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前,美國準備怎麼對付日本?火燒,斷糧,就原子彈最簡單

2021-01-08 網易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的上空,一架美國B29轟炸機帶著死神飛來。

  原子彈「小男孩」被丟在廣島上空,在與距離地面500米處爆炸,形成了一個溫度超過6000攝氏度的小太陽。在地上,大量來不及逃走的日本人被瞬間氣化,方圓1公裡內的人當場死亡,幾乎所有建築物被毀,廣島市直接死傷10萬人,間接死亡20萬人以上。

  三天後,另一顆原子彈「胖子」被投放在長崎,造成4萬人直接死亡,4.5萬人受傷。

  在教科書之中,普遍認為原子彈的爆炸是日本法西斯投降的直接原因。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

  

  ▲廣島紀念公園

  其實,美國在二戰時期則對日本恨之入骨,曾制定了很多個針對日本的「亡國計劃」,一個比一個狠,原子彈只是最簡單、效率最高的,所以被率先使用。

  美國雖只造了四顆原子彈,在實驗中炸掉兩顆,在日本丟了兩顆,如果在1945年8月日本不投降,美國還準備了哪些策略對付日本呢?

  一、衝繩之戰,改變了美國的態度

  美國人在二戰後期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像歐洲戰場一樣,拿下日本的首都,活捉或者擊斃裕仁天皇。在海軍陸戰隊血戰太平洋島嶼的時候,美國海軍已經急不可耐地奔向亞洲,想獨吞勝利果實。

  但是日本人用兩場血腥的戰役改變了美國人既定的戰略,讓美軍思考自己能夠吞下這顆火球,這兩場絞肉機式的血戰就是

  硫磺島之戰

  和

  衝繩島之戰

  

  尤其是衝繩島之戰,一直位列二戰最血腥的戰役前三甲。日本人用土木工事和血肉之軀,裹挾著大量平民抵抗美軍登陸。

  此戰是太平洋戰爭裡傷亡最多的戰役,日軍10萬人全軍覆沒,只有7000人被俘,美軍則傷亡超過8萬人,連最高指揮官巴克納中將都戰死沙場。此戰中衝繩平民死傷數萬人,衝繩島在1945年4月到6月,平均每個月死亡10萬人,簡直是人間地獄。

  硫磺島和衝繩島兩次血戰,日軍幾乎和美軍打到了傷亡比1:1,這讓美軍高層有點害怕。要是攻打日本本土,那麼美國的傷亡將會是個天文數字。根據美軍參謀部預測,攻打日本本土的戰爭將會在1945年8月展開,預計戰爭持續1年以上,美軍將付出100萬士兵的傷亡換取日本帝國的滅亡。

  這個傷亡數字超過了美國兩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的總和,美軍也不敢肯定美國國內能否承受得了這個負擔。於是乎,美軍放棄了登陸日本的"奧林匹克"行動計劃,開始考慮用其他的方式迫使日本投降。

  

  二、「火焰大法師」李梅

  在美軍全面登陸之前,美國海軍航空兵從1944年底開始,對日本全境的90多個城市進行了轟炸。尤其是1945年3月對東京進行的轟炸,史稱「東京大轟炸」,也叫作「李梅火攻」,共造成10萬人死亡,百萬人無家可歸,在戰略上講效果卓著。

  1944年,李梅少將升任成為21遠程轟炸機隊司令,他創造性地把燃燒彈作為轟炸機的首選,而不是像歐洲那樣使用高爆彈。李梅深刻分析了日本人的建築特點,日本建築大多都是木質的,而不像歐洲那樣是鋼筋水泥,所以燃燒彈對日本城市的殺傷力大大高於其他炸彈。他的這一戰術很有個人特色,在軍事史上第一無二,以至於後來的軍迷將他戲稱為"火焰大法師"。

  李梅的計劃得到了美軍的認可,1945年3月9日夜晚,裝載燃燒彈的B29轟炸機群飛到東京上空,扔下幾千噸燃燒彈。東京市民在睡夢中被火海包圍,9萬人活活燒死,20多萬棟建築被毀,10萬可憐的日本人被嚴重燒傷,在缺醫少藥中等死。

  

  燃燒彈大獲成功,李梅又在5月9日組織第二次轟炸,2000多噸燃燒彈扔在東京平民區,東京幾乎被燒成平地,十幾萬人變成焦炭。李梅指揮21轟炸機隊對日本大阪、名古屋、神戶等等城市進行燃燒彈攻擊,效果非常出眾。於是在美軍登陸之前,李梅就向上請示美軍大可不必登陸,自己要用燃燒彈將日本變成焦土,把所有日本城市付之一炬,癱瘓其工業和商業,逼迫日本投降。

  但是燃燒彈攻擊主要目標為平民,大量的平民死傷在世界引起爭議,美國國內也有人反對,於是"火焰大法師"李梅的焦土戰略被暫時擱置。

  

  ▲東京大轟炸

  三、餓死整個國家

  在登陸以及轟炸之外,美軍還有一個讓日本走上絕路的戰略——飢餓計劃。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島國,日本這片土地真的不算太好。日本列島狹窄多山,可以耕種的平原都破碎狹小,國內糧食產量不高。日本國內不僅工業資源要從海上運輸,連農業產品也是從海路輸送。

  東南亞和中國東北的糧食養活著日本國內7000多萬人,日本每年光從越南就要搶走幾十萬噸大米,造成餓死百萬人的「越南大饑荒」。

  但1945年從南亞的運輸早就被美軍切斷,從中國運來的糧食是日本國民的命脈,一般走朝鮮半島,從釜山運往日本。

  1945年的日本國內已經是供給制,因為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被拉去打仗,農村土地大量拋荒,農民基本成了流民。日本在1945年夏天已經處在饑荒的邊緣,全國糧食產量只有600多萬噸,連前線打仗的士兵都吃不飽,老百姓食不果腹,而美國的「饑荒戰略」加速了日本饑荒的進程。

  

  美軍在1944年底開始,用轟炸機在日本本州島、九州島海域進行水雷布置。日本的東京港、神戶港,及大阪、名古屋等等港口都被布置了水雷。除此以外,美軍在朝鮮半島的釜山、馬元、興南以及越南地區的金蘭灣,臺灣島的高雄等港口也布置了水雷,東亞的港口被徹底封鎖,日本海運宣布死亡。

  雖然美軍這種無差別攻擊日本船隻的行為是不人道的,但是效果顯著。日本有將近700艘輪船被水雷炸毀,大米、棉花、煤炭等等資源全部斷絕,日本高層已經掐著指頭數,看糧食還能堅持幾天。

  按照美軍當時的估計,在1945年8月,日本全國的糧食僅能維持不到3個月,之後就會出現全國性的大饑荒,可能會餓死幾千萬人,日本人有絕種的危險。

  

  四、原子彈,上帝給日本的「禮物」

  1945年,日本7000萬人處在水深火熱中,美軍則絞盡腦汁逼迫日本投降,就在這時候,原子彈研製成功了。

  1945年7月16日,人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僅僅半個月後,「小男孩」就被B29轟炸機運到了廣島上空。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帶走了幾十萬人的生命,加上此時關東軍被蘇軍橫掃,日本徹底絕望了,於是在8月15日宣布投降。

  

  ▲1946年的廣島

  在某種程度上看,原子彈雖然殺死了幾十萬無辜百姓,但是也間接救了整個日本民族,否則以美軍本來的計劃,不管是登陸作戰,還是焦土政策、飢餓戰略,日本都會遭受比原子彈爆炸更大的傷亡,真的有滅族的危險。

  在後世一些史學家眼裡,原子彈可能真是上帝給日本的「禮物」,讓處在滅亡邊緣的大和民族「斷肢求生」,只是不知道日本人是怎麼看待這個"禮物"的呢?

  參考資料:

  1、《火焚日本李梅與對日轟炸戰略》,顧劍

  2、《日本入侵越南,導致兩百萬人死於「大饑荒」》,車仁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前,美國都準備怎麼對付日本?火燒,斷糧,其實就原子彈最簡單
    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 ▲廣島紀念公園 其實,美國在二戰時期則對日本恨之入骨,曾制定了很多個針對日本的「亡國計劃」,一個比一個狠,原子彈只是最簡單、效率最高的,所以被率先使用
  • 日本投降前,美國還準備怎麼打擊日本?火燒城市,餓死千萬日本人
    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廣島紀念公園其實,美國在二戰時期則對日本恨之入骨,曾制定了很多個針對日本的「亡國計劃」,一個比一個狠,原子彈只是最簡單、效率最高的,所以被率先使用。
  • 美國給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其目的不是簡單的讓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對於美國的目的,總的聲明是,首先,要挫敗日本人民的抵抗意志,迫使日本儘快投降,並迅速結束戰爭;第一,減少美軍隊傷亡,因為日本抵抗太頑強,常規戰爭會使美國士兵付出太多傷亡。有了這兩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國應該得到較少的道德上的批評,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同情。
  • 美國二戰作戰計劃,準備11顆原子彈收拾日本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二戰的故事,在二戰期間,日軍還有德軍等法西斯軍隊給全人類帶來了很大的傷害,隨著法西斯走向滅亡,美國在日本本土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最後日本不得不投降了,可是在歷史上,美國做了一個龐大的計劃,美國準備了11顆原子彈,全部用來對付日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兩枚原子彈令日本迅速投降,如果沒有原子彈盟軍將如何對付日本?
    兩枚原子彈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讓日本迅速投降!只是美軍順便看看能不能起效果罷了!美軍既然已經造出原子彈來並且試爆成功了,那就一定要派上用場,不能在家擺放著好看!而怎麼用原子彈,美國真是較勁腦汁,通過激烈的爭論,決定把剩下的兩顆原子彈送給日本。
  • 投下兩顆原子彈後,若日本仍不投降,美國還會繼續扔原子彈嗎?
    為了報日本珍珠港偷襲的仇,美國從廣島上空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也向日本宣戰,出兵中國東北,摧毀了日本最後的盤踞基地,在蘇聯對日宣戰後,日本也只能無條件投降,美國的2顆原子彈和蘇聯的宣戰都促進了日軍的投降。事實也的確如此,但我們試想想,如果面對蘇聯的宣戰和美國的原子彈,日本仍不選擇投降,那美國的原子彈會繼續扔嗎?
  • 投放原子彈前,美國給日本撒了6300萬張傳單,日本人怎麼無動於衷
    早前美國深知原子彈的破壞力,所以美國投下原子彈前曾空投6300萬張撤離傳單讓日本居民撤離,可是為何日本人卻無動於衷呢?其實美國對日本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也是日本自己作的,假如當初不偷襲珍珠港估計啥事沒有。
  • 投下兩顆原子彈後,若日本仍不投降,美國還會繼續扔原子彈嗎?
    為了報日本珍珠港偷襲的仇,美國從廣島上空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也向日本宣戰,出兵中國東北,摧毀了日本最後的盤踞基地,在蘇聯對日宣戰後,日本也只能無條件投降,美國的2顆原子彈和蘇聯的宣戰都促進了日軍的投降。事實也的確如此,但我們試想想,如果面對蘇聯的宣戰和美國的原子彈,日本仍不選擇投降,那美國的原子彈會繼續扔嗎?
  • 二戰美國用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到底算不算正義之舉?
    原子彈下無冤魂!長崎、廣島究竟是怎麼被美國選中的?為什麼不選東京呢?美國用原子彈迫使當年的日本投降到底算不算正義之舉?日本原以為廣島之後,美國已經沒有原子彈了,所以繼續抵抗,不料美國當年一共研發了三顆原子彈,一顆被試爆,一顆用於廣島,還剩一顆「胖子」,所以長崎也遇難了。
  • 二戰日本投降前,原子彈為何不投東京?美國:天皇死了誰宣布投降
    而除了侵略我國,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還對東南亞各國實施了侵略,可謂喪心病狂。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日軍還偷襲珍珠港,主動發起太平洋戰爭,與美國作戰,可謂極盡瘋狂,不自量力,此舉最終加速了日軍的失敗,並被美國種了「蘑菇」。
  • 日本提前投降不僅是因為美國的原子彈,中國更關鍵!
    二戰中日本在投降前,在各地作戰的700餘萬日軍還在瘋狂的侵略,而隨著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發表停戰詔書。宣布日本願意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正式投降。而這些日軍先後放下了武器。但日本駐中國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在得知大本營準備投降以後,還瘋狂的叫囂:「百萬大軍尚在,何以言降?」其實很多瘋狂的日本軍人都不願意投降,那麼在這個局面下,日本最高層為什麼要提前投降呢?
  • 兩顆原子彈日本依然不投降會怎樣?美國:蘇聯出兵前必須向我投降
    二戰的最後一場戰爭,就是因為美國向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而提早結束的,美國不扔原子彈會怎麼樣?在很多人看來,美國是想要減少進攻日本本土的傷亡,而採用原子彈這一個戰略武器,加快戰爭的結束進程,可以說是通過武力完成了第二次大戰的真正結束和勝利。
  • 美國投下原子彈後,幸好日本投降快,要是蘇聯出手損失更慘重
    導語:美國投下原子彈後,幸好日本投降快,要是蘇聯出手損失更慘重1945年美國分別將兩枚原子彈投擲到廣島和長崎兩地,巨大的破壞力讓無數人在衝擊波、輻射、閃光中死亡,數量高達十幾萬人,大量的建築物倒塌,人民失去了自己的家園,而本次轟炸事件也是人類首次看到原子彈的威力
  • 二戰末期,美國為什麼要在日本投降原子彈,但是卻並沒有投在東京
    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當時納粹德國已經投降,只剩下日本還在那裡負隅頑抗。對於當時的盟軍來說,日本的海軍精銳早已經在太平洋戰場上被消滅殆盡,陸軍雖然還有一定的實力,但是這些軍隊所擁有的落後的裝備,也令盟軍感到打起他們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總之當時的情況是在盟軍眼裡看來,日本投降只是個早晚的事情,無論怎麼打日本都難逃一劫。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日本第一時間為何沒有選擇投降
    導讀:1945年,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隨後美國在廣島投了一枚原子彈城市幾乎被毀滅,日本依然在選擇戰鬥。二戰有兩個國家是罪孽最深重的,一個是奉行法西斯主義的德國,以希特勒為首;一個是奉行軍國主義的日本,以裕仁義即日本昭和天皇為首。二戰時期,日本不停的在叫囂著打打打,守著本國的國土,擴大侵略範圍。而後來其他法西斯國家已經開始投降了,唯獨日本依舊不肯認輸。
  • 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若日本仍不投降,結局會怎樣?
    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若日本仍不投降,結局會怎樣?在與日軍交手的過程中,美軍逐漸意識到假如登陸日本作戰,將會犧牲百萬以上的美軍,如果日本不投降,這將是十分棘手的,美軍極有可能與日軍妥協,這正是日本想要得到的結果,死磕的日本幾度動搖了美軍的意志,到了太平洋戰爭後期,由於傷亡不斷激增,美國國內想要停止戰爭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 美國投原子彈前警告過日本嗎?廣島的第一顆是突然打擊
    一、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大男孩」在美國阿拉莫戈多沙漠試爆成功。原子彈的巨大破壞力,使得目睹的眾多科學家們憂心忡忡,他們聯名給美國政府寫了一封請願書,要求在使用原子彈前給日本以警告和投降的機會。
  • 廣島原子彈爆炸:揭秘美國對日本用原子彈內幕
    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美國政府想儘快迫使日本投降,也想以此抑制蘇聯,選定日本東京、京都、廣島、長崎、小倉、新潟等城市作為投擲原子彈的備選目標。此前,美國、英國和中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2010年8月,美國決定派遣駐日大使羅斯出席「原子彈和平紀念儀式」。
  • 日本被扔了兩個原子彈後,如果還不願意投降!美國會怎麼處理?
    1945年8月6日,美國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但是,受到原子彈襲擊的日本仍然拒絕投降。然後,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在接下來的幾天裡(8月15日),日本宣布了無條件投降。因此,如果日本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不投降,美國會繼續投下原子彈嗎?
  •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難道不是兩顆原子彈?
    隨後美國軍隊就準備對日本本土發起進攻,沒落行動計劃由此產生,意圖全面對日作戰,與此同時,日本號召「一億國民總玉碎」以應對可能會登陸日本本土的美軍,美軍沒落行動受阻,最後美國採用了今天的人們廣為熟知的辦法,兩顆原子彈在日本掀起了巨大的蘑菇雲,日本戰敗的命運就已經被書寫好了。在1945年,二戰已經走到了終結的邊緣,各處受挫的日本就連本土都受到了來自美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