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3608)萊蕪戰役紀念館
萊蕪在山東,自西漢有了萊蕪的縣治,兩千年來總是在復建與合併中,如今是濟南的一個區,這裡風景秀麗,是國家級的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這個地方地處齊國和魯國的交界地帶,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於是這裡也有了很多的故事流傳。
山東「糖球」先生寄給我一枚普資明信片,郵資圖是好客山東,加蓋了一枚「萊蕪戰役紀念館」風景日戳。這枚風景日戳是8月1日正式啟用,這是萊蕪啟用的第一枚風景日戳。萊蕪戰役紀念館是萊蕪的一處名勝景點,國家級4A景區,位於萊蕪區中心的黃山之上,是在原萊蕪革命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的,展覽館共設5個展廳。
新啟用的風景日戳主圖為萊蕪戰役紀念館全景圖,風景日戳啟用的同時還有個性化郵票折、紀念封同時問世,這些郵品對宣傳萊蕪的歷史、文化、旅遊、人文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也讓更多的人認識萊蕪,同時也有助於提高萊蕪戰役紀念館的知名度。
萊蕪戰役紀念館是為了紀念1947年華野在萊蕪的一次著名的戰役,這場在運動中殲敵的戰役被列入到了世界軍事史100個經典戰例之一,英勇的華野創造了在運動戰中殲滅敵7個師6萬餘人的戰例。如果還有印象的話,電影老三戰中的《南徵北戰》一定看過,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就是根據萊蕪戰役改變的。
還有一部老電影,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印象,這就是《紅日》,不過電影的主線放在了孟良崮戰役。推薦大家看看原著小說,這部小說是以江蘇漣水、山東萊蕪、山東孟良崮三場戰役為主線的。華野某部與七十四軍僵持在了漣水,面對敵軍的來勢洶洶,華野某部被迫撤退,一路從江蘇後撤到山東,得到了山東父老鄉親的幫助,子弟兵則在運動中尋找戰機,在萊蕪一雪前恥,三十裡的戰線上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殲敵五萬六千人,活捉敵司令官李仙洲、敵師長何葬等。然後再緊接下來的孟良崮戰役中,全殲了敵七十四師,擊斃師長張靈甫,徹底打破了敵軍對華東解放區的包圍與圍剿,同時也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戰役。
其實早在兩千七百多年前,萊蕪就發生過一場戰爭,被列入到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中。因為萊蕪地處齊國、魯國的邊界,於是在周莊王十四年、齊桓公二年、魯莊公十年,也就是公元前683年,齊、魯兩個諸侯國在長勺,也就是現在的萊蕪,發生了一場戰爭,最終以齊國戰敗收場,《古文觀止》中就收錄了一篇文章記錄此事,這就是《左傳·魯莊公十年·曹劌論戰》,也留下一個成語「一鼓作氣」。毛主席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對長勺之戰中曹劌的做法大加稱讚,曹劌的戰法在後世被稱作後發制人,是在其強我弱的事態下採取的戰法。
如今身處和平時代的我們,早已經遠離了戰爭的紛擾,自從1950年的抗美援朝,徹底將帝國主義禦敵於國門之外,到如今整整70年。儘管也有局部的衝突,但總體來說70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增強、人民安居樂業,但帝國主義無時無刻不在虎視眈眈。但我們有熱愛和平的人民,也有枕戈待旦的戰士。電影《上甘嶺》主題歌《我的祖國》大家都會唱,這是美麗的祖國……這是英雄的祖國……這是強大的祖國……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lie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