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幾天前在伊拉克發起的那次火箭彈襲擊,仍然持續衝擊著國際社會。那次襲擊不僅造成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等在內至少8人死亡,更激起了伊朗和伊拉克等大批民眾的憤怒。
襲擊發生當天,多國就紛紛發表聲明,敦促各方保持冷靜克制,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接下來幾天時間裡,相關各方展開了新一輪密集溝通,大國之間頻頻連線。
而在北京,兩天之內有四通電話為此接通。
襲擊發生後,根據公開報導,中國接到的第一通相關電話來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應約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
在電話中,美方通報了對當前中東事態的立場。
而按照蓬佩奧3日發布的推特所說,他在通話中重申了「致力於緩和局勢」的承諾。
楊潔篪表示,中方對當前中東事態高度關切。中方一貫主張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
「希望有關各方特別是美方保持克制,儘快回到通過對話尋求問題解決的軌道上來,推動緊張局勢降溫。」他強調。
而外交部網站的「外交部長活動」一欄中,僅1月4日當天,王毅外長便就中東局勢同三個國家的外長通了電話。
外交部通報時間顯示,首先來電的是伊朗外長扎裡夫。
扎裡夫通報了伊方對伊朗將領遭襲事件的立場,並希望中方能為防止地區緊張局勢升級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通電話來自法國外長勒德裡昂,他同樣介紹了法方對當前中東局勢的看法,希與中方密切溝通,為防止地區局勢緊張升級發揮積極作用。
當天晚上,王毅則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表示雙方應加強戰略溝通,共同維護國際法和國際公平正義,為妥善應對當前中東局勢發揮負責任作用。
「重要作用」、「積極作用」、「負責任作用」,幾個意思相近而又各有側重的詞語,凸顯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望和中國自身的擔當。
拉夫羅夫在電話中強調:「俄中立場完全一致」
中東這塊兩洋三洲五海之地,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伊朗局勢緊要關頭,中方的立場也引來國際媒體高度關注。
塔斯社4日援引俄羅斯外交部發布的消息稱,俄中外長重申,反對違反聯合國憲章動用武力,所有國家必須尊重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
俄外交部還說:「俄中外長指出,美國的非法行動令地區緊張嚴重加劇。在這種情況下,俄中有意緩和緊張局勢並將採取共同舉措,為妥善應對衝突局勢創造條件。」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則指出,王毅4日分別同俄羅斯和法國外長通了電話,法國外長也與中、德兩國外長討論了中東局勢,三國外長都認為,有必要避免緊張升級。
而從中方發布的新聞通稿來看,王毅同拉夫羅夫的那通電話比較「特殊」——其他三通電話,中方都是「應約」通話,而與拉夫羅夫的電話則沒有「應約」二字。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海灣研究中心主任丁隆教授告訴小銳,中俄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海灣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因此有充分必要保持密切溝通,而雙方並非「應約」通話,則說明中俄之間有關於國際事務安全事務的溝通機制,不需要特別的強調。
而新華社通稿中顯然也給出一致結論:在同法國外長勒德裡昂通話時,王毅表示「中法立場相近」,而拉夫羅夫則在電話中強調,「俄中立場完全一致」。
通往北京的熱線很忙,其他多國之間彼此聯繫也很熱絡。
蓬佩奧3日除了給楊潔篪打電話,還同英國外交大臣兼首席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和德國外長馬斯通電話進行解釋。法國總統馬克龍同日則與普京通話,討論了伊拉克局勢。
此外,馬克龍和英國首相詹森5日也分別同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表達了對中東局勢的關切。
「美國的做法實際上遭到了全世界反對。」丁隆說,「美國一意孤行,讓國際社會付出巨大努力促成的海灣和平付諸東流,這是各方都不願意看到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伊朗問題專家陸瑾也指出,美方在實施空襲後給各國打電話解釋,更像是一場「危機公關」,想為自己辯解,但這也只是美國的一面之詞。
與忙著解釋的美國相比,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則在忙著「滅火」。歐洲聯盟5日已發布聲明,邀請扎裡夫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磋商中東局勢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相關事宜。此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調,「世界無法承受海灣地區再次爆發戰爭」,敦促各國領導人「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陸瑾表示,中俄歐雙邊、多邊努力將有助於緩和中東局勢。
她指出,「中國與中東各國關係友好,與地區重要國家都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中東國家也期待中國在中東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些都是中國能夠發揮建設性作用的有利條件」。
在今天(1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耿爽再次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態輪番升級,儘快回到對話協商的軌道上來,推動緊張局勢實現降溫。
「中方將繼續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維護中東海灣地區和平與安全發揮建設性作用。」他說。
據美國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伊朗為蘇萊曼尼舉國哀悼三天。6日,大批伊朗民眾身穿黑衣,參與了為蘇萊曼尼舉行的悼念儀式。
據伊朗媒體PRESSTV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的送別儀式正在舉行中,他的女兒澤納布致辭稱:「瘋狂的川普不要認為一切結束了!我父親的殉難,將給美國和以色列帶來黑暗之日。」 澤納布說:「蘇萊曼尼的名字令敵人聞風喪膽」。澤納布還向在中東地區的美軍家人喊話,未來等著為你們的孩子收屍吧。
據悉,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在祈禱時哽咽落淚,總統魯哈尼、蘇萊曼尼的繼任者卡尼等站在他身旁。大量身穿黑衣的伊朗民眾泣不成聲,隨後高呼「美國去死」。他對蘇萊曼尼殉難一事發表評論,稱「嚴厲的報復即將降臨到這些罪犯們(的頭上)」。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1月6日援引匿名美國官員的話報導稱,伊朗飛彈部隊已轉入戰備狀態。該消息人士稱,「顯然,伊朗方面處於加強戰備狀態。這一戰鬥準備是進攻性還是防禦性的?這尚無法確定。」他未提供任何細節,但補充稱,美國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另一方面,美國杜魯門號航母已經航母已經抵達阿曼灣。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與伊朗輪流向對方「放狠話」,牽動全世界的關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詳細闡述了中方的立場。
耿爽表示,伊朗雖然由於外部因素被迫減少履約,但同時也展示了克制態度,明確表達完整、有效執行全面協議的政治意願,沒有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規定的義務。
他指出,美國單方面退出全面協議,無視國際法和國際義務,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並阻撓其他方面履約,這是伊核緊張局勢的根源所在。而美方日前的軍事冒險行為,違背了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加劇地區局勢的緊張動蕩。「中方將繼續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維護中東海灣地區和平與安全發揮建設性作用。」耿爽說。
以下為記者會內容——
有記者問:「周日,伊朗宣布了減少履行伊核全面協議承諾的最新措施。中方是否對此感到擔憂?認為誰應為此負責?伊朗還是美國?」
耿爽表示:「中方注意到伊朗方面宣布第五階段減少履行伊核全面協議的舉措,也注意到伊方表示這是最後一次減少履約,伊方將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保持合作,並在一定條件下恢復履約。
我們認為,伊方雖然由於外部因素被迫減少履約,但同時也展示了克制態度,明確表達完整、有效執行全面協議的政治意願,沒有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規定的義務。
當前,中東局勢複雜性上升,全面協議面臨嚴峻挑戰。美國單方面退出全面協議,無視國際法和國際義務,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並阻撓其他方面履約,這是伊核緊張局勢的根源所在,也應該是各方客觀公正處理伊核問題的基本出發點。
所有全面協議參與方均應保持冷靜、理性,堅持政治外交解決的正確方向,堅持在全面協議聯委會框架內協商解決履約分歧,排除幹擾,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複雜化的舉措,全力維護好全面協議。
最後,我想強調,全面協議來之不易,是業經安理會決議核可的多邊外交的重要成果,是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和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支撐,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社會應從長遠和大局出發,堅定維護全面協議,推動伊核及中東地區局勢走向緩和。中方將繼續就此同有關各方保持密切的溝通協調,為此作出不懈努力。」
有記者問:當前美伊矛盾升級。美方稱如果伊朗襲擊任何美公民或資產,美方將對伊朗52個目標實施打擊。伊朗方面稱,美在地區大約35個目標均在伊打擊範圍內。中方如何看待當前事態?
對此,耿爽表示,中方對當前中東事態高度關切。中東海灣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是任何人都不願看到的。確保該地區和平穩定,對全世界都至關重要。
強權政治不得人心,不可持續。美方日前的軍事冒險行為,違背了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加劇地區局勢的緊張動蕩。中方一貫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軍事手段沒有出路,極限施壓根本行不通。
中方主張各方應切實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應當得到尊重,中東海灣地區的和平穩定應當得到維護。
我們敦促美方不要濫用武力,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態輪番升級,儘快回到對話協商的軌道上來,推動緊張局勢實現降溫。
中方將繼續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維護中東海灣地區和平與安全發揮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