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食物,好吃的是它們背後的歷史故事,和時代的獨特背景。
這種鐵板,小時候我一年只會吃到一次。每年聖誕節前夕(平安夜),爸爸就會和我們一家一起去吃,吃完便會到尖沙嘴看聖誕燈飾。所以對我來說,鐵板餐代表的不單是鐵板餐,而是童年那段簡單卻又美味的回憶。現在雖然富裕了一點,但無論如何,味道卻不如往昔美味。
什麼是香港特色美食?據說這個問題,足夠吃貨們寫一份學術論文。但我不是吃貨,對食物也沒什麼執著,基本上所有不辣的東西,我都喜歡。
要分辨出某食物是否香港特色,其實很簡單,原則只有一項,就是「大件夾抵食」。好吧,是兩項,包抱:
1) 份量多;
2) 便宜。
很多人說香港是美食天堂。香港絕對是有錢人的美食天堂。但對於我這種「窮撚」(屌絲),那些能稱得上「好」的餐廳,我只能望門輕嘆。幾百元一件的刺身,幾千元的牛柳,我真的吃不起。然而,所謂民以食為天,人再窮也要吃,今天我就介紹一些我喜歡的、好吃的和便宜的食物 / 餐廳給大家。
(由於我沒有拍攝食物的習慣,故所有圖片,均轉載自食評網站:開飯喇。)
哥登堡餐廳Goteborg Restaurant
哥登堡餐廳,名字已經很高上大吧。這種餐廳,是最典型的港式餐廳。什麼是港式?就是用最簡單的食材,最方便的做法,與最靈活的配搭組合而來的各種套餐。這類型的餐廳有幾種名字,較傳統或年資久遠的多命名為「XX 扒房」、「XX 冰室」,90 年代則開始自稱「XX 茶餐廳」,當然還有其他名字,但這些是比較常見的。
這些餐廳,大多在晚餐時間會供應這類型的「扒餐」,價錢由 HKD$50~100(下文的價錢均以 HKD 作準)不等。當然,這個價錢你不能期望太多,但一般而言,都不會差到那裡。
這些套餐除了主菜外,一般會包含餐湯,餐飽,餐飲這三類。餐湯主要分兩種:中湯或西湯,中湯是例湯(每日不同,按老闆心情),西湯則有兩款:羅宋湯或奶油湯。
這種套餐是最地道,最正統與最具香港特色的套餐(我說的!)。「鋸扒」,雖然在 50~60 年代已經出現,但真正普及開來則在 70~80 年代。由於當時物質資源開始豐富,港人收入亦有所提高時,不少家庭開始願意花一些錢來出外用餐。當然,不會太頻密,大約幾個月一次吧,他們會一家大小走進這些冰室,一人一個餐,「大魚大肉」,放肆一下。
有關這種鐵板餐文化,下面有一篇專題介紹,可供大家叄考:
飲食男女: Boston Restaurant: 鋸扒的歲月 【 70's:鐵板盛勢時代 】
至於另一種地道食物,就是西多:
(樂園 – 香港 九龍城的港式 茶餐廳 / 冰室)
奶油多:
(鑽石冰室 – 香港 彩虹的港式 茶餐廳 / 冰室)
多士,源自英語"toast",是一種建基在烘烤麵飽的特色食物。如圖所見,在麵飽上配油,就是這種食物的做法。一家餐廳的水平,能夠通過一件多士的味道分辨出來。根據這個標淮,大家樂大快活等連鎖餐廳,是不可能和正統的茶餐廳同日而語的。
庵列,最廉價的茶餐廳王牌!
(鑽石冰室 – 香港 彩虹的港式 茶餐廳 / 冰室)
這種食物一般不會單叫,而會配上公仔麵。然而,公仔麵只是配菜,庵列才是主菜!這種套餐又名「常餐」,全日供應,當早餐、下午餐也很合適。配上一杯熱奶茶,簡直不得了。(價錢由$18~30 不等,視乎餐廳所在地區)
另一種特色食物,是漢堡包:
說到漢堡包,"阿燦"就是香港電影史中的代言人。而阿燦亦成為一種稱呼。當然,現在的阿燦是指我們港燦啦。
香港特色的漢堡包,比 M 字頭等的西式快餐店好味,原因是港色漢堡包是按照中國人的囗味來設計的。包皮要熱而脆,漢堡包的高度要適中,確保能夠由上而下平均地咬出一個缺囗才可以。而且,芝士必須處於半溶,蛋要保留一點蛋心才可能。配一罐罐裝可樂,足夠我上天堂走一趟。(盛惠$18~25)
(時新快餐店)
(時新快餐店)
嗚!小時候媽媽一直不願意買給我吃,小學時我儲了接近兩個月錢才吃得到。(那時零用錢:$10 一個月)
茶餐廳中還有很多特別的食物,但太多,我又不太懂得寫食評,故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發掘發掘。
忘記是那一本書說,若然香港連茶餐廳也倒閉,香港的經濟就真正玩完。這裡強調的是茶餐廳靈活多變的經營模式,豬扒牛扒雞扒、白汁燒汁黑椒汁,意粉薯菜飯,單單這三種配答,就已經能做出不少組合。再加上"雜扒",又多幾款。
然而,很可惜,近年茶餐廳相繼結業,原因是租金成本太高。君不見香港一街藥房金行,茶餐廳也捱不下去了。或者,這是香港怨氣多的另一個原因吧。連吃的地方也失去了,餘下的不是大家樂就是大快活,不是 KFC 就是 McDonald。
我還有幾家特色餐廳推薦:
北海道牧場餐廳
新世代冰室,嘗試引入更多種類的食物,為了迎合 80 後 90 後等新世代。
蕃茄濃湯專門店
(同上)
Cafe 1950 歐陸餐廳
平民價錢的歐陸風格餐廳。
土耳其風格
Doner!份量雖然比我在德國吃的小,但味道不錯!
(Kowloon East Kitchen)
舊工業區活化後的工廠餐廳,最幾個年輕人開的。人不算多,但水平不錯,性價比高。裝 B 必到!(用法我用對了嗎?)
榮華冰室
有空到茶果嶺遊覽時,可去看看。僅存的活化石!
(本文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絡)
掃描微信二維碼,更多優惠隨即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