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電話接不接?任正非:我聽不懂英文

2020-12-14 虎嗅APP


2019年6月24日,華為CEO任正接受《金融時報》主編JamesKynge的專訪。《金融時報》在播出專訪視頻時,首先展示了一張「任正非最喜歡的照片」,即二戰時期的一架蘇聯戰機伊爾-2被敵軍炮火打得像篩子一樣,但依然堅持一路飛行。

 


當記者問任正非:如果他想給您打一個電話,你願不願意接聽他的電話?

 

任正非:他可能太忙了,有時間打電話聊家常嗎?我覺得不大現實。

 

記者:如果他願意,您願意接受嗎?

 

任正非:但是我聽不懂英文。

 

記者:可以翻譯。

 

任正非:翻譯不懂政治,我也是搞電子的,可能表達的語言方式不同,溝通困難一些。我也沒有時間見他,忙著「補洞」呢。

 

任正非還告訴《金融時報》,美國打擊華為的下一個領域,將是物聯網和智能工廠。任正非的判斷是,「如果要讓大家投票表決物聯網標準,他們會投給華為,因為高通在物聯網領域還沒做多少工作,而我們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

 

「讓他們打!」

 

或許又將幫華為做一個大大的廣告!

 

5G一直是海外媒體關注的問題,當記者問140個國家當中有多少個會使用華為的5G時,任正非說回答說:「135個或136個吧。美國肯定不用了,澳大利亞也不會用嘛,絕大多數歐洲客戶沒問題。」

 

估計美國和澳大利亞想用也沒臉用了。

 

以下為採訪全文:


採訪視頻片斷


1.《金融時報》記者James Kynge:最近大家都看到了一幅很有名的照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一架伊爾-2飛機,聽說您很喜歡這張照片,可不可以告訴我一下,為什麼喜歡這張照片?您認為這張照片可以作為華為的比喻嗎?現在華為面臨很多挑戰,與這架飛機差不多。


任正非:有天晚上,我偶然在網上發現了這張照片,說這架飛機返航了。我覺得太像我們了,我們現在已經被美國打得千瘡百孔,雖然有一些準備,但是沒有想到美國政府打擊華為的戰略決心如此之大、如此堅定不移;打擊我們的戰役面如此寬廣;打擊作戰的戰鬥部如此精密,彈著點如此之精確,他們打擊華為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程,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美國如此之強大,各行各業如此之團結,也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不僅僅是幾個軟體、幾個晶片的問題,連對雜誌、標準組織、學術組織都在施加壓力,都在踩踏我們,因此是幾千個累累傷痕的傷口。


這架飛機很像我們,堅定不移飛回來的決心和我們也是一樣的。所以就把照片從網上下載下來,本來還想找更清晰一點的照片,但是怎麼也找不著。


2. James Kynge:據我了解,上星期華為提出「保護了發動機和油箱,沒有保護次要部件」,哪些業務打算放手或者放棄掉的?


任正非:首先,華為不可能有那麼多精力在所有角度全面採取防範措施,這是做不到的。我們想領先世界,需要做出一些最尖端的部件,並基於這些核心能力建立系統,我們把這些核心部件比喻為這架破飛機的「發動機」和「油箱」。經歷十多年的努力,我們做到了。我們是不會死的。油箱打漏了,發動機沒油飛不回來;發動機打爛了,有油也飛不回來;翅膀打幾個洞,飛慢一點,還是可以回來的。


我們認為,美國打擊的是對準網絡聯接解決方案業務,5G只是聯接業務的一小部分,這個業務我們準備比較充分,沒有影響。意料之外的是終端受到創傷更大,儘管如此,但是現在客戶信任正在恢復中。其他一些次要的產品線這幾年一直在逐步關掉,我們把人員轉到主戰場上。


3. James Kynge:最近美國已經把華為納入所謂的「實體清單」,請問華為怎樣應對這一次難題和挑戰?


任正非:對於「實體清單」,華為基本上不會被打垮掉,這點是肯定的。我們一邊在飛,一邊也在修補飛機,當然有時候修補大洞,一些時候修補小洞。總的來說,過段時間這些洞都會修補好,修好以後還會生機勃勃地發展。


James Kynge:應該修哪些大洞?


任正非:到處都是洞。


James Kynge:是不是晶片的問題?


任正非:晶片的問題反而影響比較少,絕大多數晶片我們可以自主提供;但是有一些想不到的部件,覺得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就沒有準備,但是差一個零件也不行。


硬體問題不是太大,軟體系統有一些影響。我認為世界軟體人才是極其龐大的,各個國家的軟體發展都很快,中國的軟體發展也很快,我們自己的軟體能力也很強。過去我們的軟體能力主要用於硬體的嵌入式作業系統,這是世界最強的。但是宏觀架構式的「軟體定義網絡」的體系比較弱一些。如果這些東西繼續得不到供應,我們也是能夠追趕上來修補好的。


4. James Kynge:你們是否認為中國其他的一些公司能進口美國製造的晶片,可以轉賣給你們,在中國可以買到他們的?


任正非:這違反「實體清單」規則,「實體清單」就是不能違反規則賣美國東西給我們。


James Kynge:他們怎麼可能知道?


任正非:十幾二十年來,美國經常飛行檢查我們,輸入幾個代碼,出來幾行字,證明這臺設備是不是他們的設備,是不是在你們承諾的安裝地點。若果設備不在了,早就把我們整死了,所以不可能從另外一個渠道購買美國器件。美國也會查他們的。


James Kynge:由於受美國「實體清單」的影響,調整最大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是六個月、三個月以後或者是?


任正非:應該說,我們這些年一直在調整,整體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因為最尖端、最重要的晶片我們都具備能力。小型部件快一點也可以研製出來,另外中國產的部件也是可以拿來替用的。


如果美國能夠對我們開放,我們用美國的硬體和軟體能做出非常高、精的先進系統。如果不能用美國的部件,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用中國產部件、美國以外別的國家生產的部件,做出在整機上仍然領先世界的系統,因為我們整體的能力是顯著領先世界的。


James Kynge:也就是說,雖然有美國的「實體清單」,華為以後不會停掉生產任何產品?


任正非:我們會停掉一部分非主力產品,但不會在主航道上停掉任何產品,因為我們領先世界的主要產品可以不依賴美國供應。


《金融時報》記者楊緣:哪些產品會停掉?


任正非:在5G、光傳輸、核心網、接入網上一定不會受美國影響。在光系統上,我們是遠遠領先世界,不需要美國任何幫助。在5G上,我們也領先世界至少兩三年,不需要美國零部件的幫助。在核心網上,除了伺服器會受一些影響以外,其他不會受什麼影響。但是我們的泰山伺服器性能強很多,泰山伺服器很快投產來支持核心網布局。


按美國的實體清單,如果我們不能使用美國X86的伺服器,在公有雲建設上會遇到一些暫時的困難。


5. James Kynge:聽說你們研發了新作業系統叫「鴻蒙」,您認為華為有能力部署這個作業系統,來替代谷歌的Android系統嗎?


任正非:首先,鴻蒙系統的產生,本身並不是為了手機用,而是為了做物聯網來用的。比如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因為它能夠精確控制時延在五毫秒以下,甚至達到毫秒級到亞毫秒級。


第二,我們希望繼續使用全球公用開放的手機作業系統和生態,但是如果美國限制我們使用,我們也會發展自己的作業系統。作業系統最關鍵的是建立生態,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態需要兩三年左右的時間。我們有信心依託中國、面向全球打造生態。


一是中國市場就有龐大的應用,相比所有網際網路軟體,我們的系統時延非常短,如果有的人認為在這個短時延的系統上應用得很好,就會遷一部分業務到華為來;二是,中國大量做內容的服務商渴望走向海外,但是走不出去,它們搭載在我們的系統上就可以走出去。


James Kynge:包括哪些生產APP?


任正非:剛才講的是手機應用系統,生產是另外一個系統。我們的生產系統在世界應該是處在領先地位的。


手機即使在生態應用上有缺點,但是在相當多的地方有優點,比如在照相、全場景化、AI上,我們的手機是獨立領先的。這就是數學能力,我們有幾百個數學家、幾百個物理學家,不要把我們的數學家比成歐拉,雖然我們有歐拉實驗室,不是歐拉,也不是圖靈,但是他們也叫數學家。數學家並不只有一個人,也許世界上有千萬個數學家,所以我們要有大量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各種腦神經學家……這些人做出來的東西也是領先世界的,會有客戶需求。


「實體清單」出來以後,終端在海外市場上先是大跌,後來逐漸回升,現在已經接近原來的銷售水平。在國內大漲,國內老百姓覺得華為可憐,幫華為就買一個手機,所以我才說「買華為手機不等於愛國」,你喜歡才買,不喜歡就不要買。


中國的小姑娘愛照相,我們在照相技術上投入了大量數學家。照相功能好不在於鏡頭,眼睛有幾億支攝像頭,所以眼睛看圖像非常好,任何一個照相機都不能代替眼睛。數學家把射進來的光線,用數學方法演變為相當成幾萬、幾十萬個鏡頭,還原這個圖像,所以拍攝出來的是數學圖像,但它是逼真的。


在這些特性上,華為是能夠領先世界的。截至5月30日,我們已經銷售超過1億臺手機,比去年同期提前50天。當然,我們上半年的業績比較好,不代表下半年也好,因為實體清單之前,我們是高速增長的,5月份打擊我們以後,這兩個月還有一定的慣性。所以,下半年以後有些業務縮減,會有一定的衰退。


James Kynge:總的來說,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美國的「實體清單」,中國尤其是華為的業務會要本土化。兩三年以後的進口量會大幅下降?


任正非:進口還是會多元化的,美國公司如果還能賣給我們,我們還是會訂購。美國的器件廠家也在向華盛頓申請批准向我們銷售零部件,如果獲得批准了,我們還要大規模購買。當然,我們同時也在尋找替代器件和方案,也在自己研究器件,我們有強大的研究能力,能夠生存下來。


6. James Kynge:談到5G市場,尤其是國外的市場,華為與諾基亞、愛立信相比,優勢在哪裡?是價格的優勢還是科技的優勢?如果價格比他們便宜,可不可以告訴我們價格優勢有多少?


任正非:如果與愛立信、諾基亞相比,我們比它們貴很多,因為同樣的東西華為可以給客戶提供更大的價值,因此價格我們是貴的。如果我們賣得便宜,可能會把別的一些廠商擠壓死了,所以我們堅決像蘋果一樣賣得貴。賣得貴,錢就多了,如果發給員工、發給股東,他們就懶散了,所以會大規模投入科研;投入科研還是太多了,就拿一部分贈送給大學,支持大學教授的研究。


支持大學教授的研究我們奉行的是美國「拜杜法案」原則,「拜杜法案」是指美國政府給大學提供資金,但是政府不佔有成果,由大學佔有成果。我們給大學提供的研究經費,這樣我們在理論上超前的能力也增強了。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的研發經費也不會低於150億美元~200億美元。我們有前進的理想,有前進的動力,一定會有前進的結果。


7. James Kynge:聽說在國外已經拿到46個5G的合同了,發貨了15萬基站?


任正非:是50個5G合同,已經發貨15萬個基站。


James Kynge:可否預計一年內可以得到多少國外的5G合同?


任正非:國外絕大多數好客戶都會採用華為5G,因為我們的5G提供的是最先進、最有實際價值的。客戶與我們經歷了二十多年的合作,不會聽幾句話就放棄對我們的選擇。


James Kynge:140多個國家當中,大概有多少會用華為的5G系統呢?


任正非:135個或136個。美國肯定不會用,澳大利亞不會用。歐洲絕大多數沒問題。


James Kynge:英國呢?


任正非:沒問題。


8. James Kynge:現在聽說英國在查華為的系統原始碼?


任正非:英國查我們的原始碼,是對我們關懷和愛護。因為沒有一個系統是完美無缺的,英國只是在查的過程中指出了我們在安全上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大家互相為了安全而共同奮鬥。英國不是拒絕我們,而是告訴我們系統有問題。英國不會隨便用讚美之詞來解決問題。我們是被英國查得最嚴的,所以它認為我們是最可靠的。


James Kynge:這讓華為花很多錢?大概多少呢?


任正非:肯定要花很多錢,多少錢不知道。網絡安全一定要有一個標準,不能你說安全、我說安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目前歐洲已經鮮明地提出了要建立統一的網絡安全標準,包括隱私保護GDPR,我們就遵守。


這肯定要進行網絡的重構、網絡重新開發,從架構上、代碼上……都要進行改變,這要花很大力量。我們計劃用大概五年完成整個公司所有產品新的架構,這個架構就是極簡的網絡架構、極簡的產品架構、極安全的產品架構、隱私保護至少符合歐洲GDPR標準,而且這個架構將來做網絡也是最便宜的。


按原定計劃,沒有受到「實體清單」打擊時,我們計劃在2023年達到2500億美元~30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現在受到打壓一下,可能最近兩年計劃要下調,說不定後面三年的銷售收入會跳躍式增長,也有可能達到原來計劃。


9. James Kynge:關於5G國內市場,您是否認為華為在國內能拿到最大份額的5G合同呢?


任正非:我們在國內份額會比較大,這是肯定的,因為所有運營商都比較了解我們。近期中國移動5G核心網第一次招標的結果,愛立信加諾基亞大概是44%市場份額,我們是50%左右多一點。核心網是西方最擔心網絡安全的地方,中國是開放的,讓西方公司佔有這麼大份額的核心網,是信任,也是開放。


英國說「核心網部分不買華為的,但是其他都可以買華為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5G基站是一個透明的基站,不打開處理信息包;傳輸通道也不打開信息包處理;接入網也不打開信息包;信息一直傳到核心網,才打開這個包進行處理。英國提出來不買核心網,這是可以理解的,這樣它覺得安全。但是,不買華為的核心網也可能意味著落後,我們的核心網也是世界最先進的,將來也會有很多外國客戶為了先進性買我們的核心網。


中國沒有壟斷核心網,最先進的核心網還有44%是讓諾基亞、愛立信拿了。因此,在5G問題上,我們也不會拿太多,否則就把別的公司擠壓得太厲害了。


James Kynge:大家認為,中國國內的5G市場以後會非常龐大,能否預計一下市場會多大?比如說兩年以後、五年以後。


任正非:單獨評價中國,我說不好,因為我沒有考慮過單獨對中國市場評價。我認為,全世界至少需要1200萬個5G基站,空間極其巨大,未來極其有希望。


James Kynge:華為在國內的5G市場享受一些優惠待遇嗎?


任正非:沒有優惠待遇。


James Kynge:華為是中國領先、世界領先的公司,應該在國內享受優惠待遇?


任正非:中國是市場經濟,哪來的優惠待遇?像中東很有錢,買得貴一點,可以理解;歐洲出價不低,也很好。華為的手機在國外賣得很貴,在國內反而賣得便宜。


楊緣:任總提到50%的市場份額的數據是核心網,如果加上基站各種設備呢?


任正非:中國5G剛剛開始招標,我不清楚基站的具體情況。應該我們會多過別的公司。


10. James Kynge:談一談關於川普總統,如果他想給您打一個電話,你願不願意接聽他的電話?


任正非:他可能太忙了,有時間打電話聊家常嗎?我覺得不大現實。


James Kynge:如果他願意,您願意接受嗎?


任正非:但是我聽不懂英文。


James Kynge:可以翻譯。


任正非:翻譯不懂政治,我也是搞電子的,可能表達的語言方式不同,溝通困難一些。


James Kynge:如果川普打電話來,如果你有機會接聽的話,願意跟川普說什麼話?你認為美國跟中國的糾紛,尤其華為部分應該怎樣解決呢?


任正非:第一,他太偉大了,我是一個小人物,怎麼能見到他呢?第二,我也沒有時間見他,忙著「補洞」。第三,中國解決貿易問題關係到國家大事,關係到億萬人民的生活問題,我們公司為什麼要摻和,讓人民做出利益犧牲來救華為?國家要在貿易戰中談華為就要給美國好處,在別的方面做出讓步,我們認為國家不需要這麼做。我們挨打之後,錢少一點就更加艱苦奮鬥,同時意志還能堅強一點。


11. James Kynge:大家了解到美國政府給華為帶來很多難題,你認為中國政府還會在中國市場給美國公司製造難題嗎?


任正非:首先,美國給華為難題是給了我們極大幫助,在外部壓力下,我們內部更團結了,在「百鍊成鋼」中提升了隊伍的凝聚力,鐵要反覆鍛打才有韌性。華為公司現在是一個「虛胖」的公司,因為三十年來快速擴張,人沒有經歷過艱難困苦考驗。如果打幾下,組織變結實了,人的意志堅強了,奮鬥者的骨頭也硬了,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有好處的,所以我們不怕打擊。


但是,我相信中國不會報復美國公司,因為中國要開放發展才會有未來。現在是美國先進東西不賣給中國,而不是中國不買美國的東西。如果主動拒絕美國的先進公司,中國不是自甘落後嗎?從戰略上講,中國會越來越開放,不會越來越封閉。這是我看國家領導電視講話的理解。尤其是製造業,以前必須要合資,現在隨便都是獨資,自己技術,自己生產,自己賣出去,中國就是一個平臺。


美國這兩百年的歷史證明了開放的正確。美國兩百多年前是一片蠻荒的土地,通過兩百年的開放,大量人才聚集,大量制度優化,使得美國成為最強的國家。中國要學美國開放。


12. James Kynge:現在談談美國跟中國的貿易戰,您願不願意看到華為納入貿易協議?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


任正非:納入貿易談判,對我們沒有什麼好處,因為我們在美國就沒有銷售。中美兩個大球碰撞時,華為是顆小芝麻,撞來撞去,芝麻撞出油來,油不知道流到哪裡去了。在美國我們沒有利益,為什麼要納入兩國的會談呢?我們還是集中精力補自己的「洞」,沒有精力研究世界貿易。


James Kynge:有沒有可能美國把「實體清單」取消,再讓美國公司出口給華為?


任正非:我當然希望美國這樣做。因為美國政府把華為放進「實體清單」是沒有道理的,如果說我們犯了罪,首先要通過法庭審判。法庭現在還沒有把證據開示出來,沒有經過辯論,也沒有經過審判,就決定了,美國政府做這件事本身很不公平,怎麼讓全世界相信美國是一個法治國家呢?取消是應該的,但是它不取消,我們也不害怕,只是把「鋼」打得更結實了。


13. James Kynge:最近聽到滙豐銀行跟美國政府合作,會給華為帶來很大難題,您認為華為跟滙豐銀行的合作今後應該怎樣?


任正非:首先,滙豐銀行早就停止了與華為的合作。


第二,孟晚舟沒有任何犯罪事實。這家銀行從一開始就知道SKYCOM公司和其在伊朗的業務,也知道SKYCOM跟華為的關係,往來郵件可以證明,郵件中有嘜頭,銀行不可能在法律上說「受騙了,不知曉這個事情」,證據都在,這是賴不掉的。


孟晚舟在咖啡廳喝咖啡時講了一句話,這句話不能成為孟晚舟的罪證,只是在多年與伊朗從頭到尾的長時間的交易過程中,她中間插進去在咖啡廳喝了一次咖啡,說了一句話,不存在犯罪這個問題。美國的法庭可以去調查檢舉人,他檢舉孟晚舟犯罪,檢舉的事實在哪?


當前情況下,我們首先要澄清孟晚舟這件事的過程,出示所有證據。而且孟晚舟在加拿大也沒有犯罪,加拿大在執法程序上有違法行為,加拿大是一個法治國家,應該放棄侵犯憲法權利的行為,不能倒在美國一邊。如果大家不相信加拿大是法治國家,對它的形象影響是更大的。


我們對西方法治國家一直是很信任的,重在事實,重在證據。首先要有事實和證據,才能判定這個人是否有錯誤。當然,這不影響我們將來與其他銀行合作,這個環節解開以後,大家還是要合作,世界金融是一體化體系。


《金融時報》記者黃淑琳:滙豐銀行不和華為合作,他們給了你們解釋嗎?


任正非:滙豐已經停止了我們所有的交易合作,不是我們停的。他們沒有解釋,就是不給我們提供服務,那我們就和別的銀行合作。


黃淑琳:您認為這樣的對待是公平嗎?如果這些問題解決好了,以後會繼續和滙豐合作嗎?


任正非這世界本來就沒有「公平」兩個字,講的都是實力。我們有實力解決問題,不在乎對方怎麼對待。現在也不是討論合作問題的時候,最主要是先把官司打完。


James Kynge:孟總的案子拖了這麼長,您認為下一步應該怎麼樣?美國是否應該加快解決這個問題?


任正非:從法律的各個層面來講,孟晚舟都是無罪的,也不應該被引渡。第一,對孟晚舟的刑事案件完全基於不實指控;第二,加拿大相關部門在FBI參與下採取的扣押行動,對孟晚舟所享有的基本權利造成了多次、嚴重的侵犯;第三,逮捕孟晚舟違反了「雙重犯罪」這一基本的引渡原則,因為加拿大目前並沒有針對伊朗的金融制裁;第四,引渡程序過程中出現的政治因素將導致對公正的嚴重損害,也會使孟晚舟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


不能說我們與美國政府沒有溝通,我們在多個法庭都起訴了美國政府,這就是溝通管道,可以通過法庭出具證據來溝通。溝通不能坐在一起喝杯咖啡,這個事情憑空就定了。如果這樣,就不是法治國家了。


James Kynge:您作為孟總的父親,有機會跟她通電話嗎?您怎麼安慰她呢?


任正非:她天天學習打發時間,我們經常通電話,就隨便講講話。她意志本來就很堅強,不需要安慰。美國抓錯了人,以為抓了她就能拿到證據。


14. James Kynge:據報導,2013年時美國攻擊了華為一次,郭平先生提過美國入侵了華為系統,偷走了電子郵件以及原始碼,後來你們有沒有分析過問題?有沒有發現損害有多大?


任正非:我們建立的IT系統,當時確定用「美國磚」砌起一個「萬裡長城」,本身我們就不防範美國政府、不防中國政府,也不防世界上任何政府,因為它們只是看一看,對我們沒有傷害。我們只是防惡性競爭對手,偷我們的機密技術。所以,我們建設IT網的方針就是不防所有國家政府,如果都要防,網絡「城牆」不知道要修多厚才行,成本會很高。


政府進來看,有什麼東西呢?我們本身不是做壞事的公司,不怕它們看看我們肚子裡的「腸子」怎麼樣、「心臟」怎麼樣。如果它發現我們哪個地方有問題,提出來,我們改了就更健康。所以,從這點出發,我們不擔心它在伺服器拿走東西。


15. James Kynge:美國白宮有些人認為華為的背景跟安全部有關係,甚至有一些人說,孫總以前也是安全部裡面工作的。對此您有什麼回應?


任正非:美國也有很多在軍隊從事不同工作的人,後來走向企業工作,甚至擔任很高職位,這種情況比中國多。在中國,不能因為我曾經當過兵就說華為跟軍隊有關係。孫總在安全部裡只是從事技術工作,她就是一個裝200門小交換機的工程師,沒有其他業務背景,否則不可能離開那個系統出來。中國開放改革,有很多人離開了政府的各種崗位,投身到創業領域中,因此不存在這個問題。


華為與軍隊沒有關係,與安全系統也沒有關係。我們與中國政府就是遵守法律、依法繳稅的關係,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關係,我們完全是獨立自主的。如果有關係就做得這麼好,那有關係的公司可太多了,中國早就繁榮富強了。就是因為華為可以獨立自主做自己的決定,做出超越世界的決定,我們才會做得好。


16. James Kynge:關於華為收入、利潤的問題。上周您說過,今年收入會下降300億美元,可不可以告訴我們,利潤方面會怎麼樣?


任正非:今年年初制訂的銷售計劃是到1350億美元,現在可能下降到1000億美元左右,我們的純利也許會在80億美元左右。為什麼財務匯報時我沒多聽?他們匯報的數字比我想像的好得多,就讓他們回去好好幹活,別浪費時間在匯報上。我較悲觀一點。


James Kynge:「實體清單」的影響不大?


任正非:按原定計劃,明年要超過1500億美元,現在看明年預計還是保持1000億美元左右。今年,員工編制從18萬人增加到19.4萬人,為什麼增加這麼多人?需要研發、供應、銷售、服務等非常多的人去進行版本切換。七、八月份我們還要進來1萬多應屆生,我們還是在困難中發展,沒有停下來。


James Kynge:聽說華為是非常受歡迎的公司,聽說每個崗位的位置有2萬個人申請?可能這個數字是錯的。


任正非:不會有那麼誇張。大家想到華為來,我們是歡迎的。但是入職華為也是有門檻的,華為大學有一個考試系統,有大量的考試題目,首先要通過考試,才有面試機會。比如你在世界計算機競賽拿了金牌,工資可能是通常入職水平的5倍~6倍。


每年世界上產生40個金牌獲得者,我們今年挖了一批進來,薪酬定得比谷歌還高。今年進了一些少年天才,明年會有更多的少年天才湧向我們。美國這個國家的實力不是土地,是人才。我們向美國學習什麼?吸引人才。未來會有非常多的優秀人才進華為來。


James Kynge:這些少年天才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有多少國外的?


任正非:國內國外都有。當然,這幾十個不全是金牌、狀元,榜眼、探花也算。全世界從5萬個參賽者選出4000個,4000個選出400個,400個選出40個。中國參加國際大賽的人數還是太少,國家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國際競賽,國際競賽有一定的規則,而且有非常嚴格的教練,對能力測試有好處的,對促進教學也有好處的。我們進的這些人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楊緣:剛才提到世界軟體市場非常靈活,你們從美國運營商或者合作商招更多人?


任正非:原則上,不招美國人。只要有美國的身份、有綠卡、有美國永久居住權,就可能有美國成分,我們就要接受長臂管轄。


楊緣:不招他們的人?


任正非:不招。美國有長臂管轄權。有美國身份的人,產生的成果可能會受美國出口管制法的管轄。


17. 楊緣:現在世界各國的政府會要求科技公司交出一些數據,例如美國政府要求蘋果交出用戶的數據把他們的手機解鎖。如果中國政府有一些合理合法的要求,但是這些要求也許會違反用戶利益的話,您怎麼評估?


任正非:蘋果就是我們的榜樣。


楊緣:會像蘋果那樣起訴政府嗎?


任正非:不會。蘋果實際上不是手機公司,它實際是網際網路公司、運營商,只有運營商才能掌握數據。蘋果本身建立了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上集中了大量生態,蘋果擁有數據。我們把東西賣給客戶以後,管道裡面是流「水」還是流「油」是運營商說了算,我們沒有數據。運營商在主權國家中,主權國家是有權管理自己國家的數據,跨國家是不能管理的。


楊緣:如果政府要求華為解鎖一款手機?


任正非:數據在個人手裡,不在我們手裡,有什麼可解鎖呢?數據是客戶的,我們不擁有數據。運營商對每個客戶都要跟蹤,否則電話就打不通了,運營商跟蹤數據是它的職責。我們作為一個設備供應商是不跟蹤任何數據的,不存在這個問題。


楊緣:因為你們了解作業系統,可以幫助解鎖?中國政府發出合法的要求呢,有什麼方法可以抵抗嗎?你們會坐牢嗎?


任正非: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我們永遠不會做這個事情,只要做一件,美國就有證據,在全世界炒作,170個國家都不買我們的產品,公司就垮了,垮了以後債務誰來還?員工都挺有本事,辭職創業去了,剩下我一個人還錢,我還不如死了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說「中國政府不會要求企業裝後門」;李克強總理在人大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問講「中國政府不會要求企業裝後門」;李克強在克羅埃西亞「16+1」會議上參觀華為展臺,親自跟我們員工交代「你們不能搞後門」。政府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中國官方不會做這個事。


現在歐洲要建立統一的標準,所有設備廠家、所有網絡廠家都不準有後門,我們是堅決擁護的,我們願意先籤。為什麼先籤不了?它需要把全世界的設備商、運營商達成共識,在歐洲建立體系。歐洲這個標準很好。


楊緣:關於用戶數據的問題,我有點驚訝,騰訊和阿里公開講會根據中國政府的要求把一些用戶的數據給政府,這些是合法的要求,他們只能合法地接受。在這方面,華為與它們不一樣嗎?


任正非:我們是賣「自來水龍頭」和「水管」的公司,為什麼管我們要「水」呢?騰訊、阿里巴巴是信息源頭,他們有「水」,我們沒有「水」。怎麼可能從「五金店」裡要「水」,怎麼給到你?我們是賣裸設備的。手機數據存在你的手機裡,不是存在我們的系統裡。


18. 楊緣:之前講「實體清單」時,有些核心伺服器的部件不容易本土化,您認為最難補的「洞」是哪些?還是您覺得需要四年、五年、十年的時間才可以?


任正非:不可能那麼長。不能用X86伺服器,可以用泰山伺服器,我們的泰山伺服器應該比較先進的。


楊緣:最難補的漏洞是?


任正非:洞我們都在補,沒有難題。如果很有難題,我今天就不會在這裡和你們笑嘻嘻地說這個問題,應該很緊張。


黃淑琳:需要多長時間把供應鏈轉成不依靠?


任正非:我認為不需要很長時間。現在絕大多數問題都解決了。


楊緣:補這些洞,應該怎麼補?要招更多人?


任正非:不一定,我們本身就有很多人,關閉一些邊緣業務以後,這些人員就撲到主要業務戰線上。


楊緣:美國壟斷了世界晶片設計軟體市場,這樣高端軟體,你們都可以補嗎?


任正非:我們已經獲得這些工具軟體的永久授權,不存在什麼問題。將來升級上有沒有影響,很難說。


19. 楊緣:沒有任何意願接受美方要求?


任正非:除了無條件釋放孟晚舟、無條件撤除「實體清單」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討論呢?其他問題由法庭處理。


20. 楊緣:美國覺得5G是最重要的一個「戰場」,剛才您提到關於物聯網的話題,您希望未來華為可以創造世界網際網路的標準嗎?


任正非:物聯網肯定會,比5G還要有能耐。


楊緣:華為會成為世界物聯網的「王」,您認為美方會怎麼做?


任正非:他們會再打物聯網。


黃淑琳:他們會怎麼打?


任正非:他們吃牛肉,身體好,不怕累,橄欖球我們都打不過他們。他們很健康,要消耗能量,散打,就不用健身了。


黃淑琳:他們打桌球不行。


任正非:桌球消耗能力小,橄欖球耗能量大。


21. 楊緣:在美國一些華為的朋友聲音小一些,比如美國半導體行業、美國運營商都很支持華為,現在他們有統一與美國白宮對話嗎?可以幫你們在美國說一些話嗎?


任正非:我們不了解他們在做什麼工作,我們埋著頭在「補洞」,沒有仰頭去看天。我們現在是從求發展轉向求生存,把做未來最先進技術研究的科學家調整過來,組成團隊殺「回馬槍」,這些人本身能力很強,解決一些關鍵節點、困難問題很容易,很多東西短時間就能解決。


楊緣:會跟他們一起做一些計劃和策略?


任正非:採購系統應該與他們有一些對話,因為要下合同、下訂單。我們不能不下訂單,如果華盛頓批准了申請,發貨給誰?還是保持供應鏈層面溝通。


楊緣:華為現在面臨很大的不肯定性,有「實體清單」。如果是國外的運營商,之前想買很多華為5G基站,現在可能會感覺有點謹慎,您會怎麼說服這樣的運營商?


任正非:不需要說服。現在搶著買我們設備的運營商太多了。供貨不一定困難


楊緣:沒有對不確定性影響?


任正非:合作二三十年了,他們相信華為公司。


22. 黃淑琳:您認為美國政府和美國科技公司的關係、中國政府和中國科技公司的關係最大的區別在於哪裡?


任正非:中國政府通過法律框架加上收稅來管理私營企業,不幹預企業的具體運作。美國政府為什麼管得那麼細,我不知道,他們「婆婆」太認真,可能把「媳婦」都管跑了。


相關焦點

  • 川普的電話接不接?任正非:我聽不懂英文;小米回應主題侵權;谷歌...
    沈大師早就看穿了一切……早安,艾瑞巴蒂(手動問好),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黑馬高調早報】第1378期文 | 靜靜更多創業內容請訪問www.iheima.com今日頭條1.川普的電話接不接任正非:我聽不懂英文日前,華為 CEO任正非接受《金融時報》主編JamesKynge的專訪。當記者問任正非:如果他(川普)想給您打一個電話,你願不願意接聽他的電話?任正非:他可能太忙了,有時間打電話聊家常嗎?我覺得不大現實。記者:如果他願意,您願意接受嗎?任正非:但是我聽不懂英文。記者:可以翻譯。
  • 川普的電話接不接?任正非:我聽不懂英文
    當記者問任正非:如果他想給您打一個電話,你願不願意接聽他的電話? 任正非:他可能太忙了,有時間打電話聊家常嗎?我覺得不大現實。 任正非:但是我聽不懂英文。 記者:可以翻譯。 任正非:翻譯不懂政治,我也是搞電子的,可能表達的語言方式不同,溝通困難一些。我也沒有時間見他,忙著「補洞」呢。 任正非還告訴《金融時報》,美國打擊華為的下一個領域,將是物聯網和智能工廠。
  • 川普打電話來接嗎?任正非:他願打我也聽不懂英文
    集微網消息,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採訪任正非,在被問如果川普打電話來是否願意接,任正非稱「他願意打 但我聽不懂英文呀。」接著,主持人問到如果有翻譯呢?他回答到:「就算有翻譯,川普是搞房地產的,我們是搞技術的,表達方式不一樣。
  • 接不接美國總統電話?華為總裁任正非表蔑視:我聽不懂英文
    最近,圍繞有關華為的話題一直不少,而任正非也是沒有閒著,一直在保持高頻度的採訪,外界持續透露有關華為的看法和觀點!通過接受採訪,也讓大家更加看到了任正非的底氣有多強,他是那麼的自信,甚至有網友佩服的表示說,他還時不時的蔑視美國!
  • 美國總統打電話接不接?任正非霸氣:他願意打,但我聽不懂英文!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華為公司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比較高大上的,而且他們的最高領導人任正非卻是比較神秘的!一般情況下,沒有特殊情況,他是很少露面的!然而,在最近一兩年以來,大家會明顯的感覺到,任正非出鏡的次數多了去了!這一切都和華為當前的處境有關係!今年,華為在外部方面,環境確實比較嚴峻,而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呢?
  • 接不接美國總統電話?華為總裁任正非表蔑視:我聽不懂英文
    最近,圍繞有關華為的話題一直不少,而任正非也是沒有閒著,一直在保持高頻度的採訪,外界持續透露有關華為的看法和觀點!通過接受採訪,也讓大家更加看到了任正非的底氣有多強,他是那麼的自信,甚至有網友佩服的表示說,他還時不時的蔑視美國!
  • 美國總統都不接?華為任正非:我聽不懂英文,網友:有智慧
    本文由「職場的路途不平凡」原創,嚴禁轉載! 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讓大家說出鏡率最高的企業家,他不是馬雲,也不是劉強東,他應該是任正非!任正非今年已經75歲了,他不像劉強東這些後輩那樣,時不時的還有些所謂的緋聞出來,而只要有關任正非的消息出來後,總是令人振奮的!
  • 川普打電話來接不接?任正非:願意打我也不懂英文
    近日,接受外媒採訪時,被問及「如果川普打電話來是否願意接聽」,任正非表示,他願意打,但我聽不懂英文呀,翻譯的話,他搞房地產的,我們高技術的,我們之間的表達方式可能也不太一樣。
  • 美國總統打電話接不接?任正非的拒絕很有技巧
    本文由「職場的路途不平凡」原創,嚴禁轉載! 最近一段時間,華為遭遇了很多發展阻力,這在外界看來,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在華為老闆任正非看來,雖然有困難,但是在這樣的困難下,反而會更加能夠激發華為員工的鬥志,所以呢,也不能單純片面的看待目前的困難,還是要從中發現一些積極的因素!
  • 川普給你打電話接嗎?任正非教科書式回答,網友:情商真高!
    在華為,任正非更像一個精神教父,喜歡用思想管理企業,早期常將「衝鋒在前」、「不讓雷鋒穿破襪子」掛在嘴邊。並一手打造了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即「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印象中任正非應該是一個高度理性、不苟言笑的人。但是在《金融日報》對任正非進行採訪時我們發現並非如此。記者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川普總統,如果他想給你打個電話,你願不願意接聽他的電話呢?
  • 美國記者3連問:川普給你打電話,你接嗎?任正非笑著這樣回答
    川普給你打電話,你接嗎?在一次美國記者對任正非的採訪中,記者突然問任正非:「如果川普給你打電話,你願意去接聽嗎?在我看來現實不大可能吧!」但之後記者又窮追不捨地問道:「但是如果他願意的話,你願意接聽嗎?」任正非又說道:「他願意打,我也聽不懂英文啊!」記者不依不饒:「可以通過翻譯。」
  • 川普傷了蔡英文,電話不接、F35也不給!
    此外,蔡英文還稱,期待在重要時刻關鍵事情上面,能有機會跟美國政府有更直接的溝通,也不排除有機會跟川普本人能夠通電話。川普直言:不想再接蔡英文的電話然而,美國總統川普27日排除蔡英文提出的雙方再通電話的提議,說他不想在中國大陸似乎出手幫忙「約束」朝鮮的時刻「製造問題」。
  • 面對川普政府絞殺華為,任正非表現出蔑視
    川普打電話接不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任的回答意味深長。《金融時報》網站4日發布的專訪視頻中,任正非再次回應了「是否願意接川普電話」的問題。任正非表示,「他願意打,我聽不懂英文啊。就算有翻譯,搞地產的和搞技術的表達方式也不同。」在採訪中,任正非強調華為5G在一些領域「遠遠領先美國、絕對領先美國,不需要美國任何幫助」。
  • 美國記者3問任正非:川普給你打電話,你會接嗎?他笑著這樣說
    之前,在一次媒體採訪中,有一位美國記者3次追問任正非:「如果川普總統給你打電話,你會接嗎?」任正非從側面提出,說川普可能沒有時間,再者自己打聊天一般都會要花上一到兩個小時,所以他認為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 川普聲稱不接蔡英文電話不禮貌 外交部回應
    問:據報導,美國當選總統川普11日接受採訪時稱,他完全理解一個中國政策,但不明白美為什麼必須受一個中國政策束縛,除非美中就貿易等其他議題達成協議。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答:中方注意到有關報導,對此表示嚴重關切。我想強調,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 任正非深夜兩點接到電話後,為美國企業流淚?川普又被打臉
    導語:美國作為超級大國,近幾年所做的事情卻讓人啼笑皆非,特別是川普上臺後更是如此,由川普策劃的孟晚舟引渡案就是證明。最近,任正非在深夜接到一個電話,為美國企業揮灑淚水。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孟晚舟引渡案已經發近兩年了,但是始終未迎來好消息。
  • 任正非的華為口號:「男人賺錢就是給女人花的」,會打臉多少人?
    曾有記者問任正非,如果川普有興趣給他打電話的話,你願不願意接?任正非眼睛一瞟,開著玩笑地說,他願意打就打嘛,可是我聽不懂英文呀。任正非也不正面回答,反而說,他搞房地產的,我們是搞技術的,一個說英文,一個說中文,之間的語言表達方式可能也不太一樣啊,你說是吧。
  • 催收電話到底應不應該接?
    之前有發過視頻專門說過這個問題,可能說的不太全面,也有很多的朋友們習慣看文章形式的內容,不太愛看視頻講解。咋地?我帥拒?恨我酷?有型我錯?拿40米大刀幹啥,真是得,聽我給你狡辯……我視頻裡講的大概有幾點,這裡就不多說了,有興趣沒興趣的朋友都必須去一睹我的風採,不用謝。我為什麼會推薦大家不接電話,簡單分析一下。
  • 情感解答:女生經常不接我電話,是什麼意思?
    關鍵詞:不接電話#提問#老師你好,我和女朋友是10月份認識的,我在北京上班,女朋友在西安上班,但我每周都回來看她。到12月份的時候感覺相處的很好,我就邀請她去我家裡,她也去了,前幾天女朋友又讓我去她家裡見父母。
  • 女生不接電話、不回信息是什麼意思?她故意不接電話怎麼辦?
    很多人都說女生是難以捉摸的生物,因為和男生生理上的不同還有各自家庭的成長環境不同,所以每個人在感情中呈現的姿態各不相同。女生會怪男生不體貼自己,對自己的關係不足夠。而男生怪女生太作,其實兩個人的初心都是好的,為了兩個人更好的生活,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