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界研討應對少子高齡化與低薪外流潮多重社會問題

2020-12-24 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1月16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近年來,臺灣少子化、高齡化與低薪化、人才外流現象凸顯,引發各界擔憂。16日,臺灣「國政研究基金會」在臺北舉辦「公義祥和的社會」論壇,邀請各方團體與專家學者分析現狀、研究對策。

臺當局統計部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島內新生兒僅16.4萬多人。據臺灣地區「發展委員會」預估,2018年全年新生兒數為18.5萬人,創5年來新低。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認為,少子化對各級教育的衝擊最為明顯,其次是勞動力與納稅人口減少,同時老人越來越多,照顧與福利需求水漲船高。

他分析指出,臺灣自1993年就跨入高齡化社會,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到2025年將邁進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38.2%,而75歲以上老人將佔22.9%的比例。

薛承泰表示,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並不稀奇,可問題關鍵在於這個變遷速度太快,從高齡化社會到高齡社會只用了25年時間。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表示,臺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稅收無法永續覆蓋長期照顧服務,需另尋稅源,並實施長期照顧服務保險,促成醫療、養老、健保、社會服務整合,藉由自助、互助、他助,善用社會所有資源,實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理想。

薛承泰表示,晚婚與少生的原因當然和經濟有關,真正關鍵在於薪資的停滯。

臺當局統計部門數據顯示,2018年,臺灣全時受僱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不足3萬元新臺幣者佔30.78%。臺勞動主管部門數據顯示,54.2%的25-29歲青年認為自己薪水低,其中以大學畢業以上學歷者感受尤甚。

臺灣大學教授辛炳隆認為,臺灣勞動力市場勞工低薪的原因包括過度資本化、產業結構改變、勞資關係弱化、大學教育擴張等,而勞工低薪將導致人才外流、產業競爭力下降、勞動參與意願低落等後果。

數據顯示,自2009年至2017年,臺灣赴境外工作人數年均增1.3%,至73.6萬人。2017年未滿30歲赴境外工作者為14.7萬人,佔20%,自2012年以來持續增加。

辛炳隆表示,臺灣產業結構的問題導致無法提供太多好的工作機會給年輕人。如果境外有更好的機會,年輕人去謀求發展並非壞事。此外,大量臺商、臺資布局境外,也吸引大量臺青前往就業。

他認為,應對低薪化與人才外流,臺灣應持續合理地提高基本工資,並提高社會福利保障以減少低薪的衝擊,還可提高薪資資訊的透明度以增加勞工議價空間。長遠來看還要改善產業結構,由資本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

另有數據顯示,2017年臺灣居民赴大陸及港澳地區工作人數為40.5萬人,佔境外工作總人數的55%,居於首位。

民意代表林奕華認為,當前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損害了在大陸發展的臺灣勞工權益。例如,大陸允許臺胞參加社會保險,臺灣一部分人卻聲稱「存在雙重參保問題」,甚至要凍結西進臺胞的戶籍等。「這種論調要嚴厲譴責。」(完)

相關焦點

  • 日本少子高齡化問題嚴重 高等教育將如何應對?
    日本少子高齡化的急速進展造成18歲人口的持續減少,將引發「2018年危機」。  在全球信息化飛速發展下的競爭激烈與日本少子高齡化問題的「外患內憂」中,在能夠高效創造生產力的18歲人口減少以及整體人口減少下稅收下降的時代中,如何有效分配資源、維繫日本社會平衡,如何創造高效的新價值、確保國際競爭力,是當前日本政府最為關注的問題。
  • 王建民:臺灣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形勢日益嚴峻
    作者 王建民    日前,臺灣衛生福利部門宣布成立「少子化專案辦公室」,鼓勵生育,希望實現每年增加9萬新生兒。這是臺灣當局應對臺灣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措施之一。然而,依目前臺灣社會與人口發展態勢,這是一個不易實現的目標。
  • 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 金門和臺北對老人最友善
    華夏經緯網8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康健雜誌針對全臺25個縣市進行調查發現,從外出安全、醫療資源、外出便利、休閒社交和經濟安全等5個面向來看,金門縣和臺北市對老人最友善。
  • 臺灣人才外流,誰之過?
    臺灣青年徐國峰以機器人作為早教工具叩開了大陸早教市場的大門。圖為徐國峰(右)教學生設計機器人運動程序。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有臺灣媒體援引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報告指出,到 2021 年,臺灣人才外流比率將達到世界第一。根據臺當局「主計總處」公布數據,2005年到2015年,十年間臺灣人才外流數量從34萬人增至72.4萬人。
  • 老齡少子、人口外流、經濟低迷的東北現狀,也許就是中國的未來
    至於工業發展,早在解放之前,東北地區就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工業基礎,1945年時,全中國工業總產值東北佔85%,臺灣佔10%,中國其餘部分只佔5%。解放後,作為工業基礎最好,又是最靠近蘇聯的地方,東北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一個全國五年計劃中,蘇聯援華的156個工業項目,其中三分之一就落在東北地區。
  • 中華日報:臺灣要突破少子化困局 救生育應先拼經濟
    資料圖:臺灣老人重陽節登高望遠 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文章摘編如下:  臺當局日前宣布成立「少子化辦公室」,為臺民眾「催生」,試圖把臺灣的生育率由1.1人提升到1.6人,但這項目標能否達到,各界並不抱樂觀看法。
  • 日本政府對抗少子化,擬列20億預算發展AI
    為改善嚴峻的少子高齡化問題,日本政府近日研議將人工智慧(AI)技術運用於配對相親服務,幫助有意結婚的單身男女尋找另一半。這種配對方式預計收集使用者的年齡、興趣、收入、生活範圍等個人資訊,幫助單身男女迅速找到符合條件的對象。
  • 美媒稱40萬臺灣人在大陸工作 臺灣對人才外流無奈
    5月21日報導 美媒稱,臺灣近年來人才外流,大陸已成為最大的目的地。國民黨「立委」認為,這個現象衝擊臺灣地區整體經濟發展。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5月17日報導,臺灣地區行政機構有關部門表示,2015年臺灣人赴海外工作人數是72.4萬人,與10年前相比幾乎增加一倍,其中外流大陸約41萬人,達到58%比例最高,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約11萬人,佔15.4%排名第二。
  • 韓國人口專家談韓國少子化困境
    東北亞的日本高齡少子化問題嚴峻已非舊聞,韓國、臺灣地區同樣面臨相同窘境,其中韓國2018年總和生育率更是跌到0.98,比日本的1.41還低;今年7月至9月的季生育率則降至0.88,兩者皆刷新世界紀錄。《朝日新聞》日前專訪協助韓國政府擬定少子化對策的韓國人口學會會長李三植,就韓國少子化現況、背後成因、未來發展等多面向議題提出見解。
  • 臺灣的「少子化」怎麼辦,學日本?
    臺灣的「少子化」十多年前就看著它一步步的逼過來,全臺生育率逐年降低、人口衰減、進入高齡社會是必然的結果。歷屆臺灣當局多忙著政黨惡鬥,鞏固執政,逃避實際問題,對未來漠不關心,事到臨頭就責怪前任的執政者。     臺灣「衛福部」宣布成立「少子化辦公室」;要將目前的臺灣生育率從1.1(育齡婦女生育的子女數)提高到1.6。
  • 政經觀點:臺灣已陷全面低薪的人才危機
    政經觀點:臺灣已陷全面低薪的人才危機 2018年06月15日 14: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的環境難以吸引高階人才、人才外流、企業對吸引及留住人才的重視程度落後,高階經理人國際經驗不足,以及報酬不具競爭力等,都是IMD調查中拉低臺灣競爭力的主因。這印證了不少有識之士的看法:臺灣人才不足,嚴重影響了國際競爭力。
  • 人口高齡化、少子化,臺灣準備好應對2030年了嗎?
    &nbsp&nbsp&nbsp&nbsp在臺灣,因人口問題所衍生出的各種高齡化、少子化、長照挑戰等問題備受關注。臺灣《聯合報》評論文章提出疑問,2030年的臺灣人口圖像,是什麼樣子呢?
  • 日本「少子老齡化」社會的形成機理及對中國的啟示(一)
    作為一個危機意識很強的民族,日本逐漸形成了應對少子老齡化的舉國體制。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文化交融,日本有哪些成功經驗可以借鑑?有哪些彎路可以避免?對我國在制定政策上又有哪些啟發?中日兩國應共同探尋一條解決少子老齡化問題的「東亞之路」。 日本自然資源匱乏、國土面積狹小,但經濟總量長期位列世界前三,人口總數排名世界第十一。
  • 臺灣高校教師日趨高齡化
    來源:海外網近年來,臺灣大專院校專任教師高齡化現象嚴重,逾50歲教師佔比近60%。圖為臺灣某大學老教授(左一)正在為學生授課。(資料圖片)走進校園,教室裡坐滿了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而講臺上卻都是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老」師……近年來,臺灣地區各級學校教師高齡化危機持續發酵,師生之間鮮明的「年代鴻溝」正逐漸成為常態。年輕教師「接不上來」在臺灣各級學校之中,大專院校是老教師扎堆的重災區。
  • 臺灣工作年齡人口佔比創10年新低 少子化高齡化嚴重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內務部門2019年2月2日公布,截止至2018年底,臺灣工作年齡人口佔比為72.52%,佔總人口比率創近10年新低。對照臺灣「發展委員會」2018年預估,人口紅利2027年將消失,更凸顯臺灣少子化與高齡化問題嚴重。
  • 臺灣華航罷工凸顯臺灣低薪的陳痾
    但在這場被臺灣媒體界形容成史上「顏值」最高的罷工行動,看似搏得大量媒體報導的版面,也引發正反輿論齟齬,無論支持或反對罷工,從深層來看,華航空服員罷工只是臺灣低薪問題的冰山一角。    低、還要更低;省、還要更省。這就是臺灣老闆習慣的思維模式,除了航空業,金融業,媒體業,服務業,製造業全都如是,早就引發社會情緒的不滿。
  • 低薪危機 | 兩岸薪水大比拼 他嘆:耗盡人民對臺灣的信心
    臺灣低薪化現象,讓許多有能的人紛紛出走海外一位臺灣網友日前在上海旅遊時發現,就連上海洗碗工的薪水都快趕上22K(月薪22000元新臺幣)了,而且還包吃住,獎金另算。他將帖子PO上網後引發熱議,島內低薪現狀再度引發討論。
  • 臺灣警察高齡化衝擊治安 主管部門整治5年無成效
    臺灣警察高齡化衝擊治安 主管部門整治5年無成效 2009年10月12日 10:5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亞太老齡化社會的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怎麼畫?
    人口老齡化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之一,如何應對也成為最嚴峻的課題。12月13日,由(臺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主辦,臺北市政府擔任指導機構的《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度融合醫療論壇》上,來自政府、學術 、投資、媒體的各界人士展開多方探討。
  • 臺灣人才外流誰之過?島內島外有比較才有鑑別
    有臺灣媒體援引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報告指出,到2021年,臺灣人才外流比率將達到世界第一。根據臺當局「主計總處」公布數據,2005年到2015年,十年間臺灣人才外流數量從34萬人增至72.4萬人。這幾年問題更加嚴重。外流的人才當中,有72.52%為大專以上學歷,84.69%為青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