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支付曝光臺App
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國家發改委12月26日公布最新《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其中包含商業銀行基礎服務收費、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徵信服務收費等明細,該目錄清單根據經營服務性收費改革進程實施動態調整。
目錄清單顯示,針對銀行卡刷卡交易發卡行服務費,借記卡不高於0.35%(單筆收費金額不超過13元);貸記卡不高於0.45%;針對銀行卡刷卡交易網絡服務費,清算機構向發卡機構收取不高於0.0325%(單筆收費金額不超過3.25元);向收單機構收取不高於0.0325%(單筆收費金額不超過3.25元)。
這是2016年3月發布《關於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發改價格(2016)557號),並於當年9月6日開始施行的規定,業內也稱「96費改」。「96費改」之前,發卡機構、收單機構、清算機構三方之間的分潤比例約為7:2:1,各方收益相對固定,「96費改」打破壁壘,利於收單市場發展。
支付曝光臺注意到:相對於商業銀行基礎服務收費以及徵信相關服務收費,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屬於「政府指導價」而非「政府定價」。
低費率低結算註定不是長久之計
結算費率低,籤約費率再低,支付機構和代理商們的利潤就越來越薄,當用戶規模越來越大,如滾雪球一樣,擋都擋不住……這時代理商們還好,頂多是利潤薄,而支付公司甚至達到負運營。支付機構不是慈善機構!那不賺錢怎麼辦?只能跳碼!跳公益、減免、優惠.....
一跳碼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集中表現為持卡人信用卡降額、封卡、得不到該有的權益如積分...等等一系列問題。從而遭到用戶唾罵,棄用,用戶極速流失,交易量下降,口碑散失,後面只能重立品牌,再來一波……如此惡性循環,口碑也越做越差。
那為什麼費率低就要跳碼?
支付機構費率利潤計算方式
詳細的算法:用戶刷卡費率--銀聯服務費--發卡行服務費--代理商結算費率成本【備註:代理商結算成本為:用戶刷卡費率-代理結算費率】
簡單的算法:代理商結算費率--銀聯服務費--發卡行服務費
根據國家發改委定價和結合目前的市場情況,目前標準類費率執行的是發卡行收取0.45%銀聯收取0.0325%。合計0.4825%,這個也就是支付公司的標準費率成本價(未加上代理商的結算費費率成本)。支付機構為了競爭目前普遍費率為0.55%,代理商的結算價大機構0.49%小機構0.50%-0.51%,為了好計算我們這裡按0.49%計算。
我們按照簡單算法來計算:0.49%-0.45%-0.0325%=0.0075%,也就是用戶刷1萬元支付機構只有0.75元的利潤,還沒有代理商賺的多,並且這還是毛利潤。再減去人工、場地、稅務等等費用,你說說能賺錢嗎?他不跳碼怎麼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