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是繼《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之後的第八個哈利波特的故事,它的面世對哈迷們來說本應該是一場狂歡,但事實上卻依然有不少哈迷並不是很喜歡這第八個故事。
靈衝霄個人認為,這第八個故事不受一些哈迷們喜愛,可能有以下這些原因。
一些哈迷認為被詛咒的孩子不是羅琳原著
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這七個故事都是J.K.羅琳親筆所著,第一個故事是羅琳在咖啡館中寫在小紙片上的寫作經歷更為廣大哈迷們所津津樂道。而《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則是由羅琳提供故事大綱,並參與審核創作,全書故事創作主要由傑克 索恩(Jack Thorne)和約翰 蒂法尼(John Tiffany)所執行,所以一些哈迷就認為該書不是羅琳的原著作品,而只是一部同人作品罷了。
不喜歡該書的體裁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原著都是小說的體裁,其可讀性和閱讀體驗都非常棒。而《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中文版作品的體裁為舞臺劇劇本。對習慣了小說閱讀體驗和前七部作品文學風格的哈迷來說,被詛咒的孩子劇本風格的故事讀起來的閱讀感官未免有些不太適應。
不喜歡該書的一些故事內容
伏地魔潛規則有夫之婦貝拉特裡克斯,兩人還有了一個閨女戴爾菲裡德爾。阿不思.波特和斯科皮·馬爾福這倆熊孩子弄得錯綜複雜的時間線。這些故事劇情對熱愛HP七部曲的哈迷們來說,著實有些過於雷人了。所以很多不喜歡被詛咒的孩子的哈迷們都曾表示,這部作品的故事內容無法跟之前的HP七部曲相提並論。
時間跨度帶來的疏離感
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HP七部曲,其實時間跨度是非常緊密的,每一個故事都對應著主角哈利等人在霍格沃茨的一個學年,對哈迷來說,這樣的故事讀起來情節流暢緊湊。而被詛咒的孩子驟然直接跨越19個年度,畫面一轉直接來到哈利等人成家立業後的時代(當然這也是受原著所限,因為死亡聖器篇結尾時就已經是19年後了),這就會給人一種時間上的疏離感。這種疏離感就如同樣的小浣熊,現在吃起來卻沒有當年的感覺了。
哈利波特的故事雖然已經完結了,但這種情懷卻永遠留在廣大哈迷們的心中。斯內普教授的扮演者艾倫·裡克曼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當我80歲了,坐在搖椅上時,我會讀著《哈利波特》。我的家人會問我:都這麼久了還這樣(after all this time)?我會說:從未放下(always)。 」
開最大的腦洞,品最有趣的故事。我是靈衝霄,歡迎關注評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往期精彩回顧:趣說哈利波特:想要飛得更高?魔法能讓你飛得很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