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必吃的大閘蟹,李白、蘇東坡都曾為它瘋狂

2020-12-16 騰訊網

剛過去的金秋十月是吃大閘蟹的好時節。秋高氣爽,蟹黃肥美,據餓了麼、盒馬鮮生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人們吃蟹熱情高漲,今年7月1日至10月8日,大閘蟹外賣銷量同比增長29.1%,相對應的外賣用戶同比增長29.4%。

吃夠了蟹,不妨來了解一下大閘蟹的故事吧。大閘蟹的學名叫中華絨螯蟹,又稱河蟹、毛蟹、清水蟹。因其掌部內外緣密生絨毛,因此得名絨螯蟹。

與許多魚類一樣,大閘蟹也有在生殖季節洄遊的傳統。

每年6至7月間,新生幼蟹溯河進入淡水後,棲於江河、湖蕩的岸邊。它們喜歡掘穴而居,或隱藏在石礫、水草叢中。

到每年秋季,成年大閘蟹常回遊到近海繁殖,母體所帶的卵在翌年3至5月間孵化,幼體經過多次變態,發育成為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繼續生長。

產後的雌蟹至6月底7月初相繼死亡,雄蟹則交配後即死亡,壽命比雌蟹短2個月。當年成熟的中華絨螯蟹壽命僅1年,但性腺成熟緩慢的個體壽命較長,有的可達3至4年。

大閘蟹是雜食性動物,魚、蝦、螺、蚌、蠕蟲、蚯蚓、昆蟲及其幼蟲等都可能成為大閘蟹的餌料。

在中國境內,大閘蟹廣泛分布於南北沿海各地湖泊,其中以長江水系產量最大。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洞庭湖大閘蟹、太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長蕩湖大閘蟹等。

20世紀初,中華絨螯蟹隨海船移植至德國,然後沿萊茵河傳布,今已遍及許多歐洲國家的水域。近年來,還有不少關於比利時、英國等地大閘蟹泛濫的傳聞,令眾多中國吃貨大呼「放著我來」。

起名由來

大閘蟹為什麼普遍被稱為「大閘蟹」呢?

包笑天曾對這個名稱寫過一篇《大閘蟹史考》,他提到,「大閘蟹」三字或許來源於蘇州賣蟹人之口。「人家吃蟹總喜歡在吃夜飯之前,或者是臨時發起的,所以這些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喊道:『閘蟹來大閘蟹』。」

這個「閘」字,音同「SA」,(「SA」在吳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謂「SA蟹」。

而另一個說法則是:「凡捕蟹者,他們在港灣間,必設一閘,以竹編成。夜來隔閘,置一燈火,蟹見火光,即爬上竹閘,即在閘上一一捕之,甚為便捷,之是閘蟹之名所由來了。」竹閘上捕捉到的蟹被稱為閘蟹,個頭大的就稱為大閘蟹。

蟹的逸聞

我國已有近5000多年的吃蟹歷史。在長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對上海青浦的淞澤文化、浙江餘杭的良渚文化層的發掘時發現,在我們的先民食用的廢棄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殼。

唐朝,大詩人李白尤其喜歡啖蟹喝酒,曾有詩句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宋代蘇東坡曾以詩換蟹:「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螃蟹古稱尖團)。」而徐似道則寫詩云:「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亦知二者古難並,到得九江吾事足。」

到了明清時代,文人雅士品蟹則不僅是口腹之慾,更是文化享受,啖蟹經常與賞菊、吟詩一起進行,且人人皆備有一套專用工具,蘇滬杭俗稱「蟹八件」。

蟹八件包括小方桌、腰圓錘、長柄斧、長柄叉、圓頭剪、鑷子、釺子、小匙,分別有墊、敲、劈、叉、剪、夾、剔、盛等多種功能。

從明代至民國初年,在此基礎上,吃蟹工具又發展到蟹三件(鼎、籤子、錘)、四件、六件、八件、十件、十二件,在鼎盛時期最多的一套吃蟹工具竟多達六十四件。

大閘蟹「橫行霸道」的特點也經常被人用來諷喻。齊白石曾在《袖手看君行》的畫上題詩道:「常將冷眼觀螃蟹,看爾橫行到幾時?」以嘲諷貪官汙吏。

相關焦點

  • 物種日誌 | 秋日必吃的大閘蟹,李白、蘇東坡都曾為它瘋狂
    物種日誌 | 秋日必吃的大閘蟹,李白、蘇東坡都曾為它瘋狂  Winnie Lee • 2019-11-08 09:41:06
  • 著名吃貨蘇東坡是怎麼吃大閘蟹的?看得我口水直流
    中國古代著名詩人李白曾言「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自東漢《洞冥記》記載已來,中國人吃螃蟹至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到宋代掀起吃蟹高潮。可見,大閘蟹自古以來就是國人美食界的「掌上明珠」。你知道各個朝代的美食家們都是怎樣吃大閘蟹的嗎?
  • 著名吃貨蘇東坡是怎麼吃大閘蟹的?看得我口水直流
    中國古代著名詩人李白曾言「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自東漢《洞冥記》記載已來,中國人吃螃蟹至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到宋代掀起吃蟹高潮。可見,大閘蟹自古以來就是國人美食界的「掌上明珠」。你知道各個朝代的美食家們都是怎樣吃大閘蟹的嗎?
  • 青青菖蒲:從香草到文房清玩,李白與蘇東坡都為它寫詩
    不吃蛋糕,也不吹蠟燭,人家要「理髮」,不但修剪根葉,還要用梅雨時節收集的雨水來滋養它,嘖嘖嘖,真是好講究。羨慕不?其中的「蓀」就是菖蒲,當時人將菖蒲歸屬為香草,用它的名字來作為國君的尊稱,古人還將菖蒲與其他香料一起做成香囊佩戴。
  • 古代人追星有多瘋狂?追了李白3000裡,把杜甫的詩燒燒吃了
    張籍相當單純地相信「吃什麼補什麼」,他將杜甫的詩集焚燒成灰燼,加入膏蜜,像喝補藥一樣,每頓必飲,並且發下誓言:「喝下他的詩啊,讓我的肝腸從此改換!」在名家輩出的盛唐詩壇,王昌齡以擅長七絕聞名。他曾被貶謫到龍標(今湖南懷化市),日子過得異常艱難,跟隨的老僕人需沿路撿拾落葉枯枝當柴燒。
  • 吃大閘蟹配什麼酒最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才是搭大閘蟹最好的酒
    導語:吃大閘蟹配什麼酒最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才是搭大閘蟹最好的酒天氣漸漸轉涼了,吃大閘蟹時要配酒,這是百年前就流傳下來的文人傳統。李白曾為此賦詩「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一杯美酒,加上鮮美絕倫的大閘蟹,簡直幸福得如臨仙境啊!那麼問題來了,李白當時是用什麼酒來搭配大閘蟹的呢?答案其實就是黃酒。因為在元朝之前,礙於釀造技術的局限,中國是沒有正統白酒的。再說了,按照李白「會須一飲三百杯」的喝法,要是喝白酒,他也遭不住啊!到了現代,酒類繁多,大家都有了很多的選擇。
  • 秋風起,蟹腳癢,去陽澄湖吃大閘蟹
    李白有詩,「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大文豪蘇東坡更是有言 「不識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秋天不僅氣候宜人,而且還是吃大閘蟹的季節。俗話說得好:「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
  • 古人「帶貨」也瘋狂,蘇東坡、李白以詩「帶貨」
    蘇東坡甚至做好了長期在海南生活的準備,「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從這個角度來說,海南在明清以後逐漸被納入中央治理,以致在現當代成為地區、建省和闢為自貿區,應該為蘇東坡的帶貨記上一功。李白領銜「景點帶貨」中國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時間,老百姓是不能自由流動的。能夠遊走四方的,除了最終到梁山的好漢們,就是文人為多了。
  • 李白和徐凝的《望廬山瀑布》,看蘇東坡如何評價
    而其中的香爐峰瀑布又是別具一格,特別是經過大詩人李白的題詠,其名聲更是大振,幾乎無人不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就是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詩歌。李白這首詩是大格局和大氣魄,既寫出了廬山之美,也表達了自己熱愛自然之美的情懷。於是這香爐峰的瀑布自從李白吟詠之後,再也無人敢來寫作,好像自然形成了一個禁區。但是李白去世幾十年後,有一個年輕人叫徐凝,他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就是敢於在李白面前班門弄斧,竟然敢和大詩人李白同題,也寫了一首《望廬山瀑布》。
  • 大閘蟹上市啦!作為吃貨你必須知道的吃蟹技巧
    吃大閘蟹是一種季節性的享受,唐代詩人李白曾贊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饕客們怎可錯過這個大快朵頤的好時機。這不,吃大閘蟹的季節又到了!人們都把大閘蟹比作味中極品,因為它具備了美食所必備的色、香、味、形、質。明代文學家張岱就曾說食大閘蟹「不加醋鹽而五味俱全」。中秋過後大批大閘蟹上市,相信很多人已經開始了今年的「食蟹大計」。秋風黃酒兩隻蟹,縱是天人不思歸。
  • 陽澄湖吃大閘蟹的地方在哪裡?推薦吃大閘蟹的農家樂
    秋風起,蟹腳癢,每每到了吃蟹的季節,陽澄湖就人聲鼎沸,五湖四海的遊客都會齊聚美麗的陽澄湖,為了一嘗這上等的大閘蟹,那麼去哪裡可以吃到好的大閘蟹呢?這個是很多食客們共同的疑問。那麼去哪裡可以吃到好的大閘蟹呢?
  • 吃大閘蟹的最佳季節是什麼時候?大閘蟹要怎麼吃哪些地方最好不要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大閘蟹的 季節是什麼時候?大閘蟹要怎麼吃哪些地方最好不要吃 又到了2018吃大閘蟹的季節,你是不是已經開始物色各地的大閘蟹了呢?雖然線上已經有很多促銷活動,但小編還是建議大家最好線下夠愛,雖然價格稍貴,但眼見為實,吃得放心.那麼,一般大閘蟹什麼時候吃最好呢?以下小編為您介紹吃大閘蟹 時間.
  • 古人追星也瘋狂:張籍生吃杜甫詩,魏萬苦追李白3000裡
    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一個普通的凌晨,魏萬從河南王屋山出發了,他白天跟隨李白的足跡瘋狂趕路,晚上伏案抄寫默誦偶像的詩詞。但好巧不巧,每次李白前腳剛走,魏萬後腳才到,就這樣,每次到了一個地方,都是這樣,如此循環往復,過了半年。不得不說,魏萬運氣也太差了點吧。
  • 陽澄湖吃大閘蟹的地方在哪裡?來巴城賞漁家燈火,聽崑曲悠揚
    陽澄湖吃大閘蟹的地方在哪裡?來巴城賞漁家燈火,聽崑曲悠揚導語:陽澄湖吃大閘蟹的地方在哪裡?夜晚的巴城小鎮,在燈光的籠罩下格外迷人,來到巴城,有兩種感受,一是驚訝於它獨特的江南水鄉韻味之美,獨特而又有無法言說的魅力,另一點就是驚嘆於蟹的美味,那樣的美食足以勾走人心,讓人無法拒絕……..
  • 賈雨村吃大閘蟹,雖沒有鳳姐的麻利,一通操作甄士隱直叫好
    文/阿宏以詩換蟹,一飽口福,這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那廝幹的事情,曾有詩句「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為證。同樣的事還有《紅樓夢》中賈雨村靠賣書畫為生,當時的富豪甄士隱請他吃大閘蟹,也是一首詩相贈,好在甄士隱是一個人溫潤如玉的性格,喜歡這些東西。
  • 古代的「追星族」有多瘋狂?跋山涉水3000裡只為一見
    當年小虎隊最火的時候,從臺北巡演到高雄,瘋狂的粉絲們成群結隊地騎著自行車一路追蹤,大呼其名。這種跟在明星後面追明星的現象被當時的報紙稱為「追星」,也正是從那時起人們開始用追星一詞來形容粉絲對明星的崇拜行為。現如今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追星現象隨處可見,而且許多的粉絲對於自己崇拜的明星追崇至極,甚至追星追到了瘋狂的程度,這些新聞大家應該都通過網際網路的渠道上了解過。
  • 陽澄湖吃大閘蟹的地方在哪裡
    陽澄湖吃大閘蟹的地方在哪裡?去過了才叫真正到過陽澄湖,以下是我的一些遊玩心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說到吃蟹,首先想到的就是陽澄湖的大閘蟹啦,鮮嫩多汁的肉質,清甜細膩的口感,再配上陽澄湖的宜人風光,可算得上是"人間妙事"。《紅樓夢》中寫到:「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若狂。」
  • 蘇東坡和李白去過的廬山,不是今天的廬山,是一座叫「秀峰」的山
    之後又作了2首詩,所以遊玩廬山,蘇東坡一共作了5首詩,比李白的還要多,李白當年隱居廬山3年,作了3首詩句,其中一首被廣為流傳至今,就是《望廬山瀑布》。蘇軾的遊記中說了,第一首詩:「芒鞍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意思就是說,「穿著草鞋拄著竹枝,掛著一百個錢在拐杖上到處遊蕩。可是奇怪深山老林,每個人都能認識我這個淪落的舊官吏。」
  • 哪種大閘蟹最帶勁《長三角吃蟹地圖》別錯過
    確實,也曾有一段時間,大閘蟹似乎也變得格外「高冷」。炒上天價的蟹票背後,有供不應求等市場因素,也有其他各類「你懂得」的原因。今年不一般的是,「蝦兵蟹將」似乎一下子遇冷了。「一斤小龍蝦最貴只要25元,今年的價格為什麼這麼低?」「大閘蟹節後價格下跌,二兩母蟹8元/只」等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大家一邊問著為什麼,一邊笑嘻嘻趕著去「撿漏」,整體銷售情況於是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冷。
  • 帶貨鼻祖蘇東坡:「我在黃州,買它買它買它」
    當無數人瘋狂種草李佳琦推薦的口紅,為一句「買它買它買它」相繼剁手;當各地政府領導也紛紛加入直播為當地宣傳帶貨;我們可曾想到,帶貨古代就有,鼻祖還是那個耳熟能詳的大文豪蘇東坡。雖然沒有冠名,但東坡兩個字就是超級大IP,讓無數粉絲為之瘋狂。蘇東坡的帶貨之路從黃州開始,也在此走上了帶貨巔峰,今天我們就來一塊盤點下蘇東坡黃州的帶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