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英國不用總圍著倫敦轉,北上蘇格蘭,不論人文還是風景都能體驗最足的「高冷範」。來首府愛丁堡環城繞了一圈,明顯地感覺到愛丁堡的不同。街上行人悠然,不似倫敦忙碌熙攘。大城堡遙站在城邊山上,幾乎從城裡哪個角度都可以看到它。
白色與彩色
我沒有專門走遊人必去的那幾處老城景點,而是選擇爬上對面另一座亞瑟王座山,遙看全城,天晴時是可以看見海邊的。雪一到,乍白的底色再襯著對面山上的古堡和城中散落的老建築,一走神的功夫好似自動轉換到了老電影模式。上山沿路走過小湖邊,一陣陣涼風吹來,難得的藍天配上愈高愈見的海,我猛然開竅像是聞到了藍色的味道。
城裡的雪景總是跳躍,屋頂和遠處山上都是深沉的白色,而街頭、橋邊被人群踩散的碎雪跟老建築的凝重混在一起,正等著人們身上的色彩來點綴。冬日愛丁堡街頭滿是頭戴各種花色織物的帥哥美女,對於綿羊滿地跑的英國來說,下雪時隨手戴上幾件羊絨製品來抗寒實在是太正常不過。愛丁堡市中心的亞麻市場是舊時交易手工紡織品的市場,如今依然做著羊絨製品的生意,從羊絨衫、披肩到圍巾再到手套、帽子,各種花色,不管是看在眼裡還是摸在手裡都是暖暖的。
威士忌治癒感冒
同很多高緯度地區的人一樣,蘇格蘭人喝烈酒。這裡連啤酒的度數都比別處高。烈酒中最特色的當然要數威士忌。作為蘇格蘭的國酒,威士忌幾乎有著牛奶豆漿般日常飲品的地位,不管是直接喝還是拿來做菜、做甜品都是這股讓人胃口發熱的口感。
之前只聽說過俄羅斯人拿伏特加當藥水喝的段子,來到愛丁堡,我居然嘗到了拿威士忌治感冒的好處。蘇格蘭人冬天有一款家常熱飲Hot Toddy,配料是威士忌酒、蘋果汁、桂皮和檸檬等,有時會兌些水調淡一下口感。度數不會很高,香甜溫熱入口還沒回過神,濃鬱的威士忌香氣就趕上來了。感冒的話,蘇格蘭媽媽是會很嚴肅地給家人熬這款熱飲驅寒治感冒的。
愛丁堡城堡旁的蘇格蘭威士忌體驗中心是連本地人提起來都要感嘆上兩句的好地方。拋開本地人對此的天然自豪感不說,光是這裡涵蓋超過300個蘇格蘭威士忌種類,擁有4個主要產區的規模,就可稱得上是朝聖級別了。威士忌體驗中心可以了解威士忌的歷史由來、製作過程、實體模型,還可以現場免費品鑑,品兩口最純正的蘇格蘭威士忌味道。幸好是午飯後過來,我嘗了兩款到微醺,不然是要橫著出門了。
常下雪的地方必然有驅寒的硬菜,蘇格蘭傳統美食哈吉斯(Haggis),用燕麥、羊雜和各種調料攪拌而成的餡料塞滿羊肚,也算是相當厚重。
哈利·波特和熊貓偶遇
從倫敦坐上北上蘇格蘭的火車據說倫敦到愛丁堡的這段車程是英國最美的火車線路之一,看著窗外各處的小農莊和羊群時,慢慢看著窗外逐漸變白的雪景,讓人不自覺地全身放鬆起來。開到海岸線路段時我居然迎來了陽光,些許白霧籠罩著大片大片的藍色,偶爾還有一座座城堡。坐這條線可以路過《哈利·波特》電影取景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泛著淡淡白色的城堡,又增添了更多神秘的氣場。
《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當年蹭著壁爐取暖寫稿子的酒館「The Elephant House」雖然已成了不少書迷前來朝拜的景點,但是進門所見的場景,也不過是周圍居民來閒聊的一處尋常酒館。如英國其他地區一樣,愛丁堡很多傳統的小酒館和普通人家都保留著燒壁爐的習慣,朋友家人圍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從國際局勢聊到自己家鄰居要賣房,除了嘴裡說的是英語以外略有中國東北燒炕侃大山的架勢。
下雪了,很多小朋友都戴著暖呼呼的熊貓帽子,走在愛丁堡街上,每走過幾個櫥窗都會看到熊貓玩偶。這份情緒還要多虧中國政府幾年前送給愛丁堡動物園的兩隻熊貓。按照約定,如果這一對熊貓育出了寶寶,是可以只送回兩隻大的而把寶寶留下的。不過這對耐心的熊貓夫婦貌似對生孩子不是很感興趣,急壞了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放音樂啊改善飼養環境啊各種方法都試過,折騰了幾年也沒能讓女熊貓懷孕,苦了一心想見熊貓寶寶的市民們。
並不高冷的蘇格蘭性格
愛丁堡往南幾十分鐘的車程處有一個行政區叫做「蘇格蘭邊界」,確實是以穿過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邊界線而命名的。若是雪後開車路過邊界線,由於分界點地勢較高,站在分界線石頭那裡俯瞰蘇格蘭那邊一團團白色的樹林山丘,道路兩旁白茫茫的雪色迎著地勢起伏一直延到天際線。
蘇格蘭人民熱情淳樸愛過節的性格很明顯與英國人的高冷範很不一樣。比如每年8月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藝術節,是多少文藝小青年求之不得的節日。屆時,古城主街道上可以看到一個個盛裝的藝術家、一片片歡呼的人群、各種演出和展覽的小廣告……
運氣好的話,雪中感受享譽世界的愛丁堡的新年狂歡「Hogmanay」稱得上一場別致的體驗。新年夜當晚男女老少都來到市中心的王子街,仰頭望著紛飛的雪花一起倒數、互道新年好,再一團又一團地回家慶祝。從1993年起,愛丁堡已經將本應一夜狂歡的節日打造成為期4天、充滿蘇格蘭民族風情的大節日。來這裡慶祝的早已不僅是蘇格蘭的當地居民,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粉絲們都來這裡享受難忘的跨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