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些好吃又便宜的香港食物和餐廳

2021-02-06 卡撒濃湯

香港的食物,好吃的是它們背後的歷史故事,和時代的獨特背景。

這種鐵板,小時候我一年只會吃到一次。每年聖誕節前夕(平安夜),爸爸就會和我們一家一起去吃,吃完便會到尖沙嘴看聖誕燈飾。所以對我來說,鐵板餐代表的不單是鐵板餐,而是童年那段簡單卻又美味的回憶。現在雖然富裕了一點,但無論如何,味道卻不如往昔美味。

什麼是香港特色美食?據說這個問題,足夠吃貨們寫一份學術論文。但我不是吃貨,對食物也沒什麼執著,基本上所有不辣的東西,我都喜歡。

要分辨出某食物是否香港特色,其實很簡單,原則只有一項,就是「大件夾抵食」。好吧,是兩項,包抱:

1) 份量多;

2) 便宜。

很多人說香港是美食天堂。香港絕對是有錢人的美食天堂。但對於我這種「窮撚」(屌絲),那些能稱得上「好」的餐廳,我只能望門輕嘆。幾百元一件的刺身,幾千元的牛柳,我真的吃不起。然而,所謂民以食為天,人再窮也要吃,今天我就介紹一些我喜歡的、好吃的和便宜的食物 / 餐廳給大家。

(由於我沒有拍攝食物的習慣,故所有圖片,均轉載自食評網站:開飯喇。)

哥登堡餐廳Goteborg Restaurant

哥登堡餐廳,名字已經很高上大吧。這種餐廳,是最典型的港式餐廳。什麼是港式?就是用最簡單的食材,最方便的做法,與最靈活的配搭組合而來的各種套餐。這類型的餐廳有幾種名字,較傳統或年資久遠的多命名為「XX 扒房」、「XX 冰室」,90 年代則開始自稱「XX 茶餐廳」,當然還有其他名字,但這些是比較常見的。

這些餐廳,大多在晚餐時間會供應這類型的「扒餐」,價錢由 HKD$50~100(下文的價錢均以 HKD 作準)不等。當然,這個價錢你不能期望太多,但一般而言,都不會差到那裡。

這些套餐除了主菜外,一般會包含餐湯,餐飽,餐飲這三類。餐湯主要分兩種:中湯或西湯,中湯是例湯(每日不同,按老闆心情),西湯則有兩款:羅宋湯或奶油湯。

這種套餐是最地道,最正統與最具香港特色的套餐(我說的!)。「鋸扒」,雖然在 50~60 年代已經出現,但真正普及開來則在 70~80 年代。由於當時物質資源開始豐富,港人收入亦有所提高時,不少家庭開始願意花一些錢來出外用餐。當然,不會太頻密,大約幾個月一次吧,他們會一家大小走進這些冰室,一人一個餐,「大魚大肉」,放肆一下。

有關這種鐵板餐文化,下面有一篇專題介紹,可供大家叄考:

飲食男女: Boston Restaurant: 鋸扒的歲月 【 70's:鐵板盛勢時代 】

至於另一種地道食物,就是西多:

(樂園 – 香港 九龍城的港式 茶餐廳 / 冰室)

奶油多:

(鑽石冰室 – 香港 彩虹的港式 茶餐廳 / 冰室)

多士,源自英語"toast",是一種建基在烘烤麵飽的特色食物。如圖所見,在麵飽上配油,就是這種食物的做法。一家餐廳的水平,能夠通過一件多士的味道分辨出來。根據這個標淮,大家樂大快活等連鎖餐廳,是不可能和正統的茶餐廳同日而語的。

庵列,最廉價的茶餐廳王牌!

(鑽石冰室 – 香港 彩虹的港式 茶餐廳 / 冰室)

這種食物一般不會單叫,而會配上公仔麵。然而,公仔麵只是配菜,庵列才是主菜!這種套餐又名「常餐」,全日供應,當早餐、下午餐也很合適。配上一杯熱奶茶,簡直不得了。(價錢由$18~30 不等,視乎餐廳所在地區)

另一種特色食物,是漢堡包:

說到漢堡包,"阿燦"就是香港電影史中的代言人。而阿燦亦成為一種稱呼。當然,現在的阿燦是指我們港燦啦。

香港特色的漢堡包,比 M 字頭等的西式快餐店好味,原因是港色漢堡包是按照中國人的囗味來設計的。包皮要熱而脆,漢堡包的高度要適中,確保能夠由上而下平均地咬出一個缺囗才可以。而且,芝士必須處於半溶,蛋要保留一點蛋心才可能。配一罐罐裝可樂,足夠我上天堂走一趟。(盛惠$18~25)

(時新快餐店)

(時新快餐店)

嗚!小時候媽媽一直不願意買給我吃,小學時我儲了接近兩個月錢才吃得到。(那時零用錢:$10 一個月)

茶餐廳中還有很多特別的食物,但太多,我又不太懂得寫食評,故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發掘發掘。

忘記是那一本書說,若然香港連茶餐廳也倒閉,香港的經濟就真正玩完。這裡強調的是茶餐廳靈活多變的經營模式,豬扒牛扒雞扒、白汁燒汁黑椒汁,意粉薯菜飯,單單這三種配答,就已經能做出不少組合。再加上"雜扒",又多幾款。

然而,很可惜,近年茶餐廳相繼結業,原因是租金成本太高。君不見香港一街藥房金行,茶餐廳也捱不下去了。或者,這是香港怨氣多的另一個原因吧。連吃的地方也失去了,餘下的不是大家樂就是大快活,不是 KFC 就是 McDonald。

我還有幾家特色餐廳推薦:

北海道牧場餐廳

新世代冰室,嘗試引入更多種類的食物,為了迎合 80 後 90 後等新世代。

蕃茄濃湯專門店

(同上)

Cafe 1950 歐陸餐廳

平民價錢的歐陸風格餐廳。

土耳其風格

Doner!份量雖然比我在德國吃的小,但味道不錯!

(Kowloon East Kitchen)

舊工業區活化後的工廠餐廳,最幾個年輕人開的。人不算多,但水平不錯,性價比高。裝 B 必到!(用法我用對了嗎?)

榮華冰室

有空到茶果嶺遊覽時,可去看看。僅存的活化石!

(本文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絡)

掃描微信二維碼,更多優惠隨即享

相關焦點

  • 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香港深水埗的「添好運」
    你想了解一座城市,必想了解的是這個城市的食物文化。而想了解食物文化,先到市面上的餐館看看 。香港,作為一個快節奏的世界大城市,一向以效率、速度著稱,所以快餐文化、講究效率的餐館圍繞著這個城市,於是很多人去到香港之後,都在吐槽香港的東西又貴又難吃,並不是這樣,香港除了是一個購物天堂,它還是一個美食天堂
  • 盤點又便宜又好吃的東京人氣餐廳
    有這麼一句話說:在東京只有買不起,沒有買不到雖然品類齊全,可這超高的物價讓囊中羞澀的購物愛好者和吃貨們怎麼破?下面,就來盤點一下東京那些好吃不貴的人氣餐廳,一解饞貓們的口腹之慾吧。這家金子半之助就專門供應天婦羅便當,近幾年在東京超級紅火,絕對是地地道道的排隊美食,好吃又量足,一份價格不足千元日元。
  • 也許這是全香港最好吃的麵包,再訪尖沙咀佳記餐廳,推薦菠蘿包!
    不過,為了更好的生活,還是工作吧~(其實,就是窮)新年第一差,依舊是香港,主要是因為可以說走就走,而且現在香港的價格也會比較便宜一些。記得去年工作少不了來香港探尋一些好吃、好玩、好住的地點,也寫了不少本地攻略。最重要的是,和很多小夥伴們成為了朋友,經常會聊起旅途中的一些趣事。這也是我熱愛旅行的原因之一。
  • 米其林星級餐廳到底有多好吃?
    很多餐廳門外貼著米其林的標誌,只不過是被米其林指南收錄(或者說推薦)而已。米其林星級評等米其林一至三星的榮譽給予那些雖然風格迥異、但是提供最精美食物的餐廳。星級評定的標準是:菜餚原料的質量、準備食物的技藝水平和口味的融合、創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和烹飪水準的一致性。一家餐廳可以獲得的最高榮譽是三顆星。各個星級代表:
  • 明星開的餐廳,林更新的最實惠,吳彥祖的最好吃,就屬他的最小資
    現在很多明星都用自己的錢來辦副業,最多的就應該是開餐廳了。要說娛樂圈裡開餐廳的明星可是太多了,今天就來給大家著重介紹幾個。在上海徐匯 ,是一家臺灣風格餐廳,其實是彭于晏母親的店,現在主要由他的姨媽打理,名字是他姐姐想的,相當小資,菜品非常精緻,又好看又好吃,偏清淡口味,不油膩,店鋪裝修和名字一樣,非常小資,很寬敞,早中晚音樂不同,環境優雅,很適合安靜的用餐,主要菜品都是臺灣菜,廚師聘請的都是灣灣那邊的大廚,在武漢也有分店,推薦招牌菜式三杯雞 ,喜歡港臺小吃的朋友不要錯過。
  • 日照吃海鮮便宜好吃的地方,日照當地人怎麼吃海鮮
    海魚更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比如包公魚、石斑魚、鮁魚、大小黃花魚、刀魚、加吉魚等,肉質鮮嫩,可提供的做法也有很多,香辣,清蒸,紅燒都是很好吃的。日照魚做的好吃的店鋪有很多,像巧克力漁家,嵐山區的前王院海鮮食府和惠豐園都是不錯的選擇,保證去了不後悔。
  • 從路邊攤到米其林,來香港一定要吃的十家餐廳
    北京哪裡有好吃的流沙包啊!!!點點心在灣仔,旺角和佐敦都有分店,之所以一直和添好運在對比,是因為兩家店從菜品和價格都很類似,都屬於價廉物美,本地人也很喜歡吃的餐廳。總體來說叉燒包添好運好吃,其他點點心好吃,不在乎什麼最便宜米其林名頭,或者受不了排隊的朋友,很推薦這家哦。
  • 香港最好吃的傳統港式茶餐廳,沒吃過等於白來香港了,速速收藏!
    來這裡必點校長多士、沙爹牛肉包、凍奶茶,這幾種是這家的招牌小吃,真的超級好吃,絕對算得上名副其實的網紅小吃,也算是網紅餐廳呢。用量足,價錢便宜。來這必點冰火菠蘿油、鴛鴦奶茶,這也是經典茶餐廳之一,是很有故事的一家茶餐廳,來這裡可以愜意得喝個早茶和午茶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 逛吃在香港,探訪香港最好吃的餐廳
    Photo by Dean Alexander香港美食家蔡瀾常說,自己最喜歡的餐廳是從廚房直接到餐桌的,要的就是食物剛出鍋時的溫度而溫度每下降一分,食物的口感都會大打折扣。因而外出旅行的時候,他最喜歡去街上找吃的,最好是廚師一煮好,馬上就能吃。添好運沒有撲面而來的文藝風,簡單到就是一家普普通通的街頭小店,「添好運」卻是無數食客必去香港打卡的網紅餐廳。
  • 帝都,最貴的餐廳,和最便宜的餐廳
    北京作為首都,人口大省,高檔房餐廳當然是數不勝數,平價小店也當然遍地都是,對於很多年輕月光族來說,如果要去高檔餐廳吃一頓,那麼在離發工資剩下的日子裡就要吃土了,,但是畢竟北京還是北漂比較多,大家還都是想以經濟實惠為主,餐廳味道好當然是更好的,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介紹除了北京的高檔餐廳,還有哪些經濟實惠又美味的小吃
  • 學徒探店:多倫多|新香港餐廳Hong Kong Bistro
    店名叫新香港餐廳Hong Kong Bistro,RBC唐人街支行隔壁那扇很像住宅的小門上去二樓(一般這種選址都是廉價理髮店),空間也當然狹小閉塞,只是沒想到店內儼然不少歪果仁(這就顯得俺很不擅長發現餐廳)——這種被稱作「Canto-Western」的古老風格,除了愛懷舊的華人喜歡,對老外的吸引力也比餃子燒鵝之類強上不少。
  • 越南美食很多,好吃不貴的餐廳也很多,越南旅遊地美食餐廳,親測
    越南的美食很多,好吃不貴的餐廳也很多,下面是我越南之行對於各市一些美食餐廳的親測。胡志明市美食pho 24推薦指數:★★★★推薦:牛肉河粉、雞肉河粉、炸米紙卷。人均:約30元RMB在越南,從高端餐廳到街頭蒼蠅小店都有pho的身影,河粉可是越南必吃第一位。胡志明市有兩家河粉連鎖品牌pho 2000和pho 24,網上褒貶各不一,對於這種國民食物,可能路邊攤更有滋味。
  • 想去香港旅行,需要了解的這幾條規則,你都知道幾條呢
    而且想必大家都知道物價很高的,香港水果反而賣的是很便宜的,尤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車釐子,賣的很便宜。那麼對於愛購物愛吃水果的朋友來說,這個時候零錢包就可以派上用場,他們需要的價格真的不多,所以一個零錢包差不多也足夠支付車釐子的價格了,只不過說大家可能也需要多換一些零錢,這樣的話在香港才不會出現一些比較尷尬的現象。
  • 吃麻辣燙也有小竅門,這兩種食物便宜又好吃,最關鍵的是還當飽
    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在日常生活時就能體會的出來,尤其是在吃這一方面,可能幾十年前大多數人還在為了吃發愁,但現在越來越多的食物出現在大家身邊。雖說有越來越多的垃圾食品出現,但是小編覺得偶爾吃幾次也是沒關係的,而在眾多食物中麻辣燙成為大多數人最愛吃的食物之一。很多朋友說麻辣燙是火鍋的前身,確實,麻辣燙有些像火鍋,吃火鍋要煮各種東西慢慢吃,而麻辣燙是一塊煮完,然後配料吃。不過相對於火鍋來講,小編覺得大家吃的最多的還是麻辣燙,因為吃麻辣燙更減少時間,而且還更省錢。
  • 為你介紹東京當地人常去的小飯館,便宜的價格吃正宗味道!
    很多人旅遊的目的除了嘗鮮,還想真正體會一下當地人的日常食物,日本的本地人自然不會每天都去那些貴的可怕的店裡吃的那麼豐盛,就像我們平時選擇的也是價錢合理味道很不錯的食物,而這些小吃中往往有很多真正的美味。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東京當地人常去的小飯館,發現其中隱藏的美食吧!
  • 香港特別行政區資訊|香港早茶除了蝦餃,燒賣,叉燒包還有什麼好吃的...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香港早茶除了蝦餃,燒賣,叉燒包還有什麼好吃的點心?我男朋友是香港人,在內地的時候他也很喜歡吃早茶,有次我心血來潮跟著他去吃早茶,他一下點了好多的好吃的,我都覺得我們會吃不完。
  • 中環白領私藏美食,可能是香港最好吃天婦羅餐廳
    天海天婦羅午餐套餐,價格最便宜 180 港幣和日本一樣,天海午餐價格比晚餐便宜很多。如果你想吃便宜一點,記得選擇中午來。沙拉看香港媒體報導,料理長長澤佳明是日本靜岡人,十幾歲開始進入廚房,自己也在日本開餐廳。受天海日本老闆邀請,來香港開展新事業。
  • 如何製作便宜又營養好吃的貓飯?
    很多小夥伴在閒暇之餘都會給貓咪加點餐,但是在小編身邊的夥伴最多就是給貓咪製作一別水煮雞胸肉等,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製作便宜又營養好吃的貓飯呢?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來參考一下吧。最好的話可以給毛面配上一些維生素,蔬菜等。這樣能讓貓飯更加的富有營養。
  • 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香港深水埗的「添好運」
    你想了解一座城市,必想了解的是這個城市的食物文化。而想了解食物文化,先到市面上的餐館看看 。香港,作為一個快節奏的世界大城市,一向以效率、速度著稱,所以快餐文化、講究效率的餐館圍繞著這個城市,於是很多人去到香港之後,都在吐槽香港的東西又貴又難吃,並不是這樣,香港除了是一個購物天堂,它還是一個美食天堂
  • 我是屬於後者,那裡食物好吃又便宜
    說到宜家家居,大多數人都是去購物的,很多東西設計簡單又實用,個人覺得裡面的東西也不是想像中那麼便宜的。很多次去我也沒買到什麼東西,到是那裡的快餐式食物購買成了我每次必去吃的。不久前我在問答區看到有人問宜家裡面餐廳的食物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