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境內,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山」,因其自帶的神秘的「主生」色彩,在古代就深受帝王所崇拜,為名人雅士所傾倒,令大眾庶民所神往。如今,泰山作為中國第一個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而備受世人所關注,燦爛、古老的泰山文化也是讓眾多的學者所折服,每年來泰山旅遊觀光、學術交流的遊客數以百萬計,更是讓泰山有口皆碑、名聞天下!
泰山的風景之美既有其形,雄偉壯麗,風月無邊。又有其裡,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同時景點之多,令人嘆為觀止,無論是山上,還是山下,不管是「幽」區,還是「曠」區,都可謂「五步一小景,十步一大觀」,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之大成,完美地展現出了「五嶽獨尊」的風採。
在泰山的「曠」區,沿西溪兩側,有著名景點扇子崖、黃溪河、竹林寺、無極廟、長壽橋、百丈崖、黑龍潭、白龍池等等一直到天外村。在此線路上,西溪像一根細長的項鍊,將景點如珍珠般依次串聯起來,讓「曠」區更加熠熠生輝,景點觀賞度不亞於泰山中路的「幽」區,因此,深受眾多遊客的青睞!
在西溪眾多景點中,迎勝水庫可以說是最低調的存在!它內斂,不事張揚,默默無聞,但不可或缺。特別是在豐水季節,與上遊的龍潭水庫、下遊的聽雨榭南的水潭形成三疊瀑布,非常壯觀。相對於龍潭水庫,迎勝水庫的面積要小很多,面積大致有其四分之一強,可以說是小巧別致,別有一番洞天。
沿西溪溯流而上,在天外村遊園的雙龍泉西北方向,一條大壩橫亙在西溪中間,將上方來水擋在大壩之內,形成一片水面,這就是迎勝水庫。登上大壩東側,在其上樹立一警示牌,告誡遊客天涼水深,苔青石滑,勿嬉戲、打鬧、遊泳。俯瞰下方,但見湖水碧綠如墨,波瀾不驚,觀光遊客有的坐在東岸的亂石上切切私語,有的坐在北岸巨大的石坪上茫然若思,還有的在龍潭水庫下的大壩上漫步徜徉,彰顯的整個環境靜謐、祥和。
西岸緊鄰的山體陡拔、突兀,蒼翠中略帶黃意的茂密樹林覆蓋了群巖,大壩前方一顆已經乾枯的樹木孤零零地矗立著,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東西兩岸的樹木倒影浮現在水中,水面被分成了黑白兩半,將枯枝的倒影映襯的更加煢煢孓立、盡顯孤單。
在水庫西北角的上方,虯枝蔓展的大樹下矗立一四角觀光涼亭,灰瓦覆頂,飛簷翹角,因常年的日曬、風吹、雨淋,四根紅漆覆底的支撐圓柱已是斑駁陸離,露出了泛白的底色。登上涼亭,水庫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沿涼亭西北向上有一條盤道直達環山公路,即天外村至中天門的乘車登山線路。許多步行登山返回遊客會在此沿盤道下行,來一覽湖光山色的旖旎秀麗風光。
站在盤道上東望,只見龍潭水庫大壩赫然屹立,巨大的弧形壩面常年被水流反覆衝涮,已是光滑異常,深淺不一的水流印記一道道、一排排,像是鑲刻在大壩上,記錄著雨季時曾經的飛流直下、白練當空。大壩東首的山中,茂密蔥鬱的蒼翠樹林已露出絲絲泛黃的味道,秋天已邁著緩緩的腳步走進了泰山,溫馨地催促、提示著萬物,已到了收穫的季節。沿途盤道兩側的果樹枝頭橘黃的柿子、鮮紅的石榴已是碩果纍纍,煞是喜人!
泰山西溪最低調的景點--迎勝水庫,秋天的你,湖光山色,靜謐優雅,難怪遊客說它是天選之地,令人陶醉!網友:來著了!
秋天,你到過泰山西溪迎勝水庫嗎?你對這兒的秋天的風景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