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又稱星回節,是彝族全民信奉的含有祭神祭田、祈求豐收、送祟祛邪等民俗內容在內的傳統盛大節日,一般在夏至後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前後舉行,歷時3天。
節時,人們先抱著家養的母雞去田間地頭祭拜田公地母,待殺雞祭祖的晚飯過後,各家用松木、苦蒿稈紮成的火把舉行點火儀式,讓燃燒的火把繞屋內和屋外一圈,以示燒掉一切不吉之源,祈求全家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繞完房前屋後的火把,還可拿到莊稼地裡繞繞,以示燒死或驅除害蟲。
任何習俗或者節日,都有一個由來。那麼,彝族火把節是怎麼來的呢?我今天就講這麼一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來了解一下火把節的由來吧。
遠古的時候,或者說古時候,彝族先民居住在一個大壩子裡,他們生活很幸福,衣食無憂。他們平靜地生活著,從來沒有考慮過會不會突然有一天淪為奴隸。
事實確實如此,與世隔絕的彝族先民當然不知道其他民族瘋狂地入侵他們的家園。他們,也就是老實巴交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突然有那麼一天,一群野蠻人衝進了他們的視野內。這群野蠻人無惡不做燒殺搶掠,最終把老實的彝人給奴役了。
彝人也沒有辦法,他們不會打仗,也打不過人家。只得乖乖地做奴隸,因為反抗也就是死,只能屈辱著生活。
不過,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服了!他們悄悄地商議著怎麼反抗奴隸主,他們要把這群侵略者趕盡殺絕!他們,是不會永遠屈服這群野蠻人的;他們,也是渴望尊嚴和自由的人;他們,也是有血性的人。
到了六月二十四這天,他們終於對侵略者給予了沉重的報復!他們把那些侵略者狠狠地殺死了,那些膽子小的侵略者也害怕地逃跑了。
到了晚上,他們點起火把去把侵略者的家通通燒了。他們為了慶祝勝利,一直點著火把載歌載舞到天亮。以後,為了紀念這次外族的入侵,彝族人民每一年都過火把節。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而火把節的由來還有兩個民間故事。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個故事。
事實上,我覺得這些野蠻人就是中原民族。彝族世代寄居西南,文化自成一體。或者說,彝族在中原民族侵略之前,是沒有開展奴隸制社會的。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彝族還是處於原始社會後期的。
從這一點來判斷火把節的由來時間,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或者夏商周的動蕩時期。中原王朝版圖的擴張,或者中原地區的戰爭讓一部分中原人入侵了西南。
也就是說,從異族的入侵讓這個半農半牧的民族從此開始尚武。在沒有其他人種入侵西南的時候,他們是與大自然做鬥爭的。
在異族入侵以後,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讓西南土著融合了這一種文化,然後社會開始推進。
火把節,本來就意義非凡。它,是見證一個民族文化的節日,更是某種歷史或者文明的一種傳播。只不過,我們不能穿梭時空回到過去看以前的事件。
總之呢,今天的我們,作為一個彝族子民,就應該積極地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同時,我們要為這個民族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