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這個古村有近千年歷史,天一閣主人墓園也在這

2020-12-06 騰訊網

(縣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

「漫說三茅小似拳,仙人曾此還煉丹,從茲北去堆千嶂,卻佔南來第一山。」這是一個具有近千年歷史的古村,有「南來第一山」之茅山,有天一閣主人範欽之墓園,有縣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舊址……這就是鄞州區姜山鎮茅山村。

近日,甬派記者走進茅山村,70多歲的楊飛龍先生和優秀文保員、「茅山村女婿」鄔毛銀先生已等候在村委會。

楊飛龍先生拿出厚厚的《陡門楊氏宗譜》,其中有「宋元豐二年的誥封魯國公(諱)慶甫為明州觀察任闋百姓攀留始卜籍於茅山陡門橋之東……」之記載,意思是說,楊氏先祖曾任明州觀察使,任期結束後,因受百姓挽留,定居在陡門橋的東邊。早在941年前,楊氏先祖就在此安居。

(「南來第一山」)

「這裡曾出過宋兵部尚書文定公、戶部侍郎雲定公等大官。」楊飛龍非常自豪地說。

茅山村西臨奉化江支流東江,南望走馬塘。在鄞南平原上有兩座「名山」——姜山和茅山。據傳漢代時有茅山的茅盈、茅固、茅震,騎鶴居此山,後人以為神異,山以「茅」名,並被稱為「南來第一山」。

茅山村裡還有千年古剎普安寺、千年茅山廟、茹峰亭等歷史遺蹟。

茅山南麓原有始建於梁乾化二年(912)的普安寺,上世紀四十年代初一場大火將寺宇燒毀,今尚存寺後宋代古井一口,寺前古橋橋墩和放生池。原山門的牌樓名叫「鎖翠關雲」,樓下懸掛著「南來第一山」匾額。

(天一閣主人範欽墓)

眾所周知,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是中國十大名樓之一,樓主人是明兵部右侍朗範欽。「天一閣」承載了他的藏書義舉,但其晚年居住地就在茅山,他的思想在茅山形成、成熟,按照他的遺願,範欽的墓也安置在了茅山。

來到範欽墓前,鄔毛銀先生拿出隨身帶來的照片資料說,此墓當地人稱「五臺墳」,原先墓前應該有五塊依山勢而建的平臺,拾階而上。平地兩旁有石仲翁、石馬、石筍、石羊、石獅子,氣勢恢宏,這既顯示範欽「兵部右侍郎」的身份,也與他作為天一閣主人、大藏書家應有的氣勢相符。

然而,現墓已很難反映照片中的面貌,墓前原有石人、石馬等均已被毀。

(茅山中學舊址)

甬派記者來到茅山中學舊址,這裡原是1931年由沈友梅先生創辦的縣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舊址的主體建築由兩幢並列的西式樓房構成,左右各為七間一弄,坐北朝南,青磚混凝土結構,樓前有兩個做工講究橢圓形水池,整體建築氣派大方。

該建築對研究民國建築和地區教育史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現被列入鄞州文物保護單位。

茅山村黨支部書記楊偉明說,全村人口1600人,耕地面積2300畝,以種植水稻為主業,兼種桑果和水產養殖。村轄內有傳統釀酒廠、原生態養雞場、良種奶牛場及40多家工貿企業。

(茅山村中臨河老屋)

近年來,區、鎮、村三級合計投入近千萬元對橫河、楊家長河、孫家山河、錢家山河等進行砌石駁磡;將原機耕路澆上水泥。村民生活汙水全部納管排放。一座古色古香的文化禮堂已基本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正在興建的村文化禮堂)

楊偉明滿懷希望地說:「我村是姜山稻香鄞南美麗鄉村風景線、文明示範線的重要節點,正在進行道路沿線環境改造提升。希望以此為契機,深入挖掘茅山歷史文化資源,復興南來第一山,與走馬塘村聯成一線,推動鄞南片鄉村文化旅遊發展。」

編輯:沈之鎣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鄞州記憶(散文)▍包文平
    而此時位於浙東沿海的鄞州則已經是煙雨迷濛小橋流水,一派正宗的江南況味了。只感覺飛機咯噔抖動了一下,雲遮霧罩的櫟社機場就已經浮現在眼前了。這裡海拔低處只有數米,我是從兩千多米的西部高原滑下來的。回頭想想,讓人不免覺得驚心。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鄞州。顧祖禹《讀史方輿論紀要》稱:「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加邑為鄞」,足見鄞州歷史之久遠。
  • 千年古城攬勝詩錦書法展在天一閣開幕
    人們在天一閣雲在樓參觀「千年古城攬勝詩錦書法展」。為紀念即將到來的寧波建城1200周年,由天一閣博物館和政協寧波詩社主辦的「千年古城攬勝詩錦書法展」昨日在天一閣開幕,展出海曙區70餘位書法家精品力作,以高雅的詩文和書法的藝術形式回顧寧波建城的歷史成就,展望寧波城市未來的圖景。    這是一場詩句與書法完美融合的展覽。唐穆宗長慶元年,明州刺史韓察將明州州治從鄞江遷至三江口,並築內城,標誌著明州(今寧波)建城的開始。
  • 鄞州—東錢湖旅遊滬上發出「春天之約」
    記者  張正偉    通訊員 徐庭嫻 金慧君        為促進市場復甦、提振消費信心,昨日下午,「春暖寧波、潤肺鄞州、樂活錢湖」2020寧波·鄞州-東錢湖旅遊推介會在上海舉行。    「旅遊+招商」,打出市場推廣組合拳。
  • 線上遊寧波之鄞州篇:浪漫鄞州歡樂遊
    快收下阿拉君這波「線上遊寧波」的安利 待陽光燦爛,一起出發 ,水上森林、棧道荷塘、遊船碼頭又吸引了一波粉絲;東錢湖更是寧波人的後花園,除了湖光山景,這幾年的東錢湖還引進了各種「洋氣」的運動,如高爾夫、皮划艇等等;更值得一提的還有最近的這個網紅地——韓嶺,一座美了千年的古村正散發著新的韻味,吸引著八方來客。
  • 象山鄞州餘姚等家門口的景點逐個看
    寧海前童古鎮   有香濃美味的豆腐宴,還有鳴群鑼、抬閣等一系列活動。   慈城   有包湯圓、圍篝火、放飛孔明燈等活動。   鄞州西江古村   可以感受「老底子過年」的樂趣。   餘姚丹山赤水   有農家宴和山鄉年貨展。
  • 江西不缺古村,而在這個古村,一日可閱盡千年
    這就是南昌的安義古村。多年歷史。明初武寧李姓人奉旨遷入,遂成劉李兩姓移民共建的千年古村。據說這是南昌地區最大且最古老的樟樹,枝繁葉茂。,滿目歷史氣息的古建築,精雕細琢的石頭上,有歲月的褶皺,有歲月的思想,悠悠千年,訴盡鉛華。
  • D22--偶遇天一閣
    一路走來,都是遊覽山水、島嶼、古鎮、寺廟等,來到寧波不妨換個思路,去參觀天一閣。 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其中有一篇《風雨天一閣》的文章,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天一閣,東海之濱寧波有一座歷經幾百年風雨滄桑的藏書樓。
  • 世界遺產千年西遞古村,桃花源裡人家讓人嚮往,歷史悠久
    西渡離黃山40公裡,遊覽世界地質公園黃山後,訪問桃花源人們的西渡古村,也是憐情養性,體驗風土人情的好機會, 西遞從現在開始有不到一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歷史很長,西遞宏村都是國家5A旅遊勝地,是世界文化遺產單位,西遞人姓胡,但始祖其實是李,也就是唐昭宗李611的子孫, 因為變量、隱姓埋名
  • 如果你喜歡古建築,喜歡安靜,那麼安徽這個千年古村不要錯過
    南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西南,是一座有千年歷史,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見的。50元請一個導遊講解和帶路,有講解比起隨性參觀來,更能細細體會祠堂,院落的工藝和歷史。進去後才知這是「翰林宅院」,據說是一家三翰林。現在的主人是葉氏80多歲的老人,很熱情地給我們講解祖上往事和宅院構造,比如擺放的器物、不能同時開關的門、天花板上的「藏寶處」……聽了半天,發現牆上掛著一個小牌,大致說私人宅第,參觀者每人5元。
  • 千年古村大汜!
    千年古村大汜!
  • 天一閣舉辦家譜查詢活動 幫助市民尋找家族記憶
    昨天,天一閣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客從何處來」的家譜查詢活動,幫助市民從館藏豐富的家譜資源庫中尋找自己的家族記憶。    「敬愛堂」開啟六旬老人家族記憶    昨天一早,就有不少市民等候在天一閣古籍閱覽室門前,天一閣古籍家譜、新家譜和家譜數位化系統的研究人員在現場進行接待與解答工作。    66歲的張先生家住鄞州,他想查的是《行春張氏宗譜》。
  • 寧波改建的千年古街,傳統民宅正被仿古建築取代,有近千年的歷史
    最近,寧波被稱為「浙江東第一古街」的韓嶺老街正在火熱的修復和重建中, 韓嶺古街位於東錢湖畔的韓嶺村,據說1048王安石任鄉州縣令的時候,這裡出現了逢五、逢十的定期市, 韓嶺有近千年的歷史,作為市聞名,寧波連接濱海地區的重要水陸運輸中心,這裡直到上世紀50年代都很熱鬧,通往各縣町的道路修好後逐漸沒落
  • 【古村推介】丹灶的這個千年古村在明代竟出了一位「西樵先生」?!
    沒有極盡的奢華,也沒有濃鬱的色彩,嶺南古村,總讓人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懷千年古村——孔邊村,亦是如此。綠樹鬱蔥、清水蕩漾,孔邊村處處散發著蓬勃生機。村後有很多大榕樹,整個村都在綠樹掩映中。遠眺鬱鬱蔥蔥、密密匝匝;近看青翠挺拔,遮天蔽日,把古村襯託得豐裕而富有神韻。
  • 黃埔軍校不在黃埔村,但是這座古村有千年歷史,還是海上絲路起點
    每次說黃埔這兩個字,我相信很多人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但他們不知道這個名字是從哪裡來的, 黃埔軍校又和它有什麼聯繫?而且廣州有黃埔區, 說到這三者的聯繫,其實名字相似,但黃埔古村古港不位於黃埔區,同樣的黃埔軍校不位於黃埔村, 但是整個村落古港是舊時海上絲路的起點,在我國也一直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廣州最繁華的十三行位於黃埔村,這次我帶你去了解黃埔村。
  • 再遊婺源:古樟千年成勝景,淡雅清流映古村
    上次來江西婺源嚴田村看這千年古樟、天下第一樹,已是幾年前了,那次因忙於幫數個美女拍照留影,時間很倉促,沒能縱深探究。此次暑期受好友戴老師之邀,我們全家三口來到婺源遊玩,我再遊嚴田村,恰逢荷花盛開之際,勝景豈能錯過,於是,細心探遊,看望這田園風光的美好畫卷——一處夢中的世外桃源。
  • 河陽古村,一個繁榮了近千年古村落!
    河陽古村,始建於五代末期,為元代古民居,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大部分為朱姓,這裡山清水秀、民風古樸。公元932年,原吳越國掌書記朱清源兄弟倆為避唐末五季之亂,攜帶家眷,寄籍這一方山水。走進河陽古村,你會有一種穿梭在時光遂道的感覺。
  • 河姆渡、天一閣……這條「自帶流量」的航道,讓千年古運河大運河...
    姚江晨(攝影:徐渭明)運河改造施工對河道進行「裁彎取直」,形成不少「河中島」,僅餘姚段就有10餘個。河姆渡溼地鳥瞰全景(攝影:倪寶根)生態運河—白鷺。杭甬運河出海口,這也是中國大運河的出海口。(攝影:金海峰)寧波舟山港(攝影:沈穎俊)運河,一線連接千萬家。運河水,延綿流淌,千年不息。運河鮮活地圍繞著老百姓身邊,水邊的市井煙火氣讓歷史化為詩意,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 浙江這個千年古村,迎來了首批「榮譽小村民」
    但是浙江金華有數百個家長卻有不同感受,她們覺得這個五一過得太有意義了,美美地享受了一番親子快樂時光。因為,她們的五一,是在金華市武義縣俞源古村落度過的。這裡是一座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村落,至今還保留了很多建於600年前的古建築,這裡曾是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宋濂等人最喜歡遊玩的地方,「蓋天下之樂無窮,而君子之所樂貴乎自得。」
  • 寧波市區邊有座千年古村,歷史悠久傳說頗多,卻鮮為人知
    在浙江寧波市區西北面有座充滿傳奇色彩的達蓬山,公元前210年徐福就是在這裡親率三千童男童女和水手、工匠等近五千人東渡日本,為秦始皇去尋找長生不老之仙藥的,達蓬山山腳下有座千年古村——方家河頭村,據說這個方家河頭村方姓約3000餘人,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方姓集聚村落之一,故又名方家河頭村。老街、古樹、古臺門、老宅、老人,是古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