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正是適宜行腳的時間。
行腳成都特在這個月推出一組詩歌作品,關於大成都春天的種種描寫,從詩詞裡認識成都的春天之美。
第一首詩即馮廣宏先生的《晚春赴丹景山看牡丹》:
牡丹名字最風流,
況住天彭冠益州。
花信忽傳春欲盡,
見人嬌怯暗垂頭。
馮先生系水利專家、巴蜀文化專家。1950年畢業於南京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51年在南京測繪班工作,1952在建設部勘測管理局和武漢、成都給排水設計院任技術幹部,1963調四川省水利廳,先後在水利設計院、水利科學研究院從事水利規劃設計及科研工作,歷任工程師、期刊主編、水利志副主編、室主任,教授級高工等,1991年退休。
值得一說的是,馮先生不僅是水利專家,同時也擅長詩詞和楹聯,在成都的成都廊橋、同仁堂、百花潭、都江堰、邛崍等均可見到他撰寫的楹聯。
這首詩歌是他在一年晚春時去丹景山看牡丹留下的詩句。讓我們看到這時候的丹景山牡丹開放情況。
雖然說洛陽牡丹為佳,但彭州牡丹自有特色,故陸遊才會編《天彭牡丹譜》。他說:「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誠不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