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胡琳 每經編輯 廖丹
8月27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收復6.88關口!
據悉,8月初人民幣「破7」後,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屢破阻力位。8月27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雙雙收復6.88關口,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下逾7個月新高。
截至27日17點44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分別報6.8852、6.8812。
同時,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低位,甚至在8月18日,美元指數一度下探至92.1230,創下近兩年來新低。截至27日17點44分,美元指數為92.92,相較18日有所反彈但仍處於地位。
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盤中收復6.88關口
8月27日,在岸、離岸人民幣表現強勁,均創下近7個月以來新高。
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以6.8888開盤,盤中一度上漲至6.8744,一舉收復6.88關口,創下今年1月21日以來新高。截至17點44分,人民幣對美元報6.8852。
同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以6.8810開盤,盤中大幅上漲至6.8698,收復6.87關口,創下今年1月22日以來新高。截至17點44分,人民幣對美元報6.8812。
8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保持上升趨勢,較上一交易日調升179個基點,報6.8903。值得注意的是,2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突破6.90,為今年2月3日以來新高。
實際上,5月末以來,在岸、離岸人民幣開啟升值趨勢,8月處於持續升值過程中,先於月初創下近4個月新高,近期持續升值重回年初1月下旬水平。
實際上,中國經濟穩步修復是匯率升值的基本面支撐。東北證券(000686,股吧)首席宏觀分析師沈新鳳告訴記者,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中國受到衝擊最早,但也最快、最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經濟從3月份開始穩步修復。相比之下,海外其它各國疫情防控效果相對滯後,均遠不及中國,因此經濟受疫情的衝擊更大。
同時,她表示,5月份海外各國逐步重啟經濟、開始復工復產,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修復較快,但6月中下旬之後美國疫情二次暴發,經濟前景再度蒙塵。「雖然我們認為美國經濟二次觸底的可能性很小,但大概率經濟邊際復甦的步伐會放緩。因此,中國經濟的相對優勢更加凸顯,從基本面上支持人民幣繼續升值。」
東方金誠在研報中表示,短期內,全球經濟復甦進程,以及中美關係仍將對人民幣波動構成影響。不過,在中國經濟率先復甦、境外資金積極湧入的狀況下,人民幣匯率有望持穩運行。綜合各種影響因素,預計短期內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指數(CFETS、BIS和SDR)將出現一定幅度升值。
分析師:預計美元指數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可謂是「大起大落」。年初受到市場避險情緒影響,美元指數一路走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承壓。隨後美元指數震蕩走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回升。
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低位,甚至在8月18日,美元指數一度下探至92.1230,創下近兩年來新低。
實際上,美元指數貶值是人民幣升值的間接因素。沈新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前幾個月支撐美元指數的主要因素不是美國的經濟或穩健的貨幣政策基本面,而是全球範圍內的避險需求。而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各國經濟開始復甦,全球重新risk-on,對美元的需求持續下降。大水漫灌對美元匯率的壓力開始顯現,美元貶值壓力較大。從美元指數來看,在3月19日達到峰值103後,美元指數開始波動下降,我們預測未來美元指數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
東方金誠在研報中表示,市場對美聯儲寬鬆預期減弱的傾向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在9月議息會議之前,美指將在低位區間疲弱運行。
相比疫情以來美聯儲的大水漫灌,中國的貨幣政策更加克制,這也使得中美利差大幅擴大,人民幣更具有吸引力。沈新鳳對記者表示,與海外各國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相比,中國的貨幣政策始終較為克制,未有「大水漫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