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兩人被胡蜂蜇死 胡蜂蟄人這些事需注意

2020-12-23 大豫網

17日上午,有網友爆料說市區一家醫院昨日接收了兩位被胡蜂蟄傷的重症患者。

隨後, 記者匆匆趕往該醫院核實,得知該醫院確實接收兩例胡蜂蟄傷的重症病人,其中一人已搶救無效死亡,一個正在重症監護室搶救。雖然主治醫生也是當地很權威的專家,但因病人中毒太深,正在搶救的病人情況不容樂觀。

在記者發稿前,傳來消息說,另一名患者也因搶救無效死亡。有網友爆料,被胡蜂蜇傷致死的是一對母子,也有網友也爆料說兩人是一個村莊的。

記者隨後上網搜索,胡蜂傷人事件,發現近期已有不少地方發生胡蜂傷人致死事件。 節假日發生這類事情確實讓人唏噓不已。 (記者 許靜)

近年來,每到夏秋季,胡蜂蟄人事件屢有發生,一些外地報導的山區林地附近的民眾往往懼怕胡蜂襲擊不敢下地收穫,不敢上樹採摘,眼睜睜看著到手的收成化為烏有,苦不堪言。據林業部門調查,胡蜂蟄人事件每年5月左右即有零星發生,秋季進入高發季節。

因胡蜂蟄傷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加之被蟄傷後也無特效治療藥物和治療手段,因此,要降低甚至避免胡蜂襲人的危害,大家應知道掌握胡蜂的習性,學會避免被蟄傷的簡單技巧,一旦不幸被襲懂得現場自救和應急處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胡蜂蟄傷救治的有效性,降低死亡率。

了解胡蜂的生物學特性

胡蜂, 俗名黃蜂、馬蜂,是社會性昆蟲,其繁殖和活動受氣候影響較大。最適活動溫度為25℃、相對溼度為60-70%,氣溫過高、風力在3級以上時,胡蜂常暫停外出活動。

一般在深秋季節,氣溫降至15-17℃時,胡蜂會離巢遷至石洞、草堆、牆縫、樹洞等相對較避風、恆溫處越冬,於次年4月初溫度到15℃時出蟄。

↑胡蜂

↑胡蜂蜂巢

知道胡蜂襲人原因及特點

1、襲人原因

近年來胡蜂襲人明顯增加,據專家調查研究原因有四:一是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村鎮、道路等人為活動密集區樹木增多,便於胡蜂築巢安家,擴大繁殖,種群數量增加。二是氣候變暖,蠕蟲類昆蟲的增加,為胡蜂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造成胡蜂大量繁殖。三是夏秋季溫度偏高、乾旱少雨,致胡蜂活動頻繁。四是胡蜂活動時間與農忙及核桃、板慄等林產品的收穫季節衝突,農民無意識驚擾胡蜂,遭到襲擊。

2、襲人特點

胡蜂一般不主動攻擊人、畜,只有在受到驚擾時或環境中其他化學品氣味刺激時才會襲擊人、畜。胡蜂毒刺上無毒腺蓋,可對人發動多次襲擊並排放毒液。

3胡蜂對人的危害

胡蜂尾部長有螯針,人被蟄傷後,傷口往往腫起小水泡,並迅速化膿,受傷嚴重者出現無尿,或者尿呈濃茶色、醬油色的症狀,特別嚴重的在3個小時內就可以因中毒性心肌炎死亡。

蜇傷後一般臨床表現

人被胡蜂蟄傷後的嚴重程度與蟄傷針次和進入人體的毒液量有直接關係,其毒素分為溶血毒素和神經毒素。常見臨床表現為:

1、蜇傷部位:一般出現局部疼痛、腫脹,12-48小時加重,波及範圍擴大,可潰破形成不同大小的潰瘍面。

2、過敏反應:一般在蟄傷後數分鐘到數小時出現,表現為迅速擴散的皮疹、憋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部分患者可出現腹瀉。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3、溶血:後期可表現為不同程度溶血。

4、多器官、系統損傷:嚴重者可出現腎臟、肝臟、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等不同程度的損傷和影響,直至發生多臟器功能衰竭,置人於死地。

目前暫無針對胡蜂蟄傷的特效藥,但通過及時的局部處理和對症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胡蜂蟄傷的緊急救治

若被胡蜂蜇傷,要立即檢查傷口,傷勢較輕者要擠出毒液,塗抹食醋,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還可塗皮炎平、南通蛇藥等,並就近到醫院觀察治療,傷勢較重者要在傷口近心端扎止血帶,每隔15分鐘放鬆一次,結紮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並儘快送往市中心醫院、中醫院進行診治。

胡蜂襲人預防和自救

胡蜂預防基本常識

1、發現胡蜂時,注意不要驚擾胡蜂,出門帶帽子。

2、庭院要經常修剪樹木,翻鬆土壤,減少胡蜂築巢的機會,房前屋後避免栽種多汁植物,減少胡蜂進入宅院的機會。

3、不要在村莊附近養蜜蜂。

4、不應在空曠地方擺放沒有掩蓋的糖類食物及飲品,以免胡蜂集結。

5、化妝品內含的化學合成物質和氣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飲酒、使用化妝品。

6、胡蜂是色盲,零星幾隻蜂在身邊飛舞騷擾時不必理會;蜂停落在頭上、肩上時,輕輕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7、被蜂群攻擊,應儘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動,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覆扑打。

8、野外活動時應注意觀察周邊環境,避免驚擾蜂巢,在胡蜂分布密集區作業時要穿深色長衣褲防護。

9、野外活動時如遇見單飛的胡蜂在周圍盤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範圍,絕不要揮趕或騷擾它,也不要近距離觀察胡蜂,要儘快離開,以免它發出訊息招來群蜂攻擊。

10、在人類活動區附近發現胡蜂巢穴,沒有完善的防護裝備切勿自行摘巢,報告森防、消防部門處理。野外作業人員應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如醋、蛇藥、息斯敏等)。

自救:

一旦招惹蜂群,要馬上採取保護措施,如躲進建築內關好門窗、就地趴下減少暴露面積,用衣物或其他膜狀物覆蓋身體,尤其做好頭面部、手等暴露部位的保護。

如被胡蜂蜇傷,首先應檢查有無皮膚內毒刺,發現毒刺應拔除,局部傷口可用食醋或弱酸性物質外敷,冰敷可減緩毒素吸收,也可用減壓器(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對減輕局部反應有效。如仍有不適,應儘快至醫院就診。

發現蟄人蜂巢可以及時給當地公安、林業、消防部門報告,由專業人員滅除。

這種胡蜂,

應該很多大駐馬人都見過,

它在農村、山區、林區比較常見,

一個小小的胡蜂竟能置人於死地。

從現在開始小編正式提醒大家,

大家在戶外活動時,

一定要注意採取相應措施,

以免發生悲劇。

相關焦點

  • 胡蜂蜇傷蜇死人:應加大公共安全知識的普及
    原標題:胡蜂蜇傷蜇死人:應加大公共安全知識的普及   吳玲  記者2日從陝西省衛生部門獲悉,位於該省南部秦嶺腹地的安康、漢中、商洛3市,目前已有1675人被胡蜂蜇傷,致41人死亡。(10月2日中國新聞網)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胡蜂蜇傷蜇死人的數字令人震驚。
  • 衛計委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 被蜇後立即拔毒刺
    衛計委公布胡蜂蜇傷診療原則 被蜇後立即拔毒刺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
  • 玉林發生一起事件,多人被黃蜂蜇傷,出現手腳無力、昏迷症狀…
    秋季,是蜜蜂兇猛的季節,但它們平時不主動攻擊人,除非遇到威脅!近日,玉林有人稍不注意結果就被黃蜂蟄了.....網友爆料:10月23日上午,在玉林市容縣靈山的山上好幾個人在清理山中的荒草時,不小心招惹到黃蜂被黃蜂蟄傷了。
  • 在被馬蜂蜇後該如何消腫止痛止癢
    馬蜂,通稱馬蜂,是一種尾部有毒刺,能蟄人,以花蜜和蟲類等為食的昆蟲,毒性有的還很大,一般根據胡蜂的毒性會因品種的不同而不同。我們在野外會經常遇到胡蜂,也會偶而受到胡蜂的攻擊而被蟄傷,在被蟄到後之通常傷口周圍會紅腫發燙,又痛又癢很難受,有過敏體質的人被胡蜂蟄後會發生蜂毒過敏症狀,嚴重還會因此危及生命。那我們在被胡蜂蟄後應該怎樣做才能消腫止痛止癢呢?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網友熱議:哎,去野外一定要注意...
    虎撲10月19日訊 近日,陝西西安的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30多處蜇傷,母親為護孩子被蜇五六十處,父親全身100多處蜇傷仍在ICU。
  • 安康胡蜂蟄咬已致11人死亡 戶外運動者需做好防範
    近日,70歲的邵師傅散步時被胡蜂蜇傷,隨後就感到手腳發麻,在送往醫院途中失去了意識。經搶救,邵師傅轉危為安。「你看這蜂窩,非常大,紋理像是人的頭髮,所以叫人頭蜂,學名叫胡蜂。」劉緒德說,除了這個小區,附近道路旁的樹林裡,還有好幾處人頭蜂窩,都很大。  邵師傅小區的這個蜂窩,位於11號樓的房簷下,在頂層兩家住戶的窗戶中間,站在樓下往上看,蜂窩直徑大約40釐米。住在六層的白女士說,兩個月前,她家安裝空調時她就注意到了,當時只有拳頭那麼大,沒想到這麼快就發展到籃球大小。
  • 廣西興業8名群眾被黃蜂蟄,致3人死亡5人受傷!
    2019年11月15日15點左右,玉林市興業縣城隍鎮塘肚村龐姓群眾等9人在葬墳山結束後回家途中遇到一群黃蜂,受驚的黃蜂蟄傷8人。被蜇傷人員立即送城隍鎮衛生院進行救治,其中1人搶救無效死亡。要說起來,胡蜂本身是一種有缺點的益蟲。作為肉食性昆蟲,居住在田裡的胡蜂可以通過捕食害蟲進而起到「農田衛士」的作用,而且胡蜂本身也有不錯的藥用和經濟價值。有益的同時,胡蜂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它們體大身長毒性強,人被蜇後會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致死亡。
  • 注意!山陽一農婦上山撿野板慄誤踩胡蜂窩致死,商洛有多人被蜇亡!
    記者獲悉,每年9、10月份是胡蜂繁殖、遷居的季節,此時胡蜂蜂巢會達到全年最大規模,胡蜂的性情也變得兇狠狂躁、富有攻擊性,商洛多地已出現胡蜂蜇傷人事件,至少有5人被胡蜂蜇亡。「我扭頭一看,從草叢中迅速竄出了成群的胡蜂向妻子襲去。」唐拴狗說,他立即告訴妻子蹲下,只見數不清的胡蜂已經爬在了妻子的身上,妻子便將衣服蒙起頭。「其他人看到後不敢上前,我趕緊上去脫了衣服,裹著妻子的頭部往山下跑。」唐拴狗說,當時他的頭部也被胡蜂蜇了數下,針扎般的疼痛,隨後他們兩人跑開了後,妻子額頭被蜇了好幾處,身上也有多處蜇傷。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時間:2020-10-19 10:26   來源:騰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
  • 注意啦!這份胡蜂防範要點請您收好
    ,保障群眾的人身安全,特將胡蜂防範常識作以介紹。以前村子周邊的樹木少,現在生態條件大大改善,森林覆蓋率提高了,樹木多了,胡蜂又回到村子周圍,在房簷下、大樹、電幹、廣告牌等處上安家。三是人為幹擾。農民朋友農事活動頻繁,無意識侵犯了胡蜂領地,胡蜂誤以為要搶奪食物或者攻擊,就群起而攻之,窮追不捨。四是胡蜂對化妝品、食物調料中的香味劑等化學物質比較敏感。使用化妝品的人容易受到攻擊。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被高腳蜂蜇了,人類當然會報復,單個高腳蜂,小孩子一根竹條就可一下將其抽死,但對待蜂群就要講究方法了。土條蜂在羅田比較常見,常單只出現,愛養花的人,可能在陽臺上見過它。土條蜂學名金環胡蜂,下面是金環胡蜂的簡介:金環胡蜂別名:地王蜂,地龍蜂,紅頭蜂,大黑蜂,大土蜂,黑腰蜂,中華大胡蜂。
  • 陝西胡蜂蜇人致死42人 早期救治:可用食醋清洗
    陝西胡蜂蜇人致死42人 早期救治:可用食醋清洗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近期,陝西省安康、漢中、商洛等地連續出現胡蜂蜇人事件,累計蟄傷人數為1640人,死亡42人。
  • 暑期出遊注意!被蜜蜂蟄後,一死一生!這樣做能救人一命!
    眼下正是暑期旅遊高峰,很多人都會去野外,千萬要小心蜜蜂!北京一急診醫生親身經歷的2個被蜜蜂蟄後的病例,同樣的遭遇,卻是不同的結局,一個死一個活。這兩個病人在垂死一刻完全不同的自救,值得所有人深思、借鑑、學習。
  • 四川兩兄弟發明木頭蜂房,人工養殖胡蜂,第一年就賺了13萬!
    蜂蛹,雖然美味,但產下蜂蛹的胡蜂卻十分兇猛,被當地人稱為殺人蜂。胡蜂,屬於膜翅目胡蜂科胡蜂屬。胡蜂分很多品種,多有毒性,遇到人後被蟄會紅腫、刺痛,嚴重的會導致休克。除了胡蜂兇猛外,還因為收穫蜂蛹的季節比較短,胡蜂每年3月份左右開始築巢,到了5月,蜂巢才剛剛成型。
  • 3萬隻蜜蜂蜇死3頭水牛:蜜蜂毒性有排名 遇蟄巧處理
    蜜蜂蟄傷人,後果也不堪設想。這些知識你需要知道。    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黃蜂和大胡蜂較大,竹蜂最強。    毒蜂尾端都有螫針與毒腺相通,螫人後將毒液注入體內,引起中毒。蜜蜂螫針有逆鉤,螫人後螫針常殘留體內,而胡蜂的雄蜂無螫針,雌蜂螫針無逆鉤。
  • 同樣被蜜蜂蜇後,一個死一個生,醫生呼籲轉發,能救人一命!
    ——這是日前一名北京急診醫生發在個人微信公號上「醫路向前巍子」的一段話,他親身經歷的2個被蜜蜂蜇後的病例,同樣的遭遇,卻是不同的結局:一個死一個活。這兩個病人在垂死一刻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值得所有人深思、借鑑、學習。
  • 養蜂,如何防治黑盾胡蜂吃蜜蜂?有經驗的養蜂人都用這5種方法
    防治方法第一:拍打法對於防治方法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扑打法,由於胡蜂體重高於蜜蜂,我們只要用小木板輕輕一拍胡蜂就會受傷,就算不死也會暈掉,我們再抓起來放在蜂箱蓋上堆集,經過蜂部落的觀察,這樣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可以恐嚇其它胡蜂,二是其它胡蜂會來營救放在蜂箱上的胡蜂
  • 同樣被蜜蜂蟄,一個死一個生?轉發可救人!
    ——這是日前一名北京急診醫生發在個人微信公號上「醫路向前巍子」,親身經歷的2個被蜜蜂蟄後的病例,同樣的遭遇,卻是不同的結局,一個死一個活。這兩個病人在垂死一刻完全不同的自救,值得所有人深思、借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