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美景自古得到了中國人民的肯定,但把旅遊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卻是近幾年的事。如何把西湖的美景變成白花花的銀子也是每任杭州市旅遊委員會主任要考慮的頭等大事。
2004年3月,李虹從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崗位調任市旅委黨委書記、常務副主任,2007年6月開始擔任市旅委黨委書記、主任。可以說,到市旅委任職後,李虹熱愛旅遊事業,注重調查研究,工作要求嚴格,不斷探索創新,為杭州旅遊發展貢獻了最大的心智和力量。
六年多來,李虹交上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在他和全市旅遊行業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杭州共接待入境旅遊者230.40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3.8億美元,接待國內旅遊者5093.72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08.85億元,實現旅遊總收入803.12億元,比2004年分別增長86.7%、131.2%、68.9%、96.3%和95.5%。杭州旅遊業的各項指標在全國旅遊城市中均名列前茅。
做出如此不菲成績的李虹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近日,記者跟隨杭州「勤政廉政好公僕」採訪團,來到了杭州市旅遊委員會,來到了延安路228號。
為了杭州旅遊發展,他殫精竭慮
談到杭州旅遊,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2009年開始發行的旅遊消費券。
其實,2008年以來,面對春節前後極端氣候、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全球經濟景氣度下降、奧運會安全引發的入境籤證難等一系列災害與危機,李虹就已帶領「一班人」及時調整促銷戰略,推出「救市」舉措,採取著力穩固日韓重點市場、努力拓展歐美潛力市場、合力做強周邊傳統市場、嘗試開拓中東新興市場、全面實施奧運行動計劃、全面鞏固擴大國內市場等一系列舉措,努力把旅遊市場危機帶來的損害降到最低程度。2008年杭州旅遊經濟各項指標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2009年,杭州旅遊業雪上加霜,遭遇了國際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的雙重打擊。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他帶領「一班人」以保增長、提速度、促消費為第一要務,敢於變挑戰為機遇,化危機為轉機,在全市率先叫響並實現了「兩個確保」承諾。杭州以發放旅遊消費券為載體,啟動危機營銷在全國首開先河。面向全球發放的兩期2.5億元「杭州旅遊消費券」和150萬元抽獎活動,發放數額之大、使用期限之長、發放範圍之廣、效果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根據調查分析,每張杭州旅遊消費券拉動了289.45元的在杭消費,拉動效應為1:57.89。
利用杭州與臺灣直航航點多、航班多和距離近的優勢,重點實施臺灣市場和中東等新興市場開發,多次組織赴臺灣促銷推介,臺灣市場一舉躍升為杭州的第一大入境市場。組織百人以上的旅遊促銷團隊輾轉大江南北,日夜兼程,與兄弟城市同行籤下上萬份旅遊團隊大單,在全國旅遊市場颳起陣陣「杭兒風」,政企抱團、旅遊宣傳促銷力度創歷史之最。
他還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關於構建「2+8」消費新模式的號召,充分發揮旅遊業在「保增長、促消費」中的拉動作用。組織實施「同遊杭州•共享品質」2009杭州好客年活動,推出9條大杭州半價遊線路,為大杭州特殊群體發放20萬張景點免費門票,旅遊消費直接帶動了社會消費。
面對困難和挑戰,杭州旅遊業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金融危機來襲,杭州果斷髮行了『旅遊消費券』,這其實是一種旅遊營銷,把可消費可不消費變成消費。去年,全國大部分的城市旅遊產業都是負增長 ,好一些的城市和往年基本持平,而杭州的旅遊產業還是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李虹告訴記者,「事實證明,發放消費券比不發好。」
「其實,上任後,差不多過了一年,我覺得我才熟悉了旅遊工作,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旅遊消費是彈性消費,要有錢、有閒、有心情。杭州的旅遊,主要是政府在主導。所以,在杭州做旅遊也是一件辛苦事情。」雖然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李虹還是很謙虛。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已經很多了,但質量卻參差不齊,2005年,國家旅遊局就決定開展「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創建活動。但是國際上的標準拿過來行不通,中國要創建自己的評價體系。
聽到這個消息後,李虹敏銳地意識到,這將是杭州旅遊提品質、樹品牌的大好機遇,他帶領有關人員迅速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家底,第一時間就將杭州主動要求參與創建的報告和詳細情況送到了國家旅遊局領導的案頭。
2005年,杭州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創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試點工作城市後,他作為直接負責創建工作的部門負責人,帶領一班人深入領會國家旅遊局制定的《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創建指南》,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創佳為人民、創佳靠人民、創佳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日以繼夜地投入「創佳」工作,促進了杭州旅遊國際化、法制化、人性化水平的不斷提升。
通過近兩年的辛勤和努力,2007年2月杭州被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和國家旅遊局授予「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榮譽稱號。杭州旅遊業從此多了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
為了這一切,李虹卻付出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和毅力。因為過於繁重的工作任務和連續的「5+2」、白加黑,他的左腿關節和骨骼老化,骨骼之間起毛,每走一步都疼痛異常,上下樓梯也變得非常困難,需要定期注射營養液才能減緩痛處。
2009年9月,四大國際性會議在杭州召開,因為實在擠不出時間,李虹放棄了注射,每天強忍著巨痛堅持工作,每天與參加活動的1000多名境外旅遊機構領導人和旅遊客商見面並商談旅遊合作,這一忍,就是一個多月。用他的話說,這麼多外國人來杭州,這是送上門來的大好宣傳機會,絕對不能因為個人身體原因而讓這樣的好機會在眼皮底下溜走。
其實,對於李虹來說,加班加點甚至帶病堅持工作是家常便飯,在旅委工作六年多,他從未有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和雙休日,每個「黃金周」,當人們在享受節日歡樂的時候,他卻帶領旅遊人堅守在工作崗位協調全市旅遊接待工作,為遊客排憂解難,踐行勤政為民的良好作風。
「每年的國慶節,是我們最繁忙的時候,那是杭州氣候最好的時候,也是旅遊概念最強的時刻。今年是世博年,5月份開始,旅遊一直在高位運行。『十一』我唯一的擔心,就是怕我們的服務沒跟上。」李虹說。
「他2004年到旅委工作,十一黃金周就沒在家裡過。但這就是他的工作。」李虹的妻子史群雖然經常在節假日見不到自己的丈夫,但也表示了最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