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座教堂是現址上的第三座教堂了,前二座分別於公元404年和532年毀於兵火。東羅馬帝國教皇查斯丁尼一世於公元532年決定在原址重建一座規模更宏大的教堂,工程歷時五年,於公元537年竣工。
從藍色清真寺出來前方就是聖索非亞教堂,它一直被公認是拜佔庭帝國建築中最完美的代表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拜佔庭帝國建築藝術結晶
教堂正門有些簡陋
當你走進裡面後內心立刻被震撼,巨大的圓穹隆頂分外引人注目,可惜我手機無法拍出整個全景照片。
教堂內部也在整修,但絲毫沒有影響大家的遊興,遊客們被這座既是教堂,又是清真寺的綜合博物館的壯觀景象所吸引,一邊是聖母、聖子及聖徒的人物像,而另一邊卻是伊斯蘭教派的標誌圖案。
走廊上有金色人物鑲嵌畫,導遊說這些都是用黃金鑲嵌而成的,價值不菲。
145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君士坦丁堡並更名為伊斯坦堡,聖索菲亞教堂也更名為阿亞索菲亞清真寺,教堂外面豎起四根宣禮塔,教堂內部原有的人物像全部用石膏封起來。直到1935年土耳其將教堂更名為阿亞索菲亞博物館,覆蓋在人物像上的石膏才由專家精心移去並向公眾展示。
沿側門上二層,上樓沒有階梯,而是用石塊鋪設坡度後盤旋而上。
坡道上的石頭經千百年的行走已非常光滑,在燈光照射下閃閃發亮。
廣場曾是拜佔庭帝國的競技場,在廣場中心的三根歷史悠久的紀念碑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裡也是伊斯坦堡的歷史文化和旅遊中心。
蘇丹阿合麥特廣場位於古城區,周邊有索菲亞教堂、藍色清真寺、託普卡普皇宮、大巴扎等一些世界文化遺產。
公元390年,羅馬帝國狄奧多西一世大帝將它運到正在建設中的新首都君士坦丁堡,豎立在帝國競技場的中軸線上,至今已存在近三千多年了。
西奧多休斯方尖碑又名「埃及方尖碑」,原是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在位時雕鑿的
君士坦丁石柱又名「羅馬方尖碑」,是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羅格尼圖斯於公元十世紀建造。
青蛇紋柱原本是古希臘各城邦聯軍慶祝戰勝波斯大軍所建造,是君士坦丁大帝從希臘搬來,現存只有蛇身了。
阿合麥特廣場是我們此行土耳其的最後一個遊覽景點,當我們結束遊程去吃午餐時,正是伊斯蘭教的禱告時間,從藍色清真寺宣禮塔廣播裡傳來了悠長的禱告聲,盤旋在廣場和城市上空,而我們也將在這祈福和平的禱告聲中啟程回國。
那一幢幢百年老屋靜立街邊,走在其中能夠感受歷史的氛圍,讓人不由停足細觀。
從阿合麥特廣場到馬爾馬拉海邊的烤肉店有一段距離,一路穿越老街小巷。
老城區的道路都是用石塊鋪設路面,沿街房屋大都在三層以下,帶有奧斯曼風格。
世界三大菜系,除了中國菜系、法國菜系,另外就是土耳其菜系,也稱清真菜系。我們在土耳其吃的最後一餐是旋轉烤肉。把大塊肉放在烤肉架子上不停旋轉,吃好午餐大巴把我們送到機場。
廚師用半米長的刀子把烤肉一片片割下來,此時烤熟肉塊流著油,香味向四周溢射,讓人胃口大開。
大巴司機是位很風趣的老頭,駕駛技術一流,職業素質很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都親切地叫他阿里巴巴。臨別之際大家紛紛和他合影留念。
我和他合影時剛好有架飛機在上方,我倆不約而同把手指向空中,共同祝願大家一路平安。
回程飛機基本滿員,而我隨機拿到的座位剛好靠過道,哈哈。20日下午3點40分我們平安到達杭州,圓滿結束土耳其之旅。
伊斯坦堡機場很大,據說全部建設完畢將會有四條起飛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