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說你有緣你無緣,何不多等兩三年

2020-12-25 酒歌說文

說故事談人生,借古喻今談天下,聊不完家長裡短,道不盡的兒女情長。有道是: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路走中央。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閒言碎語不多講,我們還是開說故事。#民間故事#

話說,明朝的時候,某地有個書生,名叫鄧成仙,此人爽快大方,樂善好施,而且崇尚方外之道,篤信佛道。但凡遇到和尚和道人,大多會請到家裡,少則三天,多則半月,畢恭畢敬伺候著,打聽如何能成佛升仙。

這一天,鄧成仙在街上走動,碰到了一位道人。那道人見到他,不等他開口,就說:「雖有仙緣不得法,十件大功差一宗。」

鄧成仙一聽,心裡很奇怪:「這道人說得什麼意思呢。莫非是來點化我的神仙?」

於是,鄧成仙立刻將道人請到家中,天天談仙論道。道人自稱清揚道人。

清揚道人這一住就是三年。傳授鄧成仙一些道教鍊氣行功之法,但或許是鄧成仙天資不夠,始終難以悟得大道。

這一日,清揚道人忽然對鄧成仙說:「我看你凡心太重,再修煉下去,也不過如此。我打擾你三年,今天緣分已滿我要回去了。無別物相贈,就送給你一本書吧!」

說著清揚道人給了鄧成仙一本書,可鄧成仙剛想打開,卻又被清揚道人阻止了。

「這是天書,不能亂翻的。看的時候,必須心誠。」

恭送完清揚道人離去之後,鄧成仙齋戒三日,之後沐浴焚香,方才恭恭敬敬地打開天書。

誰知曉,這本天書卻全是白紙,不見一個字,鄧成仙頓時有些懊惱,以為自己被道人欺騙,可不想,過了一會,白紙上漸漸顯出一行字跡。

「知你無俗念,只想化仙變。夜鳥宴故人,三更來相見。」

鄧成仙一見大喜,當晚就獨自在書房歇息。果然,鼓打三更,一隻黑鳥就飛了進來,轉眼變成清揚道人。

鄧成仙正要和他噓寒問暖,清揚道人卻拉著他的手叫他閉上眼睛。

鄧成仙立即照辦。只聽見清揚道人大喝一聲:「起!」頓時耳邊風聲呼呼直響,飄飄蕩蕩地飛起來了。

約莫飛了小半個時辰,風聲終於停了下來,鄧成仙睜眼一瞧,已經來到一座燈火通明的洞府。洞府中已擺好了一桌美酒佳餚。

道人盛情款待,使鄧成仙酒醉飯飽,頭暈目眩。不知道這裡究竟是天上,還是人間。

「這是什麼地方?」他口齒不清地問。

「石花洞。」

「石花洞?」鄧成仙好奇地追問著。

「當然。」見鄧成仙還十分疑惑,清揚道人也不再多說,只是微微一笑:「天機不可洩露,日後你自會明白。好了,我送你回家吧!

自從這次奇遇後,鄧成仙再也不曾見到清揚道人。

每日,鄧成仙都會去翻看天書,但書上總是不出現字跡。

終於,鄧成仙忍耐不住了,打聽到石花洞位於一百裡之外的谷城薤山,立刻約了幾個酒肉朋友,帶著天書,要去拜訪清揚道人。

鄧成仙剛到薤山腳下,就恭恭敬敬地打開天書。果然出現了字跡,但這次寫的是另外四句話:「說你有緣你無緣,何不多等兩三年?如今收你天書去,免得今生無事閒。」

還不等大家把這四句話詳明,就見山上突然颳起一陣狂風,頓時天昏地暗,連眼睛也睜不開。

好不容易風過天晴,大家都安然無事。只是那本天書,已被狂風吹走,再也找不到了。

大家知道,這是清揚道人不喜歡他們。但既然來了焉有空回之理?

於是,他們依舊爬上山,並且找到了石花洞,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洞中破敗不堪,不見人跡。只有洞口的石壁上鑿著四個大字,寫的是:「清揚天下。」

清揚道人究竟是誰?無人知曉。但從此以後,鄧成仙再也沒成仙,也沒見過清揚道人。

編者語: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管是做神仙還是做富豪,都是一種造化,不可強求。做個普通人,簡簡單單活一輩子其實也是一種幸福呀!

「酒歌說文」每日更新有趣的民間傳說故事,喜歡不妨點個讚加個關注,如果再給個評論,那就再好不過了!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

相關焦點

  • 佛說:與你無緣的人,說再多都是廢話
    佛說:與你無緣的人,你與他說話再多也是廢話;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這種感受,就像是與一個懂你的人交往,不必多說,他也明白你的心意。而與一個不懂你的人交往,即使你說得再多,他也不屑一顧,不會對你那般上心。對於那個與你無緣的人,便別再委屈自己來迎合、甚至討好他。既然與他說再多也是廢話,那又何必「低眉順眼」的去與他過多交流。這世間的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今生的相遇,多是前世種下的緣。而有一些人,即使出現在了你的生活中,卻註定與你無緣。
  • 佛法本無邊,只渡有緣人。何為有緣?何為無緣?你真的懂嗎?
    在佛道之中講究的是要普度眾生,把天下所有人當作一樣的人去對待,沒有偏心的意思,沒有因為金錢或者物質或者是說天生的缺陷而去偏袒誰。但是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佛法本無邊,只渡有緣人。緣分這種東西是上天註定的,就算你後天再努力終究是無法修改結果的,那麼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真的就說明佛法對於某些人太過偏袒,而對於其他的人就忽略呢?若是真的如此,佛道之中的普渡眾生也只是一個噱頭,只是吸引人的幌子罷了。但是其實事實並非非是這樣的。那麼在佛道之中什麼是有緣?什麼是無緣?難道真的只是世俗意義上說的那種有緣和無緣分嗎?
  • 每天一部高分電影推薦-《你的名字》-相逢有緣亦無緣,相會無
    ------每天一部高分電影推薦------- 《你的名字》-相逢有緣亦無緣,相會無期亦有期 在這裡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鬱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町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
  • 蔚縣民間故事:呂洞賓暖泉趕會
    那道人停下扭頭問卦人為何一直跟隨,卦人說意欲求道長渡長成仙。道長說我何能渡你成仙,卦人說道長乃中八仙的呂洞賓。道長說你從何說我是呂洞賓,卦人說道長提的罐子無底,上下兩口莫不是「呂」字嗎?道長說既然你識破我的真身,也是你我有緣,請隨我來吧。道長前行,卦人隨後轉到大街上,來到一個餄餎攤位,壓餄餎的鍋臺灶口噴岀洶洶的火焰,道長一頭鑽進去不見蹤影,卦人一怔,止步不動,不敢向前。
  • 佛度「有緣人」,究竟什麼是「緣」,為何無緣不得度?
    曾經聽聞南師講經,其中有一句非常發人深省的話,「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釋迦示現古印度,講法四十九年,度盡有緣眾生,隨即入滅。後世弟子通過數次結集,佛家的經典越來越龐雜,但佛陀最初的說教卻被漸漸隱沒,乃至被發展成玄之又玄的存在,「緣」就是其中之一。究竟哪種人算是佛門的有緣人呢?
  • 《三生三世枕上書》帝君和鳳九是怎麼從無緣到有緣的?
    《三生三世枕上書》裡有一句話是「有一句話是情深緣淺,情深是她,緣淺是她和東華」。帝君和鳳九的這段情緣,確確實實是經歷了「無緣,有緣,緣淺,情深」這樣一個階段。而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無緣造成的,無緣讓鳳九一個人苦了兩千多年。02帝君和鳳九的有緣帝君和鳳九開始有緣是因為沈曄和阿蘭若的悲慘結局。沈曄是帝君的影子,因為帝君受傷,被投生到梵音谷,震懾緲落。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任何事情,甚至只要你能遇見,就是有緣。緣分沒了,就再也不會相遇。很多人,都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有的是因為有某種心事,想去在佛前「嘮叨嘮叨」,也有的是想去寺院中清淨清淨,有的則是想去求佛,希望得到佛的保佑。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做,其實這是因為他與佛有緣。當他心心念念裡都是佛的時候,這種緣分就會達到極致。
  • 「佛不度無緣人」,那誰是有緣人?
    在佛門中,有這樣一句話:佛有三不能,第一,佛不能替眾生轉定業;第二,佛不能度無緣之人;第三,佛不能度不信之人。然而,到頭來,這些人卻只是燒燒香、磕磕頭而已,會錯了佛的本意,根本沒有領悟到佛法的智慧,所以心中所願遲遲不能靈驗,這便是與佛無緣的表現。其實,這世間,任何外因必須與內因相結合才能發生作用,對於眾生而言,佛就是外因。
  • 佛說:人與人,一場緣
    時光在不斷的流逝,昨天在不斷的過去,你永遠留不住昨天也無法左右今天,能看到的只有現在此刻,緣分只不過是留在初次見面的時刻,人與人相識一顆心,需要的是陪伴是理解是耐心,遇見了就不要後悔,錯了了就不要遺憾!
  • 探尋民間傳說,踏入西安「化羊廟」,你是有緣人嗎
    在秦嶺腹地,充滿了各種濃鬱的傳奇故事,在周末、或閒暇之餘,置身在景秀遍地的山間,探尋一段段或神奇、或悽美、或驚嘆的塵封故事,是一件非常愜意、有意思的遊賞。化羊廟關於廟宇化羊廟,在這裡有眾多的傳說故事、以及歷史典故,所以,對於「
  • 佛說: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所有遇見都是命中注定!
    佛說:芸芸眾生,都是緣分牽引,所有的遇見都是命中注定!佛曰:「悟道在拈花一笑之間,一念可以成佛,一念可以成魔」。人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因素,隨時都都會產生變化,這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內心控制的。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有一個「心魔」,要控制我們的思想和欲望,有時候把握不住就會衝動,這就是受「心魔」的影響。人生在世,沒有哪一種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世界上有很多的遺憾,佛說: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愛一個人都是孤獨存在的,所以陪伴顯得尤為珍貴,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
  • 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也度不了他,看看有你嗎?
    佛菩薩雖然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這世間有三種人,就算他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希望不要有你。這三種人就算虔誠信仰佛教,佛菩薩也無法度化他們,因為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家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緣(與君共勉)
    有人說:一花一世界,一世一塵緣 。人與人合不合,就靠一個字:緣!有緣,不必討好畢淑敏說:「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一定會有那個人出現在你的生命裡,在他面前,你可以大大方方做自己。合得來的人,不必討好,緣即是自然。無緣,不必強求《詩》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佛要度的有緣人,原來也有你!
    我們都聽過這句話,佛度有緣人!那誰才是佛要度的有緣人呢?顧名思義,與佛有緣的人,就是有緣人,那我們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與佛有緣呢?我們很多人都讀過紅樓夢,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就是佛要度的有緣人,寶釵過生日時,點了一齣戲,《魯智深醉鬧五臺山》,當賈寶玉聽到此處:漫漫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從此以後,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就成了賈寶玉的嘴邊話。當時賈府大部人,都在場聽戲,卻只有賈寶玉對此話,深感興趣。
  • 27什麼人,才叫有緣人?
    《什麼人,才叫有緣人?》都說佛渡有緣人。那什麼人才叫有緣人?在嵩山上曾經隱居著一個和尚,經常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名號。山窩下有座不知名的廟,廟裡沒有供奉什麼神仙,只安放著一鍋大灶。但是這個廟很靈驗,對周邊的人們有求必應。
  • 說說「佛度有緣人」這句話
    「佛度有緣人」這句話大家常常聽過, 那麼「度」是什麼, 佛是如何「度」你,你是「有緣人」嗎?你需要佛來「度」你嗎?一個「度」字,如果不明白它的含義,那無論你是「有緣人」,還是「無緣人」,即使佛「度」了你, 你還是不懂感恩。
  • 與你無緣的人,往往有這四個特徵,發現一個,我們就微笑離去吧
    佛說:緣深則聚,緣淺則分,萬法隨緣,不求則不苦。所以,遇見所有遇見的,擁有可以擁有的,忘記需要忘記的,才能換來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有人說,所有的遇見,都是緣分,但是,緣分也有有緣無份之說,那些有緣遇見,卻無緣交心的人,往往具有以下這四個特徵。與人交往,我們如果發現有這四個特徵的中的一個,我們就微笑離去吧。
  • 若有緣我千裡來相會
    與你不期相遇驚喜之餘,竟然沒有什麼詞彙來形容和解釋,總認為這是一種種緣。什麼為緣呢?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短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緣。牽手是有一種緣,回眸是一種緣;生命是有一種緣,愛情是一種緣;假如還有來生,來生也是一種緣。組成這人生的,就是那無數個緣;讓你去結,讓你去解。
  • 為啥說「夫妻是緣,兒女是債」?我們真的有前世來生嗎?
    「夫妻無緣不聚,兒女無債不來」這句俗語也是一樣,這句話是受到了佛家的影響。有些地方,還說「夫妻是緣,兒女是債」,其實這兩句都是一個意思。佛家講究因果,這句俗語中說,夫妻相聚是緣分,兒女卻是父母前世的債。那麼古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其實這都是源自於古代的因果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