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的好,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還有可能是唐僧。然而在杜拜這個與眾不同,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國度,穿著白色長袍,戴頭巾的幾乎都是白馬王子,據說去過的女人都會情不自禁的多看幾眼,除了顏值高外,杜拜帥哥一生還可娶四個老婆,這也羨煞很多中國男人,讓人情不自禁的直流口水!
從一望無際的沙漠到發現石油寶庫,杜拜土著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即使不工作的土著,政府每個月會發高額工資給他們。如今杜拜的土豪名聲早已蜚聲國際,免費落地籤政策,也給來旅遊的中國人提供了很多方便。當我第一次來到杜拜,剛出機場就被清一色的海關帥哥吸引了。
他們和別的國家海關人員不一樣,工作時不穿制服,而是清一色穿白色長袍,戴白色頭巾,氣質脫俗笑容常掛嘴邊,就連絡腮鬍茬也顯十分帥氣,羨慕到男人都嫉妒!穿長袍,包頭巾上戴頭箍,已經為杜拜人的酷帥形象,帥氣被杜拜人演繹的淋漓盡致。
可我一直很好奇為何杜拜人愛穿白色長袍,戴白色頭巾?在杜拜的三天兩夜裡竭盡全力的想找答案。直到遇見在哈利法塔附近的世界最大的圖書商店看書的杜拜「白馬王子」穆罕穆德,我才明白其中緣由。當時他正在認真的閱讀書籍,一副入神的樣子,當我靠近去搭訕,提出要為他拍照要求時,穆罕穆德愉快的答應,還保持原來的姿勢讓我拍,我還順便要了臉書帳號,你來我往,就聊了起來!
穆罕穆德很有禮貌,也很紳士,解答了我很多疑問。杜拜人杜拜人生活在熱帶沙漠裡,晝夜溫差大,穿長袍的習慣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生活實踐證明,大袍比其他式樣的服裝更具抗熱護身的優點,無論白色或其他顏色的大袍,在吸收外來熱量的同時,裡面形成一個通風管,空氣自下而上流通,猶如煙囪一樣,使人體感到涼爽。白色大袍歷經千載而不衰,它對生活在炎熱少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有無法取代的優越性,如此穿著設計可謂是聰明之舉。
阿拉伯人的包頭巾,也是沙漠壞境產物,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陽防曬,冬天禦寒保暖。這種頭巾是塊布,將其放於頭上,再套上一個頭箍固定之。其色多為白色,也有其他顏色。布料有優劣厚薄之別,隨季節和條件而定。
頭箍是用駝毛做成的圓狀環,多為黑色,偶有白色,粗細輕重不等。年輕人喜歡粗重的頭箍,再系根飄帶,顯得瀟灑、英俊。頭箍在古時候的用處是在穿行沙漠中如遇到沙塵暴鎖住駱駝,用頭箍圈成8字型扣住駱駝兩隻前蹄防止受驚四處逃竄。
杜拜人在戶外也喜歡穿披風,在阿拉伯人看來,披風是節日盛裝,男人在大袍外加件披風,顯得神採奕奕,有男子漢氣概。披風花色繁多,質量也不相同。如科威特的披風市場上,男式、女式、夏天穿的透明紗披風、冬季穿的羊毛、駝毛、呢絨披風樣樣俱全;有平民穿的物美價廉的普通披風,也有王室成員及富翁們穿用的做工精細、鑲有金銀絲的豪華披風。
要適應沙漠地區炎熱的風,衣服尤其重要。這是沙漠地區的人們所面對的經常會發生的也是最大的困難之一。熱風使人更容易脫水,也因此更不容易抵禦乾熱。如果熱風來得特別突然,就很容易使人昏倒甚至死亡。中暑是在不能出汗時正常的熱能交換系統出現停滯並隨之引起的高燒現象。
沙漠地區的人有時會出現可怕的猝死,這被認為可能是沙塵暴後嚴重脫水的結果。另外,在炎熱的沙漠裡的熱風之下,如果沒有合適的衣物保護又在沙漠裡快速行走也可能引起中暑和脫水。
阿拉伯大袍的顏色除白色外,也有深藍、深灰、深棕色和黑色。阿拉伯人的上衣多為條紋長衫,也有白色汗衫,夏季許多人不穿內衣。下身穿著奇特,葉門、阿曼、阿聯等國流行男穿裙子女穿褲,偏僻地區的部落或窮人僅用一塊布把下身一圍了事。由於阿拉伯男子一年四季大袍不離身,內衣的式樣和色彩就沒有多少顯露的機會。
而在阿拉伯世界裡,多數婦女都有穿罩袍的規定與習慣,杜拜美女也不例外。其實,那就是一件寬鬆的黑色拖地大外套,只是罩袍因各國不同的風俗習慣而有不同的款式、顏色與剪裁,甚至有不同的穿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阿拉伯各國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但傳統服裝白大袍並沒有被冷落,至今仍相當流行。即使是趕時髦的年輕人和公務人員,上班時西裝革履或牛仔服,一到家仍都換上大袍。國家元首、高級官員身著大袍出席盛宴和慶典活動的也屢見不鮮。有一些人士洋結合,在大袍外穿西裝,或西裝外披大袍,可謂別具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