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平時都愛在家中的陽臺上、小角落種些花花草草,既美化了生活環境,還能放鬆一下心情,對身心健康也有好處,更不用說,有些花草其實還是一味「治病藥」~不知道你家陽臺是不是也有?
1
薄荷——疏肝、安神
薄荷藥食兩用,性涼,可疏風清熱、清利咽喉,常用於感冒治療,像桑菊飲和銀翹散這兩種治療感冒的經典中藥方就含薄荷。
另外,把弄碎的薄荷葉塗在蚊蟲叮咬處,還有消炎止痛止癢的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薄荷中含有薄荷腦、薄荷醇,《生物醫學與藥物治療》雜誌在2017年指出,薄荷對二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有一定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將薄荷和不同的藥材搭配,能起到不同的保健作用:
1
薄荷的妙用
蘇葉薄荷茶
此茶特別適合有不思飲食、睡眠不實、胸脅脹滿、情緒低沉等肝鬱氣滯的人群。
做法:蘇葉和陳皮各10克、薄荷6-10克,每天用開水泡10到15分鐘就可以直接飲用。
紫蘇的辛辣味可以起到行氣的作用,可以輔助疏肝理氣;薄荷也有發散辛散的作用;陳皮可以調理胃氣,起到輔助疏肝理氣的作用。
【薄荷的禁忌】
特質虛寒、風寒感冒、久病初愈的人先不建議服用偏寒的薄荷。
助眠枕
若平時心悸失眠、多夢易醒、心煩善忘的人群,可以試試自製下面這款助眠枕,能起到不錯的改善效果。
做法:杭白菊300克——清肝明目
冬桑葉300克——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夏枯草200克——清熱散結、消腫明目
合歡花200克——解鬱安神、滋陰補陽、健胃和胃
薄荷30克——疏風清熱、疏肝解鬱
用打碎機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放進枕芯做成枕頭。3-6個月後失眠症狀會有所改善。
2
紫蘇——理肺氣
紫蘇性味辛溫,有散寒解表、寬中理氣的作用。鮮蘇葉一般可以直接食用,在做菜的時候可以放上少許,尤其是吃魚蝦蟹的時候,增加口味的同時還能解毒、減少上火;
幹蘇葉一般用於泡水或當中藥材使用,寬中理氣、化瘀的效果非常好。
紫蘇全身都是寶,除了蘇葉,其根莖有通陽的作用,胃不好、腎陽虛都可用蘇梗泡茶喝;其種子能化痰降氣,肺氣虛寒的可以用它除寒。
1
紫蘇的組成方劑
生薑紫蘇飲
有哮喘、支氣管病的人往往會伴隨咳喘無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等現象,而常喝生薑紫蘇飲則能緩解上述不適。
做法:5克紫蘇葉,3-5片生薑,再加入適量的紅糖,一起泡水喝,一天一次。
蘇葉祛寒理肺氣,配上祛寒、祛溼、溫中、溫胃、溫肺的生薑,能有效化痰止咳、理肺氣。
紫蘇陳皮茶
冠心病早期出現胸口滿悶或腹部脹滿或脅肋脹滿者,情志不暢伴月經不調的人,或者面部色斑較多的人可以常喝紫蘇陳皮茶。
做法:
紫蘇10克:行氣理氣
陳皮10克:健脾理氣
丹參20克:活血化瘀, 清心除煩
共同泡水,靜置5-10分鐘後飲用。
3
佛手——疏肝和胃,化痰止咳
佛手自古有「仙果」之稱,並有「福壽吉祥」的美好寓意,其花和果都有特殊的香氣,放在房間或者車內能去除異味、提神醒腦。
另外,其根可以治四肢酸軟、男人下消;花和果可以用來泡茶,具有消氣的作用;中醫入藥,能治療胃病、高血壓、氣管炎、哮喘等病症。
1
佛手小妙用
佛手鬱金粥
日常生活中壓力較大、煩躁抑鬱、不思飲食的人可以常喝這款粥,有助於改善症狀。
做法:
佛手15克——疏肝解鬱、理氣和中
鬱金12克:行氣解鬱、活血止痛、清心涼血
粳米60克:滋養胃液、保護胃氣
三種材料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文火熬成粥,最後可加適量鹽調味。
長壽花果茶
這款茶適用於患萎縮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膽囊炎的患者,能緩解胃脹、肚脹、胃痛、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做法:
桂花3克:溫中散寒、潤腸通便,消除胃部不適
佛手果9克:芳香理氣、開胃止嘔、和中化痰
砂仁6克:辛散溫通、芳香理氣,適合調理脾胃的氣滯溼阻。
三種材料一起泡茶喝即可。不過上述的克數是幹品,若是鮮品,需在原有基礎上乘以3。
4
石斛花——增強免疫力
說到鐵皮石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是常見的保健藥材,更被譽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能增強免疫力、生津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但你可知,鐵皮石斛開出的花也是養生珍品~
石斛花不僅繼承了石斛本身的功能,如滋陰、明目、清補等,還具有解鬱功效,有助於舒緩精神緊張、安定煩躁情緒、保持頭腦清醒;含有的石斛多糖更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直接用鮮花煮水喝,也可曬乾後泡飲,能養顏清心、清熱止渴、緩解眼睛疲勞;還可以煲湯、炒蛋、做糕點,滋陰保健。
1
石斛花加它,功效翻倍
石斛花+枸杞
腸胃不適、體弱多病、腰膝酸軟、久病大病後的人都可以用石斛花搭配枸杞泡茶喝。
做法:石斛花2克、枸杞5-8顆,微火煮20-30分鐘,可以加適量冰糖調味,早晚喝一杯。
枸杞主要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補腎助陽的功效,搭配上石斛花,可謂強強聯手,滋陰、補肝腎的效果更強。
石斛花+麥冬
此茶適合經常熬夜、陰虛火旺(喉嚨幹、眼睛乾澀、脾氣較暴躁)以及腸胃不好的人群作為日常代茶飲。
做法:石斛花6克、麥冬10克、紅棗2顆,放入鍋中煎煮30分鐘以上,每日喝兩杯。
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而石斛也有養陰清熱的功效,不過二者都偏寒性,所以可以搭配一些溫性的藥材,如大棗、枸杞等。此茶能生津利咽、和胃理氣。
5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炎
蒲公英素有「藥草皇后」的美稱,《隨息居飲食譜》中描述其有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之效。
蒲公英的根能促進人體代謝,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有利於肝臟的健康;葉子中則含有較多的綠原酸,能抗菌消炎。
蒲公英的吃法也有很多,可以直接焯水涼拌,也可做成餃子餡,或者熬湯時加一點。若用它泡水,也可以巧搭配:
1
蒲公英的搭配法
蒲公英+玉米須
玉米須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能,經常用玉米須泡茶喝,還有一定輔助降壓的功效;而蒲公英也能調節血壓,二者搭配,很適合高血壓患者作為日常代茶飲。
蒲公英+山楂
山楂具有很好的平喘化痰作用,和蒲公英搭配,能消炎平喘,快速緩解咽喉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