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的由來之《反抗奴隸主》

2020-12-21 騰訊網

火把節,又稱星回節,是彝族全民信奉的含有祭神祭田、祈求豐收、送祟祛邪等民俗內容在內的傳統盛大節日,一般在夏至後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前後舉行,歷時3天。

節時,人們先抱著家養的母雞去田間地頭祭拜田公地母,待殺雞祭祖的晚飯過後,各家用松木、苦蒿稈紮成的火把舉行點火儀式,讓燃燒的火把繞屋內和屋外一圈,以示燒掉一切不吉之源,祈求全家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繞完房前屋後的火把,還可拿到莊稼地裡繞繞,以示燒死或驅除害蟲。

任何習俗或者節日,都有一個由來。那麼,彝族火把節是怎麼來的呢?我今天就講這麼一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來了解一下火把節的由來吧。

遠古的時候,或者說古時候,彝族先民居住在一個大壩子裡,他們生活很幸福,衣食無憂。他們平靜地生活著,從來沒有考慮過會不會突然有一天淪為奴隸。

事實確實如此,與世隔絕的彝族先民當然不知道其他民族瘋狂地入侵他們的家園。他們,也就是老實巴交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突然有那麼一天,一群野蠻人衝進了他們的視野內。這群野蠻人無惡不做燒殺搶掠,最終把老實的彝人給奴役了。

彝人也沒有辦法,他們不會打仗,也打不過人家。只得乖乖地做奴隸,因為反抗也就是死,只能屈辱著生活。

不過,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服了!他們悄悄地商議著怎麼反抗奴隸主,他們要把這群侵略者趕盡殺絕!他們,是不會永遠屈服這群野蠻人的;他們,也是渴望尊嚴和自由的人;他們,也是有血性的人。

到了六月二十四這天,他們終於對侵略者給予了沉重的報復!他們把那些侵略者狠狠地殺死了,那些膽子小的侵略者也害怕地逃跑了。

到了晚上,他們點起火把去把侵略者的家通通燒了。他們為了慶祝勝利,一直點著火把載歌載舞到天亮。以後,為了紀念這次外族的入侵,彝族人民每一年都過火把節。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而火把節的由來還有兩個民間故事。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個故事。

事實上,我覺得這些野蠻人就是中原民族。彝族世代寄居西南,文化自成一體。或者說,彝族在中原民族侵略之前,是沒有開展奴隸制社會的。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彝族還是處於原始社會後期的。

從這一點來判斷火把節的由來時間,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或者夏商周的動蕩時期。中原王朝版圖的擴張,或者中原地區的戰爭讓一部分中原人入侵了西南。

也就是說,從異族的入侵讓這個半農半牧的民族從此開始尚武。在沒有其他人種入侵西南的時候,他們是與大自然做鬥爭的。

在異族入侵以後,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讓西南土著融合了這一種文化,然後社會開始推進。

火把節,本來就意義非凡。它,是見證一個民族文化的節日,更是某種歷史或者文明的一種傳播。只不過,我們不能穿梭時空回到過去看以前的事件。

總之呢,今天的我們,作為一個彝族子民,就應該積極地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同時,我們要為這個民族做點什麼。

相關焦點

  • 續更:《斯巴達克斯之血與沙》——奴隸反抗強權的開端
    在前一季 (即前傳之諸神競技場) 主要都是一些配角的登場以及為主角的正式登場及後續的故事做鋪墊 (巴蒂塔斯和索羅尼斯朋友關係斷裂;露迪婭和克雷斯的秘密性關係;克雷斯成為新一代的卡普亞競技場冠軍等等都會成為後續的故事情節的重要導火索)。
  • 世界上有最多奴隸的國家,至今仍有50萬奴隸,為何沒一人敢反抗?
    茅利塔尼亞:至今存在奴隸的國家 眾所周知,奴隸制是指奴隸主擁有奴隸的制度。而一般成為了奴隸,便每日以勞動為主,且是沒有報酬的,也沒有人身自由。
  • 透過民間故事看社會生活:揭露諷刺奴隸主、對地主剝削壓迫的反抗
    大家好,在對立階級鬥爭故事在彝族階級社會裡,廣大彝族勞動人民與地主、土司、奴隸主之間的矛盾是很尖銳的,這種矛盾鬥爭成了民間故事表現的重大主題之一。代表作有《逼莊》、《格勒和他的羊》等。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彝族的民間故事。
  • 火把節的由來傳說故事 一個節日竟然有這麼多說法
    明天就是火把節了,咱們臨沂雖然沒這個節日,但是卻有不少過火把節的少數民族同胞,這個節日也是中國最著名的少數民族節日之一,關於它的由來也有各種說法。   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特有的傳統佳節。一般每年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歷時三天。
  • 世界上還存在奴隸制的國家,竟然有70萬奴隸,無人反抗!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人類不僅進入了工業文明時代,還消滅了黑三角的農奴貿易,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很多人認為世界上沒有野蠻的文明,但現實未必如此,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有一個實行奴隸制的國家,有近70萬奴隸,很多人都很驚訝,他們為什麼不反抗?
  • 販賣黑奴時,奴隸主怎麼挑選?掰開嘴巴看牙齒,靠舔下巴識別汗液
    歐洲人踏上美洲的土地之時,那裡幾乎遭到了滅頂之災。大量的土著印第安人被殘忍地屠殺,美洲的資源幾乎被掠奪一空,而歐洲殖民者也將天花等疾病帶入美洲大陸,原本生活平靜的美洲因為歐洲侵略者的到來變得殘破不堪。他們主要活動於黃金海岸與奴隸海岸,偷襲黑人的村莊,將村莊內部的所有東西付之一炬,如此無家可歸的黑人只能任人宰割。黑人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命運,他們進行了激烈的反抗,殖民者們便採取迂迴戰術。奴隸販子用一些小禮品賄賂非洲的酋長,黑人便被以低廉的價格賣做奴隸。
  • "十月曆"與"火把節"的起源
    這種曆法把一年分成10個月,每月36日,一年分五季,每季兩個月為72日,這就是中國古代「36」、「72」這兩個神奇數字的由來。一年10個月共360日,餘下五至六天作為過年日。據孔子的《夏小正》記載:正月「初昏,鬥柄懸在下」,六月「初昏,鬥柄正在上」。先民們正是根據北鬥星旋轉一周定為一年的,並把「鬥柄正在上」的六月初定為「火把節」,「鬥柄懸在下」的正月初定為「星回節」。
  • 希臘城邦的時代終結者——大奴隸主,貪心是發展的絆腳石
    尤其是那些失去自己奴隸,淪為社會第四等級的公民們,在心理上更是產生很大的落差,他們想要重申自己的民主政治權利,尤其是想要重新獲得自己奴隸主的身份,由此他們開始聯合奴隸群體反對大奴隸主的專制統治。4世紀出現了頻繁的平民和奴隸起義,這對於大奴隸主的專制統治造成了嚴重的衝擊。
  • 節日將至,關於大理白族火把節你了解多少呢?
    在花火最燦爛之時送上最熱烈的祝福~今年因疫情防控多地取消了火把節大理火把節也停辦了火把節白族火把節的由來鄧賧詔主夫人柏潔遠見卓識,事先已預計不測,事後又忠貞不屈。她撲在灰燼中為刨丈夫屍骨,十指皆刨出鮮血。禮葬其夫後,閉城自盡,追隨亡夫而去,只留下這一段令人感慨萬千的感人故事。從此以後,雲南的白族人民便過起火把節,以紀念「火燒松明樓」的歷史故事和勇敢聰慧的柏潔夫人。
  • 精絕奴隸主:天磚密道的傀儡BOSS
    精絕奴隸主:天磚密道的傀儡BOSS第二隻BOSS是坐鎮天磚密道的精絕奴隸主,他其實是傀儡BOSS,是由一隻小怪操控的,一身橫肉力大無窮,百十人不得近身。
  • 「三世紀危機」磨滅帝國輝煌,反抗力量爆發,君士坦丁堡走向沒落
    馬其頓戰爭場面同時這些奴隸也是人,也同樣有反抗情緒,當他們越來越難以忍受這些奴隸主的壓迫,便會開始表達自己的不滿。這些奴隸是奴隸主買來替其種植土地以及通過勞動來為其牟利的,也就是說奴隸主只是在壓榨這些人的價值,而且並不會將奴隸當作人來看待。除了嚴酷的剝削還有身體上的殘忍折磨,這對於奴隸來說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難以忍受之下,他們就會刻意消極怠工,也不會在意土地的收成。奴隸常以破壞耕作的工具和虐打牲畜,或是逃跑和暴動的方式來進行反抗。
  • 女主奴隸契約被人解除,卻甘願再度成為男主奴隸!
    除了第一集的時候,剩下二三四沒有描繪出尚文要當惡人的傾向,表現出來的是「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真·勇者之心。本周的第四集,好不容易有點黑化暴走的跡象,卻被女主拉芙塔利亞一頓「愛的告白」終結。這段非常套路,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動畫亦或者漫畫我都見過不止一次,真要說差別也就是差兩人接吻了。
  • 奴隸制岌岌可危:封建生產關係的產生和發展,加速了奴隸制的崩潰
    奴隸制岌岌可危:封建生產關係的產生和發展,加速了奴隸制的崩潰奴隸制的大和國產生於三世紀後葉,以大和(今奈良縣)為中心的近畿地區,4世紀末統一了日本。6世紀末至7世紀初奴隸主貴族更加殘酷地榨取部民的膏脂。不堪忍受奴隸主貴族殘酷壓榨的部民起來反抗。最初的反抗形式是逃亡。後來部民進山入藪,經常襲擊奴隸主貴族。626年(推古34年)「強盜竊盜並大起之,不可止」。部民的反抗鬥爭日益高漲。這種部民的鬥爭打擊了奴隸主貴族,動搖了奴隸制的根基,為新的生產關係開闢了道路。統治階級內部的相互傾軋也越來越激烈。
  • 傳承彝族風俗:鹽邊縣彝族火把節的由來
    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特有的傳統佳節,自漢唐起,已沿襲一千多年。火把節一般於每年農曆二十四日舉行,歷時三天。有關火把節起源的記載和傳說有數十種,內容豐富,優美動人。其中較為普遍的幾種說法是:一、相傳天上的恩梯古茲(彝族神話中的天神)派嘍囉到凡間危害眾生和莊稼,人們在支格阿魯(彝族神話中的英雄)率領下毫不畏懼,在農曆6月24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於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代代相傳。
  • 雲南臨滄彝族火把節,美麗的火焰狂歡
    相傳天上的恩梯古茲(彝族神話故事中的天神)派嘍羅到凡間收苛捐雜稅被殺後,為了報復,放出害蟲到凡間禍害人們,而凡間的人們毫不妥協,在農曆6月24日這天相邀用火把焚燒害蟲,戰勝了天神,於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 彝族火把節民族風情濃
    彝族火把節民族風情濃     農曆六月廿四的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節日。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    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第一天為迎火。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豬,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婦女還要趕製蕎饃,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團圓飯,一起圍著火塘喝自釀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歡樂和幸福。
  • 唯一存有奴隸的國家,聯合國都攔不住,至今仍有70萬奴隸
    在北美殖民期間,黑奴販賣構成了原始資本的累計,美國從1686年到1786年的100年間,大約有25萬非洲黑人被販賣到英屬北美殖民地,不過隨著南北戰爭,奴隸制度在美國被廢除,其餘各國也在人權當中廢除了奴隸制度。但是根據聯合國的調查,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存在著奴隸制度,而且還有70萬的奴隸。
  • 蒙古人打下一城,留一人當城主,所有女人都歸他,為何沒人反抗
    第四點,就是屠城,據了解,成吉思汗的鐵騎所到之處,如果遇到反抗的話,勢必攻下城池之後進行屠城,為了就是震懾其他城池。第五點,·據了解,蒙古鐵騎是沒有軍餉這一回事的,在他們的眼中誰的本事大,能夠攻城拔寨,有著輝煌的戰績,誰就是最受歡迎的人,就能有足夠的金錢和物質獎勵。而那些不想出力的士兵,之好活活的挨餓。
  • 古羅馬奴隸主如何處置女奴隸?史學家:其作為只能用絕望二字形容
    說起古代封建時期,永遠繞不開的話題便是「奴隸」。中國古代的奴隸雖然日子很苦,但倘若有貴人賞識,頃刻間便可魚躍龍門。但在西方的古羅馬,奴隸,尤其是女奴隸的日子非常不好過。根據相關西方史書記載,與中國封建時期男比女值錢不同,在古羅馬時期,一個女奴隸的價格是男奴隸的八倍以上。女奴隸每天的工作就和現代社會的保姆差不多,就是在待遇方面不能比。大概是在每天四點,女奴隸就要起床幹活了,其工作範圍包括洗衣服,幹農活,打掃房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