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畫報 作者:陳典宏、彭仁皆等
冬雨後的廣西桂北腹地,陰冷潮溼,寒風颳在臉上,透心涼。12月13日上午8時,陸軍特種作戰學院某野外訓練場,60餘名來自陸軍多個特種作戰旅的傘降技術骨幹集結完畢,等待登機指令。
「氣溫2℃,風速5米/秒,雲層中有霧氣……」10分鐘後,氣象站通報實時氣象條件,建議暫緩行動:低溫增加了傘降隊員空中操縱的難度,高風速對著陸地控制影響大,雲層中帶霧氣會干擾隊員視線,造成心理壓力……
「越是惡劣天氣,越能出其不意,險中求勝……登機,預定投放時間不變!」緊張商議後,指揮部決定按原計劃實施傘降。鐵翼飛旋,戰機騰空而起,直奔預定投放地域。
8時30分,隨著引導員一聲令下,隊員們果斷躍出艙門,朵朵傘花競相綻放。
此次傘降骨幹培訓班實跳訓練,共有圓傘、翼傘等3種傘型,高度在400米、800米、1300米不等,目的是為了錘鍊傘降骨幹在惡劣環境下遂行多樣化任務的實跳能力。
「嘣!」特戰某旅小隊長梁龍慶躍出艙門後不到5秒,一陣旋風引發了手臂翻轉,撞擊到備份傘袋。一聲轟響,胸前的備份傘被意外打開,霎時間,他果斷抱住已被氣流衝開的備份傘,避免了險情。
「主傘正常打開的情況下,備份傘意外打開,極有可能出現兩傘相繞的情況。」地面引導的該院空降空投教研室主任王百萬心裡捏了一把汗:「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反應,化解險情,說明隊員的訓練基礎紮實,心理素質過硬。」
據了解,為提高學員在加速墜落狀態下保持平衡姿勢、處置緊急情況的能力,該院在完成離機平臺、吊環、操縱等常規訓練課目的基礎上,前期開展了系統的風洞訓練,通過模擬高空墜落環境和各種可能出現的特情,全面鍛鍊學員的身心素質和臨機應變能力。
傘花綻開。
作者:陳典宏 彭仁皆 胥春龍 蔡 甫
編輯:李三紅 於海洋
校對:閆鳳梅
編審: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