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由於澳大利亞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中國國內多種產業因此受損。為減少損失,中國商務部決定依據世貿組織規則,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部分農產品徵收反傾銷稅。據悉,受到影響的澳大利亞產品包括牛肉、龍蝦、小麥、葡萄酒等。在這種背景下,澳大利亞政客一錯再錯,甚至打起了臺灣的主意。
據海峽導報12月17日報導,因為澳大利亞商品近日對華出口屢屢受挫,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瘋狂叫囂,澳大利亞應該著眼所有貿易和外交手段來終結與中國大陸持續存在的爭端,甚至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克利斯坦森還詆毀中國稱,中國限制進口澳大利亞商品的做法是「殺雞儆猴」,以嚇唬其他國家。對此,他表示澳大利亞有許多政治手段可以運用。中國大陸最不願見到的,是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正式「承認臺灣』。最後他還放出狠話稱,如果中國大陸想玩硬的,澳大利亞自當奉陪。
事實上,這並不是澳大利亞政客近期第一次打「臺灣牌」。澳前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近日也表示,澳大利亞應該計劃與臺灣達成所謂「自由貿易協定」。近幾周,貿易部門官員與臺灣當局舉行討論如何促進雙方經貿往來的會議。另外,澳大利亞自由黨議員泰德·奧布賴恩也叫囂:「如果我們的經濟要追求多元化,我們怎麼能不繼續與臺灣發展更深的經濟關係?」
眾所周知,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澳大利亞政客為解決商品出口問題而大打「臺灣牌」,此舉完全是藉機挑事。針對澳大利亞政府近期在中澳貿易中的一系列動作,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5日的記者會上警告澳方稱:「將正常經貿活動政治化並無端設限、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幹涉別國內政、甚至挑動分歧和對抗,這才是真正值得擔憂的事。我們希望澳方能夠反躬自省、言行一致,切實為中澳各領域務實合作提供良好條件和氛圍,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