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我們總是計劃要好好陪伴父母家人。
可當真的朝夕相處時,似乎除了聊天吃飯,
也不知道還能做點什麼。
沒有具體的行動,計劃就很容易落空。
今天,
小新要給您推薦 11 件
可以在春節完成的小事。
第一件當然是——
先來搶小新珍藏的年度好禮!
新
年
福
利
留言送出你的新春祝福
可以是對祖國的、對家人朋友的、
也可以是對自己的。
點讚前三的小夥伴將獲得
小新送出的新春好禮!
(活動截至2020年2月24日下午5點)
是什麼禮物呢?
噔噔蹬蹬~
▲點讚第一名(220個贊以上)
▲點讚第二名(168個贊以上)
▲點讚第三名(68個贊以上)
怎麼樣,
精美的禮物是不是讓大家很心動呢?
那還等什麼,快來留言吧!
搶完了好禮,
再來看看小新給您推薦的剩下的10件事吧~
春節做完這10件事,給父母家人最暖心的陪伴,和最親近的人建立起真正的連接,讓你的「陪伴」不再只是一句空話。
01請父母給你講講你三歲以前的事兒
聽上去這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似乎沒什麼特別,但其實意義非凡。我們現在對心靈成長越來越重視,這需要對自己個人歷史有完整的記憶。
不過,人的記憶能力有限,並且因為自我保護的原因,更容易記得符合自戀的事,破壞自戀的事,就容易選擇忘記。所以,父母家人是能填補你空白記憶的人,和他們好好聊聊那些時光。
02主動跟父母講講你的近況和打算
過年回家三天後,熱乎勁兒過去,開始埋怨父母嘮叨。其實,嘮叨是因為不了解,父母是在用碎碎念的方式,表達他們想了解你的願望。不如你主動講給他們聽聽,話說出口了,理解也就慢慢發生了。
03減少再減少所謂的初高中同學聚會
你以為很重要的同學聚會,其實是被記憶美化過的關係。實際上大多數畢業多年不見的同學,平時不聯繫,也沒什麼共同語言,更談不上是朋友。無謂的聚會,只是浪費了你和真正重要的人的相處時間。
04和家人正兒八經拍張全家福
有了智慧型手機,我們習慣了隨時自拍,即便有正式的照片,也常常是自己一個人的寫真照。建議春節期間,組織家人一起去影棚,穿上漂亮的服裝,認認真真拍一張全家福。
充滿儀式感的留影,不只是讓你和最親近的人,用鄭重的方式邁入新年,更是未來家族長久的共同記憶。如果這個習慣能每年都保持,那就更好了。
05教父母使用新的手機應用程式
線上的生活解決方案越來越豐富,如果讓父母自己學會操作一些設備和軟體,你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的生活也能很便捷。
比如教他們用手機軟體購買生鮮果蔬,直接送達家門口;再比如讓他們學會用打車軟體,日常出行或異地旅行都能方便不少;甚至只是一個微信小遊戲,也能為他們增添不少樂趣。
06請父母講講家族的歷史
請父母講講那些你沒見過的祖輩們的故事。不是簡單的為了嘮家常,而是為了去弄清你家族系統的動力是什麼,搞清楚哪些是你的家族允許的心靈內容,哪些是你的家族歷史潛意識。
你還可以和父母一起,由此畫出一個家譜圖,更好地了解並記憶家族的歷史。
07讓父母講講某個特定時間節點的回憶
個人的歷史,往往和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不可分割。你可以請父母講講過去某個時間節點上,他們在做什麼。將一個人置身於他當時所處的情境,能幫助你更好地認識當下的他。
08減少吃吃吃,讓串親戚更有質量
吃簡直就是春節的第一大主題。其實很多習俗,都是從物質匱乏的過去沿襲下來的,現在想吃好東西太容易了,所以也該做些改變了。與其將時間都花在準備食材、收拾整理上,不如一家人在一起,做一些更有意義的溝通交流。
09改造你的家庭春節習俗
圍繞著春節,各地都有各式各樣的風俗習慣,其中很多會給人壓力,讓人不舒服。你不如主動倡議,將明明不合理,卻始終沒人敢說的習俗改掉。同時,拿出更好的方案,建立起屬於你家的獨特習俗。
10逐步建立起你和家人的邊界意識
春節雖說是闔家團圓的時刻,但客觀地講,難免會遇到讓你不舒服的情境。例如,逼婚、勸酒、用不合適的方式逗孩子等。多數情況下,為了減緩衝突我們會裝糊塗,壓抑自己,但這並不是最好的相處模式。
試著至少在一件事情上,合理表達出真實感受,訓練自己守住邊界的能力,也向家人傳遞這個訊息。
最後,小新在這裡給大家拜個早年,
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新的一年,有
鼠
不
盡
的
喜
氣
@部分內容來源美在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