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鷹一般凌駕在4800多米的山尖!穿過一段猿猴都發愁的峽谷,繼而在一路攀升的盤山公路上奔馳半個多小時,這才仰望到來自藏民族最原始的殿堂。這便是孜珠寺,苯教最具影響力的具象所在。
孜珠寺是雍仲苯教的最古老的寺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它處於海拔四千八百多米的山頂之上,而且道路非常艱難險阻,所有很多朝拜者都望聞怯步了。
到了孜珠寺看見的是一幅幾個建築物鑲嵌在懸崖峭壁的場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寺廟後面全是嶙峋怪石,好比山洞中的石筍一樣。
這六座山峰既象徵著觀世音菩薩用慈悲和智慧度化的六道眾生,其所在的孜珠山更是苯教傳說中的四大神山之一,其餘三座分別是阿里的崗底斯山、林芝的苯日神山、雲南的梅裡雪山。
立於寺前的高臺上,放眼望去,雲蒸霧罩中,念青唐古拉山脈的疊嶂山巒,蔚為壯觀地展現在浩渺的天地之間,那一刻,我的心,頓感無邊。
眼前這些山峰的形狀罕見得令人吃驚,此次西行幾乎走遍了西藏,但應該沒有什麼地方的山形能與之可比,事實上當我第一眼看見孜珠寺的照片時,也是一下子就被它坐落的奇異山形所吸引。
有感於此地神奇的地形,相信這是一塊天然福佑之地,在此落腳後默默修行,發願有一天讓這些經典能再度弘世,普濟眾生,於是這裡便有至今2400多年的孜珠寺,成為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海拔最高的寺廟之一,而孜珠山因為在苯教經典中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從而此山也成為一座苯教信奉至上的神山。
遠遠看去,貼在崖壁上的一間間小屋子便是修行洞,一位位修行者從這裡走向了大智慧,此外,孜珠山的聖跡比比皆是,巖壁和洞穴裡自顯的佛像、壇城、真言。
這高可觸天的「五指山」中長燃著酥油燈,長誦著經聲。任由背後的雲千變萬幻,孜珠寺淡定從容,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