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寫在前面的話:其實這次是疫情基本上穩定以後的我的第二次騎行,時間是:2020年4月29日,本來一路上的內容都發過視頻了,但還是想著寫一篇圖文把這次的行程介紹一下,大家也能更詳細的了解本次行程,有助於大家的出行。
這次的預定計劃是有幾個目標,第一個是看一下大年初一小鎮,然後從小鎮邊上的一條路上到山後張莊臥龍洞,一直上到山頂去看一下很少有人去的臥龍山,俯瞰鹿泉城區全景,最後準備繼續沿著山腰往北走,到封莊附近的九裡山去看一下玉皇頂。
可誰知騎到了臥龍山廟之後發現車子被扎了N個洞,回想一下原因:在大年初一小鎮裡面騎了一圈車子,因為那裡只有徒步的遊客,很少走車子,所以說原先長的蒺藜刺都扎到我的車胎上了。準備開始補胎吧,一看,補胎工具不全!沒法!第一次打電話讓媳婦開車給接回去了,玉皇頂的行程也就沒有完成。
下面給大家說說這次的行程吧。
全部行程軌跡
本次行程是從和平路走的,沒有繞路,感覺走和平路還是挺好走,不繞遠,開車過去的話大部分的路都是快速路,所以說從石家莊市區到鹿泉走和平路的話還是很方便、快捷,到鹿泉之後直奔大年初一小鎮。
往大年初一小鎮的路上,遠處山下面就是要去的地方
大年初一小鎮的開放園區是在東面,我因為走錯路了,先到的小鎮的西區,過去一打聽才知道西區是不開放的,東西區之間是有一個門的,估計是為了維護方便,只開了最東面的正門,所以說我又繞到了正門那裡進去的。見下圖
小鎮開放區域從下面地圖上面看是一個三角形的,因為原先開車來過這裡,騎車進去也很順利,想了一下雖然路都是石子路,但我對於我的山地車還是挺有信心的:「這路算啥?原先大山大河都跑過了」。......誰知道陰溝裡翻船了。
大年初一小鎮轉一圈的軌跡圖。
到達大年初一小鎮門口
進到大門裡面,感覺這裡沒有什麼人,就騎進去了
小鎮裡面都是碎石子路,最後轉了一圈才看到兩個遊客,先去看看那裡的迷宮。
植物迷宮
其實我感覺他們的創意挺好的,用植物打造出來的迷宮,我爬上了旁邊的鐵架子上面往下看,還是挺漂亮的,帶上孩子在裡面玩會,還是不錯。不過因為維護的不是太好,這個迷宮也是「千瘡百孔」,隨隨便便就能出來,失去探險的感覺了。
拓展訓練器材
迷宮這裡看了看,繼續騎車子轉,走到北面,這裡是一個拓展訓練的大型器材,我有點恐高,就不上這個了,另外這裡也沒有工作人員,怕器材沒有人維護,別出危險。
轉到了小鎮的最北面,往北看,前面的那個山就是我要去的臥龍山。感覺轉了轉這裡也沒啥意思,也沒有看到什麼人,就從這裡出去了,準備沿著路一直向北,下一站,張莊臥龍洞!
大年初一小鎮-張莊臥龍洞-臥龍山廟軌跡圖
一路上基本上都是上坡,水泥路,可以開車上去,稍有點陡,整體路況不錯,偶爾有車過去。
路邊看對面的臥龍山,原先挖山都把山挖成筆直的峭壁了
對面山頂就是臥龍山,其實這個山不大,也不出名,好多人還真不知道這裡,我也算是趟趟路。我感覺從這裡騎一圈,算是離鹿泉城區很近的一條爬坡路線了,在這裡騎騎練練腿也是不錯的,從這裡一直可以騎到九裡山的西面封莊附近,然後看情況返回。
一路上坡
半山腰看下面的廠子
回看剛從上來的路,這段路有點陡
我沒有從張莊臥龍洞穿過去,而是從東面的小路上來的,如果開車的話建議走下面的隧道,然後繞過去,走東面的小路上來確實有點陡,唯一的好處就是:近!
兩條路匯合到一起
最後東面的小路和張莊臥龍洞穿過來的這兩條路匯合到了一起,我繼續沿著路走,準備先上山頂去看看臥龍山頂上是啥樣的。
這裡是上山頂的分岔口
從分岔口往南可以繞到山頂,繼續往北的話,就可以沿著山腰的路到封莊了。見下圖
臥龍洞-山後張莊-封莊位置圖
繼續上山
看下面的路
從山上往下面看,上圖,如果走最遠處的路能到山後張莊,中間的那條路能到東莊,我是走的最下面的路繞的山上來的,具體路線可以看再上面地圖,結合上圖就清楚了。
遠處繞過山就能到封莊了
臥龍山廟
一直上到山頂,原來這裡有個小廟,我還是第一次來這裡,廟門鎖著呢,估計裡面也沒有什麼看的,放下車子,去看看鹿泉的全景吧!
往下面看
到了山邊上往下看,有些失望,近處是上來的路和路過的廠子,遠處就是鹿泉城區了,不過今天有霧,效果不是太好,不過我感覺俯瞰鹿泉城區,這裡應該是最好的位置了,再往北到九裡山估計就被擋住了。
往東面看
往東面看,效果也不太好,如果感受天氣好的時候應該視野不錯,不過這裡還是山低,所以說估計看不了太遠。
看過了,往回走,到車子那裡一看傻眼了,前後兩個車胎全癟了,準備補胎吧,一看少帶東西了,想了想給媳婦打了電話,讓她開車到大年初一小鎮門口接我,我湊合把車子打上氣溜下山,幸好出門不太遠,如果是跑長途的話,準備一定要周全,今天行程32公裡。【如果大家想看詳細的內容,可以看我前面發過的視頻】
下面簡單分析一下到九裡山那裡的玉皇頂怎麼走:
因為車子出問題了,所以說後面的路程沒有走成,這裡簡單分析一下吧。可以沿著半山腰的路一直走到封莊村。見下圖
到封莊之後,可以騎車上到玉皇頂,如果往東下山估計特別的陡,估計搬車子很危險,建議原路返回,但是半路有一條往北去的路,可以到嶺北,出去之後可以到山前大道。見下圖。
以後有機會再走一次這裡吧!有不同意見可以給我留言一起交流,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