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4月8日電(楊海全、通訊員張建)近日,黑龍江農墾二龍山農場第二居委會黨支部書記黨現紅在自己的民情記錄上寫下了「治病」兩個字,就是這兩個字把她的心與一個孩子栓到了一起。年僅6歲的留守兒童王思涵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爺爺奶奶住在農場六委,黨現紅在群眾路線走訪中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不僅記在了筆頭,也放在了心頭,通過民政局為小思涵聯繫哈醫大一院,進行免費治療。
在黑龍江農墾二龍山農場,黨員幹部「走基層,聽民聲」服務群眾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個農場要求全場黨員幹部將群眾路線與各項工作具體結合、具體實踐,改變以往在辦公室坐等群眾的官僚作風,將工作開展到一線,開展到基層,開展到群眾中間,切實聽取民聲、記錄民意、服務民需。
據了解,農場畜牧服務中心以春季畜牧防疫為平臺,根據禽畜分布的具體不同,組織多支黨員服務小分隊,為全場養殖戶指導禽畜防疫知識,免費接種各類疫苗,並根據養殖戶具體情況為他們制定全年的防疫方案;人社科以「4555」人員靈活就業辦理為載體,不僅在農場社區服務大廳開設專門窗口,還為文化水平低、活動不便、外出務工等人員開通了講解窗口、上門服務、電話代辦等便民服務。
截至目前,二龍山農場的黨員服務以群眾路線為紅線,已全面鋪開,357名黨員幹部、30多支黨員服務隊行走在田間地頭、百姓家中,通過「走基層,聽民聲」服務群眾,搭建了一個為民、務實的黨員服務網。
系列報導:
鐵力農場踐行群眾路線 服務春播生產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鐵力農場緊密結合部門職能和當前工作,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全力以赴組織抓好春播生產,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礎。【詳細】
黑龍江農墾勤得利農場:黨員幹部「沉下心」群眾意見「兜上來」
連日來,為紮實推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黑龍江農墾勤得利農場黨員幹部本著「主題不變、鏡頭不轉、服務不減」的原則,深入基層、實地走訪、聽取意見,堅持開門問難,切實解決群眾心頭事,受到群眾一致點讚。【詳細】
黑龍江墾區前進農場基層找準活動銜接點 助推春播「提檔進位」
為培育水稻壯苗,保障農業豐收,為種植戶增產增效,前進農場第四管理區以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將抓好春播工作、服務好種植戶作為深入推進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銜接點。堅持抓環節抓農時、提標準提產能,以會代訓,現場定標,在加快擺盤進度的同時,抓好大棚置床、擺盤標準,打牢水田生產基礎。【詳細】
黑河市愛輝區「民情日記」解民情
3月25日,黑河市愛輝區興安街熱電社區工作人員在向來訪的轄區居民徵求意見和建議,將老百姓的心聲記在「民情日記」上,督辦解決落實。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愛輝區以建立「民情日記」為抓手,堅持邊學邊查邊改,著力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詳細】
黑龍江農墾前哨農場:為種植戶發放春耕「大禮包」
「場裡給我們發的這個『大禮包』真是太實用了,不僅施肥有了科學的依據,平時還能自己『充電』學習,並且還有近期的天氣資訊,為我家備耕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指導,可幫了我的大忙了!」近日,前哨農場第二管理區的水稻種植戶王培民高興的說到。同王培民一樣,全場還有1000餘位種植戶都收到了來自農場農業部門發放的用特製文件袋裝著的「春耕大禮包」。【詳細】
紅興隆中心醫院:堅持群眾路線 讓患者點讚
「如果沒有免費醫療救助活動,我都不想做手術了。」梁鳳霞坐在病床上,拉著主治醫生的手對記者說。今年40歲的梁鳳霞來自曙光農場,今年三月到紅興隆中心醫院檢查患有子宮肌瘤,本來就貧困的她一說要動手術嚇壞了。「這高昂的手術費可咋辦呀?」可是得知該醫院有特殊人群免費醫療救助活動後,梁鳳霞心裡有了底。「手術一共花費12000多,醫保報銷一部分,剩下的錢醫院就給我們困難家庭的患者解決了,手術沒花一分錢。」漸漸康復的梁鳳霞高興地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