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最強大腦」齊聚佛山!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

2020-12-15 澎湃新聞

全國高校「最強大腦」齊聚佛山!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

2020-12-12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高等院校既是創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科技創新成果的策源地。近年來,傳統製造企業在加快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紛紛向高校「引智」。如何提升高校科技創新活力,搭建高校與企業對接合作的「立交橋」?

12月11日,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辦的2020年第一屆中國(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研討會在佛山舉辦。來自業內高校和成果轉化領域的20餘位專家分別作主題演講,介紹有關經驗,為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難題建言獻策。 

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長、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徐旭雁表示,本次研討會齊聚全省高校科研管理單位和創新機構,旨在共同學習、廣交人才、增進友誼,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行業「朋友圈」。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廣聚資源,激勵創新,理順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各環節,為構建完善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體系尋求新思路,為服務社會發展、建設科技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真正為產業服務,為市場服務。

著力解決高校科技成果

轉化中的堵點、難點

研討會上,來自各個高校和相關機構的專家代表介紹了校企合作的現狀、思路和經驗。針對技術轉移轉化策略與成果產業化路徑,圍繞如何有效構建高校創新生態、培育高價值專利和搭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等行業難題,轉化中心聯合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暨南大學等院校和機構,邀請20餘位行業專家現場作了深層次解答。

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主任王文:

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的關係好比「魚水情」。成果轉化是一條魚或者說是一群魚,他們需要水,水就是這個生態系統的基礎。高校科技成果形成過程中市場調研少,不完全符合產業需求,與產業之間容易產生錯位。成果轉化不是孤立事件,它是一個複雜系統中的顯性事件,而產學研就是成果轉化的基礎。高校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可以先瞄準政府引導基金首輪投入,後期再開展市場化運行和融資。

湖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智慧財產權中心)主任李飛龍:

未來成果轉化、構建創新體系的主體是企業,高校則作為科技成果的擁有者,承擔著越來越多的科研課題。通過「篩選與培育-分析與導航-融資與談判-落地轉化」全鏈條服務,對科研項目進行高質量的培育,獲得高質量專利,促進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

中山大學科學研究院橫向處處長、技術轉移中心主任範瑞泉:

智慧財產權管理運營的初心要激勵創新、提升科研人員的獲得感。做好這項工作,要站在支撐創新驅動和立德樹人的高度,要敢於擔當推動落實,要抓住關注點,重點關注機制體制、專利質量,堅持質量優先,突出轉化導向。

武漢理工大學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中心主任胡劍:

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要三措並舉:實施服務於學科建設、區域發展、行業轉型和企業創新的轉化戰略;制定激發師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內生動力的政策制度;以及構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兼結合的骨幹隊伍。

持續舉辦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度盛會

創新「勢能」促進科技成果對接融合

佛山是廣東率先大規模開展產學研合作的地級市之一,早在2001年已出臺多項配套政策和專項資金,積極推動學校智慧財產權與成果轉化工作。作為一場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行業盛會,本次研討會鼓勵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將促進本地產業優勢與高校科研、人才優勢對接融合,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於地區產業經濟的強勁動力,讓更多先進科技成果在佛山率先落地轉化和產業化。

陳耀軍《轉化「紅娘」模式與「明星經紀」模式的具體實踐》的主題演講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陳耀軍:

獲取和挖掘企業的真實需求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中心將持續通過精準對接、舉辦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等系列活動,推動成果轉化,服務市場需求,進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運作體系,讓更多的科研成果在佛山率先落地和產業化,更好地服務於佛山的產業經濟發展。

廣東高校成果轉化中心成立以來,已找到行之有效的運作方法、運營模式。依託省內高校創新力量,摸準高校創新成果供給情況以及佛山核心產業科技需求情況,助推國內高校圍繞佛山重大需求開展科技攻關與科技服務,促成了一批高校科研成果在佛山落地轉化,成為了集聚創新資源的新載體、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為全省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此次研討會加強了高校院所和相關機構的溝通交流,與會專家深入挖掘國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典型做法,發現一批典型案例並通過研討會加以宣傳總結與推廣。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將持續舉辦年度研討盛會,進一步搭建校企研發平臺,深化校企創新合作,打通產業精準對接渠道。

 

參會代表們表示,通過定期舉行研討會,進行成果轉化前沿理論研討,建立各方面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形成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找典型、樹案例」的重要抓手,對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提升高校科技創新活力

打造校企"聯姻"的專業隊伍

期待更多科技成果在佛山落地

佛山新聞網報導

記者:何燕良

圖片:黃惠信、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審校:王駿、陳婉萍、楊潔怡

關鍵詞 >> 科技成果轉化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年為高校項目融資超億元,這裡搭起「立交橋」賦能佛山製造
    自2018年6月成立以來,轉化中心始終致力於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截至11月30日,轉化中心兩年來深入高校重點實驗室,調研高校老師團隊,經分析、確認的有較大產業化價值的高質量成果554項,實地調研規模以上高科技企業365家,調研企業高管728人。  高校科技成果能否最終落地,投資資金是關鍵一環。
  • 視頻|「十四五」期間高校如何發展?全國知名高校專家教授齊聚金鄉...
    視頻|「十四五」期間高校如何發展?全國知名高校專家教授齊聚金鄉交流研討大眾日報記者 王浩奇2020-11-28 10:51:2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28日,以「強化高校使命擔當、促進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全國高校「十四五」新發展理念研討會在金鄉縣召開。
  • 加快完善科技成果研究與轉化體系 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
    如2016年SCI收錄了304054篇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其中僅北京排名全國前五十位的高校、科研院所就被收錄了90834篇,佔到全國的近三分之一。但北京主辦的科技類期刊被SCI收錄比例僅為2.6%,導致國內大量高水平論文外流到國外期刊,重大科技成果反而難以被國人學習、應用。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全球影響力尚需加強。
  • 以創新設計賦能家居高質量發展
    12月1日—3日,作為「2020順德設計周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中國室內設計周(佛山)暨第二屆大灣區生活設計節在順德區樂從鎮舉辦,以創新設計力量賦能佛山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室內設計行業精英齊聚樂從參加此次2020中國室內設計周(佛山)暨第二屆大灣區生活設計節的嘉賓既有來自北京的專家學者、國家級行業協會的代表,也有奮戰在一線的知名設計師。
  • 萬鋼:高校、研究院轉化科技成果存在四大障礙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10日(星期四)10時45分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就「科技創新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 【上海教育新聞網】人工智慧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流程製造科技...
    在人工智慧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核心引擎的當下,如何充分釋放人工智慧對流程製造的「賦能」效應,推動我國流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12月13日,由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流程智造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順利召開。
  • 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成立,用前沿科技成果為佛山製造賦能
    佛山日報訊 記者倪玉潔、呂潤致 通訊員王超報導:12月9日,由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海園管理局、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三方共建的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在力合科技園成立。
  • 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成立 前沿科技賦能佛山製造
    蔡家華表示,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佛山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研究院的揭牌,將利用新材料領域前沿科技成果為佛山製造賦能,有助於佛山搶佔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和發展主動權,推動佛山製造加快向佛山智造轉變。
  • 奮力建設全國創新型城市 台州:創新驅動 賦能未來
    「十四五」開啟了現代化新徵程,台州把創新作為撬動全局發展的首位戰略,把「創新台州」作為戰略支點,按照市委「三立三進三突圍」新時代發展路徑,總體布局「三城聯動、六化賦能、九措並舉」,錨定「把台州打造成全國地市級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突出創新為民營經濟賦能、為製造之都提質,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全域創新體系,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基地,奮力建設全國創新型城市。
  • 流程製造科技創新論壇今在上海舉辦 布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人工智慧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核心引擎的當下,如何充分釋放人工智慧對流程製造的「賦能」效應,推動我國流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今天(13日),由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流程智造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順利召開。
  • 【光明日報客戶端】布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流程製造科技創新論壇...
    在人工智慧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核心引擎的當下,如何充分釋放人工智慧對流程製造的「賦能」效應,推動我國流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12月13日,由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流程智造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召開。20多位院士出席會議,圍繞「人工智慧賦能流程製造」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 一筆25萬元科技成果轉化收入背後的淄博人才薪酬...
    試水:科技成果轉化 科研工作者「獲利」走進淄博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實驗室(以下簡稱:市農科院),大大小小的試管整齊地擺放在試驗櫃檯上,市農科院黨總支委員、總農藝師兼糧食作物研究所所長張海軍剛剛結束一次室內試驗。在張海軍看來,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為研發人員積極投身創新工作再次樹立了鮮明導向,而自己便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 70多位頂尖專家齊聚佛山 為佛山智造未來把脈賦能
    7月28-30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佛山高新區聯合舉辦的2020國家高層次人才服務行——走進佛山活動,20名國家高層次人才和50名專業智造領域的專家齊聚佛山。
  • 嶽麓山下,看高校智慧財產權轉化的「長沙範兒」
    長沙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優勢,省市聯動探索建立了高校智慧財產權中心,率先全國出臺專門支持政策,有效搭建起高校創新成果向企業轉化的橋梁。邱繼興表示,長沙歷來對智慧財產權工作高度重視,對推動駐長高校智慧財產權在長轉化工作旗幟鮮明、態度堅決。他希望進一步解放思想,推動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進一步加強合作對接,各方參與、共同支持,為轉化工作注入動能、增強活力。
  • 兩岸6所高校「最強大腦」旗山論劍
    10組作品參與評審13位專家學者點評今年9月,閩侯縣和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管委會攜手,聚焦規劃和創新兩大主題,以旗山湖「三創園」(閩侯片區)的十裡創客水街規劃設計為題目,吸引海峽兩岸6所知名高校的「最強大腦」前來旗山交流。
  • 高臺: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高臺縣持續加大科技創新配套政策扶持力度,著力整合創新資源、優化創新環境、提升科技服務水平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張掖日報記者段海 張虎忠前不久,高臺縣嘉寶機械製造銷售公司新研發的秸稈粉碎填埋機完成了實地測試,眼下公司總工程師楊永林和徒弟正在根據測試結果進行技術完善
  • 山科控股與齊魯工業大學 舉辦科技成果轉化投資籤約儀式
    山科控股對這18個項目進行現金投資6100餘萬元,用於團隊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推廣,持續提供經營管理、市場拓展、融資支持、技術升級等投後的賦能增值服務,助力小微科技型企業做優做強做大。籤約儀式後,科研項目創業團隊代表發言。崔雷、董火民分别致辭。
  • 中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統計排名:山東理工大學排名第1,清華第2
    2月28日,中國科技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8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據統計,2017年2766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成果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方式,獲得成果轉化合同金額達1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這份年度報告從很多具體的數字對全國各大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情況進行了披露,這些數字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個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情況。
  • 全國地方高校產學研協同創新大會暨首屆中國校地合作佛山論壇成功...
    中國教育在線訊11月18日至19日,全國地方高校產學研協同創新大會暨首屆中國校地合作佛山論壇在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隆重召開。此次大會以「新時代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產學研高校與地方協同創新」為主題,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和佛山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發明協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和廣東省教育廳支持,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和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主辦,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碧桂園世紀濱江智匯谷、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佛山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承辦,廣東國防科技產業促進會、佛山全球創新技術應用轉化中心、廣東奧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大科城牽手湖南大學 為科技成果轉化賦能
    活動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年會、實地考察和優秀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路演三個環節,通過「科創因子」搭建大科城與高校合作共創的橋梁,在進一步促進湖南大學師生了解大科城、融入大科城的同時,助力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孵化。