995年的已破舊不堪的市屬美術館重新翻修,並將其置於一片田園詩般的環境景觀之中。這家美術館於今年八月初正式開放,由Arisekkei建築事務所負責設計,他們僅保留了原建築混凝土結構並以名為「藝術牆」的鋼夾板穿插在空間內規劃出畫廊和展廳。在美術館旁邊的湖泊上有漂浮的雕塑作品,該館的永久藏品包括特立獨行的藝術家維託·阿孔奇(Vito Acconci)的裝置和多媒體藝術家桑保久亮太(Ryota Kuwakubo)的作品,大部分的藏品展示在在室外。

豐島橫尾館

瀨戶內海地區現有豐富的美術館和藝術空間,並且這裡正在舉辦「瀨戶內國際藝術節」(Setouchi Triennale 2013)。今年7月份,一家全新的美術館即豐島橫尾館在這一地區落成開放。這家小型美術館致力於展現日本傳奇平面設計師及畫家橫尾忠則(Tadanori Yokoo)的作品。建築師永山祐子(Yuko Nagayama)將一棟已有80多年歷史的木屋改造成了分段的、接連的空間,包括倉庫和附屬小屋。建築師的設計讓遊客領略到超現實般的空間體驗,觀眾通過一個紅色調的巖石花園來到室內,其中有一條冥河式的小溪在地下穿過,令人悚然的紅光透過傾斜的窗戶投射在整個空間內。

安藤美術館

直島有著國際藝術勝地的聲譽,這裡的倍樂生之屋、地中美術館、以及關注「物派」藝術運動的李禹煥美術館等藝術空間都由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而今年直島迎來了另一家美術館,即安藤美術館,該館致力於展現策劃了上述三家美術館的安藤忠雄的創作。雖然這家美術館的氣氛和格調稍顯不一致,但安藤先生設計了深厚的內部空間,而建築的其它部分則保留該地塊原有建築中的傳統木質建材。

KH畫廊

在2013年5月至11月期間,著名服裝設計師小筱弘子(Hiroko Koshino)在她神戶附近蘆屋市的個人住所中開設了一家預約制的藝術畫廊。這棟居所由安藤忠雄設計,其牆體是樸實無華的混凝土材質,而天窗均勻地分布,非常適合展示小筱弘子自己創作的色彩豔麗的幾何圖案繪畫,其中一些作品的靈感源於藝術家古斯塔夫·克裡姆特。

TOLOT/heuristic

位於東京市江東區東雲的TOLOT/heuristic當代藝術空間佔據了一個印刷工廠的二樓整層空間,面積達1320平米,其中包括兩家永久性畫廊Yuka Tsuruno和G/P+g3 Gallery。從今年3月開始,兩家畫廊的共6 個展廳將用於輪換展覽和活動。在這個擁擠的城市,空間寬闊並據有高挑高的建築實屬難以尋覓,而TOLOT公司為當地觀眾帶來了美術館級的可供欣賞國際藝術家創作的藝術環境。儘管在技術上來說,兩家畫廊都是這棟超大建築的租戶,不過在TOLOT公司CEO末松亞鬥夢(Atom Suematsu)的策劃下,這棟建築已經表現出了對當代藝術的支持姿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智慧財產權。

相關焦點

  • 藝術+風景!強烈推薦日本的5家「絕美」美術館
    ,但森美術館沒有像其他美術館那樣在空間內設立常規展覽,而是採用了在特定主題下製造一個藝術語境才會展出這些作品。森美術館不但涉及當代藝術,更結合不同領域的創意人士舉辦有關設計、時尚、建築等類別的展覽,再加上六本木獨特的商業街區地理位置和大量外國人士的聚居,森美術館無論是在硬體上還是理念上,都可以算是日本當代藝術的先鋒。
  • 5個日本美術館和博物館,充滿藝術氣息的藝術品連大人都興奮不已
    5個日本美術館和博物館,充滿藝術氣息的藝術品連大人都興奮不已!大家都喜歡美術館和博物館嗎?小時候歡欣雀躍地跟著大人去參觀,長大後很難有機會和時間去慢慢欣賞藝術作品了。那麼這次就為大家介紹很多能讓大人們孩子心靈復甦的美術館和博物館。
  • 日本最具藝術水準的美術館
    這張「鐵板」只是建築地表的外觀部分,藝術中心的主體建築主要在空間寬闊的地下,地面建築只佔總體建築面積的五分之一。21_21 Design Sight所在的原日本防衛大廳容量驚人的地下空間裡,延續了地面建築稜角分明的特徵,且隨處可見玻璃幕牆和清水牆體之類的現代主義建築元素。
  • 日本,松濤美術館,澀谷住宅區內的隱秘藝術天堂
    導語:日本,松濤美術館,澀谷住宅區內的隱秘藝術天堂!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說到澀谷,大家都會聯想到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和熱鬧的人群以及商店街,但是過了商業區的地帶,一切恢復寂靜,澀谷的住宅區就象日本的其他小巷一樣嫻靜,整潔,比起其他地區多了一點的是,你能夠看到很多帶有設計風格的建築物,在這些潛藏在住宅區的奇妙建築中,有很多都是帶有個性風格的美術館或者是小店作坊,不去細心發現的話,很容易就會錯過。
  • 美術館之外,上海還有這些藝術空間
    「那一年,上海各個地方的公共藝術非常多,當世博會結束以後,因為少有人做記錄,它們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所以我覺得記錄那一刻非常重要。」田珠莉如是說。近些年來,上海的美術館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建立起來,有公立的藝術機構如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有私立的機構如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國外的很多主流媒體也都對上海的藝術生態發展保持關注。
  • 旅遊:日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旅遊,經常舉辦藝術展覽!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創建於1952年,以介紹東西方現代美術為宗旨,分為美術館本館、工藝館以及影片中心等三館,主要陳列了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美術發展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並且經常舉辦各種美術展覽。該美術館收藏了從20世紀初直到現代的繪畫、雕刻、水彩畫、素描、版畫、照片等約9000件美術作品。為了從整體上展示日本近代美術的概況,從這些珍藏品中選出約250件作品,在4樓到2樓的收藏品展廳展出同時,還利用收藏品展廳的部分空間,毎次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收藏品的專輯展覽。物館位於帝國公園地區,是一個極好的收藏,大部分是日本現代藝術家。
  • 日本,天心紀念五浦美術館,觀賞結合科技的現代藝術作品
    導語:日本,天心紀念五浦美術館,觀賞結合科技的現代藝術作品!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天心紀念五浦美術館位於日本茨城縣北茨城市,是為了紀念日本著名的美術家兼思想家「岡倉天心」(西元1863-1913年),以及五浦地區的藝術家橫山大觀、菱田春草、下村觀山、木村武山等人而建立的綜合美術館,在平成9年(西元1997年)11月8日開館。
  • 上方美術館攜手時代空間推出藝術對話空間系列論壇
    嘉賓合影在繼「在上方」和「潮動」展之後,上方美術館攜手時代空間在「雙十二」推出新一期的「藝術對話空間論壇」,同期舉辦青年雕塑家王大朋和張四方的雙個展;當天,上方美術館還迎來了羽呈會藝術產業俱樂部分會的落戶,以及上方藝術商店的正式揭幕面世
  • 藝術與城市零距離: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
    來到日本石川縣金澤市,你會發現這城市的各角落充滿了古蹟,總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然而,可別以為金澤只有古蹟可以看,金沢21世紀美術館便是一座觀點新穎、打破藩籬的現代藝術景點。▋金沢21世紀美術館的獨特設計提到美術館,很容易給人曲高和寡的印象,金沢21世紀美術館卻刻意反其道而行,在建築師妹島和世和西沢立衛(SANAA)的巧思下,將外觀打造成一個直徑112.5公尺的正圓形,並在東西南北都設置出入口,不刻意強調前後門,作品也並不只擺放在館內,目的便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從不同角度認識這座美術館
  • 把時間揮霍在藝術上,日本美術館
    東京都 根津美術館 Nezu Museum根津美術館是東京歷史最久的美術館之一,實業家根津嘉一郎在1896年前後開始收集日本以及東洋古代美術作品。最初的時候,美術館的館藏大部分由捐贈而來,經過多年的收集和努力發展,這裡已經成為日本最具人氣的美術館之一。館內展示收藏了世界最優秀的現代藝術作品,包括繪畫、雕塑、版畫等2700件以上。可以欣賞到畢卡索(PabloPicasso),胡安·米羅(Joan Miro),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Phalle)等大師作品。
  • 二十一空間美術館迎5周年系列展
    新快報訊 記者楊英傑報導 二十一空間美術館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在探索一個位於二線城市的當代美術館的生存之道,5月16日,美術館正式迎來了
  • 日本Top 1的藝術大學-東京藝術大學
    東京藝術大學坐落於東京都臺東區上野公園,是日本唯一一所國立藝術院校。東京藝術大學前身是於1887年分別創立的東京美術學校和東京音樂學校。另有圖書館、大學美術館、演奏藝術中心等設施,是一所藝術專業豐富、設施完備的高等藝術學府。
  • 東莞:二十一空間美術館推出5周年系列展
    金羊網訊  記者餘曉玲、餘寶珠攝影報導:5月16日下午,二十一空間美術館5周年系列展在東莞莞城二十一空間美術館開展。展覽一共展出19位藝術家及6個藝術小組的約300多幅作品,包含油畫、水彩、版畫、裝置、多媒體等多種類型。本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22日(逢周一閉館),免費對外開放,歡迎廣大市民前來參觀。
  • 美術館和公共性|荒地般的空間VS遊樂園空間
    而為藝術服務的美術館恰恰應該成為象徵著創造性的「荒地」,在荒地全無的城市中,為人們提供一個孕育自發力的場所。本期對談人奈良美智是日本著名畫家、雕刻家,作品受到世界範圍內的關注,是日本當代藝術第二世代的代表人物。他在高中畢業後考入日本著名美術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讀了一年便選擇了中退,轉而在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學習油畫。
  • 安藤忠雄:美術館+書店=光的空間
    他曾說:在我的作品中,光永遠是一種把空間戲劇化的重要元素。光,點亮藝術與建築最自然、和諧的方式。陽光一進來,感覺木屋一下子有了生命。位於上海的文化新地標,新華書店和明珠美術館的CP組合,光的空間。他坦言,自己曾設計過很多美術館,但書店與美術館結合的設計卻是第一次,「在日本,人們和書的關係也在日漸疏離,很多孩子、很多市民不太注重閱讀。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①|美術館群何以在浦江兩岸持續崛起
    ,此外,「黑石號」、「莫奈《日出·印象》」「蒙克大展」等在上海博物館、中華藝術宮、外灘美術館群,展示著藝術經典與當代最新藝術在上海這座城市一直以來的被激發和認同。就世博園區來說,5.28平方公裡的紅線區內經歷了一個拆舊建新與歷史保護結合的複雜過程,原先被各個碼頭、工廠、居民區等分割的黃浦江兩岸不再是「分割空間」,而成為公共空間。
  • 引火燒身的日本「美術館女子」企劃:社交網絡時代的藝術鑑賞
    順著這一思路,懂得欣賞美術這一屬性也被企劃負責人想當然地認為一般只有富有藝術修養的男性才擁有,因為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作為少數群體的「美術館女子」才有了被「特別企劃」的價值。這種刻板印象背後隱藏著更為深刻的藝術界的性別不平等。據《美術手帖》對全日本55座美術館的調查顯示,美術館研究員中女性人數達到了74%,遠超男性。
  • 美術館的「網紅」現象:藉助藝術能否構建新型公共空間?
    有趣的是,今天各大美術館的常客,人稱中國當代藝術「四大金剛」之一的黃永砯,曾經是反叛美術館制度的代表藝術家。1980年代,他和幾位其他藝術家曾經被批准在福建省美術館展出一個作品,但到展覽前卻突然改變展覽計劃,他率領參展藝術家把博物館外的各種材料和廢棄物放進展覽空間,做了一個沒有報備的「作品」,而這個展覽則在開始一個半小時後被封閉。
  • 森美術館|在東京摩天大樓53層的藝術中心
    近年來,公眾對藝術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藝術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不論是爆紅的浸入式展覽還是激活了鄉村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都顯示出了人們對藝術的好奇與嚮往。與此同時,藝術也在慢慢從傳統美術館的白盒子裡走出來,來到城市空間、公共空間、購物商場乃至鄉村。
  • 這9座顏值爆表的美術館,詮釋出城市公共藝術空間設計的真諦!
    城市與藝術從來都是一種共生共息的關係,公共藝術空間作為城市的一種特殊建築,以其自有的藝術性,為城市文化和藝術增添新的內容,並且可能成為城市的文化地標和象徵符號。公共藝術空間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其在城市天際線上構成的立面和形象,因協調城市的整體形象和氣質,而成為城市肌理的映射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