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簡介】
南平,福建省地級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東北與浙江省相鄰,西北與江西省接壤,東南與寧德市交界,西南與三明市毗連,幅員面積2.63萬平方千米,佔福建省的五分之一,是福建省面積最大的市。
南平市下轄建陽區、延平區、順昌縣、浦城縣、光澤縣、松谿縣、政和縣、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甌市。截止2019末,全市戶籍人口318.26萬(常住人口269萬)。
2019年南平市GDP為1991.57億元,2020年即將過2000億元,福建九市GDP就全部高於2000億元,成為全國第二個達此成就的省份,僅次於江蘇。車牌代碼為閩H。
【地理環境】
南平市境內地形地貌受構造運動的影響強烈、構造地貌特徵相當明顯,山脈多呈東北--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分布廣,河谷地形呈峽谷或「V」、「U」狀鑲嵌該市各地,山間盆谷地沿河交替分布,山地切割明顯,高差懸殊,以斷裂為主的斷塊山,山峰陡峭,斷層崖、斷裂谷等斷層地貌分布廣。中山集中分布於西北、東北和西南部,由武夷山、杉嶺、仙霞嶺、鷲峰山4大山脈構成地形走勢。中部和南部以低山丘陵盆地為主。
南平境內有武夷山、杉嶺、仙霞嶺、鷲峰山四大山脈,組成福建省北部第一大山帶。武夷山位於南平市的西北部,北接仙霞嶺,向西南延伸,為閩贛邊境。其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不僅是全省最高峰,也是中國大陸東南部的最高峰。福建省內第一大江——閩江,就發源於武夷山。
【南平歷史】
南平是福建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東漢時期,南平、建甌、浦城等便建縣;「福建」之名即來自福州、建州(今建甌市)各取首字而來。南平是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齊天大聖文化、太極文化的發源地,被譽為「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曾湧現出2000多位進士和17位宰相;擁有一級至三級旅遊資源實體180多處,武夷山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
【南平風景】
說起南平的風景,最著名的莫過於武夷山了,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裡,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 ,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