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野格 十點人物誌
七年前重慶那個多雨的夏天,GAI永遠都忘不了。
彼時,他蝸居在GO$H充當工作室的20平破公寓裡,睡覺打地鋪,早晚吃盒飯。為了生計他不得不離開重慶,去另一座城市打工。離開那天,一起做音樂的兩個兄弟送他到朝天門廣場。
雨下得很大,嘉陵江霧氣瀰漫,GAI拎著兩個巨大的編織行李袋,哭著走的。
在今年《我是唱作人》的節目後臺,GAI和張藝興講起那些年在重慶的生活:「我很想做音樂,但是我很餓。」
但自從在2017年贏得了《中國有嘻哈》總冠軍後,GAI再也沒有挨過餓。
成名後的第一個春節,像大多數有錢人一樣,他帶老爹老媽去三亞過年,吃最好的餐廳,住最好的酒店,一切都得是最好的。
據他說,爹媽第一次看到大海,像個小孩一樣,60多歲的父親雙手張開在海邊轉圈,他從來沒見過父親那樣。
看著這一幕,GAI「特別幸福」地笑了,笑著笑著他又哭出來了。
蒙著眼睛走
GAI的幸福指數似乎總是跟錢密不可分,很長一段時間,他的微博名都叫做「GAI爺只認錢」。
如今GAI爺不差錢了,也不再只認錢了。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他的微博名稱從「GAI爺只認錢」變為「超級無敵GAI」,再改成「GAI周延」——2018年參加節目《歌手》時公司讓改的,理由是湖南衛視總@一個只認錢的人不太合適。Gai接受了,「確實不好看,太功利化了」。
從diss一切、反叛一切的地下嘻哈客走向主流舞臺,GAI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這招致了兩極評價:一方面有人誇他棄暗投明,一方面有人罵他做了舔狗。
GAI總在重複著「真香定律」。
當年初出茅廬時氣焰囂張,喜歡歪嘴說話:idol別來沾邊!真的永遠是真的!
▲ 《中國有嘻哈》節目截圖
打臉來得迅猛。當他和流量idol代表張藝興上了同一檔節目,不僅相談甚歡,還愉快地接受了後者送給他的beat。再次被問及對偶像的看法,Gai給出了兩個字:羨慕。
GAI似乎很早就預知到自己的這種轉變,也很在意別人怎麼看這種轉變。剛出名時他發了一條微博:「如果你覺得我變了,你可以來我面前比個中指試試,我給你最想要的答案。」網友紛紛用中指表情給他留言,被他一個個拉黑。
在一支mv的錄製現場,他觸景生情,抓住好兄弟Brige,問:「兄弟,不管我們以後變成什麼樣子,你還會跟我在一起嗎?」
▲ GAI與Brige
某種程度上,Bridge不願意向主流妥協。由於拒絕處理掉他的髒辮,他放棄了登上《快樂大本營》的機會。但GAI不一樣,他永遠努力地適應著新的環境。
他說,他有一種本能,環境什麼樣子,他就能變成最適應的樣子。
在《天天向上》出場時,他沒有得到開場介紹,還被DJ捉弄了一把,看起來像個毫無攻擊性的素人。但他表示享受整個過程,甚至有點不敢相信身邊站的是汪涵。
從地下到地上是兵荒馬亂的,會火星球的紀錄片裡,GAI被突如其來的名聲搞得十分狼狽,他在電話裡吼:「姐姐你放放心心的,能不能少去關注這些網絡上的事情!姐姐我比你現在都累,這些都是你沒經歷過的,我也沒經歷過!」
真正意識到自己「走起來了」,是第一次直面真金白銀。經紀公司打給他第一筆錢,他把其中的四十萬取出現金,那天下午他把這些錢整整齊齊地碼在桌子上,看了很久。
他給媳婦兒買了一個戒指,剩下的用袋子裝起來,全部給了爹媽。
「我有有文採的一面,我也有兇猛的一面,現在我知道哪一面會讓我掙錢,我就讓你看哪一面。」
「兇猛的一面」深埋在他針鋒相對的骨子裡。對於那些曾經跟自己有beef(說唱歌手之間的矛盾)卻突然貼過來的人,他不客氣地說:「你離我遠點。」夾著髒話。
以前看誰不爽就約出來打一架,處理問題的方式帶著強烈的社會色彩。現在他試圖讓自己更體面,新歌《蒙著眼睛走》裡這樣反擊:real man活在地下,發言一個比一個猛,大部分都不值錢,所以才說千金不換。
「我不想在地下那個臭水溝裡,拿著所謂的自己有個性來當藉口,說成自己不願意去被別人改變。我一點都不懷念地下,我只懷念我那幫兄弟。」
顯然,GAI深知這個社會的叢林法則,被嘲諷的時候,他不再發火,只要轉身看看銀行帳戶,立刻就能平靜下來。
GAI從山中來
1921年夏天,胡適到北京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婦送給他一盆蘭花草,歡歡喜喜地帶回家,讀書寫作之餘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沒能開出花來,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了一首小詩名叫《希望》:「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小詩後來被譜成家喻戶曉的民歌《蘭花草》,混跡街頭多年的GAI對這首灑水車標配曲目情有獨鍾。
在《我是唱作人》的舞臺上,他改編了這首歌:「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家中無富貴,口袋無財寶。寒風終刺骨,勤為好仕途,博得明月出,用蘭花換錦服」。
他把蘭花草比作天賦,蘭花換錦服,是GAI兩手空空時最現實主義的生存哲學。
如今蘭花換來了穿不完的錦服,GAI覺得自己好比電影《夏洛特煩惱》裡的夏洛,一夜飛黃騰達,就像一場還沒醒的夢。但從某種程度上,GAI的故事更像開心麻花的另一部電影《羞羞的鐵拳》,失意的拳手上山拜師,歷經萬苦,學成下山,打怪升級。
「下山去,下山去,揮手告別好兄弟,用心聽,用力記,背後是山城烙印。」
儘管被一些人說成「嘻哈文化的背棄者」,但GAI從來沒有背棄過自己的山城烙印。
山城是重慶的別稱,這座極具魔幻氣質的城市還被稱為霧都、渝都、橋都,面朝長江的公共廁所傾瀉著七葷八素的底層驕傲,隨處可見的老油火鍋翻滾著熱火朝天的過往。
碼頭文化曾是重慶的標誌,清末民初盛行一種叫「袍哥會」的民間幫會,幫內儘是歃血為盟的江湖之輩,當袍哥的一些「黑話」逐漸演化成川渝方言時,就不難理解為何重慶的風土人情中,常帶有一種毋庸點破的江湖氣息。
因此同樣不難理解的,還有GAI身上那股地頭蛇般躍躍欲試的腔調。
重慶還被嘻哈客們稱作「重特蘭大」(取自美國嘻哈之都亞特蘭大),這裡孕育了眾多說唱廠牌,成為中國說唱文化的一大重鎮,其中一個名叫GO$H的廠牌,以其兇狠的trap急速擴大著自己的影響力。
▲ GO$H主要成員與潘瑋柏
出名前,GAI是GO$H廠牌的大哥。
江湖人講道義,重兄弟,在GAI的世界裡,除了父母之外,兄弟排在第一位。他把GO$H紋在左臂上,為了支持兄弟的獨立設計,把「力」字紋在脖子上。
走起來之後,他喜歡在每首歌開頭加一句「嘞是霧都」,那是屬於GO$H和山城的精神口號。
與大部分有「正經職業」的rapper不同,GAI摸爬滾打在社會最底層。他本名叫周延,在四川內江長大,十幾歲開始混社會,道道疤痕訴說著這段不願被提及的過往。
GAI從小唱歌好,被兄弟拉著一起來到重慶組建廠牌,也正是在重慶,GAI的江湖說唱和說唱江湖,開始相濡以沫。
重慶沒有人脈,找不到工作,他過了很長一段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日子。最難的時候父親生病,他厚著臉皮把買beat的500塊押金要了回來,在圈內許久抬不起頭。
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去投靠老相識,飯局上陪笑臉,一杯酒精下肚醉顛三倒四,蹲在地上用雪碧澆頭,邊澆邊哭:「我就是這麼的真。」
後來GAI找了份在夜店做MC的工作,靠沒什麼技術含量的喊麥給客人帶動氣氛。上一天班有一天的錢,一天500。錄製《中國有嘻哈》節目期間,他回重慶休息,還去工作了一個禮拜。
在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裡,你能看到這一幕,GAI像所有夜店MC一樣,穿梭在迷亂的人群中,拿著麥克風喊「穿得少的妞站高點」。
出了夜店,他卻梗著脖子:「活著真他媽難,挺人格分裂的,因為這個地兒,實話,真土,是真low!low你知道嗎,low!」
▲ 紀錄片《川渝陷阱》
但即便如此,在當時還沒變成GAI嫂的王斯然眼裡,GAI非常上進。很少聽到有人用「上進」來描述一個夜店MC。
「其實他不喊那麼好,也可以每個月拿固定的工資,但他就是喊得很認真。」GAI還拿過夜店的全勤獎。選秀奪冠之後,他回到那家酒吧幫忙唱了幾天,也是一天500,他把老闆當作恩人,他覺得最難的時候,是這裡接納了他。
每當夜幕降臨,嘉陵江就會被兩岸的燈火點亮,GAI喜歡花5塊錢坐上輪渡,沿江欣賞這座留住自己青春的城市。
在紀錄片裡,Weschen問他最想要什麼。
GAI說,想有一個自己的家。
「你覺得這裡不屬於你的家麼?」
「屬於了現在,現在屬於。我不是重慶人,但我愛重慶,我比誰都愛重慶。」
他有些哽咽,立刻轉身把臉埋進嘉陵江的夜色裡。
「日為鍾,月為弓,勿忘茅屋有寒冬。」《蘭花草》裡這樣唱。
天將降大任
偉大,現代人很少用這個詞形容自己,但GAI會。
「我長得不好看,但那並不妨礙我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我想名垂千古,我想在我死之後我所有的資料都會成為歷史文獻,人們知道我家在哪,我爸媽是誰,我爺爺是誰,我埋在哪。」
GAI說,他一直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儘管話裡多少有點倖存者偏差,但那股子「抬手摸得到天」的自信,又總能刺激到聽者。
邊玩音樂邊唱酒吧那幾年,過年回家總被數落:你今年25了,26了,27了……是不是應該考慮換一個工作,回來開中巴車,或者找個正經門面上班。
GAI勸父親說:「你別著急爸,我不可能永遠是你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對夢想尚存希望的成年人,生活總是很艱難,當極度自我的Gai在得不到他最在意的尊重時,就會變成一個大麻煩。
GAI曾因打客人被夜店開除,理由是客人在他下臺時對他比中指。那人也許只是為身邊的朋友顯顯威風,GAI不管,二話不說就動手了。
曾有中年婦人給他倒了一杯紅酒,喝光就可以拿走2000塊錢,他反手打翻酒杯,「你他媽誰啊?」他堅持認為自己是從酒吧領工資,而非陪酒賺小費的賣唱者。
Bridge覺得,GAI一直在與命運纏鬥,他身上有一種衝破結界的渴望。
說唱歌手普遍有地下情結,絕不會參加選秀節目,當2016年《中國新歌聲》給GO$H發出邀請時,Bridge等人都拒絕了,只有GAI接受了。
GAI想要往地上走。盲選那天,他自信至少會有一位導師衝下來,但最後沒有一個人轉身。
當時汪峰這樣點評他:「你的歌聲裡只有憤怒。」他立馬就炸了,他喜歡汪峰,在酒吧唱得最多的就是汪峰的歌,但現在汪峰說他不會唱歌。
他感到對不起遠道而來陪自己參賽的父母。他陷入自我懷疑。他想到過自殺。但他最終沒有勇氣。
他還是儘量自洽了,為此寫了一首《垃圾話》諷刺自己:「要跳樓請選高層,不然我怕你摔不死。」
▲ GAI發布的微博
到節目播出時,他又開始期待起來,即使被淘汰,還能露個臉,他這麼想。
GAI開始在微博上天天發:「我的節目要播了,你們等明天晚上。」連續說了四次,節目也沒播他,後來GAI默默地把那幾條微博刪掉了。
參加《中國有嘻哈》是自然而然的事,即便許多rapper對節目修改歌詞不滿,但GAI沒有說任何不好的話:「它在幫助中國Hiphop找一個點,讓rapper們保留性格的同時,也讓大眾能夠接受。其實他們都挺辛苦的。」
與大多數標榜叛逆的rapper不同,GAI很少擰巴,他能很快想通一些事情當中的利與弊,並說服自己。
在比賽中,他遇到了說唱會館的Ty,此前他和說唱會館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放過狠話約過架。但那天,他迎了上去想要與Ty握手。
結果可想而知,Ty很不屑地把他的手打開。在場很多人感覺局面要失控了。但GAI一點也不覺得尷尬,他笑著把臉湊過去,對Ty說:「別給臉不要臉」。
最終《中國有嘻哈》奪冠讓GAI拿到了100萬獎金,在他此前的生活裡,他從未想像過這筆數字,這足夠讓他在重慶買一套房子,有一個自己的家。
但GAI最後決定把這筆錢捐出去,他說:「我這一輩子,能掙的絕對不止這100萬。」
GAI很能認清現實,也懂得如何左右逢源,他從不掩飾向上爬的姿態。
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出現,正在改變中國說唱的歷史。
等一個逆境
「你覺得我們被馴化了嗎?」GAI這樣問搖滾老炮鄭鈞。
鄭鈞說:「我們企圖被馴化,但是內心的旗幟還在。」
GAI聽後一臉若有所思。
GAI對搖滾的黃金年代充滿嚮往,把竇唯奉為自己的精神偶像。
「你知道竇唯最厲害的是什麼嗎?他在他最輝煌的那個時刻,說我什麼都不要了,你能想像一個人是怎麼做出這樣選擇的嗎?」GAI常常反問別人。
竇唯千金散盡的行事風格讓GAI著迷,自己難做到,所以他崇敬竇唯。但至少在音樂上,他可以有自己的野心。
嚴格來講,中國並沒有真正的嘻哈文化,這種與金錢、暴力和性緊密結合的音樂,沒有能夠紮根的土壤。GAI自己稱它為「舶來品」。
帶著底層驕傲的男人在獲得世俗意義的認可後,責任感就會陡然上身。GAI要「把舶來品變成中國自己的東西」,想要讓說唱走起來,「首先得讓大家知道什麼是說唱」。
以這個理想為底色,用說唱歌頌主流,似乎就說得通。但不能忽視GAI的江湖說唱自帶「忠孝禮義」民族情結,可以順利過渡到宏大敘事,演變成國風說唱。
他唱歌喜歡用方言,雖然一度被圈內嘲笑為山歌,但其傳統的民歌腔調和意境深遠的歌詞,符合中國審美,也很容易使聽者洗腦,比如「老子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人生漫長我勸你好生走路」……
你不得不承認,這是嘻哈在中國的一次成功出圈,GAI是個精明人。
因此相比於技巧,GAI更看重音樂性,相比於玩速度,GAI更看重聽的人是否聽得懂:「你在中國玩說唱,你先讓人家聽清楚再說。我一樣可以玩快的,但那不是我最想玩的,要玩速度,你去練田徑去。說唱又不是體育。」
在大眾審美和創新性之間,GAI也選擇各舍一半,不會為了追趕潮流去創作年輕人喜歡但他們爸媽跟不上的音樂,不會寫大眾太熟悉的東西。
但GAI不僅僅想當一個rapper,他想成為一個標杆。「凡是看過我演出的人,都會記住我,而且把我跟他們(其他rapper)區分開。GAI是GAI,說唱歌手是說唱歌手。」
他開始嘗試新的風格,「如果不是公司拉著,我現在可能已經是個RNB或者搖滾了。」
如今唯一困擾GAI的事情,反而是生活太順利。
▲ GAI與妻子王斯然
父母過上了優質的老年生活,女友也變成了妻子,他擁有了最想要的家,卻越來越收不到來自生活的反饋。
過去,他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市井和困頓的生活,現在,創作的最佳土壤「逆境」,已經成為一種稀有物品。
他每天健身、減肥、定量抽菸,也堅持創作,他將之視為一種自律,以便「逃離舒適圈」。
GAI多次表示,自己在坦然地等待一個逆境,因為生活總會有它不如意的地方。
「世界太大了,要把自己想得渺小一點。」他有時也會有謙遜的一面。
有時也會懷念一下過去,「希望十年後的我和十年前的我一樣,不要被這個浮誇的世界所腐蝕。」
但這種懷舊情緒,可能僅限於創作領域了。說完這些話他會立刻猖狂地笑起來:「還好我走起來了!」
畢竟,GAI爺只認錢。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GAI周延
參考資料:
1. 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
2. 會火星球GAI專訪:想成為竇唯那樣的人
3. 騰訊娛樂GAI專訪:說唱圈沒有誰值得我懟了
4. 橘子娛樂GAI專訪:大家在我頭上套了很多詞,我不是明星
5. 人民網專訪GAI:想成為一個傳奇
6. 泡泡專訪GAI:希望得到認可和尊重
7. 人物《孤膽惡棍:Gai和他的說唱江湖》
8. 人物《Gai:認清現實才能左右逢源》
9. 鈦媒體《GAi帶著中國風說唱捲土重來》
10. 貴圈《GAI爺從良》
11. 新周刊《Gai:遵循別人的規矩,那不是我的規矩》
十點人物誌原創內容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原標題:《當GAI爺有錢之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