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龍舞:奧運會開幕的壓軸戲,過去幾乎一度失傳如今卻飲譽全球

2020-12-16 歷史戰爭

古時候人們相信「九」是極致。所以人們懷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結合九種動物,集九種動物的特長於一身,這就是龍。古時候人們缺乏對大自然的認識把龍當做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同時龍也是皇權的象徵。人們對龍的期待很大,龍可以呼風喚雨,能顯能隱,能大能小,神通廣大。所以「龍舞」也被稱為舞龍便有了其出現並存在的合理性。

龍舞在分很多派系,其中在重慶銅梁縣有一種銅梁龍舞尤為奇特。它興起於明,鼎盛於清。在當代大方光彩,享譽世界。它流傳於重慶市銅梁縣境內,是一種以龍為主要道具的傳統民俗舞蹈藝術形式,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一。銅梁龍舞在明代興起,於清代進入鼎盛時期,當今享譽世界。不光是舞蹈,還是體操與雜技的一體。銅梁龍舞具有與民俗活動緊密相聯、舞時煙花燒龍、伴奏音樂獨特、道具構思巧妙、服飾儉樸大方、群眾參與性極強等特點。

銅梁龍舞包括龍燈舞和彩燈舞兩大系列。龍燈舞主要包括大蠕龍、火龍、稻草龍、筍殼龍、黃荊龍、板凳龍、正龍、小彩龍、竹梆龍、荷花龍十個品種,其中以大蠕龍最有特色。彩燈舞主要包括魚躍龍門、泥鰍吃湯圓、三條、十八學士、亮獅、開山虎、蚌殼精、犀牛望月、豬啃南瓜、高臺龍獅舞、雁塔題名、南瓜棚十二個品種。

銅梁龍舞有個傳說:遠古時,盤古、神農、伏羲輪流掌管鎮天之寶——一根龍頭拐杖,以每年正月初一為換班之時。這天伏羲剛上崗,突然見五瘟童子化成一股黑氣,往人間飛奔。伏羲恐五瘟童子去人間作孽,忙將手上的龍頭拐杖往空中一拋。那拐杖立時化作一條金龍,張開大口,一下就把瘟童施放的瘟疫全部吞吃,繼又逮住瘟童,將其監禁。因龍頭拐杖由玉竹製成,後來人們便照著玉竹龍的樣子,用竹子作骨架,製成內點蠟燈的火龍,自行舞弄盤旋,以消瘟免疫。

銅梁龍舞藝術在新時期的國內綻放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魅力,在1984年、1999年、2009年國慶盛典先後亮相,還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內重大活動。除此之外,在國外也大放異彩,多次受國家文化部派遣遠赴美國、英國、法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中外文化交流。是名副其實的國家級文化品牌,具有無與倫比的文化價值和獨具一格的藝術特色。

銅梁舞龍的風俗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唐宋時期,龍舞活動就已經出現。即便按現公認的說法,銅梁龍舞「起於明,盛於清,繁榮於當代」,到現在也有六七百年的歷史了。清光緒年間的《銅梁縣誌·風俗篇》記載了銅梁龍舞的盛況:「上元張燈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輝煌達旦,並扮演龍燈、獅燈及其他雜劇,喧闐街市,有月逐人、塵隨馬之觀。」這個風俗到了二十一世紀仍流傳甚廣。據史料記載,當時的銅梁龍燈吸引了臨近的璧山、永川、榮昌、大足、潼南、合川以及上川東、小川北一帶客商到銅梁賞玩。每到正月舞龍,縣城旅棧客滿,街道堵塞。「大足朝佛,銅梁觀燈」的俚語傳遍巴渝。

但不幸的是,有一段時間耍龍燈這一活動被當作了封建迷信,致使銅梁龍舞這一技藝也深受影響,幾乎一度失傳。

不過後來銅梁龍舞以其磅礴、細膩與精美的特點,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銅梁龍舞與當地民俗活動緊密相連,伴奏音樂獨特,道具構思巧妙,造型誇張,服飾儉樸大方,舞者參舞自由,退舞方便,群眾參與性極強。重慶銅梁"火龍"被冠為"龍舞"之首,這種舞以鐵水打金花出名,能構造出一片狂熱的立體火陣,極為熱烈多彩。每到元宵節,人們便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購買火藥,製造火龍,配以煙架、禹門等多種火焰表演。舞龍手赤裸著上身,陽剛氣十足,可以看出人們對火熱生活的喜愛與對美好的嚮往。再就是民間傳說認為,火燒龍火花襲人,可以除去身上晦氣,讓人來年行大運,做事情順風順水。

新時期有著新面貌,銅梁人憑藉著對龍的痴情追逐,玩出了龍鄉的嶄新面貌。憑藉文化特色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被確定為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表演的壓軸戲。精彩的銅梁龍舞徵服了全場的觀眾。整個表演過程5分鐘,一共獲得了觀眾8次掌聲,其中最後一個集體造型動作,觀眾們更是報以長達1分多鐘的熱烈鼓掌。奧運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在觀看了銅梁龍舞表演後,稱讚銅梁龍舞會是奧運開幕式文藝表演中「最有氣魄,最有特色」節目。

幸運的是銅梁縣預計在5年的時間裡投資300多萬元搶救和保護銅梁龍舞文化。主要用於搜集、整理、出版龍文化的相關資料,銅梁龍舞節目的創新,建立龍舞生態保護小區,培訓龍舞骨幹隊伍,改進和創新龍燈工藝品,充實更新銅梁龍博物館陳列。銅梁龍舞承載文化幽思,藝人代代相傳,在今天舞出亞洲,舞向世界。

參考文獻:《銅梁縣誌》 清代道光版

《銅梁縣誌·風俗篇》 清代光緒年間

《銅梁民間龍舞集成》 銅梁縣文化局

相關焦點

  • 重慶銅梁:龍燈龍舞迎新春
    新華社記者黎華玲 攝新華社重慶1月4日電(記者黎華玲)每逢佳節,中國各地有舞龍的習俗,但「龍舞之鄉」重慶銅梁的龍舞歷史文化卻別樣精彩。1月2日晚,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再現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銅梁龍舞盛景。
  • 銅梁龍舞傳承人黃廷炎:痴心無悔 演繹龍舞傳奇
    舞龍的年輕人,來自銅梁二中。黃廷炎在給他們作現場指導。從兒時追著龍燈滿街跑,到帶領或指導銅梁龍舞團隊先後參加新中國成立50周年、60周年、70周年慶典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國內重大活動,到遠赴海外開展文化交流,黃廷炎與龍舞結下不解之緣。在他的推動下,昔日的「街頭雜耍」不但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一,也讓銅梁龍文化產業蓬勃興旺。
  • 銅梁龍舞傳承人黃廷炎——痴心無悔 演繹龍舞傳奇
    2019年12月31日下午,銅梁玄天湖畔,一位頭戴鴨舌帽,精神矍鑠的老者話語鏗鏘。    「有!」9名年輕舞龍隊員大聲應道。    隨後,老者迎著寒風舞起龍珠,與龍嬉戲。在他的帶動下,龍時而漫天翻卷,時而呼嘯而出,氣勢逼人。    老者叫黃廷炎,今年78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代表性傳承人。舞龍的年輕人,來自銅梁二中。黃廷炎在給他們作現場指導。
  • 火樹銀花不夜天 銅梁龍舞迎新春
    新華社重慶1月3日電(記者黎華玲)每逢佳節,中國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但「龍舞之鄉」重慶銅梁的龍舞歷史文化確格外精彩。2日晚,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再現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銅梁龍舞盛景。  重慶市銅梁區是「中國龍舞之鄉」,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龍燈)之鄉」,銅梁龍舞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除了傳統舞龍表演,在未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銅梁區將變身「燈的海洋」,亮起上百組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龍燈燈組,喜迎2020年新春佳節到來。  火龍被冠以龍舞之首。
  • 非遺龍舞-銅梁龍舞
    龍舞,也稱「舞龍」。古時候人們相信「九」是極致。所以人們懷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結合九種動物,集九種動物的特長於一身,這就是龍。古時候人們缺乏對大自然的認識把龍當做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同時龍也是皇權的象徵。人們對龍的期待很大,龍可以呼風喚雨,能顯能隱,能大能小,神通廣大。
  • 重慶珍檔 | 銅梁龍舞:始於隋唐興於明清盛於當代
    銅梁龍舞藝術先後參加了1984年、1999年、2009年國慶盛典,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內重大活動,多次受國家文化部派遣遠赴美國、英國、法國、以及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中外文化交流。銅梁龍舞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傑出的文化價值,已是名副其實的國家級文化品牌。
  • 「中華龍鄉」重慶銅梁舉辦龍燈藝術節 龍舞龍燈迎新年
    馬佳欣 攝中新網重慶1月3日電(馬佳欣)璀璨絢麗的中華龍燈秀、鐵水流星的銅梁火龍表演……「中華龍鄉」重慶銅梁區2日晚舉辦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式暨亮燈儀式,喜迎2020年新春佳節的到來。舞臺上,上百位年輕人舞動著銅梁大蠕龍、荷花龍、競技龍、火龍等十餘種龍奔跑在舞臺中央,龍飛龍舞,場面一時熱鬧非凡。「現在都是培養年輕人來舞龍,他們就是龍文化的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銅梁龍舞傳承人黃廷炎告訴記者只有讓年輕人愛上弘揚民間民俗,才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美輪美奐造型逼真的龍燈燈組。
  • 2019銅梁火龍非物質文化暨花海節11月6號盛大開幕,門票免費啦
    11月6日盛大開幕 活動時間:11月6日--11月17 完成以上識別回覆:預留門票 以上福利在活動有效期內到景區售票大廳兌換 飛舞的炙烈鐵水 絢麗的焰火鐵花 …… 作為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銅梁火龍早已享譽全球
  • 銅梁被命名為「中國龍燈龍舞文化之鄉」,又多一項金字招牌
    日前,重慶銅梁區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龍燈龍舞文化之鄉」這是銅梁繼「中國龍舞之鄉」,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認為, 銅梁龍舞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被列入中華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第二批試點名單。銅梁農耕文明源遠流長,民間「龍燈會」世代傳承,因而產生的「龍燈彩扎」「民間龍舞」,具有品類眾多、套路豐富、群眾基礎深厚等特點,是重慶民間文藝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之一,進而成為中華龍文化的典型符號。
  • 2019銅梁火龍非物質文化暨花海節11月6號盛大開幕,門票免費啦~
    11月6日盛大開幕活動時間:銅梁火龍早已享譽全球重慶銅梁龍舞開幕式表演的壓軸戲自駕導航:奇彩夢園公交路線:銅梁汽車南站和銅梁汽車客運北站坐108路到南門下車,從銅梁老南門汽車站-黃桷門奇彩夢園專線諮詢電話:  13281113939旅行團接待:13060000673
  • 非遺傳承|直驅銅梁 周周觀絢麗龍舞
    銅梁火龍已享譽全球,銅梁舞龍習俗由來已久。一般被認為「起於明,盛於清,繁榮於當代」,是中國龍文化藝術的傑出代表。 圖源丨圖蟲創意 銅梁龍舞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在國際國內重大展演賽活動中屢獲殊榮,先後參加了新中國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70周年首都國慶盛典,榮幸參與了
  • 重慶銅梁龍舞傳承人 把中國龍舞向世界
    作為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代表性傳承人,黃廷炎將傳統舞龍技藝和川劇吹打樂、戲曲功架、武功把子進行巧妙融合,創編的表演套路被確定為國家競技龍舞比賽的標準套路,讓銅梁龍舞一躍成為中華第一龍。銅梁龍先後在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70周年以及各種國家重大活動中演出,遠赴美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交流。
  • 《聚焦2020重慶銅梁龍燈藝術節⑥》觀龍燈賞龍舞,第二屆重慶銅梁...
    開幕式上,銅梁龍舞表演團隊復現了其參加國慶50、60和70周年慶典時的節目,依次表演了《龍鳳呈祥》《龍舞盛世》《龍耀中華》三個濃墨重彩的龍舞節目。整個燈會以「原鄉風情•大美銅梁」為設計理念,人民公園以傳統造型燈組為主,分為陸面燈組和水上燈組,突出銅梁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玄天湖以綠色生態、山水人文風情和「非遺」龍舞展演為主;望山見水公園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為意境,展現綠色環保的銅梁生態之美;龍城天街主要以現代都市時尚元素作為設計依託,展現銅梁經濟社會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一面;城區街道以塑造地方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作為設計依託,巧妙利用現有的行道樹形狀布局各種造型的燈飾等
  • 銅梁龍舞,值得一看
    銅梁龍舞流傳於重慶銅梁境內的種以龍為主要道具的舞蹈藝術形式。與民俗活動緊密相聯、套路豐富、動律諧趣、舞時煙花燒龍、伴奏音樂獨特、道具構思巧妙、造型誇張、服飾儉樸大方;有參舞自由、退舞方便、群眾參與性極強等特點。 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正式亮燈開幕
    銅梁區融媒體中心趙武強/攝中華第一龍,盛世舞華章。1月2日晚,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正式亮燈開幕。臘八節(1月2日)至二月二龍抬頭(2月24日)期間,銅梁邀請國內外遊客,來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觀龍燈、賞龍舞、逛龍城、品美食,共享龍燈龍舞文化大餐。從渝遂高速銅梁下道進入龍騰大道,樹上的紅燈籠點起了萬家燈火,「天下第一龍」的文化氛圍撲面而來。銅梁人民公園公園、望山公園、見水公園紛紛亮起龍燈,開啟了中國龍燈之鄉的新年燈火狂歡。銅梁龍舞龍燈有千年歷史。
  • 人民日報:重慶銅梁大力發展龍舞 舞出脫貧「一條龍」
    銅梁是全國龍燈藝術之鄉,龍燈產品的扎制已有近千年歷史。2006年,銅梁龍舞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銅梁大力發展龍舞,形成了演藝表演、龍燈製作和文化旅遊等「一條龍」產業,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還帶動了脫貧攻堅。
  • 銅梁「雙曬」知識篇 | 銅梁龍舞知多少
    銅梁「雙曬」知識篇 | 銅梁龍舞知多少 2020-10-03 17: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重慶一日遊,怎能錯過銅梁龍舞,夜晚舞龍景象令人目瞪口呆
    正是因為如此,重慶這座美麗的城市成為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打卡聖地,有來賞景的,也有過去尋美食的。每年來重慶的遊客數不勝數,不過還是會有許多人對於重慶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誤解的,那麼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誤解呢?小編帶你一探究竟。除了大家經常去的解放碑、長江索道這些景點,重慶還有很多值得大家去的地方,要知道重慶可是我國5A級城市,總面積是非常大的。
  • 重慶銅梁:龍舞之鄉,藝體教育獨具特色!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位於重慶西北部的銅梁區是如何推進藝體教育的。銅梁區:既是「龍舞之鄉」,也是藝體教育大區說起銅梁,不少人的第一個想法,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冠絕全球的「銅梁火龍」。銅梁可謂是龍舞之鄉,新中國成立後,龍舞更是大放異彩,邁出國門走向了世界。長期的文化薰陶,也使得銅梁形成了良好的藝體教育氛圍,為新時代該區踐行「大美育、大體育」,紮實推進學校藝體教育育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特別是近年來,該區主要實施了以下措施:以組織為先導,厚植藝體教育環境。
  • 喜氣洋洋看龍燈 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
    紅紅火火賞龍舞 喜氣洋洋看龍燈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本報訊 (記者 王亞同)好似赴了一場龍舞的盛宴,又像走進一個彩燈的海洋——1月2日晚,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銅梁區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暨亮燈儀式在銅梁區玄天湖舉行,吸引了數千名觀眾賞龍舞、觀龍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