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動由常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金壇區人民政府主辦。常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榮凱元,常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調研員陸宏偉,金壇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長蕩湖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陳鎖龍、金壇區副區長劉明江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上進行了「2018金壇旅遊商品創意設計大賽」和「2018金壇鄉村旅遊雙創新銳」頒獎儀式;為「一號農場 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仙姑村 2018中國最美鄉村」揭牌儀式;以及頒發了「仙姑村榮譽村民」證書。
本次開幕式活動共分為五大系列內容:以舞龍、舞獅、寫春聯、唱大戲等為主的鄉村文化展演;以魚王競拍、宰年豬、蒸饅頭等為主的鄉村年俗體驗;以金壇十大名小吃、仙姑村招牌菜、道養生菜餚、一號有機餐等為主的鄉村美食品鑑;以金壇封缸酒、金壇茶葉、建昌紅香芋、儒林羊糕等為主的金壇好禮年匯;以鄉村旅遊區、景區(點)展示、掃微信等活動為主的鄉村旅遊掃描。其中金壇十大名小吃、茅山老鵝與仙姑鹹豬手品嘗吸引了眾多熱愛美食的遊客。此外,還有猜燈謎、仙姑尋寶、仙姑送「福」、親子遊戲等。與會領導、嘉賓及遊客共同體驗了濃鬱的年俗文化和淳樸的鄉情。
本屆鄉村過大年活動從1月一直持續到2月中旬,包含眾多精彩內容:2019東方鹽湖城山中過大年、花谷奇緣2019新春茅山廟會、茅山寶盛園「豬」光寶氣過大年、一號農場有機生活「家」年華、半邊山下山村民宿鬧新春、2019茅山元陽觀祈福廟會、嗨吃長蕩湖,水街兆豐年等。
金壇十大名小吃
一、羅村粉絲湯
早年,羅(家)村在金壇小南門外就赫赫有名了。相傳嘉慶年間,羅村附近的前崗村一段姓書生進京趕考,夢見自已危難之中乘龍得救。段氏為兌現諾言,就用買下的上好木材做了兩條獨木龍舟,供奉在太師廟。此後,羅村便有了世代划龍舟的習俗。因羅村一帶盛產山芋粉絲,後人為紀念羅村特有的劃「青、紅雙龍舟」,便把用紅、白兩色山芋心的山芋製成粉絲,放入特製的湯汁中,成了山芋粉絲湯。久而久之,「羅村粉絲湯」也就如同「划龍舟」一樣,流傳在了金壇民間。
二、建昌糖芋苗
金壇自古以來,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尤其是境域內的湖河港汊與洲灘圩壩,成了農作物旱澇不怕的生長地。建昌正是這樣的一塊地域,特別適合於芋頭的生長。而且,由於建昌的芋頭苗部均有紅暈,煮熟後有一種獨有的香味,故被譽稱為「建昌紅香芋」。又因紅香芋單吃起來幹糯,不易下咽,加上人們善以香芋沾仃糖吃,這樣便逐漸演化成把剝皮的熟香芋,放入糖水中加熱同食的糖芋苗了。
三、封缸釀元宵
「金壇米酒封缸釀,開壇溢香醉酒郎。」金壇封缸酒絕對是成名久、影響廣、獨佔鰲頭的金壇非遺土特產。金壇盛產稻米,民眾自古就有家家私製酒釀、釀米酒的傳統。釀酒的米料均為糯米,尤以指前標米為最佳。農家以自制甜酒藥釀製成甜酒釀,甜香爽口。凡有客人來時或是逢年過節,則在甜酒釀中加入用指前標糯製成的五彩元宵同煮。用這一碗碗的酒釀元宵,表達對客人的熱情歡迎和甜蜜喜慶。至今,封缸酒元宵在流傳各地的基礎上,已成為金壇人特別喜愛的一種名小吃。
四、仙姑葛粉丸
仙姑村的由來源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紈絝公子潘千對父親定下的兒女親家婚姻不滿,嫌妻子矮小又是一臉麻子,終將妻子休了。潘妻於是騎馬出走,聲言馬停之處便為家。馬在茅山腳下五崗村的一座茅屋前停下,潘妻經屋內老太應允,留宿此家,並認老太太為義母。潘妻一心向道,鑽研醫藥,出家修行,得道升天。後人感其恩德,塑像建仙姑廟,廟所在地也就得名叫仙姑村了。仙姑村地處茅山山麓,盛產野山葛,葛粉乃道家喜愛的養生食材,可製成各種美味佳餚。在道家影響下,本地農家也愛上了野山葛粉製作的食物,葛粉丸便是其中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的山鄉名小吃。
五、指前太極飯
「指前標」作為地名,是因為在這個地方有一個「紙錢飄」的傳說故事。相傳晚唐年間,溧陽有一位狄姓秀才鄉試,途徑現長蕩湖,遇到漁姑,與之戲對對子。誰知漁姑所出上聯,秀才竟無法應對。後秀才自覺無才,未試返鄉,憂鬱而終。家人按其心願,葬其於金壇這個土墩墩上。每年漁民都要在墳前飄點紙錢,此後「飄錢紙」就成了土墩墩的地名了。因大家覺得此名不雅,還不如叫「紙錢飄」。一直到辛亥革命後,又改為「指前標」。到了1969年,才改成現用的「指前」。由於長蕩湖畔水草繁茂、魚蝦密布,滋養稻田,使得這裡種植的糯米顆粒整齊,味蘊清香,性黏滋補,成為糯米中的極品。又因地名而稱為「指前標糯」。茅山道家以八卦為標誌,又強調孝敬之心,便用指前標糯的潔白圓潤來象徵道家的清風道骨;用楠竺葉染制的標糯烏飯米,象徵的目連孝道,按陰陽雙魚八卦製成香甜的標米飯。
六、黃金炸年糕
「黃金炸年糕」這道名小吃,與抗戰有著一段歷史故事。作為革命老區,這塊地處茅山東麓的小山村,過去很窮。曾因新四軍一支小分隊,「夜過村莊不擾民,自挖紅薯填肚子,一塊黃金抵薯款,百姓心中留美名」,從此「黃金」便成了這個村的村名。黃金村長期以來雖不富裕,但一樣流傳著過年過節吃年糕的民間習俗。特別是到了春節期間,百姓家更喜歡吃香油炸好的年糕。這種外脆內糯、香甜可口、形如黃金的油炸年糕,不僅寓意著村民對「黃金」村名的紀念,也寄託著村民期盼「戶有黃金」的富裕生活。
七、龍山臭豆腐
「龍」作為炎黃子孫崇拜的圖騰,一直在華夏大地為百姓所喜愛,於是以龍命名的山、水、地域,在金壇比比皆是,龍山就是其中之一。龍山因地勢適宜種植,水純質優,所以,一直是黃豆種植和豆腐製作的重要村落。相傳,有一豆腐坊,夥計因白天操勞辛苦,晚夜打烊時迷糊中,把賣剩的豆腐在放入水桶中漂水時,錯放進了鴨蛋的鹽滷罐中了。第二天撈起的豆腐竟面目全非,成了「又黑又臭」的樣子,無法再賣給別人了。無奈之中,只好自己用清水衝洗後,放入了香油鍋中煎炸。哪知這臭豆腐不僅臭味沒了,反倒是吃起來又鮮又香。於是這個豆腐店便有意將豆腐泡入特製的滷罐中,專賣這種豆腐新品種——臭豆腐了。
八、茅山上上籤
茅山地處江蘇西北部的金壇與句容交界處,因古時西北道家茅氏三兄弟均在此修道而得名。更由於陶弘景棲身此地,使得茅山成了著名的道教名山。長久以來,茅山道教文化興盛,道家宮觀林立,吸引了全國各地尤其是茅山周邊地域的道徒,紛紛到茅山各宮觀進香求籤,祈福增壽。宮觀中的籤面有幾種區分,包括上上籤、上籤、中籤、下籤、下下籤等,籤上謁語也因籤的等級不同而不同。在所有籤中,以上上籤為最好。所以,每位求籤祈福者都以求得上上籤為最大心願。金壇名小吃「茅山上上籤」就是以滿足道徒這種祈福心願為體驗,把各種竹籤所串小吃稱為「上上籤」,供遊客在品鑑美食小吃時,增加對茅山道文化的了解。
九、指前標米糕
「指前標」這個水中土墩,實際上是個魚米之鄉,盛產稻米,稻米尤以糯米為最佳。各種指前標米因種養在長蕩湖畔,農戶罱湖泥、割水草,漚肥把稻米來滋養,使得出產的稻米不僅顆粒整齊、性黏滋補,而且獨蘊清香,曾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這裡的農家,為了豐富稻米的吃法和方便稻米烹製品的食用,便將指前標糯研磨成粉,蒸製成各種米糕。於是,指前標米糕便成了金壇的一道著名小吃。
十、儒林漲水糕
儒林這個長蕩湖畔的鎮,自古以來為耕讀之鄉。相傳,當年乾隆下江南,沿大運河遊覽,見遠處長長的湖堤上柳樹成林,牧歌聲中,一隊騎在牛背上、行走在柳林堤的牧童,個個是背朝牛尾,雙手捧卷,邊行邊讀。於是,就問當地隨行官員,此處為何有此動人景象。隨行官員回話說:此地乃金壇儒林,人人自小就過著耕讀生活。乾隆帝龍顏大悅,便感慨的說:這等耕讀傳統,儒村必定儒人輩出,真是大儒成林哪!此後,儒村便改名為儒林了。儒林因毗鄰長蕩湖,每年都會因湖水陡漲而淹沒村莊,所以農家每逢雨季,均要用稻米製作米糕,備為漲水季節的乾糧。又因儒林是個「才富八鬥,水漲船高」的耕讀名鄉,故此,人們就把專為漲水時食用的乾糧米糕稱作「漲水糕」了。
❤9種不同風味火鍋,整個冬季夠你吃了~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咖啡?
❤當牛奶遇到雞蛋,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美食》雜誌2018年11月刊頭條「冬日暖食——千滋百味的火鍋」體味各式火鍋的美味;主題風情為你介紹一碗素麵,一份禪心;三點一刻感受茶飲+軟歐包,甜蜜搭檔;城市之味看京蘇大菜——品風味南京;食材探尋見證微加蝦醬發精神。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當月新刊。
—蘇豪傳媒新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