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底色。
在美國、歐洲的華人圈,曾有過一項抽樣調查,但凡去中國,中旅始終是華人最信任的品牌。
作為中國旅遊行業的一塊金字招牌,「中旅」 二字還擁有著炙熱的情感溫度。民國時期,中旅和它的五星符號就如懸掛在天幕的北極星一樣,是照亮很多外國人在華行旅路的指明燈。「中旅」在很多僑胞的心裡有著特別的情誼,不少華僑回國總是免不了像朋友一樣去探望當年服務他們的中旅員工。
某種意義上來說,「中旅」二字所代表的正是中國旅遊行業的精神屋頂和凝聚力量。
近年來,市場上各種「中旅」眼花繚亂,聲音紛雜。「中旅」背後指向的主體,甚至讓很多業內人士都混淆不已。如何延續「中旅」這兩個字的榮耀,並使之煥發新生?2020年,剛剛完成內部業務重組梳理的中國旅遊集團正式將自己的簡稱確定為「中旅」,並致力於用一個全新的「中旅」,為這塊金字招牌在新時代開闢出一片更為波瀾壯闊的天地。
「重組把中國最有實力的旅遊企業品牌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中旅品牌。這種傳承原有品牌並創新發展,也順應了市場發展需求。」——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道書明
萬涓歸海,匯聚一個新「中旅」
走過百年,前赴後繼凌雲志;奮進新程,重整行裝再出發。
中國旅遊集團是由2016年港中旅集團與中國國旅集團合併重組而來,旗下匯聚了港中旅、中國國旅、中國中旅、中國中免等眾多國內外赫赫有名的品牌。作為推進中國旅遊業不斷發展向前的重要力量,這些品牌都曾在各自的領域獨步一方。比如,港中旅的前身是近代中國第一家旅行社,至今已在旅遊行業深耕92年之久;中國中旅在服務華僑領域有著極強的根基;中國國旅在國際業務影響力方面更是長期獨佔鰲頭。當中國這些最有實力的旅遊品牌以萬涓歸海之勢匯聚,組建起一艘新中旅的品牌巨艦之際,「中旅」二字也就擁有了更多看向未來的底氣。
萬涓歸海,百川匯聚,為什麼要走向聚合?
國有企業的改革進程當中,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對壟斷性的企業,改革的方向是促使它競爭化。一類是在競爭化的領域往集中化走去。對旅遊業來說,由於它一開始就是一個競爭性的領域,所以需要通過在競爭領域成長起來的企業強強聯手,向集中化發展。中國旅遊集團的重組就是在這樣一個加強國有企業戰略布局的重要歷史使命之下而發生的。——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魏小安對此也發表了相近的看法,他堅信中國必然成為世界旅遊強國,這樣的強國就需要頭部企業,而他看到的第一位頭部企業就是中國旅遊集團。
偉大精神推動偉大實踐,偉大理想感召接續奮進。也正是在這樣的使命擔當之下,從誕生之日起,中國旅遊集團就肩負著向國家品牌進發,代表國家形象引領旅遊行業走向世界的使命。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道書明甚至以「中國旅遊業的華為」對它許以期許。
「所有經過不斷重組、兼併的集團都面臨著一個很實際的現實問題,就是陸續進入集團平臺的企業,內部缺乏與母公司文化的聯繫;外部缺乏來自市場對其與母公司關係的認知。因此,通過整合,明晰關係,為最終充分發揮出協同效應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戰略任務。」——中國旅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潤鋼
以「中旅+」體系,布局旅遊全要素,推進資本、資產和經營三輪驅動
彩雲長在有新天。作為最大的旅遊央企,中國旅遊集團把自己的發展目標定義為「致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旅遊產業集團」。融入全球旅遊產業集團視野,引領國內旅遊產業發展趨勢……從一開始,中國旅遊集團的重組就朝著產業鏈條更加完整、旅遊主業實力更強、業務協同優勢更加明顯的方向挺進。
2018年,「中旅」開始了錯綜複雜的內部業務的重組布局工作。如何解決「集而不團」「整而不合」的問題?如何讓原本獨立的業務板塊通過共生協作找到屬於各自的位置?對於內部業務的邊界確定,就變得尤為迫切起來。儘管去年11月,中國旅遊集團曾用一場全新視覺形象的發布來強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打造「中旅」大家庭的全新圖譜的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
2020年,伴隨著內部業務的重組布局以及二級公司的正式更名最終確定,中國旅遊集團這艘巨輪終於正式啟航。此次以統一的「中旅」二字為核心主體的六大二級公司的塵埃落定,也代表著這艘巨輪終於完成內部核心要素的組裝,具備了與世界一起出發啟航的基礎。
圍繞「一個中旅」的核心體系,以 「中旅+業態」為主形式,中國旅遊集團將旗下包含旅行服務、旅遊投資和運營、旅遊零售等在內六大業務載體更名為中旅旅行、中旅投資、中旅免稅、中旅酒店、中旅金融、中旅資產。外加正在孵化的郵輪、房車等旅遊新業態,共同構建起一個嶄新而更具向心力、凝聚力的中國旅遊集團。
中國旅遊集團旅行服務有限公司,簡稱「中旅旅行」,所負責的旅行服務業務是集團的基礎業務,匯集「中旅總社」「國旅總社」「港中旅國際」「香港中旅社」「招商國旅」等眾多旅行社品牌。公司經營入境遊、出境遊、國內遊、定製遊、會獎業務、商旅業務、籤證及證件業務等,在境內外擁有近3,000 家經營網點。證件業務在25個國家和地區運營中國境外籤證中心,市場份額第一;受公安部委託,在香港地區獨家辦理「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和「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中國旅遊集團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簡稱「中旅投資」,所負責的旅遊投資和運營業務是集團核心業務。目前擁有和運營30個景區、度假區;開發運營綠色旅遊地產和城市休閒地產,適度發展城市持有型商業地產;從事旅遊演藝的天創公司被授予「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稱號;旅遊客運業務是粵港澳跨境水陸客運的主力運營商之一,已實現「大灣區」9+2城市全覆蓋。
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旅免稅」,負責集團拳頭業務——以免稅為核心的旅遊零售業務,並擁有免稅綜合牌照。目前在內地、港澳臺和海外開設200多家免稅店,其中三亞國際免稅城是全球最大單體市內免稅店。集團免稅業務目前全球行業排名第四,截至2020年6月底,上市公司中國中免市值最高超過3000億元,是國內資本市場旅遊板塊龍頭股,入選「A 股最佳上市公司20 強」。
中國旅遊集團酒店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旅酒店」,擁有「維景」「睿景」「旅居」三個系列特色品牌酒店,在內地、港澳和英國持有管理和籤約酒店近200家,客房超過約5萬間,其中內地酒店覆蓋北京、南京、杭州、蘇州、重慶、深圳等60餘座城市;在英國自有的42家酒店覆蓋倫敦、裡茲、伯明罕、林肯、樸次茅斯、布萊頓等多個城市。
中國旅遊集團金融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旅金融」,擁有旅遊產業基金、旅遊特色銀行、融資租賃公司以及香港安信信貸公司等。其中,香港安信在香港擁有34間分行,是香港規模最大的非銀行消費信貸服務公司。
中國旅遊集團投資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旅資產」,擁有全資、控股、託管、參股企業47家,業務涉及商業地產、商貿綜合體、物業經營與管理、旅遊客運、資產經營和處置等領域。
著眼於人們未來需求的洞察和更高質量旅遊消費趨勢的把握,中旅亦同步開啟對郵輪和房車等旅遊新業態的孵化。在現已擁有的兩艘郵輪中,「南海之夢」號郵輪運營三亞至西沙航線,「鼓浪嶼」號郵輪是國內首艘自主運營的豪華洲際郵輪。房車業務則開闢了川藏線、雲南——東南亞出境線等精品房車旅遊線路。
藉助歷次重組聚合,中國旅遊集團,已成為中國目前旅遊產業鏈條完整、旅遊要素齊全、經營規模最大的一家旅遊企業集團。於此同時,以運營能力為價值提升根本,以資本運作為發展助推器,以資產為價值提升載體,圍繞資本、資產和經營三者高度融合的三輪驅動模式,也正在為新中旅的未來提供著持續不斷的高質量發展動能。
煥發著絢麗光彩的中國旅遊集團,正以昂揚的姿態書寫著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如今,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動搖傳統旅遊服務業的基礎,旅遊行業必須跳出傳統旅遊的框框,整合創新,以消費者為中心求新求變。在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的進程中,觀念必須更新,破除傳統的藩籬,才能與時俱進。」——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
於新徵程之上,開闢全新氣象
厚積薄發、謀定全局。
從最大旅遊央企邁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旅遊產業集團,全新的徵程之下,中國旅遊集團,亦在給外界展現出一個充滿活力的全新的印象。以圍繞消費者為中心的原則,藉助於一系列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數位化技術創新、機構管理煥新等舉措,一個更具現代化、國際化、市場化和專業化氣息的新中旅形象正在日漸清晰。
深度體驗趨勢之下的產品和體驗創新
在旅遊行業,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旅遊消費升級已是趨勢,中旅作為旅遊行業最大的央企,理應成為我國品質旅遊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標杆,這也應該成為中旅品牌的價值訴求和利益取向。——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張凌雲教授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向著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破浪前行,中國旅遊集團思索著如何找準定位?如何更好服務大局?
在「消費主體」「市場主體」理念指導之下,中旅積極優化產品結構,改善供需關係。除了在整體的大業務框架中積極推動郵輪和房車等創新業務的孵化,在原有的業務板塊,各二級公司也都成立自己產品研發中心,積極開拓新的消費場景。通過將單個旅遊景區升級為綜合旅遊目的地,將大眾化觀光遊產品升級為中高端定製遊產品,將單一免稅店升級為旅遊零售商業綜合體,開啟更多元而新奇的旅遊體驗方式,力爭把開發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為中國發展新傳奇續寫中旅新篇章。
歷史必將銘記這一幕幕感人鏡頭:以海南的免稅板塊為例,即便坐擁免稅牌照的先天政策優勢和離島免稅如火如荼的市場行情,中旅仍居安思危,開啟三亞免稅城二期有稅商場運營,並通過雲戒橋、方所書店、博物館等創新內容打造和引進,開闢新生活方式領域的商業新場景。通過轉變單一免稅商場思維,推動三亞國際免稅城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而正在興建中的海口新海港區域的國際免稅城,則意在打造成一個涵蓋免稅商業、有稅商業、辦公、酒店、人才公寓等豐富內容於一體的大型國際免稅綜合體建築群。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旅行服務板塊,圍繞「文、商、養、學、閒、情、奇」,中旅進一步完善旅遊業態。強化商旅服務、會議會展、獎勵旅遊等業態創新。加強對海島度假等各類休閒旅遊產品和要素的開發,並在修學旅遊、探險探秘等旅遊新產品重點發力。
一體化系統服務平臺之下的商業模式創新
傳統的以點為特徵的景點旅遊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旅遊發展的需要,單一旅遊要素很難在市場中獨善其身。中國旅遊集團充分發揮各大業態的集合優勢,加大產業鏈一體化(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上下遊(客戶端+資源端+產品端)的縱向融合,以提供旅遊綜合解決方案為目標,探索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在海南,中旅不僅通過海口、三亞、博鰲等地離島免稅的成片布局,做強旅遊消費,更將旅遊產業鏈延伸至推廣海南旅遊、開發旅遊文化項目、發展郵輪和海洋旅遊產業、提升酒店服務質量、促進金融與旅遊融合發展等各個領域,為海南打造一個度假一體化系統服務平臺。
在西部地區,中旅正積極改變原來從產業端進行產品打造和組合的開發模式,通過建立聯合工作組,與松贊集團等資源方聯手協作,集成「大香格裡拉」核心資源,著力打造「個性化+定製化+體驗化+高端化」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通過這些以客戶為中心的大旅遊服務平臺的塑造,中國旅遊集團不斷向市場輸出體驗式消費的旅遊目的地綜合業務矩陣。
智慧旅遊趨勢之下的數位化創新
移動互聯正在深刻改變中國的各行各業。今年上半年疫情,更是加速了旅遊行業在數位化領域的推進進程。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中國旅遊集團就已迅速開啟免稅線上銷售、酒店線上預售、旅行服務線上直播帶貨等線上應對措施。
近年來,中旅在旅遊場景下的科技應用創新也讓人耳目一新。5G方面,世界之窗景區打造了全國首個5G全覆蓋的5A級主題公園,並在去年國際啤酒節實現了全國首個5G網紅直播。在智慧酒店方面,重慶麗苑維景國際大酒店人臉識別自助辦理入住,機器人「維維」送客人、送物品、陪聊天,用聲音就能對房間溫度、燈光、電視、窗簾進行個性化調控。智能倉儲方面,三亞國際免稅城引入40臺智能搬運機器人,助力電子商務倉的貨物分揀、盤點、海關監管等作業實現智能化管理。
2020年,中國旅遊集團全面啟動了數位化轉型工作,並著力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前中後臺相統一的數位化平臺、具備強大管控和服務能力的一體化企業資源管理平臺、基於網際網路協同平臺的企業協同管理平臺、全集團公共的基礎實施平臺、一支業務和信息化能力兼備的複合型人才隊伍為核心的五大平臺。通過加強數位化技術與業務模式、管理模式的深度融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致力成為數字經濟浪潮中的領跑者,並從根本上提升集團市場競爭能力。
巨輪行至中流,新時代與大變局相互激蕩,勾勒出波瀾壯闊的時代圖景。站在新的徵程之上,肩扛新的使命,中國旅遊集團正以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的決心和魄力,破除傳統的藩籬,積極擁抱變革,推動創新。以繼往開來之勢,為「中旅」這塊百年金字招牌再續榮光,為中國旅遊行業開闢新的氣象。
作者:鍾縷宣
編輯:徐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