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米家電飯煲,相信各位看官已經聽得耳熟能詳了,賣到日本的網紅飯煲名氣不是蓋的。但是對於米家電飯煲的『烈焰鐵釜』內膽,你了解多少呢?是否還停留在性價比高的階段?今天帶你真正走進『烈焰鐵釜』內膽,注意,它可一點兒都不簡單!
我們都知道內膽是電飯煲的核心,能不能煮出一碗好的米飯,內膽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材質的內膽才能稱為好的內膽呢?據小編了解,純米科技在選擇內膽材質上,選用了高成本的灰鑄鐵材質,這是要放棄高額利潤的節奏嗎?懷著這個疑問,小編採訪了純米科技的內部人員,原來其中』用意深遠『,據內部人員介紹,早在純米科技初創時期,針對內膽材質的選擇,其研發人員就曾經有過深刻的討論過。
千難萬阻,只為初心
因為當時市場上流行的高端電飯煲內膽材質是鈦合金材質內膽,就是由8層鋁鈦合金製造的,它的高速傳熱性和耐腐蝕性比較好。於是有人提議選擇鈦合金材質內膽,原因是當時已有很多高端品牌採用這種材料,其質量可見一般,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製作成本相對低下,利潤空間非常巨大。而其他小部分成員也有推薦紫砂材質的內膽,不過這種內膽因為導熱性比較差,很快就被Pass掉了
然後又是一番狂風暴雨,最後快要敲定為鈦合金材質時,一個人默默舉起反對旗子,為什麼不選擇在工業上備受寵愛的灰鑄鐵作為內膽的主要材料呢?此話一出,又是一大波唾沫星子,雖然灰鑄鐵的耐磨性、抗壓性、減振性比較好,但是它貴啊!它成本高啊!雖然它內含的片狀石墨有很好的導熱性,但是它……貴啊!可是反過來講,雖然灰鑄鐵成本高,但是它的耐磨性、抗壓性、減振性、導熱性好啊,所以它值啊,純米就是要做最好的電飯煲,所以採用的內膽也一定要是最好的,於是灰鑄鐵就這樣被寵幸了。
69不單單是個數字
內膽材質敲定後,後面的製作就順利多了。等等,是順利,不是便利!因為它的製作過程十分繁瑣,從原材料的選擇開始,採用 3.3斤灰鑄鐵,14道鑄造開模,8道 CNC切削打磨,11道搪瓷高溫燒結,6道熱噴塗,30道粉體噴塗,共經過69道內膽工序才製作完成,經手一掂量,就足以感受到純米的誠心!
從選擇高成本灰鑄鐵材質,到69道匠心工藝打造,純米的『烈焰鐵釜』內膽在烈焰中而生,其導熱性、蓄熱性、耐磨性、抗壓性、皆取得滿意的戰果。然而推入市場後,依舊免不了受到爭議,有不少人將『烈焰鐵釜』內膽拿來與市場上其他產品進行比較。
比鐵,比不過灰鑄鐵
市面上很多的電飯煲內膽採用的都是普通的圓形平底設計,與烈焰鐵釜內膽的廣淺碗狀設計相比,普通的圓形平底內膽的受熱面積較小,沒有廣淺碗狀的內膽熱量傳導高效。
也有不少人同樣打出灰鑄鐵內膽在市場博噱頭,但其實真正的灰鑄鐵卻沒有幾個。比如,某款電飯煲產品以灰鑄鐵材質自稱,但其實是以鋁合金材質打造的,含鐵不到10%,而真正的灰鑄鐵內膽,含鐵量高達80%。
總而言之,米家電飯煲的灰鑄鐵雖然一直被比較,但從未被超越過。從『大浪淘沙』中被發現,在烈焰中孕育而生,灰鑄鐵材質的『烈焰鐵釜』內膽從來都不簡單,做出的米飯味道自然受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