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大陸遊客銳減 25塊錢水果「吃飽+外帶」仍無人問津

2020-12-16 觀察者網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臺灣小商家憂心忡忡。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期赴臺大陸遊客銳減,即便降價處理,也招攬不到生意。有商家打出10塊錢水果吃飽的促銷方式,問津者仍然寥寥。有分析人士認為,赴臺大陸遊客銳減,可能與臺灣方面負面新聞頻傳有關。如果整個行業進入嚴冬,對於靠旅遊業維持生計的商家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 25塊錢水果「吃飽+外帶」仍無人問津

據報導,花蓮縣豐濱鄉北回歸線標誌免門票,又可觀賞浩瀚的太平洋及如廁,是環島陸團必停的景點之一。在陸團緊縮前,經常1天有約300輛遊覽車停靠,載來6000名左右的陸客,商機可觀。



原本有人在當地出租攤位,供販賣臺灣水果等農特產及商品。去年夏天,東部海岸風景區管理處在當地設「生活市集」,由靜浦部落的阿美族人經營,競爭日益白熱化。

東管處副處長林維玲表示,北回歸線的市集是東管處繼臺東加路蘭、水往上流景區的市集後新設,由經營人自負盈虧。

私人攤商說,生活市集較靠近停車位,陸客一下車常就近購物,一旁的私人攤位生意漸受影響。近半個多月來,陸客少了一半,「都快沒生意做」。

有水果商在靠近海邊的農地搭棚子,先祭出「30元(人民幣)吃到飽」,乏人問津,馬上改為「20元吃到飽」。結果沒起色,只好改成「10元吃到飽,加10元外帶」,共有十多種水果。


業者眼見仍門可羅雀,9日改為「吃到飽加外帶,男25元、女20元、孩子10元」,但進帳十分有限。「幾乎是虧本在賣。」業者說,萬一陸團仍緊縮,恐怕「這個冬天會很漫長」。

相關焦點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 水果攤虧本促銷「10元吃到飽」無人問津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 免門票殺價殺到見骨攬客大招不奏效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近期赴臺大陸遊客團銳減。花蓮縣東海岸北回歸線標誌旁的水果攤商為了「度過最寒冷的冬天」,殺價「殺到見骨」,「10元人民幣吃到飽,加10元外帶」。但效果有限。相關業者憂心忡忡。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 水果十元吃到飽
    近期赴臺大陸遊客團銳減。花蓮縣東海岸北回歸線標誌旁的水果攤商為了「度過最寒冷的冬天」,殺價「殺到見骨」,「10元人民幣吃到飽,加10元外帶」。但效果有限。相關業者憂心忡忡。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 全臺景點遊客數「雪崩式」下跌
    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赴臺的大陸遊客銳減,許多知名景點變得空空蕩蕩,其中墾丁、花蓮等地是重災區,由於景區吃住昂貴,也難以吸引島內遊客,面臨客源雪崩式下跌。  據臺灣觀光部門最新統計,去年1到9月,島內各旅遊景點的遊客數量均大幅下滑。其中墾丁貓鼻頭公園遊客數減少59%,降幅最大。排名第二的是花蓮太魯閣公園,遊客減少43%。
  • 大陸遊客成為臺北101大樓觀景臺主力
    中國臺灣網8月5日消息 臺北101大樓觀景臺是遊客必去地標,今夏開始販賣臺灣古早味水果冰淇淋衝人氣。業者說,今年3月中起,大陸遊客成為主力,預計8月將再衝高。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101觀景臺營運部經理季正杰表示,去年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觀景臺購票人次到今年3月才有明顯增加;主因是原本每天開放3000人次大陸遊客赴臺,3月間增為每天開放7200人次,於是觀景臺的購票人次明顯增加。  他說,今年1至7月每月觀景臺購票人次依序是8.5萬、7.4萬、11.5萬、13萬、12萬、9.8萬、11.4萬人次。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當地小販一整鍋茶葉蛋一天都賣不動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當地小販一整鍋茶葉蛋一天都賣不動 微信公眾號「直通臺灣」 2016-03-23 21:07 來源:澎湃新聞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 臺北夜市商圈爆發「空店潮」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 臺北夜市商圈爆發「空店潮」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 高雄地標大樓淪為「民宿戰場」
    中新網5月18日電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由於近年來赴臺大陸遊客人數銳減,全臺灣旅館業者紛紛「進入寒冬」,許多經營不下去的旅館業者以倒閉退場。
  • 赴臺大陸遊客人數下降 島外卡在臺ATM提款額驟減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赴臺旅遊的大陸遊客人數下降,在臺灣地區消費情況也減少。根據財金公司統計,去年前11月,包含銀聯卡在內,島外銀行卡在臺提款筆數僅646萬筆,提款金額790億元(新臺幣,下同),僅約高峰期的六成,平均單筆交易金額也從高峰期的1.3萬元,降至8000多元。
  •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銳減 島內專營陸客旅行社倒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銳減,骨牌效應逐步顯現。24日,島內專門接待陸客的創世紀旅行社倒閉。這也是蔡英文上臺後,第一家專營陸客團的旅行社業者倒閉。上萬業者9月8日計劃走上街頭抗議,希望新當局拿出誠意。
  • 大陸遊客少一半 花蓮水果攤殺價「10元吃到飽」(圖)
    臺灣水果是大陸遊客最愛之一,但大陸遊客銳減,北回歸線標誌旁水果攤商大殺價。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記者謝龍田/攝影大陸遊客銳減,北回歸線標誌旁水果攤商大殺價,「10元吃到飽,加10元外帶」。受「大選」衝擊,赴臺大陸遊客團銳減。花蓮縣東海岸北回歸線標誌旁的水果攤商為了「度過最寒冷的冬天」,殺價殺到見骨,但效果有限。相關業者憂心忡忡。據報導,花蓮縣豐濱鄉北回歸線標誌免門票,又可觀賞浩瀚的太平洋及如廁,是環島陸團必停的景點之一。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圖為日月潭/資料圖片  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 臺媒:去年大陸赴臺遊客人數減少百萬 臺灣旅遊業損失超五百億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報導,自去年「5·20」蔡英文上臺至今年3月,大陸赴臺遊客銳減上百萬人次,並造成臺灣500億元(新臺幣,下同,新臺幣對人民幣匯率約為0.23)外匯蒸發。臺北一家新開的商務旅店,降價到平日每晚只要1600元至1800元;九成民宿非假日總住宿率只有25%。
  • 大陸赴臺遊客銳減十一長假到臺灣的旅行團掛0?
    今天博主臺灣那些事兒發布了這麼一條微博接不到陸客團的辛酸,旅行業者最懂,高雄一間旅行社,專做陸客一條龍,買了30輛遊覽車,司機、導遊通通自己包,現在老闆紅著眼睛說,以前一個月最多160團,這個月只剩15團,下個月大陸十一長假
  • 臺媒預告大陸遊客將銳減,上海至臺北高雄機票價下滑
    臺媒預告大陸遊客將銳減,上海至臺北高雄機票價下滑 澎湃新聞記者 李萌 2014-08-17 12:22 來源:澎湃新聞
  •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當地小販一整鍋茶葉蛋一天都賣不動
    赴臺大陸遊客銳減:當地小販一整鍋茶葉蛋一天都賣不動 微信公眾號「直通臺灣」 2016-03-23 21:07 來源:澎湃新聞
  • 大陸遊客赴臺銳減 臺灣旅遊業者:今年冬天會更冷
    中國臺灣網8月23日訊 520後,大陸遊客赴臺人數直落,每天申請入臺證送件數不滿千件已成常態,而在發生了瀏覽車火燒車等事件後,上周送件數更是一下跌成兩位數,金馬澎離島項目更是連續三天掛0。對此,旅遊業者表示,大陸遊客不來,今年冬天會更冷。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移民署」目前開放給大陸遊客團申請入臺證,分為優質團和一般團,優質團再分「順向」和「逆向」,每個工作天申請件數各有2409件。在今年3月,每天送件無論是順向或逆向,常都達各4、5千件,但在民進黨上臺後「直直落」,520後每天不滿千件已成常態,但旅遊業上周發現送件數一下子跌成兩位數。
  • 10月大陸赴臺遊客同比減少44% 日月潭有商家一天只能賣出5條魚
    據新華網24日報導,臺灣觀光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大陸赴臺遊客數量繼9月份同比下降近四成後,10月份擴大為同比下降44.3%。記者近日走訪了臺灣著名的阿里山和日月潭景區,昔日遊客如雲的景象變得頗為冷清,許多旅遊業者和當地攤販紛紛訴苦:少了大陸遊客,這個冬天很難熬!而日月潭一家當地特色河鮮的餐廳老闆表示,現在一天最多就賣5條水庫魚。
  • 恢復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有待臺胞共同努力
    【兩岸快評第137期】大陸遊客赴臺遊。8月1日,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基礎和條件。個人遊,也叫自由行。2008年6月,兩岸「兩會」在北京經過協商,達成並籤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議》,規定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在當年7月18日實施。
  • 暑假觀光客赴臺 大陸遊客位居第一名
    信息 暑假觀光客赴臺 大陸遊客位居第一名 2016-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資料圖: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吸引眾多大陸遊客
  • 大陸遊客成為臺北101大樓觀景臺主力
    中國臺灣網8月5日消息 臺北101大樓觀景臺是遊客必去地標,今夏開始販賣臺灣古早味水果冰淇淋衝人氣。業者說,今年3月中起,大陸遊客成為主力,預計8月將再衝高。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101觀景臺營運部經理季正杰表示,去年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觀景臺購票人次到今年3月才有明顯增加;主因是原本每天開放3000人次大陸遊客赴臺,3月間增為每天開放7200人次,於是觀景臺的購票人次明顯增加。  他說,今年1至7月每月觀景臺購票人次依序是8.5萬、7.4萬、11.5萬、13萬、12萬、9.8萬、11.4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