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峽谷旅遊景區位於湖北省恩施市屯堡鄉和板橋鎮境內,地處湘、渝、鄂三省交界處,是清江流域最美麗的一段。
被專家讚譽可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媲美。峽谷全長108千米,面積達3000平方千米。
恩施大峽谷,不偏不倚落腳於神秘的「北緯30度」,距恩施市區49公裡,距利川市區39公裡。
景區先後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靈秀湖北的十大旅遊名片之一。
神秘險峻的恩施大峽谷,擁有【清江升白雲】、【絕壁環峰叢】、【天橋連洞群】、【暗河接飛瀑】、【天坑配地縫】五大奇觀。
恩施大峽谷已開放七星寨和雲龍地縫兩大核心景區,總面積35.2平方千米,天坑、地縫、絕壁、峰叢、巖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質景觀一應俱全,被稱為「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館」,擁有眾多旅遊資源。
2015年7月,恩施大峽谷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恩施大峽谷西北及南部兩翼高,近似山原地貌,平均海拔800餘米;西南及東北大部分地區海拔900米左右,有較大的山間壩槽坐落其間;中部地區丘陵起伏,由於地層下陷,形成陷落盆地,比較開闊,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恩施大峽谷區域上主要地層為震旦紀(Z)—三疊紀(T)地層,反映出古地質時期沉積的陸棚陸表海、包括寬廣的濱岸或碳酸鹽臺地和淺海陸棚海組成的古地理環境。廣泛的碳酸巖沉積為後來的巖溶作用和巖溶景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在恩施市的西北部有巫山山脈環繞邊境;東南部有武陵山脈餘支沿東北方向展布全境;中部為局部斷陷盆地,總的地勢是西北、西南兩翼高,中部低。
山嶺多西南—東北走向,河流與山脈走向大體一致。境內崇山峻岭,山巒逶迤,河谷多成深峽,多急流瀑布;喀斯特地形發育,山體多見為饅頭狀的溶丘,其總體巖溶環境為丘叢和峰叢窪地地貌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