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也街火鍋,一家精品火鍋的外賣挑戰!

2021-02-28 今日火鍋

京城火鍋品牌「官也街」得名於澳門著名食街,這也是出身澳門的餐廳老闆 Frankie 從小長大的一條街。Frankie 將家鄉味道帶到京城,創立「官也街」品牌,也使這個品牌在經營的十五年內逐漸成為客單價約500元的京城火鍋「澳門選擇」。

官也街火鍋的每一份鍋底均採用澳門傳統方式煲制,以文火慢燉十餘小時,將食材營養充分滲透,味鮮、湯濃、口有餘。而空運的鮮活海鮮和極品澳洲牛肉以及有機農場的新鮮蔬菜,保證了食物的本身味道。

2020年的春節檔期原本如常,官也街各家門店每天的預約排滿了排期。各家餐廳都備好了食材,尤其是各類需要空運的海鮮——然而,今年的春節檔並未能如期而至。

「2020年的年夜飯就有三分之一的預訂沒有到店,大年初一更是只有50%的預約來了。」

官也街火鍋的創始人Frankie 回憶說,「因為經歷過非典,所以我就預測情況比較嚴重,為了保障員工和顧客的安全,在大年初三我們就把所有餐廳都閉店了。」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3月份,全國餐飲收入6026億元,同比下降44.3%,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損失巨大。

而中國飯店協會研究院的一項調查可以佐證,調查中提到,中國飯店協會研究院在4月16日發布的《新冠疫情下3月中國餐飲業生存現狀報告》顯示,雖然進入3月以來餐飲企業已經復工復產,但目前客流量平均水平不足去年同期的兩成,客流稀少導致堂食營收有限。

自疫情伊始,外賣就成為餐廳行業尤其是火鍋行業復甦的突破口。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在火鍋行業營收結構中,外賣佔據5.7%的市場份額。而同時,火鍋外賣業務增速高於其他板塊,有望成為新增長點。

「總的來說,火鍋因為自身高溫,大家可能覺得叫火鍋外賣更安全一點,也新穎一點。但對於我們官也街這種主打海鮮的火鍋來說,我們沒有做過外賣。」 在門店關閉期間,各個門店開始陸續收到熟客的「外賣訂單」,這些通過微信傳達的「打包」需求雖然不是常規的外賣,但是也讓 Frankie 看到了需求。

官也街在兩年前就想過做外賣業務,但是因為堂食和外賣流程有衝突,就一直擱置。

在官也街內部,啟動外賣的準備工作其實早已經做好——數千個包裝盒一直存放在庫房裡,直到被迫啟動外賣生意的這一刻。疫情的來臨,暫停了堂食業務,也給品牌此前準備狀態的新業務來了一次測試的機會。

然而即使是包裝盒準備好了,真正在疫情期間做起外賣,也有諸多困難。比如在食材方面,涮食上搭配的牛肉和菜品還能根據實際供貨情況和市場行情來供給,但在疫情期間,空運的海鮮如象拔蚌等珍惜食材難免有部分缺貨情況。

官也街招牌原創的「澳門豬骨雞腳煲」是餐廳會一直保證供應的單品,而在堂食暫停時,所有的後廚流程都要重新規劃,為了讓外賣湯底呈現和堂食一樣的風味,把固有的煲湯流程進行重新編排,滿足外賣需求。

接下來的內容才是真正的挑戰,如何把湯底、海鮮、牛肉和餐廳裡的環境和服務濃縮在一份外賣餐盒裡?又能完美地呈現到顧客面前?

在平時,官也街餐廳的堂食裡會有一系列的服務流程,比如把握食材的新鮮程度和溫度,還要講究擺盤——比如在餐廳,海鮮拼盤一般會被盛在大盤中,然後放上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冰塊,再加上乾冰烘託氣氛。

而在外賣時這些體驗肯定都很難實現——這也是過去 Frankie 準備了幾千個外賣餐盒卻沒有真正啟動外賣的最大原因。

而在被迫啟動外賣的情況下,Frankie能做的就能有「儘量1:1的還原出品」。通過安心卡、溫馨提示卡讓客戶放心,售後用餐也跟進溝通追蹤,對於客戶的一些很個人的要求也會盡力滿足。「考慮到線上銷售體驗感一定差於堂食,貼心的服務也是抓牢客戶的關鍵,我們會儘量彌補客戶在這方面帶來的落差感。」Frankie 說。

相比更為大眾的餐廳,精緻餐飲的外賣受眾主要是已經熟悉品牌的老客戶。如何拓寬銷售渠道、開拓新客成了難題,再加上外送平臺的運力不足,有時候難免會耽誤了顧客的用餐時間。

「高端餐飲的挑戰更大,因為所謂的高端意味著要注意到用餐的每一個細節,外賣也要讓顧客能感受到這些,所以需要我們更用心的做好每一個步驟。」

起初,官也街只開放了新源裡一家門店進行全城配送,訂單量平均每天三四十單。「高端火鍋相比其他高端餐飲,外賣的起步確實算不錯了,但是和堂食也完全沒辦法比。」

但是對於Frankie來說,思考了兩年的「外賣做與不做」,答案在疫情期間自現。

等疫情過去後,Frankie 表示外賣也會繼續,成為官也街業務中的重要部分。「無疑的是,餐飲的線上銷售會慢慢成為常態,衍生來各方面配套的業務。比如我們下一步也在思考,如何改良餐盒,保護好海鮮的新鮮程度,讓食材在經歷了一兩個小時也能呈現完美的狀態 。」

隨著「復工復產」的提倡,餐廳們也陸續恢復營業,然而在餐廳主理人們看來,諸多行業之中餐飲不僅受到的打擊最大,回溫也會最慢。

據中國飯店協會研究院的網上調查顯示,在全國範圍內,與四月相比,「五一」期間,35.06%的餐企營業額增加。餐企日均營業額增長5.06%,客流量平均增長6.82%。

總體來看,「五一」期間餐飲企業復市率達到85.37%,營業額平均恢復至同期56.86%,客流量達到上年同期的60.45%,市場逐步回暖,但與往年同期相比還有一定距離。

Frankie 介紹說,五一假期期間,官也街餐廳的堂食營業額可恢復到同期的70%左右,但假期後又回落到50%以下。

「我覺得餐飲在所有行業中依然是比較『危險』的行業,目前的情況下,大家如果是來堂食,要把口罩解開,要聊天,還是會有點緊張。所以估計餐飲想全面回暖,至少還需要幾個月。」Frankie 說「參照03年非典的情況,餐飲業很多長青企業家都做了很長期的恢復準備。」

難得的暫停也讓 Frankie 思考未來:在食材、環境、服務之外,環保和智能這樣的詞語未來也會和餐飲企業家們產生聯繫。

如果未來外賣越來越多,「環保餐具」應該會是一個大趨勢。在包裝方面,如何讓外賣到家的用餐體驗可以和實體店更加接近,「把實體店搬到消費者的家裡面」,是 Frankie 的下一個目標之一。

而「餐飲智能化」也是高端餐飲們要考慮的未來,澳門火鍋走出了澳門,未來也要走向更廣闊的空間。「長遠的發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我們都需要不停的反思和進步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或者說,是更好的活著。」

相關焦點

  • 官也街火鍋,一家精品火鍋的外賣挑戰
    記者 | 婁曉晶編輯 | 湯威1京城火鍋品牌「官也街」得名於澳門著名食街,這也是出身澳門的餐廳老闆 Frankie 從小長大的一條街。Frankie 將家鄉味道帶到京城,創立「官也街」品牌,也使這個品牌在經營的十五年內逐漸成為客單價約500元的京城火鍋「澳門選擇」。
  • 官也街火鍋,一家精品火鍋的外賣挑戰
    記者 | 婁曉晶編輯 | 湯威1京城火鍋品牌「官也街」得名於澳門著名食街,這也是出身澳門的餐廳老闆 Frankie 從小長大的一條街。Frankie 將家鄉味道帶到京城,創立「官也街」品牌,也使這個品牌在經營的十五年內逐漸成為客單價約500元的京城火鍋「澳門選擇」。
  • 官也街火鍋新增外賣業務 營業額恢復到同期70%左右
    無論這林林總總的花樣美食如何的繁盛,火鍋,總是纏綿心底一縷說不清道不明的戀戀情愫,四川火鍋的麻香鮮辣,老北京涮肉的徹骨醇香,當然更少不了澳門火鍋的脫俗鮮香。官也街,這個與融會了中西美食精華的澳門美食街同名的火鍋店,便將這獨有的南國風情帶到了京城。
  • 火鍋外賣越來越走俏
    冬天來了,寒冷的天氣撩撥起吃貨們奔向火鍋的心。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除了到火鍋店吃,蚌埠街頭的火鍋食材超市越開越多,加入火鍋外賣大軍的品牌也越來越多,而外賣到家的火鍋業態讓人覺得「吃火鍋」變得簡單又方便,給吃貨們帶來更多的選擇,「宅家吃火鍋」在今冬更火了。
  • 火鍋外賣異軍突起 盒馬火鍋供應鏈升級
    本報記者 鄭馨悅 11月13日,盒馬發布火鍋報告顯示:2020天貓雙11期間,火鍋銷量是去年的8倍,7成訂單來自線上外賣。火鍋到家成為外賣領域新增長點。
  • 想念火鍋的你,快來看看這些火鍋外賣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外賣送不到。宅家的日子裡,外送的炒菜、奶茶是不是已經不能滿足你了,想吃火鍋了?除了海底撈,現在多家火鍋品牌都開啟了外賣模式,滿足你急切的「火鍋胃」。* 官也街澳門火鍋主打澳門火鍋的官也街外賣從包裝到品質都可以打滿分。豬骨雞腳鍋鮮美濃鬱,裡面的豬軟骨、雞腳加上蘿蔔、玉米,種類十分豐富。頂級肥牛10秒即熟,蝦滑和墨魚滑貨真價實、鮮彈可口。
  • 官也街澳門火鍋
    官也街澳門火鍋   這裡以澳門最著名的一條旅遊景點官也街為名,以澳門火鍋為主要特色,選用極品澳門海鮮,肥大多膏的鮮活肉蟹、滑嫩美味的花蛤王,當然,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在這種海鮮的美味當中加入了山菌的香味,
  • 天氣漸冷 外賣、乾洗店、火鍋等行業漸紅火
    最近一段時間,台州氣溫逐漸降低,外賣、乾洗店、火鍋等行業的生意越來越好。筆者採訪了解到,近期氣溫驟降,窩在家裡叫外賣的人多了起來,乾洗禦寒衣服的市民也越來越多,火鍋生意也日漸紅火。  天冷「催熱」外賣  天氣變冷,這讓不願出門的「宅男宅女」們更有理由「宅」在家中或辦公室。
  • 重慶火鍋的「塞翁之福」:外賣爆單、火鍋變下午茶、直播10分鐘賣出...
    從餓了麼點一份自己店裡的外賣火鍋到家裡,上淘寶直播邊吃邊給自家火鍋底料帶貨——這是近日重慶佩姐老火鍋電商部門員工的日常。受疫情的影響,重慶火鍋門店大量暫閉,但全民對火鍋的渴望已經無法按捺。近日重慶火鍋上演突圍戰:上線外賣配送,集結在餓了麼平臺推出「雲火鍋節」,在淘寶開動直播,推陳出新底料銷量再進新一輪爆漲。
  • 火鍋加盟店怎麼建立自營外賣體系?
    在疫情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不少火鍋店已經通過外賣的形式獲取了不錯的去存庫效果,有一些之前因為翻臺率較高,所以並沒有重視外賣這個渠道的火鍋店老闆也開始著手思考外賣這一渠道了,但正所謂跟風不能成為領頭羊,更一些火鍋店管理者已經在更加深度的思考自己建立火鍋外賣體系了,那麼這到底啥意思?
  • 火鍋便當遇冷,火鍋生包正流行
    也有媒體報導稱,在2020年疫情初期崛起的火鍋外賣,如今卻在逐漸淡出外賣市場。火鍋外賣的現狀到底如何?熱報記者通過多方走訪了解到一新現象:一些線上生意依然紅火的火鍋外賣,已從以往的火鍋便當轉型為火鍋生包。
  • 外賣火鍋淘汰郎開超市,求解社區店盈利模式
    全文共2025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以線上外賣火鍋成為新零售餐飲代表的淘汰郎,首次做起了線下生意。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外賣火鍋品牌淘汰郎在線下開了一家名為「淘汰郎火鍋食材超市」的門店,出售火鍋、燒烤等食材和配料。
  • 年夜飯模式開啟 自助餐、火鍋外賣成今年新寵
    開啟年夜飯模式 自助餐火鍋外賣成新寵雲南網訊 春節將至,一家團聚吃頓心心念念的年夜飯是保留節目,但傳統年夜飯一般都是在家製作,有些難烹飪的菜品還得提前預備,耗時又費力。因此,選擇預訂年夜飯,也成了不少市民的新選擇。
  • 重慶人多愛火鍋?外賣訂單量超過了堂食!
    連日來,重慶火鍋無接觸外賣火了,一些感人的場面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同時火了的,還有那一句句真摯的感謝和深情的留言。13日上午10點,家住茶園的楊斌想到了為女朋友及其父母點一份火鍋外賣。於是,楊斌聯繫了白樂天南濱路店,希望他們14日中午能送一個火鍋外賣到中央公園。白樂天南濱路楊店長接到訂單後,立即開始了安排。
  • 銀川超豪華的小碗菜火鍋外賣,太解饞
    看到評論區呼聲最高的不出所料:火鍋!鮮香麻辣九宮、香濃可口番茄鍋、鮮香滋補菌湯鍋、清甜可口壽喜鍋,甭管是哪種,都讓人提起名字就口水泛濫。好在,一切都有向好的勢頭。但是特殊時期,宅家就是做貢獻。勝利到來之前還是乖乖在家,每天閒來就翻手機看看哪家上線外賣了過過眼癮。
  • 花一百元訂外賣火鍋,到貨時尷尬了,網友:你要我怎麼吃?
    現在物流業越來越發達,很多人都喜歡在網上進行購物,外賣行業也開始興盛起來,外賣小哥成為了一個職業,配送的美食也越來越豐富,但畢竟配送熟食還是有些難度的,要考慮包裝的因素,這可是一個技術活,距離遠的話還需要加許多冰袋,最近有一家店居然在網上賣起了火鍋,要知道平時我們都是坐在火鍋店裡吃的
  • 重慶火鍋堅守 「零接觸」,開展抗疫英雄火鍋家宴,向英雄致敬
    重慶火鍋,對於重慶人來說就是家常便飯,隨意找一家街邊的火鍋店,不會存在多家店的對比,因為大家都知道,哪一家味道都不會差。重慶火鍋有以下特點:麻,這是重慶火鍋最具特色之一。麻是因為在火鍋中加入了大量的花椒。重慶人喜愛吃麻,是受地理環境影響。重慶位於四川盆地的底部,日照稀少、多霧、多雨、空氣潮溼,多吃花椒有利祛溼氣。
  • 大學畢業生在家熬火鍋送外賣 父親稱不啃老就行
    最近生意秋哥在家頭熬火鍋送外賣   一個電子科大畢業的大學生應該幹什麼呢?你肯定要說:「去搞IT噻。」NO,看看這哥們,30多歲的人了,班不去上,卻在家熬火鍋送外賣,而且還坐起公交車去賣。一天才賣出一鍋,能掙啥錢啊?是不是有點太不務正業了?
  • 火鍋食材超市線下便利 家庭成為火鍋消費新場景
    初雪過後氣溫驟降,「冬日經濟」快速升溫,火鍋市場也更加熱鬧。在疫情背景下,火鍋食材線下零售展開激戰,涮烤匯、鍋得剛、川小兵等火鍋食材新興品牌陸續成立,與先行一步的鍋圈食匯、九品鍋、川鼎匯、鼎滙豐等老牌玩家爭奪「家庭廚房」大市場。
  • 地攤火鍋:一家有情懷的特色白滷牛雜火鍋!
    位於愛琴海的購物公園的地攤火鍋,就是一家滿足重慶人追憶的年代火鍋,有回憶、有美味、有懷舊文化,更有重慶特有的煙火氣息……作為重慶崽兒,親眼看見重慶飛速的發展與變化,欣喜自豪的同時,又總是回憶起小時候, 打過的街機、租來看的武俠小說、背著爸媽組建的樂隊、混過的錄像廳,還有,最難忘的就是路邊攤攤、老桌子老闆凳的地道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