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昆明改革開放40周年「五個十」徵集點讚活動啟動以來,全市幹部職工、廣大市民積極推薦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名片、優秀人物、知名企業、知名品牌和大事件。西山區委宣傳部推薦金馬碧雞坊參選昆明十大名片,金馬碧雞坊位於昆明市中心三市街與金碧路交會處,始建於明朝宣德年間,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是極具昆明歷史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周敏是個地道的老昆明,說起金馬碧雞坊如數家珍。「金馬碧雞坊一直都可算得上昆明的城市中心,小時候家裡人都喜歡到這裡購買日常生活用品,自家做的小工藝品也能在這裡售賣,人來人往十分熱鬧,那時候很多新鮮事物都是在金馬碧雞坊最先看到的。」這些昆明人獨有的城市記憶,是昆明文化精神的象徵,也是昆明城市靈魂的外化物和可視符號。
厚重的歷史文化賦予了金馬碧雞坊別樣的人文魅力。在老昆明的故事中,曾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年,昆明城遭遇大旱,民不聊生。一天,天降祥瑞,一隻碧雞展開巨羽遮住烈日,自己卻承受著烈日的烘烤,沒過多久,遠方跑來一匹金馬,拼死幫扶碧雞,卻被突然而來的雷電擊倒,金馬和碧雞都相繼死去,人們將它們進行了安葬,就在安葬時,地面突然湧出泉水,從此解除了昆明的乾旱,為了紀念兩個祥物,建造了金馬碧雞坊。
「一關在東一關西,不見金馬見碧雞;相思面對三十裡,碧雞啼時金馬嘶。」今天我們看到的金馬碧雞坊是經過重新修復的。始建於明代宣德年間的金馬碧雞坊,東為金馬坊,西為碧雞坊,二坊相隔約數十米,均為門樓式木構牌坊,飛簷翹角,與忠愛坊鼎足而立形成「品」字三坊。金馬、碧雞二坊建成後,屢遭兵燹,又多次重建。光緒十年(1884年)雲貴總督岑毓英主持重建的金馬碧雞坊,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後期被拆除。1998年,在金碧路改擴建過程中,昆明市人民政府再次重建金馬碧雞二坊。
也就是在市政府決定重建金馬碧雞坊的那一年,作為項目承接方的雲南金馬碧雞旅遊商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郎鹹志,參與了整個金馬碧雞坊的修復工作,「重建的金馬、碧雞二坊,其柱、梁、椽均採用鋼混構件,選取優質木材製作其鬥拱、匾、額。『金馬』『碧雞』坊名,沿用呈貢孫清彥原書字跡複製,妥帖金箔,上下之款,仍落舊題,由當今書法家趙翼榮以楷體補書,旨求重建如初,再現昔日景觀。」項目於1999年3月正式完工。
為進一步展現金馬碧雞夜景之美,2017年7月,昆明金馬碧雞廣場亮化提升維護施工全面開展,施工人員藉助升降搖臂設備,對金馬碧雞牌坊的照明燈具和線路進行更換維護。這是自1999年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對金馬碧雞廣場進行全面亮化改裝,亮化提升維護施工需要更換金馬碧雞廣場範圍內的照明燈具3萬多個,其中金馬碧雞兩個牌坊的照明燈具1000餘個。每到夜晚,金馬坊與碧雞坊相映生輝,點亮了昆明夜景。
古以文載道,今以文聚力。西山區通過不斷擦亮金馬碧雞坊這張城市文化名片,為昆明市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厚植文化根基。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杭蓉
責編:靳玉嬌 一審: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