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龍城寨:犯罪者的天堂,寨內居民自治

2021-01-09 觀妙識微

即使身在人口密度很高的中國,可能也很少會有人能想像一塊面積僅僅只有2.8公頃的地方,居然居住著三萬多人。

這地方內地人可能不清楚,但是香港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就是香港的九龍城寨。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說起九龍城寨,幾乎就是香港罪惡的代名詞。在很多外人的眼裡,九龍城寨就是一座魔窟,充斥了暴力、犯罪,但是對於生活在九龍城寨的人們而言,他們只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的活著。  

魔窟的歷史

九龍城寨位於香港九龍城的東北部地區。據歷史記錄記載,早在宋代就已經有雛形,當時是一個駐軍哨所,用來看管官家的鹽廠。

鹽在古時候不像現在那樣隨處可見又那麼便宜,工業化製鹽發明以前製鹽成本很高,鹽可以賣得很貴,在商人和朝廷眼裡,都是一塊肥肉。

鹽的買賣都被官府牢牢的掌控,倒賣私鹽是重罪。但是鹽的利潤實在過於誘惑,所以仍有不少人鋌而走險,因此鹽廠需要派士兵駐守,以免有人偷盜官鹽。

而數百年以前,也沒有人能夠想到,這麼一個小小的哨所,日後居然會發展出赫赫有名的「九龍城寨」。

1842年,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籤訂,根據條約的內容,香港島和九龍島將被割讓給英國政府管轄,但是九龍城寨的管轄權仍然歸清廷,可以看作是清廷的一塊飛地。於是,原本的一座普通哨所,一下變成了中國的邊防前線。

既然有了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清政府當然不能坐視不理,於是對其進行了多輪的擴建,並在外側加築了城牆。

這樣慢慢的,原來的小哨所的變成了一座保家衛國的「邊疆」城寨,駐守在裡面的都是可愛的邊疆戰士。九龍城寨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中,井然有序。

混亂起始於清廷覆滅之後,中國由此進入了長期的動蕩時期。北伐戰爭、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接踵而至,在整個中國大地的內部在翻雲倒海的時候,沒有人會去關注一個小小的邊疆城寨。

九龍城寨裡早已沒有駐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一直處於無人管轄的政府真空狀態,於是慢慢也就變成了罪犯的避難所,有些人犯了事,就選擇逃往九龍城寨避難。

日本佔領時期,日軍接管了九龍城寨,為了修建一些工程把城寨的全部城牆都拆毀了。1945年日本投降退出香港後,九龍城寨再度變成了真空。

於是原本的很多露宿者又開始入住九龍城寨。曾經在1948年,當時的英國政府看見九龍城寨如此混亂,決心整頓,但是沒等開始,就遭到了城寨裡居民的拼死抵抗,最後不得不放棄。

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又有大批不明所以的戰爭難民跑到了城寨。城寨的人口在混亂中急劇成長。

最初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城寨不過駐軍500,到了1947年,人口已經超過了兩萬,而到了1987年,據統計人口超過三萬。

北京論人口密度已經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城市,而在九龍城寨面前則是小巫見大巫,它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現在的80倍。

它的管轄歸屬問題一直處於模糊狀態,最終變成了三不管。

魔窟的建築

九龍城寨內,人們為了自己的生活的便利,在原本還算整齊的城寨裡,錯亂橫生的蓋了很多新建築。

說是新建築,其實就是隨心所欲的違章建築,完全沒有統一的規劃,也根本不需要什麼設計圖紙,只要有工具材料,怎麼方便怎麼蓋。

數十年如此自由的違建累計起來,導致城寨的結構複雜到好像一個多維空間,宛如一個頹廢的未來科幻世界。

站在九孔城寨裡面看它的結構,可以讓建築師懷疑人生,居然還能有如此複雜的建築。

城寨裡不同的樓道會打通,有的樓層出門就是街巷,有的樓層往上走,卻走到了別家的地下室,還有的樓層,想去地下室,一不小心到了別人家的天台。

不同的樓層莫名其妙的連通著,不同的房間也莫名其妙的連通著,一切都沒有規律可言。

因為狹窄,城寨裡見不到太多陽光,混亂的巷道幽暗陰森,不熟悉的人走在城寨裡的巷道上,只會覺得仿佛置身於恐怖片中一樣,隨時隨地會有什麼嚇人的怪物突然出現在眼前。

建築混亂不堪,那麼生活條件如何呢?可以想像只能是同樣的混亂不堪。城寨裡既沒有自來水,也沒有一口乾淨的水井,人們必須徒步去外面把水接回來把水缸蓄滿,才能正常生活。

電力雖然供應不足,倒是通了,但是肆意拉扯的電線和老化的各種設備都在那明晃晃地告訴人們,到處都是火災隱患。

很多房間連窗戶都沒有,終日不見陽光,有電的時候還好,燈光雖然昏暗,但是還能活動,沒電的時候那是一步也不敢抬,隨便一走動就不一定會碰倒些什麼。

還有很多危房,任誰也不敢住,卻誰也不敢動,怕萬一動了就牽一髮而動全身,不知道禍及多少間屋子。

四處揚著的灰塵以及遍地的垃圾,似乎已經成為九龍城寨的名片。整個九龍城寨除非去天台,否則是呼吸不到一口新鮮空氣的。

魔窟的生活

因為九龍城寨處於三不管狀態,這裡成了罪惡的溫床和犯罪分子的天堂。有不少幫會組織在這裡有據點,並逐漸控制了城寨的管理。

九龍城寨裡住的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做什麼的都有,還有各種躲藏在這裡的罪犯。

同時,因為有各種幫派勢力也駐紮在這裡,即使是大白天,香港警察也不敢輕易踏入這裡,進來了一不小心就出不去了。

但即便如此,城寨內的生活秩序卻並不像它的建築所呈現的那般糟糕,寨內居民自治。

雖然沒有政府管理,但是那些入住的幫派人士、熱心的社工居民以及一些傳教人士,在某些方面替代了政府的作用,他們在城寨裡共同承擔著「政府」一樣的管理角色。

通過這些人為大眾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人們的生活雖然混亂,但基本的秩序還是可以維持。在城寨裡,有專為孩子修建的幼兒園和小學,為老人建立的活動中心和養老院。

對於一些生活不便的孤寡老人,更有社工會主動上門幫助。另外其他各種生活設施也應有盡有,從歌廳到飯店到牙醫,這裡幾乎囊括了人的一生所需要的一切便利。

在城寨裡,甚至有專為孩子修建的幼兒園和小學,為老人建立的活動中心和養老院。而對於一些生活不便的孤寡老人,更有社工會主動上門幫助。

對很多城寨內的居民來說,儘管生活環境非常惡劣,但是生活狀態卻十分安定。但無論如何,九龍城寨仍然是香港最混亂的地帶,被人們冠以"人間魔窟"之名並不冤枉。

轉眼來到1988年,中英政府達成香港回歸協議,其中雙方一致同意拆除九龍城寨。對於城寨內數萬的居民,則一部分遷居到公屋、一部分遷居到臨時住所。

但這件事情竟然沒有得到所有人的同意,有些老人一屁股坐在門口,堅決反對拆除九龍城寨。

然而再多抗議也沒有影響政府的決定,1993年3月,當時的港英政府一聲令下,開始徹底拆除九龍城寨,解決這個拖沓了許久的「魔窟」。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這些人會不想離開九龍城寨這麼髒亂差的地方?去生活條件更好的地方不好嗎?

這是因為九龍城寨其實是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的一個縮影,這些人對九龍城寨的回憶永遠不會是破敗的房子和骯髒的環境,反而是鄰裡街坊之間的友愛互助。

九龍城寨一旦拆除,想在高樓大廈裡再找一個如此溫馨熱鬧的社區,恐怕不太可能了。其實我國現在在城鎮化的過程中也面臨著這個問題。

大量的封閉式小區導致社區內小區間的溝通交流變得困難,同一小區內,不少人可能隔壁房號住沒住人都不知道,鄰裡之間變的日益冷漠。

雖然這是城鎮化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之一,但是如何讓這個副作用對我們的社會影響最小是值得我深思的問題,也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人間魔窟「九龍城寨」:警察不敢進入,城寨居民成立「自治政府」
    九龍城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時候九龍城寨只是一個防衛外敵的據點。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898年,英國和清政府籤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九龍被強行租借,但九龍城內駐紮的中國官員與士兵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這張照片是1908年的九龍城寨,圖片來源香港歷史檔案館。
  • 魔窟"九龍城寨",犯罪者天堂:英國政府不想管、港英政府不敢管
    城寨內沒有乾淨的水井,居民必須徒步運水回來,極不方便;電力嚴重供應不足,處處都是火災隱患;房間內沒有窗戶,到處都是灰塵,除非登上天台,不然根本無法呼吸任何新鮮空氣。  毫無疑問,九龍城寨是香港的一塊"傷疤"。由於管轄歸屬問題,香港皇家警察無權進入城寨管理,後期對於管理權更是爭執不斷。
  • 人間魔窟九龍城寨:城寨居民成立「自治政府」,警察不敢輕易進入
    九龍城寨是港英殖民時代的一座圍城,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時候九龍城寨只是一個防衛外敵的據點,直到道光年間清朝才再次依山建城,歷時5年,終於建成了一個寬220米,長119米,高約6米的九龍城。這張照片中就是清末的九龍城。
  • 人間魔窟九龍城寨,歷史上的三不管地帶
    可清政府也無意行使對九龍城寨的統治權,因此這裡進入了無政府狀態,維持了幾十年。1930年,九龍城寨內共有居民500人左右。香港淪陷期間,日本推倒了城牆,有些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以及逃犯紛紛湧入九龍城寨,到了戰後已有居民2000人。雖然在二戰後,英國人重返香港,但並不想管理這塊成為貧民窟的「中國飛地」。而國民政府更是不願接手這個毫無價值的地方。
  • 香港九龍城寨老照片:被稱為「人間魔窟」,大白天警察也不敢進入
    【夜幕下的九龍城寨】香港九龍城寨,又稱九龍寨城,它位於九龍東北部,啟德機場附近,如今早已拆除。曾幾何時,這裡是香港最邪惡的地方,屬於「三不管」地帶,是黃賭毒的天堂。【惡劣的住宿環境】毫無疑問,九龍城寨曾是全香港最骯髒、最醜陋、最混亂的黑暗地帶,是香港的一顆大毒瘤,甚至有人稱這裡是「人間魔窟」。由於是犯罪者躲避的天堂地帶,亞洲很多大毒梟躲藏這裡,結果大白天裡連警察也不敢輕易進入。【黝黑的走道】1899年,英軍將九龍城寨裡的清軍和官員趕走,結果九龍城寨一度成為空城。
  • 香港 |九龍城寨 VS 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城寨,是了解香港歷史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標。
  • 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只6英畝大,約2.7公頃,曾是一塊被英國割佔而仍是中國行使領土主權的地方,身份非常特別。原來在《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議定,中國官員仍可駐紮九龍城內,並保留附近碼頭以便往來。城寨因此成了「界中之界」。但實際上,清朝、國民黨時期和解放後,中國都未在此治理;英國雖不斷覬覦,都無法得逞。結果城寨成了「三不管」地方,寨內藏汙納垢,環境惡劣。歷史
  • 在香港九龍城寨,大清一直「活」到了1993年
    香港的九龍城寨,被英國以及民國時代遺忘的地方,「大清」就像隨風飄落的蒲公英,在九龍城寨落地生根,與當時的英屬地香港「毗鄰而居」。 隨著《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籤訂,新界被英國強租,當時雙方約定,清政府官員可在城寨內駐紮辦公,可到了1899年,英國在接管新界之後,英軍便對清政府的官兵進行了武裝驅散,城寨就這樣被一度荒廢。
  • 消逝的九龍城寨……有些罪必須永遠埋葬
    龍寨城(俗稱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期的一座自治圍城,雖然它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但真正為人熟知的時期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當時由於清廷興建的城牆被日軍拆毀,讓許多無業的露宿者有機會進駐。後來因為複雜的政治問題,九龍城寨變成一個中國政府不能管、英國政府不想管、香港政府不敢管的「三不管」地帶,從此淪為罪惡溫床,色情場所、賭場、鴉片館、海洛因館林立。
  • 失落的樂園,帶你探尋傳奇而又神秘的香港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已經成為了歷史,93年拆除,95年改建成了公園,讓我們已經無法在現實中再目睹這個傳奇的真實面貌,26000平的城寨生活了近50000人,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其錯綜複雜的地形成為了犯罪者的天堂。其獨特又神秘的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眾多遊戲影視創作者的目光。只要見過它的人就無法不把它加進自己的創作之中,這就是九龍城寨的魅力。
  • 昔日香港最大的貧民窟——九龍城寨(圖)
    昔日的香港最大貧民窟——九龍城寨,面積只有大約2.5萬平方米,居民人數一度達到3.3萬,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九龍城寨所在地最初是中國的一個軍事堡壘,1898年新界租給英國後變成一座圍城。隨著時間的推移,港英政府越發無法忍受九龍城寨的繼續存在,拆除九龍城寨的計劃最終浮出水面。最後,港英政府出資27億港幣作為居民的補償款。1991年,居民開始撤離,拒絕離開的人被強行驅逐。
  • 歲月留痕——九龍城寨的香港記憶
    九龍城寨:一代香港人心中的集體回憶。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於1993年被拆除。九龍城寨只6英畝大,約2.7公頃,曾是一塊被英國割佔而仍是中國行使領土主權的地方,身份非常特別。
  • 香港的「九龍城寨」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不語卻知心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香港的「九龍城寨」。英國人於1841年佔據香港的時候,中國人早就在港口的另一邊建造了一個帶圍牆的要塞。這個要塞是作為帝國哨所建造的,以便監督宋朝(9601297)的食鹽貿易,據說它也是南宋皇帝在1277年躲避金人入侵的臨時所。
  • 史上最大的魔窟——香港九龍城寨
    城內的主要道路有幾條:龍津路都對準城門口的津梁,是九龍城寨內最古老的街道。大井街算得上城寨內一條老街,還沒有城寨的時候就已經有這條街。大井街因為有一口大井而得名,以前是整個城寨最主要的水源,後來因為霍亂肆虐被封住了。
  • 香港神秘的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
    你可能無法想像在繁華的香港居然存在過一個如此黑暗骯髒的地方,現如今賽博朋克文化已經成為遊戲以及影視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作品大多都參考了香港的著名城區——九龍城寨。九龍城寨是原清政府駐紮在香港九龍的一處哨所,1842年南京條約籤訂後
  • 九龍城寨:香港的貧民窟是這個樣子
    小編最近被一部遊戲洗腦,那就是由胖布丁出品的遊戲:《南瓜先生2:九龍城寨》。這款遊戲的背景設定在香港的九龍城寨,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解謎遊戲。「要命的話,這輩子不要踏入九龍城寨一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香港,九龍城寨是罪惡的代名詞。這裡的獨特環境,更是成了許多犯罪電影的靈感所在。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而之前生活在這裡的人和故事,便也宛如人間蒸發了一般。人們現在對九龍城寨的印象都是來自於被拆之前GREG 的攝影作品《罪惡之城》。
  • 香港九龍城寨鬼媽媽煮飯事件
    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1995年8月於城寨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八十年代初期,當時九龍城寨未拆除的某個夏天,城寨內的某棟樓傳出惡臭味,由於城寨內環境本來就惡劣,裡頭的魚蛋工場總是傳來臭味。順嘴提一句九龍城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官方鹽場,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清朝政府於1847年擴建該地為九龍寨,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遙相望。
  • 香港九龍城寨鬼媽媽煮飯事件!
    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1995年8月於城寨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八十年代初期,當時九龍城寨未拆除的某個夏天,城寨內的某棟樓傳出惡臭味,由於城寨內環境本來就惡劣,裡頭的魚蛋工場總是傳來臭味。順嘴提一句九龍城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官方鹽場,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清朝政府於1847年擴建該地為九龍寨,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遙相望。
  • * 香港九龍城寨鬼媽媽煮飯事件
    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1995年8月於城寨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八十年代初期,當時九龍城寨未拆除的某個夏天,城寨內的某棟樓傳出惡臭味,由於城寨內環境本來就惡劣,裡頭的魚蛋工場總是傳來臭味。順嘴提一句九龍城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官方鹽場,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清朝政府於1847年擴建該地為九龍寨,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遙相望。
  • 記憶香港——九龍城寨的內部與消失
    1993年3月23日,有著153年歷史的九龍城寨就消失了。在這期間九龍因為三不管,成了三教九流,龍蛇混雜之處,有著不少傳奇。九龍不僅是軍事要地,還是交通樞紐,曾經有5萬餘人的城寨在1899年驅逐清軍後到1993年間,港英政府三次想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