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500強」名單出爐,中美兩國差距有多大?

2020-12-11 澎湃新聞

近日,《財富》雜誌公布了2018年的全球500強企業名單。

在這份最新的榜單上,中國上榜的企業數量達到了120個,遠超日本及歐洲諸國等傳統發達經濟體,只是略微少於美國的126個,位居全球第二。

從總體上看,中國只比美國少6個席位而已,強大地位非常顯著,差距已然不大。但為了更仔細地觀察,我們在500強中進一步精選前20%,聚焦到全球最頂級的百強企業。

那麼,從這張百強名單中,我們還能解讀到哪些信息呢?

在百強名單中崛起的中國企業

從近年的數據來看,全球百強企業正在明顯地向中美兩個國家(尤其是中國)集中,請看下圖:

總體來看,2011年的100強企業分布在32個國家,中美共佔比36%;而2018年的100強企業則分布在27個國家,而中美佔比上升到了59%。

分別來看,從2011年到2018年間,美國的全球百強企業從29個增長到37個;而中國的全球百強企業則從7個增長到了22個,增長了3倍多。

鑑於百強榜單的席位有限,中美實力的增強,相應地,必然帶來一些其他國家實力的相對減弱。請看下圖:

由圖可知:

2011-2018年,全球百強企業在數量上明顯增加的只有中美兩個國家;

原「100強」數量就很少的一系列國家,近年來也沒有突出的表現;   

原 「百強企業大戶」,如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等,均有不少企業跌出百強名單,其中英國的數據下降幅度最大,從2011年的8個下降到了2018年的3個。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全球100強企業的國家集聚度越來越高。從趨勢上看,小國想要產生「100強」或許會越來越難;而擁有較多100強企業的中國和美國,則很可能會產生更多的100強,尤其是中國的勢頭強勁,雖然在數量還有差距,但近年增速遠遠超過美國。

從數量級來看,的確中美在「100強」企業上的差距在縮小,我們正在一步步趕上全球第一發達國家。但如果仔細觀察兩國的上榜企業的其他信息,我們就會發現兩者之間仍有著不小的差異。比如:

一,均衡的美國和極化的中國

每個百強企業都有其總部所在城市,而這些城市往往也在全球頂尖企業的發展歷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比如微軟之於西雅圖、蘋果之於庫比蒂諾、華為之於深圳,等等。

那麼,我們先來看一下美國全球百強企業的總部城市分布吧。從最新的2018年數據來看,美國的37個全球百強企業廣泛地分布在了34個城市。美國的前兩大城市(紐約和舊金山)儘管名頭很響,但其實只分別擁有3個和2個100強企業,而首都華盛頓和波士頓、芝加哥、西雅圖等每城市只擁有1個。在這裡,可以看到一個100強企業空間發展非常均衡的美國。

我們再來看中國的情況:在22個100強企業中,北京佔了整整15個!(剩下的其他7個地方分布情況為:深圳2個,上海、南京、武漢、香港、臺北各1個。)

為什麼這麼多100強企業集聚在北京?

原因很簡單,我們只要仔細看看這15個企業的名字就會明白,它們基本上都叫做「中國XX總公司」……

因此,從城市角度來看,北京是毫無疑問的全球百強企業最多的城市,甚至遠遠「趕超」了紐約。但從國家角度來看呢?全國最頂尖的企業都掛著中字頭,且集聚在首都,這又說明了什麼?

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請讀者自行解讀吧。

二,健康與科技行業缺席的中國百強企業

看完了100強企業的城市分布,我們再來看下它們的行業分布吧,請看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除了金融和能源,在其他行業上中美兩國的100強企業分布差異極大:

美國「100強」最多的行業包括:金融、零售、健康、科技&零售。其中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比如沃爾瑪、埃克森美孚、蘋果、摩根大通、Alphabet、強生……

中國產生100強企業最多的行業則集中在:基礎設施、金融以及能源方面。當然,這裡面也包含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比如中國XX總公司、中國XX總公司、中國XX總公司……

總體而言,與美國乃至全球相比,中國「100強」的行業特點可以歸納為「三多三少」:

第一多:中國上榜的基礎設施類企業多,且多為「中字打頭」。

第二多:中國上榜的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企業多。2011-2018年,全球的能源類企業在500強和100強中的佔比都逐步降低,而中國上榜的能源企業數量則「逆風而上」。

第三多:中國上榜的房地產企業多。在100強中,唯一的房地產企業來自中國;而甚至在500強中,上榜的6個房地產企業全部都來自中國。

那麼,「三少」又是哪三少呢?簡單來說,就是缺少零售、健康、科技這三個行業的巨頭。

其中,尤其是健康和科技,是近年來快速崛起的熱門行業,其他國家在這兩個領域均有不少100強公司湧現,但中國卻在這裡缺席了。在健康產業方面,我國企業沒有上榜這件事,似乎也沒什麼好(敢)說的。但科技方面呢?

事實上,我國殺入百強的科技企業有且只有華為一家,而我們的「新四大發明」中除了高鐵之外(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一概覆沒。是的,我們熟悉的BAT其實都排不到全球百強內(具體排名阿里300,騰訊331,百度500+)。

我們在科技領域,還有多少距離要追趕?

具體可看下圖:

三,中美百強企業的盈利特點截然不同

看完了城市和行業,我們再回歸到企業的本質來觀察。

企業的經營無論有多少風口和概念,其本質都是賺錢。企業必須產生盈利,才能保證商業的長久穩定運行。

那麼,中美百強企業的盈利水平如何呢?請看下表:

從盈利水平來看,中美可謂各擅勝場。

從盈利企業佔比上來看,中國百強企業略勝一籌。中國的22家100強企業中,僅一家虧損,盈利企業的佔比達到95%;美國的37家100強企業中有4家虧損,盈利比例僅89%。(但放大到500強名單,中國企業虧損了12個,多於美國的10個。)

從平均利潤來看,美國企業則全面領先:中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約為美國企業的90%,人均利潤則只有美國的一半(中國百強企業的人均利潤約為2.3萬美元,而美國的則達到了4.4萬美元)。

當然,我國自有我特殊國情在,因此,我國企業的盈利特點和美國(包括其他國家)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美國在100強榜單中的石油能源企業都在盈利,而我們的中石油呢?

2018年,中石油的營業額達到了3260億美元,但仍有7億美元的虧損。(它也是我國100強企業中唯一虧損的那家……)

那麼,美國的全球百強企業中虧損最大的是哪家呢?

答案是:花旗銀行。它2018年的營業額為880億美元,竟然虧損了68億美元。

同樣是銀行業,我們來看宇宙第一大行——我大工行呢?

和花旗銀行恰恰相反,中國工商銀行2018年的盈利達到了423億美元,不僅遠超美國同行,且在我國的所有全球百強企業中盈利能力排名第一,所向無敵。

我還能說什麼呢?

嗯,也許是這屆美國人民不行吧。

說明:

本文數據來源於財富中文網。《財富》雜誌對企業排序的主要依據為營業額。

相關焦點

  • 2020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前十企業名單 最新全球10大公司排行榜
    8月10日,《財富》公布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大陸上榜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的121家。沃爾瑪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中石化仍位列第二,國家電網上升至第三。(來源:大眾證券報)
  • 2020年世界500強最新排名 2020世界500強中國企業名單
    世界500強中企數量現歷史性跨越  133家企業上榜全球居首,盈利能力仍待增強  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式發布。榜單數據顯示最新全球10大公司排行榜,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 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 中美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對比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財富》雜誌發布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根據榜單數據,今年上榜的中國企業總數為133家,繼去年首超美國之後,今年中美差距繼續拉開。《財富》介紹,今年中國大陸世界500強企業(不含臺灣)數量達到了124家,也在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在總排名中,沃爾瑪繼續蟬聯第一。
  • 中美世界500強實力對比
    《財富》世界500強見證了大國興衰,從日本「經濟騰飛」到「失落二十年」,從美國「柯林頓時代繁榮」到如今「500強企業數量退居第二」。在肯定中國經濟和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要客觀分析差距和不足。本文研究1996-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美上榜企業數量、行業分布、區域分布以及財務數據的變化規律。
  • 悅寶園作為唯一早教品牌,贏得「2019全球特許經營品牌500強...
    由美國知名雜誌《企業家》評選的2019全球特許經營品牌500強新鮮出爐麥當勞、肯德基、希爾頓酒店等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均悉數入榜!悅寶園憑藉在兒童教育行業內的領軍實力不僅作為唯一的早教品牌閃耀登榜,全球排名更是高達65位!「全球頂級特許經營品牌」名單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全面的特許經營品牌排名。
  • 任澤平:中美世界500強實力對比
    《財富》世界500強見證了大國興衰,從日本「經濟騰飛」到「失落二十年」,從美國「柯林頓時代繁榮」到如今「500強企業數量退居第二」。在肯定中國經濟和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要客觀分析差距和不足。本文研究1996-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美上榜企業數量、行業分布、區域分布以及財務數據的變化規律。
  • 35年前中美海軍的差距有多大?看看這些照片你就懂了!
    35年前兩國海軍的差距有多大!看看這些照片,真的是一言難盡啊。當年的差距真可以說是天上地下,好在現在終於迎頭趕上了!!1986年,3艘美國軍艦訪問青島。那時候,我們看著老美的軍艦口水流了一地!如果沒記錯,當時正是中美海軍差距最大的時期,連來訪的小跟班佩裡級護衛艦,在我們看來也是遙不可及的。當時還發生過美艦沒掛滿旗的事情,後來我們要取消訪問,人家這才掛滿旗後舉行歡迎儀式!
  • 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國還需幾年就能追上?張召忠一一給出答案
    由於中國的迅速崛起,中美瞬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兩國議題更是佔據各大中外媒體的專欄版面,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中國的影響力同以前相比確實不能同日而語。為此,很多人開始盲目吹捧祖國,認為中國現在和美國沒有差距了,甚至超越美國,但真相果真如此?就此問題,局座有何看法呢?
  • 最新世界500強:德國27家,法國31家,美國121家,那麼我國呢?
    隨著我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國大陸的500強企業,從最初的只有4家,上升為12家,再到30家、50家、80家、100家等。從歷年的榜單中,可以看出,我國經濟整體實力和在全球的綜合地位也在持續提升,展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和韌性。2020年8月10號,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
  • 中美GDP總量,能超越全球其餘國家之和嗎?
    那麼,中美GDP總量,能夠超越全球其餘國家之和嗎?在美國和中國之後,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是日本,GDP總量為4.97萬億美元。日本的經濟總量約為美國的24.23%,約為中國的36.53%,可以看出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2018年德國GDP約為4萬億美元,除此之外,世界上其餘國家的GDP均在4萬億美元以下。
  • 任澤平對比中美世界500強實力:仍存「大而不強」問題
    《財富》世界500強見證了大國興衰,從日本「經濟騰飛」到「失落二十年」,從美國「柯林頓時代繁榮」到如今「500強企業數量退居第二」。在肯定中國經濟和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要客觀分析差距和不足。本文研究1996-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美上榜企業數量、行業分布、區域分布以及財務數據的變化規律。
  • 中美經濟差距今年縮小多少?
    由於2020年的增速差,中國GDP將持續地縮小與美國的差距。按照匯率計算,今年中國GDP佔美國GDP之比大概率會超過70%。然而從中美GDP增長歷史看,2020年中美GDP增速之差並不特別醒目。從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到2020年這42年間,中國每年經濟增速均高於美國。其中又有兩個階段經濟增速差尤為明顯。第一個階段是1991年到1995年。
  • 超越中美,日本超算時隔9年再登頂全球500強
    (文/觀察者網 呂棟)6月22日,國際超算大會發布最新一期的全球超算TOP500榜單。與去年11月公布的排名相比,本屆榜單前10名變化較大:日本超算「富嶽」(Fugaku)超越美國「頂峰」(Summit)登頂榜首,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位列榜單4、5位。
  • 2020年底中美兩國的GDP差距能拉近多少?
    如果從2019,中美兩國的GDP差距來看,中國GDP大概是美國的67%,差距為7.07萬億美元,中國大概需要用10-15年的時間超過美國。可以發現,2019年,中美兩國GDP的差距為7.07萬億美元,中國GDP大概是美國的67%。要知道美國的人口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左右,中美兩國GDP差距相當於第三名德國和第四名印度GDP的總和。 根據目前疫情形勢判斷,美國下半年經濟開始啟動,負增長的速度開始放緩,美國2020年GDP將會是8%-15%的負增長。
  • 從最新世界500強企業數據分析,看中美優勢差異!
    2020年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中國歷史性首次超過了美國,中國(含香港和臺灣地區)為133家,而美國為121家。而全球總共只有32個國家和地區有世界500強企業,可見全球大部分國家,是幾乎沒有什麼機會參與全球競爭或者出現在經濟新聞頭條的。
  • 2020全球獨角獸500強發布
    500強大會暨《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發布會」在青島舉辦。 大會發布《數字經濟先鋒: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報告(2020)》及「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該報告是繼2019年之後發布的第二個關於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報告,全面闡述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最新發展,提出了科技創新企業成長模型,分析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基本格局和發展態勢,並對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 2016「中美旅遊年」開幕 兩國雙向旅遊今年或達500萬人次
    值此2016「中美旅遊年」開幕之際,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對旅遊年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遠道而來的美國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中美建交37年來,兩國關係取得歷史性發展。近年來,雙方共同努力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兩國在諸多重要領域、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協調與合作,不僅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而且有力促進了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 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京東、阿里、騰訊位列其中
    《財富》雜誌在7月20日晚上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名這個榜單中有三點值得注意。 第一,中國入榜公司數量連續14年持續增長,中美差距進一步縮小。2017年,進入排行榜的中國公司有115家(其中包含6家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公司);進入排行榜的美國公司為132家。中國大陸106家公司的總營收達到6.04萬億美元,佔到《財富》世界500強總營收的22%,佔中國2016年GDP的55%。
  • 中美經濟差距越來越小,如美國繼續衰落,中國將徹底趕超
    不過,從中美GDP增長歷史來看,兩國2020年GDP增長差距並不特別明顯。1979年,兩國建交至2020年,中國經濟每年增長速度都快於美國。而經濟增長有兩個階段的差異尤為明顯。第一個是1991年至1995年。過去五年,中美GDP增長差距平均為9.7%。第二階段是2006年至2010年。
  • 中美兩國之間的差距,在夜景衛星圖的對比下,一目了然!
    ·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是現如今世界上第一的超級大國,而且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個方面的實力也都在不斷提升很快,現如今的中國也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系,也從來都是受各國人民關注的對象。有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