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青團南昌航空大學委員會主辦,南昌航空大學大學生藝術團、音樂學院團委學生會承辦,江西省古琴學會協辦的「秋光弦影、琴滿臥龍」古琴名家名曲音樂會及音樂講座於11月4日在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廳隆重舉辦。
當天下午,古琴廣陵派第十二代傳人、國際古琴養生學會常務副會長,江西省古琴學會名譽會長徐永先生和天津音樂學院教授、音樂學系主任王建欣先生分別作了題為《淺談本土哲學在古琴藝術中的應用》及《士無故不撤琴瑟——古代文人生活》的精彩講座。兩位專家分別圍繞如何欣賞古典樂曲、琴曲的釋義和分析、怎樣在琴曲的表現中融入人文情感、抒發情懷,琴與古代文人生活,琴與養生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現琴樂的魅力,並利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通過對琴曲的分析和展現剖析琴曲的意境,從而傳遞給大家「靜以修身、淡以養性」、「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的思想,指出琴人必須要有修為,撫琴時要體態端莊、心清氣正,琴曲表現要剛而不躁,疾而不促,緩而不滯,通過琴與古人生活的生動解析,揭秘「古人的音樂觀」,講述古琴作為中國古代文人修身養性、抒情寫意的工具,和古代的歷史背景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繫,同時鼓勵大家多學習,特別是要學習古人的人生觀和音樂觀,學會更好地演奏和欣賞中國古樂。講座歷時3個多小時沒有間斷,內容引發了聽眾的共鳴,現場座無虛席,掌聲不斷。
當晚,一場音樂饕餮盛宴更是帶給大家整晚美的享受。古琴廣陵派第十二代傳人、國際古琴養生學會常務副會長徐永、古琴廣陵派第十三代傳人、江西古琴學會會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傳承人海月,中國琴會副會長、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會長、天津音樂學院教授李鳳雲,笛簫演奏家、音樂理論家、天津音樂學院教授,音樂學系主任王建欣,梅庵派古琴傳人、南通市級非遺古琴藝術傳承人洪晨等古琴名家受邀演出,原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剛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並撫琴參演。出席晚會的嘉賓還有原江西省政協副主席王林森、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汪立夏、原省商務廳廳長楊洪基、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畫家蔡超、江西靖安縣縣委書記田輝、省簫文化學會會長、省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麻峰、省古琴學會名譽會長楊酉民等領導、專家。江西省古琴學會會員、社會各界古琴愛好者、南昌航空大學師生等共計400餘人觀看了音樂會,南昌航空大學校黨委書記郭傑忠及院校其他領導專程陪同並觀看演出。
梅庵派傳承人洪晨先生首先以一曲《秋江夜泊》拉開音樂會序幕,江西省古琴學會會長海月女士以一曲琴簫合奏的《關山月》把音樂會推向高潮,古琴廣陵派第十二代傳人徐永先生一曲《秋夜讀易》將觀眾引入冥想,曲調沁人心扉,伉儷王建欣先生、李鳳雲女士的琴簫合奏《頤真》、《暗香》絕美搭配,盪氣迴腸的合奏令人陶醉和動容,原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剛先生也特邀上臺演奏明代古曲《良宵引》,頗有風範。
晚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廣陵散》、《流水》、《平沙落雁》、《山居吟》等經典曲目的完美呈現,意境幽遠、美輪美奐。藝術家用敬業、專業、精湛、無可挑剔的藝術水準詮釋出古琴藝術的高雅魅力,展現傳統文化的完美「共鳴」,充分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音樂會意猶未盡,觀眾的熱情幾度讓藝術家返場增加演出,掌聲多次在會場上空迴響。古琴文化走進高校,讓傳統文化精髓在真正意義上走進當代青年的生活,這是一場有意義且圓滿的文化進校園活動。
活動結束時,嘉賓與工作人員合影留念,喜悅的笑容洋溢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整個活動的組織讓古琴文化與高校架構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活動的成功舉辦要感謝本次活動的主辦方及承辦方共青團南昌航空大學委員會、南昌航空大學大學生藝術團、音樂學院團委的全體師生的支持,感謝南昌航空大學為江西的古琴文化「走出去、請進來」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感謝江西省古琴學會為本次活動出力的所有會員;感謝古琴愛好者、志願者在本次活動中不計報酬地提供幫助和服務;同時,特別感謝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院辦副主任、本次活動的主持人朱思思老師,親自策劃、導演並組織,為本次活動的開展做了大量籌備工作,感謝為晚會部分曲目伴奏的江西省古琴學會副會長周水濤老師,感謝.正因為有了大家的群力、合力,活動方得以如此圓滿。
感恩的話語很多,江西省古琴學會將承載著厚愛與囑託,在古琴文化的傳承和推廣中不遺餘力、繼續前行、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